明代應景補子鑑藏:順應天時祈福納祥
圖一:元代《事林廣記》插圖
北京 胡桂梅
補子,系補綴於品官常服前胸後背之上的一塊織物,為明代品官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徵。 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早在唐代,武則天就曾把飾有動物紋樣的繡袍賜給文武官員,以此作為官員們品級官位的區別。 元代,在《老乞大》(專供朝鮮人學習漢語的課本)中提到了一種“胸背”名稱,是一種方形帶有圖案的織物,裝飾於衣服上。 1992年在錫盟正藍旗羊群廟元代祭祀遺址出土的漢白玉石雕人像的胸前和後背,就有團花的補子。 在元刻《事林廣記》續六卷插圖中玩“雙陸”的兩個露頂垂髮辮的人,其中一人便著方補服(圖1)。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服定型於明代。 據《明史·輿服志》記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規定,凡文武官員常朝視事,官吏所著補子情況如下:文官一品二品仙鶴錦雞,三品、四品孔雀雲雁,五品白鷳,六品、七品鷺鷥(xī chì),八品、九品黃鸝鵪鶉練鵲。 風憲官用獬豸(xiè zhì);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九品犀牛海馬。
除專門用於代表官員等級的補子外,在明代還有一種應景補子。 所謂應景補子,是指專門在特定的時間、場合所服用的補子。 這類補子在明劉若愚《酌中志》中有零星記載,在故宮、定陵及其他一些博物館所藏傳世、出土文物中均已得見。
一、晚明應景補子的種類
從《酌中志》卷二十《飲食好尚紀略》中可以看出,晚明時期宮中至少有六種應景補子,包括葫蘆景補子、燈景補子、五毒艾虎補子、鵲橋補子、重陽景菊花補子和陽生補子。 每種補子分別對應了一種傳統節日或節氣。
葫蘆景補子:葫蘆景又稱大吉葫蘆,用於臘月二十三祭灶之後到新年期間。 葫蘆的枝“蔓”與“萬”字諧音,成熟的葫蘆裡葫蘆籽眾多,均有“子孫繁茂”的寓意;葫蘆又諧音“護祿”“福祿”,有祈求幸福等含義。
董進先生在《圖說明代宮廷服飾(九)——后妃吉服與便服》一文中提到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代灑線繡經皮面,原本可能是宮中年節期間使用的吉服補子,背景為戲珠龍與大葫蘆,葫蘆中繡“鍾馗打鬼”故事。
燈景補子: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照民間的傳統,在這天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因此也被稱為“春燈節”。 燈景補子即以燈籠圖案為主要裝飾元素。
五毒艾虎補子: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被認為是毒日、惡日,是五毒(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種動物)出沒之時,民間要用各種方法預防五毒之害。 宮中五毒艾虎補子即將五毒紋樣作為裝飾,同時飾有老虎、艾草,象徵“艾虎”,以消滅五毒、驅邪避害。
圖二:艾虎五毒紋方補
明十三陵的定陵出土一方艾虎五毒紋方補(圖2),胸補繡二虎相對,並繡有花卉、蛇、蜈蚣等;背補中間繡一臥虎,虎周圍繡艾葉花卉和五毒紋,蛇、蠍、蜥蜴、蟾蜍、蜈蚣或爬或跳,姿態各異,形象逼真。 這件繡有艾虎五毒方補的方領女夾衣,應是孝靖皇后的應景服飾。 在當時宮廷內,每年陰曆五月,宮眷內臣都穿這樣的衣服。
鵲橋補子:七夕節又被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民間傳說七月七日夜,牛郎(牽牛星)和織女(織女星)在鵲橋相會。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 鵲橋補子即用於此日。
圖三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有兩件萬曆時期灑線繡方補,其中一件(圖3)縱38厘米,橫37厘米,紅色的地紋上兩條盤旋而上的金龍在雲間隔河相望,波光粼粼的銀河上架有一座白玉欄杆石橋。 一金龍的斜上方飾有連成菱形的四顆星星,代表織女投給牛郎的四個梭子;另一金龍的斜上方飾有等邊的三顆星星,代表牛郎投給織女的牛拐子。 在兩龍上端的雲氣裡,兩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遙遙相望,代表牛郎、織女各住一方。 整個補子的圖案雖沒有直接出現牛郎、織女的形象,卻用銀河、星星、宮殿代表了鵲橋相會的情景,很是巧妙。
重陽景菊花補子:九月初九重陽節,在民間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這一日人們出遊賞菊,登高望遠,並飲菊花酒。 宮中亦有賞菊、登高、飲菊花酒的傳統。 重陽景菊花補子服自九月初四日便開始穿著。
陽生補子:古人認為,冬至過後,陰氣逐漸下降,陽氣開始上升。 陽生補子用於冬至節。 由於羊與“陽”諧音,在補子上用口吐瑞氣的羊作為圖案,諧音“陽生”,預示冬去春來。
另外,在留存的實物中除了上述應景補子,還見有鞦韆補子、玉兔補子(定陵出土)。 劉若愚在《酌中志》記有“清明,則鞦韆節也,帶楊枝於鬢。坤寧宮後及各宮,皆安鞦韆一架……”“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 …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雖未明確寫出清明節、中秋節要穿應景補子服,卻詳細記述了所用應景之物,因此這兩種補子可能為《酌中志》所漏記。
二、應景補子的使用者
《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中記載:“七夕,暑退涼至,自是一年佳候。至於曝衣穿針、鵲橋牛女,所不論也……今內廷雖尚設乞巧山子,兵仗局進乞巧針,至宮嬪輩則皆衣鵲橋補服,而外廷侍從不及拜賜矣。”說明宮嬪可以著應景補服。
在《酌中志》“貼裡”條目記:“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乾清宮管事牌子、各執事近侍,都許穿紅貼裡綴本等補,以便侍從御前。… …自正旦燈景以至冬至陽生,萬壽聖節,各有應景蟒紵。自清明鞦韆與九月重陽菊花,具有應景蟒紗。”說明部分御前宦官是可以綴補子。 雖記述的應是代表等級的補子,但是根據穿著應景題材“貼裡”的記載,綴應景補子也是極有可能的。 而後,在《飲食好尚紀略》中提及各類應景補子時,明確記載除“宮眷”外,還有“內臣”可以穿用。
在定陵出土文物中,皇帝所綴補子均為雲龍紋或龍戲珠紋,未見應景補子。 而孝靖、孝端皇后棺內除了雲龍紋、龍鳳紋、鳳穿花紋補子,還有吉祥圖案、文字補子及應景的艾虎五毒補子。這也與《酌中志》中所記相符。
綜上所述,應景補子應是后宮宮眷、宦官內臣在一些傳統節氣時衣服上所綴的補子,以示順應天時,祈求平安。
三、應景補子的穿著方式
除《酌中志》外,明代史料中很少有提及“應景補”的,僅在《輿服志》所記皇后常服中“鞠衣”條目有“鞠衣紅色,胸背雲龍紋”的記述,但是否包括應景補子,尚不得而知。
在定陵出土文物中,據《定陵》一書記,女衣共134件,分別出自孝端、孝靖兩後的棺內。 這些女衣均為對襟,立領、方領或圓領,大袖,絕大部分在前胸和後背縫有方補,前胸左右襟各一塊,後背一塊。 方補多為繡製,少數為緙絲。 紋飾以雲龍紋居多,其次有龍鳳紋、鳳紋、花卉紋,再有萬壽、洪福齊天等福壽吉祥文字。 也包括了上述提及的艾虎五毒紋方補。 可以看出,女裝補子(包括應景補子)都是縫於女上衣。 而這種女衣則不屬於禮服範疇,乃為常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