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東南佛國」的阿育王寺

 在浙江省的鄞縣五鄉鎮的育王山,坐落著素有「東南佛國」之稱的阿育王寺,寺內以珍藏有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及寶塔而聞名於世。

史料記載,西元前3世紀,統一印度的印度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皈依佛教,並大肆弘揚佛法。他不僅派遣僧侶四方傳播佛教,還取出王舍城大寶塔阿闍世王分得的佛 陀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令羽飛鬼,各隨一光盡處,安立一塔。」這些舍利塔因系阿育王下令建造,故稱「阿育王塔」,共建造了八萬四千座,其中中國擁有十 九座。鄞縣五鄉鎮阿育王寺中的舍利塔是目前中國唯一保存下來的。

傳說,在西晉太康三年(282年),著名僧人劉薩訶(慧達)雲遊到此,發現了一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塔四方五層,高約尺四,方廣七寸。劉薩訶遂在此修 行並結茅供養。唐名僧道宣《感通傳》載此傳說:晉太康二年,惠達(即慧達)東詣鄮縣,入烏石嶴,結茅以寓,遍訪海涘名山。忽一夜聞土下鐘聲,即標誌其處。 越三日,見梵僧七人,行道空中,地形如湧,為方巖狀(即湧現巖),神光照映,因刨土求之,得一石函,中有舍利寶塔。六僧騰空而去,一僧化為烏石,因以名嶴 焉。

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晉安帝敕建塔亭和禪室,並派27名僧人守護。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宋文帝下旨建三級木浮圖,並創建殿宇及塔寺,阿育王 寺初具規模。梁武帝時期,大興佛教。普通三年(522年),梁武帝賜寺名為「阿育王寺」,並擴建寺院。自此,阿育王寺名揚天下,成為信徒朝拜之所。

唐朝天寶三年(744年),高僧鑑真第三次東渡日本失敗後,暫時寄居在阿育王寺,並在此講授佛法,眾多信徒紛紛來此聽法。唐中宗時,阿育王寺進入初盛時 期。會昌時期,唐武宗滅佛,舍利塔被藏於越州官庫中,後被重新安置在阿育王寺中。懿宗咸通時期,當地官員上奏稱舍利塔發出異光,認為是國家祥瑞之兆,懿宗 下令派27名僧人守護。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定名為「阿育王山廣利禪寺」,是時「法席鼎盛,名播天下」。阿育王寺走入鼎盛時期。

元朝建立後,元世祖遣使將舍利塔迎奉到開平府華嚴寺暫時供奉,下令修繕阿育王寺,其後又將舍利塔送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為賜名阿育王寺 為「阿育王禪寺」,冊封其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五山。萬歷時期,阿育王寺得以修繕和再次擴建。清初,阿育王寺的佛殿毀於火災。現存寺廟是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重修的。

名寺出名僧。在阿育王寺中修行的僧人中不乏高僧。比如最早發現舍利塔的僧人劉薩訶和北宋時期的大覺禪師懷璉等。

如今留存的阿育王寺佔地八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二萬多平方米,有房屋六百多間。因寺前有形似筆架的玉幾山,好像是五隻鳳凰伸向寺院,故有「天童(寺)是九江捧珠,阿育王是五鳳朝陽」。

進入山門,沿中軸線上依次分佈著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藏經樓;東側則有鐘樓、念佛堂、客堂、先覺堂、大悲閣;西側為大壇、祖師殿、傅宗堂、碑閣、方丈室(承恩堂)等建築。此外,還有養心堂、退居室、引堂寮、拾翠樓、樸青閣、白雲竹院、普國塔院等殿堂樓閣。

上述建築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舍利殿了,為其它寺院罕見。它高15.3米,面闊5間,在殿外簷間方形額上是由宋孝宗題寫的「妙勝之殿」四字。殿內正中上懸豎額 書「佛頂光明之塔」,乃是宋高宗的筆墨。殿正中是高約7米的石塔,內放置七寶鑲嵌的「舍利放光」之木塔。石塔後面供置著長約4米的釋迦牟尼佛臥像。殿後還 有長約2米,寬約1.5米的「母乳泉」。

除了阿育王寺內的建築,佛寺周圍亦有佛跡巖、佛跡亭、仙書巖、上塔、下塔(合稱般若塔)等佛跡。



阿育王寺與鑑真和尚

阿育王寺禮佛,南站公交車 750 到育王站下,即到達目的地。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開山於西晉太康三年﹝282﹞,是一座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剎。當年高僧慧達在求得舍利塔於鄮山腳下後,遂於其地結廬守護,是為寺之濫觴。論年代,比鄰近天童寺尤早八年。梁普通三年﹝522﹞,御賜阿育王寺額,正式確定寺名。
相傳印度孔雀王朝,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因篤信佛教,編輯經典,並派遣僧侶四出傳教,將王舍城大寶塔佛陀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贈各地信眾。傳說在中國建了十九座舍利塔,至今已知在北京和寧波各有一座外,其餘已不知下落。
阿育王寺座落在今鄞州區五鄉鎮的育王山西麓,面對玉幾山,左界育王嶺,右至赤瑩山峽谷。寺在嶴底,被參天古木所擁抱,山寺融為一體,山因寺而增色,寺為山添輝,相得益彰。
寺前有條公路,可直達北侖,是早年四明鄉親,從陸路進入北侖開發海堧地的通道。筆者的祖先,即是在明代從餘姚丈亭出發,走過此路,胼手胝足地落戶高塘妙林。
         阿育王寺的建築規模宏偉,號稱有殿堂樓閣六百餘間,建地 八萬平方公尺 。寺依山勢而築,在中軸線上排立著主體建築,依次為山門、二山門、放生池,及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塔、法堂和藏經樓等四幢伽藍。莊重古樸典雅,集建築、 雕刻、園林、繪畫藝術之大成。
巍峨伽藍
阿耨蓮池  進入山門後走過長長通道,面前出現一座牌坊,上書東震旦土四字。穿過牌坊即是長約 五十公尺 ,寬約 三十公尺 的放生池,四周圍以石欄,欄內有董其昌書魚樂池三字,及畹荃禪師寫的妙喜泉石碑。旁有石井,流著潺潺泉水,使放生池長年不涸。
鐘樓  池 東北角,有一座三重檐歇山式三開間的鐘樓。鐘掛最高層,高 1.57 公尺 ,下沿徑 1.2 公尺 ,重約三噸,鑄於清嘉慶年間。暮鼓晨鐘向來成對,但阿育王寺同天童寺一樣,卻無鼓樓。知客僧的說法,是西側風水不適於建鼓樓。但中國傳統上如因地理限制, 可將鐘鼓同置一樓,例如山海關、天津鐘鼓樓即是,其中或另有深意,俗客不便詰問。
天王殿  重檐歇山式黑瓦頂,面闊五間,高約 十四公尺 。正脊上有國基鞏固四字,簷間橫匾書天王殿三字。殿內石壁上嵌有金剛經石刻十八塊。前後石柱刻有六對楹聯,敘述阿育王寺的歷史。殿內供大肚彌勒、韋馱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寶殿  應 是本寺主殿,面闊七間,重檐歇山式黑瓦頂,高約 十四公尺 。正脊有龍魚戲珠彩塑及風調雨順四字。簷間懸大雄寶殿方額。下層簷下懸乾隆御書「覺行俱圓」橫匾。楹聯右書「五千藏經,三寶法輪,記從白馬馱來,眾生普 渡」;左書「兩浙名山,六朝古剎,幾歷紅羊劫換,紺宇長新」。既云紅羊劫換,大概是清末重修。
殿內有乾隆御筆「善獅子吼」橫匾。殿正中位塑釋迦牟尼佛,東側塑藥師佛和阿難尊者,西側塑阿彌陀佛和迦葉尊者。兩旁分列十八羅漢,後面塑善財童子,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法相莊嚴。
殿前兩棵大樟樹,徑可三抱,高越殿頂。
                                       cca2daab-f769-460a-a2da-762df6602e0d
舍利殿  為 本寺所特有,面闊五間,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屏門浮雕綺麗,簷間懸方形額,為宋孝宗御書之「妙勝之殿」,下簷匾額書「舍利殿」三字。殿內正中樑上,懸宋 高宗御書豎額「佛頂光明之塔」。殿中央即是 七公尺 高的石塔,放置七寶鑲嵌的舍利放光佛龕,內藏稀世之寶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祂在古往今來,贏得多少信眾頂禮膜拜。
殿前月台上立有幾方古老碑記,例如《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係唐代萬齋融撰文,處士范重書;《妙喜泉銘碑》,係宋張九成撰並書。
前庭兩棵金桂,合抱有餘,枝葉扶疏,覆滿院落。據說花季時,滿樹金黃,香溢內外,花謝落地,多到可斗量籮擔。
藏經樓和法堂  兩層樓面開五間,上層藏經樓,有徐世昌所書「天龍共護」匾,珍藏真身舍利塔原物,乾隆初年刊印之《欽賜龍藏》七千多卷,日本《續藏》等文物。下層為法堂,左右兩壁嵌有十六尊者石刻像。
中軸線東西兩側,分佈著唸佛堂、先覺堂、客堂、方丈室、寮房等。尚有元至正二十五年建造,六面七級磚木結構,仿閣樓式寶塔一座。
阿育王寺因有舍利寶塔,而得到歷代帝王的重視,留下不少御筆。明清之際佛殿數度傾圮,現有建築大都是康熙十九年重修的。
                                PIC_0335
鑑真和尚
鑑真和尚紀念亭,建在軸線東側,飛簷歇山頂,內樹石碑一方,紀述他的生平和東渡日本經過。這位高僧堅決宏揚佛法之精神,和修持之深,永為中日兩國所景仰。
鑑真﹝688-763﹞,唐代高僧,江蘇揚州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
他俗姓淳于,唐武后垂拱四年,出生於揚州,十四歲入揚州大雲寺為沙彌。後隨道岸禪師入長安,在實際寺受具足戒,跟隨弘景律師學南山律宗。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他四十五歲,任揚州大明寺方丈,受其傳戒信徒多達四萬餘人。
公元 742 年,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揚州,懇請鑑真東渡日本,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都默然反對,唯鑑真表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遂決意東渡。其經過之困難,日本真人元開所撰《唐大和上東征傳》有詳細紀錄。
自 唐天寶二年﹝743﹞第一次東渡起,到天寶十二年﹝753﹞止,前後十一年間共出發六次,其中第二、三、四次駐錫在阿育王寺,並作為東渡出發點。前五次皆 因官府反對,弟子阻擾,東海遇大風而失敗,尤其第五次遭遇颶風,竟漂流到海南島的三亞。他因過度勞頓,而致雙目失明,但從未灰心。終於在第六次隨同日本遣 唐特使船團東渡,成功抵達日本薩摩島。
他在日本受到孝謙天皇等隆重禮遇,封號傳燈大法師,尊稱大和尚,進大僧都,統領日本所有僧尼,建立正統的戒律制度。並在奈良五條町興建唐招提寺,作為日僧受戒塲所,至今則是日本律宗總本山。
唐代宗廣德元年,日本淳仁天皇天平寶字七年,公元763年, 五月六日 ,他在唐招提寺圓寂,享年七十六歲。
他 對日本佛教的貢獻,在於建立嚴格的戒律制度,使佛教走上正規。在醫藥方面引進中國的傷寒論,及三十六種中藥之使用法,著有《鑑上人秘方》一卷,被譽為日本 漢方醫藥之祖,也是日本奈良時代最傑出僧醫。他攜往之中國書法摹本五十捲,使日本書道多姿多彩。日人迄今仍在懷念他的貢獻,尊稱為過海大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