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青花夔龍耳尊
乾隆一朝國力強盛,許多手工藝門類的發展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制瓷業為例,《古銅器考》一書稱讚當時 「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清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則說「至乾隆,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
御窯廠在乾隆朝進入了最繁榮的時期,制胚、釉料、彩料、繪畫、造型等制瓷工藝盛極一時.乾隆帝好古,對於前朝的器物樣式尤喜模仿和創新,而乾隆 朝仿古最核心的部分是對商周特別是西周青銅禮器的仿製,或仿其典型形制,如鼎、爵、尊、簋等;或仿其典型紋飾,如獸面紋、夔紋、迴紋等經轉化後所形成的構 圖元素.青銅禮器是正統思想中理想的禮樂制度的象徵,是古典美學的凝聚,故而成功地仿製這類器物,正是乾隆重現聖王時代的一種自矜,也是對古典貴族工藝典 範的一種膜拜.
本次即將現身榮寶齋(上海)拍場的清乾隆福慶有餘青花夔龍耳尊,收口,腹部上斂下垂,肩部兩側各有一夔龍耳.此種造型亦脫胎於上古青銅器,首創 於康熙朝,有明確紀年者最早出現於雍正時期,極盛於乾隆朝.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對大件器物青睞有加,加之尊形器物的主要功能是廳堂陳設,故其高度一般在 45公分以上,而本器高僅為31釐米,雋美精巧,極為罕見.臺北故宮(微博)博物院藏有一對「乾隆三年 磁胎洋彩百祿尊」,高分別為31.4釐米和32.4釐米,堪稱乾隆彩繪百祿尊尺寸最小者.兩者在造型、耳飾上都與本品非常相似.而青花裝飾的此類器物中, 尺寸如此之小者甚為獨特.
尊瓶在乾隆時期頗為流行,有青花、粉彩及單色釉等多個品種,其青花器多繪纏枝蓮紋,又名「清廉尊」,常被皇帝用於賞賜有功之臣;彩繪器則多用百 祿圖.此種器型又因形似倒置的牛頭或鹿頭,後世也有稱「牛頭尊」或「鹿頭尊」,因其恢弘穩健,氣派大方,在雍正乾隆兩朝頗得皇家喜愛,是清宮最為尊貴器形 之一.
圖案紋飾方面,此件器物則不同於常見的彩繪百祿圖和青花纏枝蓮紋,而是借鑑了當時歐洲流行的巴洛克裝飾手法,將夔龍設計成首尾相接、起伏翻捲的 圖案裝飾在頸部、雙耳兩側,腹部則由四條夔龍夔鳳圍成一個如意海棠形的開光,開光中央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別貫穿以飛蝠、雙磬、雙魚和雙層如意頭組成中 線,與四周的夔龍相互呼應,寓意福慶有餘,事事如意.夔龍雙耳下繪飾飛蝠板卷紋.此類裝飾在乾隆青花御瓷上幾乎不見出現,但其口沿和圈足外側裝飾的一週小 花瓣紋則在雍正和乾隆早期青花、彩繪瓷上作為經典的邊飾廣泛使用.例如唐英在乾隆五年、六年燒造敬獻的青花五供上就出現此類邊飾.也是本品為乾隆朝初唐英 時期作品的一個有力證明.
整體觀之,瑩白溫潤的素胎上有青色的線條如煙雨般勾勒出青素的夔龍夔鳳,典雅的透著古典底蘊,造型優美端莊,青花亮麗雋美,胎釉瑩白溫潤,佈局疏朗雅潔,繪畫細緻靈動,尤為招人喜愛,堪稱乾隆御瓷少見之重器.
本次榮寶齋(上海)拍賣古董珍玩部分薈萃玉堂佳器、清玩雅集、藝文館藏印章藝術等三大專場.將現身的青花重器亦有明永樂青花纏枝蓮花紋盤,清乾隆冬青釉葫蘆瓶、清雍正
粉彩蝶念花紋碗一對等,可謂琳瑯滿目,璀璨耀眼.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