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
元代平陽路五十兩銀錠
“小二,算賬。”
“客官,一共是1兩3錢。”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裡,經常會出現上面的對話,在中國古代相當長時期內,銀兩都是主要的流通貨幣。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往日里必須隨身攜帶的銀兩已經喪失了作為貨幣的功能,轉而成了眾多收藏愛好者追捧的藏品了。
日前,井研縣收藏愛好者張先生向三江都市報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枚50兩的元代銀錠。
寶貝來歷10年前在成都購得
記者在張先生位於井研縣城的家中見到了這枚銀錠。
“你掂一下看看,是不是有點重。”從一個木頭盒子裡,張先生拿出了他的寶貝——一枚元代銀錠。
記者看到,這枚銀錠和影視劇中那種“金元寶”形狀的銀錠不同,整塊銀錠成兩頭粗中間略細的形狀,並且由於時間久遠,正面的右上角呈現出了蜂窩狀,背面更嚴重。
在銀錠正面,還刻有銘文:平陽路徵收課稅所銀五十兩,流泉庫典李和,銀匠郭顯,庫官王仲祿、張誠,庫子程原、石堅。
記者掂了掂,這枚銀錠確實有點分量。
“我稱了一下,有1500多克,由於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了磨損,所以比上面寫的50兩輕了些(元代50兩約為今1830克),不過拿著還是有些壓手。 ”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也是他的寶貝為什麼叫銀錠的原因,因為50兩在古代屬於“大錢”,所以被稱為銀錠,而其它分量較少的則被稱為銀兩。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收藏這枚銀錠已經有10年時間了。
張先生說,2005年,他去成都一個藏友家欣賞對方的藏品時,無意間發現了這枚銀錠,並被銀錠的歷史滄桑所吸引。
“當時銀錠收藏還沒有現在這樣火熱,我那朋友也是無意間收藏了這枚銀錠,並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和太高的代價,所以我也'順便'撿了個便宜。”張先生告訴記者,當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詢問朋友是否願意割愛時,也許是得來比較容易,朋友沒有不捨,當場便同意轉讓給他。
說說寶貝元代官銀存世極少
回家後,張先生開始研究這枚銀錠。
“這是一枚'元代平陽路五十兩銀錠',屬於官錠鹽課。”經過研究,張先生將這枚銀錠的年代定在了元代,是當時政府收的鹽稅。
張先生告訴記者,鹽稅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鹽課,始見於約公元前21世紀以後的夏朝。 後來雖然經過了歷朝歷代的改革,但是鹽課一直都是中國歷代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即使到了民國時期,鹽稅收入仍是政府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 直到1949年以後,由於大規模發展工業,鹽稅佔財政收入的比例才不斷降低。
“這枚銀錠在鹽課中屬於比較大的,並且是官錠,也就是官方鑄造發行和認可的貨幣,能夠保存到現在是非常難得的。”張先生表示,隨著銀錠和銀兩喪失貨幣功能之後,很多銀錠和銀兩都被熔化做成了銀飾品等物件,能夠保存下來的非常少,更別說這麼大的銀錠了。
同時,張先生還認為他這枚銀錠上面銘文清晰,內容完整,銀錠用途明顯,加之保存完整,除了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磨損之外,幾乎沒有大的損傷,實屬難得一見的寶貝。
“大家都知道藏品中只要出現了銘文,就意味著這件藏品要身價倍增,更別說這枚銀錠上面有這麼多銘文了。”張先生補充道。
■收藏小知識
銀錠:中國古代貨幣。 即熔鑄成錠的白銀。 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至明代盛行,清代始作為主要貨幣流通。 重量不等,因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
銀錠的鑄造重量在清代前無統一規定,但銀兩代表的重量卻不同,如唐代1兩為42克,宋代為39克、元代為36.6克,明代為37克。 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間。
按照重量不同,銀錠大體可分為:
大錠:俗稱“元寶”,多馬蹄形、方形、龜形,重50兩,上多鑄有年號、地名、舖號、爐號、銀匠等。
中錠:多為圓錠、橢圓腰錠,重約10兩;上面有公十足、十足色及舖號、銀匠姓名。
小錠:也叫“錁子”,形似饅頭、葫蘆狀,重1至5兩,上有縣名及銀匠名。
散碎銀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稱,重量在1兩以下。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歷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行都沒有統一的嚴格規定,形成了銀錠的種類繁多,器型各異,漢代銀錠的器形為餅狀,唐代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宋代銀錠的器形以鋌為主,遼、西夏、金的銀錠器形與宋差不多,元代銀錠的器形與宋出入不大,無銘文錠的區分是周緣翹起,中間內凹,多數元錠沒有銘文,明代銀錠的器形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加突出,形成一個雙翅,清代到民國銀錠退出貨幣領域始,銀錠器形之雜,難以統計。 但大體可分為元寶形、圓型、長方形、正方形、砝碼形、牌坊形等幾大類。
記者甘國江文/圖
來源:三江都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