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內畫鼻煙壺為何受追捧


金羊網-新快報
在我國豐富多彩的歷代工藝品中,有一種集玉石、水晶等雕琢,金漆鑲嵌等工藝,以及書法、繪畫等於一身的工藝品,那就是內畫鼻煙壺。 內畫壺製作工藝考究,一件完美的內畫壺需經選料、製坯、壺內書畫、裝潢四項工藝流程,其工時少則幾週,多則數月。 因此其價值不菲,成為人們爭先購藏的藏品。
內畫鼻煙壺因獨特工藝為人們所追捧
內畫和鼻煙壺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鼻煙是將煙草精工泡製並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製而成的褐黃色粉末,在明朝萬曆年間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作為貢品傳入中國。 人們先是利用傳統藥瓶盛放鼻煙,後來使用了多種材質和製作工藝來完善鼻煙的盛具。 至清代,鼻煙壺的製作越來越精良。 1696年,極為喜好鼻煙的康熙皇帝設立玻璃工廠,專門製作鼻煙壺,以賞賜大臣和外國使者。
清代的鼻煙壺可分為八類,即金屬胎琺瑯鼻煙壺、玻璃制鼻煙壺、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玉石鼻煙壺、瓷鼻煙壺、竹木牙角鼻煙壺、漆鼻煙壺以及內畫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於嘉慶年間出現,成為後起之秀。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鼻煙壺都是利用已有的成熟工藝進行創作,內畫技藝則是專為畫鼻煙壺而誕生的。 它將工藝技術與傳統書畫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使鼻煙壺除其實用性外,更具有了一種微型工藝品的特質,至今仍是人們爭相購藏的藏品。
內畫鼻煙壺四大流派冀派水平最高
內畫藝術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流派,其中尤以冀派內畫水平最高、發展最快、影響最大。冀派內畫的發源地河北衡水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內畫之鄉”。 但當今內畫鼻煙壺四派均起源於北京,京派的歷史最為久遠。 京派內畫秉承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漸形成詩、書、畫、印並茂的藝術風格。 魯派畫工雲集地在山東博山,最有特色的是能夠利用瓷器上的釉彩在鼻煙壺的內壁上作畫,然後烘燒形成內畫鼻煙壺的瓷釉畫。 粵派是一個年輕的派系,以艷麗的色彩和裝飾風格著稱。
冀派是當代形成的,雖然形成時間較晚,但而今冀派內畫鼻煙壺及其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是最多的,衡水內畫堪稱現代中國內畫的代表。 冀派使用的內畫工具為該派創始人王習三自創的金屬桿勾毛筆,即“習三彎勾筆”,筆桿直彎可隨意轉向。 冀派內畫的藝術特點是精皴細染,造型準確、風格典雅,以國畫色和油畫色的綜合表現手法模擬多個畫種的畫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題材方面的創作上非常突出。 外交部等部門曾多次委託衡水內畫藝術家為外國元首、社會政要繪製內畫肖像。
壺內方寸反作畫工藝非常考究
內畫壺製作工藝考究,一件完美的內畫壺需經選料、製坯(壺)、壺內書畫、裝潢四項工藝流程。其工時少則幾週,多則數月。 內畫鼻煙壺的材料多為水晶、玻璃或瑪瑙、琥珀等材料。 最初的內畫鼻煙壺是內壁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內壁光滑,不易著色,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 後來,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內來回搖磨,以使鼻煙壺的內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狀,細膩而不光滑,易於著色。 內畫藝術家以頂部彎曲的竹筆,或再在頂部綁上狼毫,通過纖細的壺口在壺的內壁反向作畫,描繪出歷史人物、神話傳說、仕女、山水、花鳥以及書法等題材。 人們透過透明的玻璃看到的則是正向的畫面。
內畫與廣州玻璃畫有相似之處,都是畫在背面。 然而,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玻璃畫用油畫顏料畫成,其操作畫筆的空間不受限制;而內畫則要用勾形細筆,將畫筆從直徑0.5厘米左右的小壺口伸入器內,在煙壺內壁上艱難地進行細緻的藝術創作,這要比玻璃畫難出許多。
作畫時,​​畫師須全神貫注,氣沉丹田,發力於腕,行氣於筆,將大畫之精神融於方寸之間。 內畫極費目力,畫師工作半小時後需稍事休息,每兩小時便要閉目養神一會兒。 從事內畫鼻煙壺創作的藝人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方能達到一定水平。 他們在小小的壺中天地裡創造出精妙入微的書畫作品,小中見大,世所稱奇。
(本文根據《收藏》、青島新聞網、中國網等,實習生蘇碧雁整理)
內畫鼻煙壺的起源
內畫的出現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清朝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進京辦事,事情被一拖再拖,沒有辦成,這時他的錢糧耗盡,只好寄居在京城的一所寺廟裡。 小官吏嗜好鼻煙成癮,當玻璃鼻煙壺中的鼻煙用盡時,他便用煙簽去掏挖壺壁上粘著的鼻煙灰,在內壁上形成許多划痕。 這個鼻煙壺讓一個有心的和尚看見了,和尚通過實驗,用竹籤烤彎削出尖頭,蘸墨在透明的鼻煙壺的內壁上畫上圖案,這種奇特的內畫就誕生了。
除了這個傳說外,關於內畫鼻煙壺的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朝道光年間,北京有個能寫會畫的人叫胡金錄,喜好聞鼻煙。 家境破落後他買不起鼻煙,就用筷子撓鼻煙壺內壁上的煙垢過癮。 有一次偶然發現,筷子在煙壺壁上劃出的條紋挺好看,他於是把筷子削尖,在煙壺內壁畫上花卉,內畫鼻煙壺的雛形便產生了。 另一說法是清朝嘉慶年間,一位名叫甘桓的南方年輕畫家將小鋼珠、石英砂和少量的水灌入壺內,來回搖動,將壺內壁磨砂,再以彎竹筆在內壁作畫。 後來經過不斷完善,在鼻煙壺內作畫成為一門手工藝。
好的鼻煙壺身價早就過百萬
早在19世紀末,歐美收藏家就開始注意收藏鼻煙壺,並形成氣候,這也是現在許多精品鼻煙壺流失海外的原因。 東南亞地區則在1989年以後才出現收藏鼻煙壺的熱潮。 現在,我國的藏家在收藏鼻煙壺方面,也已形成規模。 自1996年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第一次專場拍賣鼻煙壺起,鼻煙壺的市場價位便持續上漲至今。
1994年,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率先拍賣35件鼻煙壺。 在佳士得,一件白料鼻煙壺以123萬港元拍出,奠定了鼻煙壺的百萬身價。 而在2005年紐約佳士得推出的鼻煙壺專場中,一件清乾隆御製琺瑯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以550萬元成交,成為鼻煙壺拍賣的高價紀錄。 2014年5月27日,香港蘇富比的“瑪麗及莊智博珍藏鼻煙壺”專場共呈獻170件拍品,最終成交額為3420萬港元,超越估價一倍。 其中最高成交價拍品是清乾隆御製料胎畫琺瑯“花籃式”鼻煙壺,以268萬港元拍出。
專家建議
瓷器鼻煙壺最易造假
鑑別主要看底部落款
專家提醒剛入行的玩家,在收藏市場中“淘”鼻煙壺時要特別注意鑑別贗品和仿品。
各類鼻煙壺中,瓷器鼻煙壺最容易造假,鑑別時主要看鼻煙壺底部的落款,一般贗品很難仿造出落款優美的文字。 其次是像牙鼻煙壺容易有贗品。 真正的象牙作品為乳白色,年代久遠的會泛黃,而且真像牙會有網絡狀的牙紋,天然的牙紋,贗品不能仿製。 第三就是骨雕類鼻煙壺。現在有不少人用樹脂或骨粉合成製作鼻煙壺,仿製手工雕刻。 這可以從骨紋上予以鑑別,年代久遠的骨頭會有順勢的細紋,骨粉合成的沒有骨紋。 此外,從圖案和刀法上也能辨別出是不是手工作品。
專家指出,若想收藏老鼻煙壺一定要擁有一雙慧眼,防止購買贗品。 若是抱著把玩的心態,則以購買價格較低的料質鼻煙壺為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