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秦兵馬俑坑首次發現最完整弓弩證實弓弩保存方法

 中國新聞網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攝
中新網西安3月19日電(記者冽瑋)記者19日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自2009年開始的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新近有重大考古收穫,首次發現最完整的一件弓弩,尤其是弓弩上“檠”發現更為重要,此前見諸於史書,並未見過實物。
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考古領隊申茂盛告訴中新網記者,近日,在一號坑的考古發掘中清理出一件完整弓弩,其弓弦、弓背、弩機等均輪廓鮮明、保存較好。 其中,弓背彎曲長度145厘米,弓弦長度在120厘米至130厘米之間,表面光滑圓潤,非編織物。 據推測,弦的材質可能是動物的筋。 青銅弩機埋在土裡,尚未完全清理出土。 考古人員根據此發現,繪製出弓弩的複原圖。
據專家介紹,此次出土的弓弩。 第一次明確了檠木的使用方法,以及弓弩的保存方法。
申茂盛說,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弓弩常有發現,但對其結構的認識,眾說紛紜。 有學者認為“檠”是弩的輔助桿,有觀點稱為“韜”的撐木。
此次發現的弓弩實物明確顯示,檠木上有三個小孔,通過這三個小孔用繩將檠與弓縛綁在一起,在用一個短的撐木支撐,形成三角形,將弓固定,使弓在鬆弛的狀態下保持不變形。
也就是說,秦代武士作戰時,需要將弓弩上“檠”取下來,彎弓射箭;平時則用“檠”將將弓固定,防止變形。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