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蹟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並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奇觀使人振
奮。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餘人。來此旅遊的人,在島上的小徑間漫步,經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麗
的自然風景和濃郁的佛教氣氛,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而這種色彩,也正是它對遊人有較強吸引力的所在。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深邃見長。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動人。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把普陀與人間天堂西湖相比,應該說,這個評語是客觀的。
普陀山的風景名勝、遊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 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 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奇巖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潮音洞位於島東南紫竹林庵前,龍灣之麓,不肯去觀音院下人海處。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
崖至洞底深約10餘米,洞內怪石交錯,犬齒森然,不可容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巉巖峭壁,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
年(1699)御書「潮音洞」刻於洞壁。
圖片:佛教聖地-普陀山(南天門)
在普陀山的南山上,與短姑道頭對峙。南天門孤懸入海,處於普陀山最南端,與本島一水相隔,架有石橋,橋身似龍,名環龍橋。此地巨石森立,危巖高聳,中有兩石如門,故名南天門。闕門飛簷起角,中間書有「南天門」三字,旁有龍眼井,崖上有石鼓,闕左上方有獅子石。
圖片:佛教聖地-普陀山(海印池及多寶塔)
普濟禪寺內的海印池建於明代,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景色迷人。
盛夏傍晚,朗月映池,荷香襲人,正是到此欣賞「蓮池夜月」的最佳時機。
海印是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現一切之法。海印池原名「放生池」,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後植蓮花(荷花),所以
又稱「蓮花池」。
洛迦山妙湛塔又名「五百羅漢塔」,坐落在普陀洛迦山中部,以舊妙湛庵舊址新建,1993年6月
建成。數百噸青石皆從溫嶺海運而至,用人工肩負扛抬上山,耗工二萬餘,雕工精細,塔呈四方形,高27.6米,基座邊長16.3米。塔身三層,形似多寶塔,
但比多寶塔高大雄偉,堪稱海天佛國一大工程。
圖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海岸牌坊)
普陀山海岸牌坊建於1919年。四柱三門,翠瓦飛簷,上有「南海聖境」、「同登彼岸」、「寶伐
迷津」、「金繩覺路」、「回頭是岸」匾額五重,為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馮國璋等人所題。門柱上刻有楹聯;「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無機不被,萬里
無雲萬里天」,「聖蹟著迦山,萬國生靈皆樂育;佛光騰海島,千年潮汐靜波濤」,「一日二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覺無知」,「到這山
來,未謁普門當先淨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須早回
普陀山南海觀世音菩薩銅像是普陀山新的人文景觀,海天佛國的象徵。坐落於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
崗上。此處勢隨峰起,秀林蔥鬱,氣順脈暢,碧波蕩漾。蓮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衛;雙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頻傳。立像台座三層,總高33米,其中佛像
18米,蓮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積為5500平方米。佛像頂現彌陀,左手托法輪,右手施無畏印,妙狀、慈祥,體現了觀音菩薩「慧眼視眾生,弘誓深如
海之法身」。佛像採用新型仿金銅精鑄。觀音立像工程浩大,為普陀開山以來之空前大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南海觀音」題詞,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
景觀,成為海天佛國的象徵。「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大士,是世上佛教信眾的信仰核心。「南海觀音慈被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一塊巨石上,附著兩塊酷似烏龜的岩石,一隻展肢伸腳,似往上爬;一隻踞於巖頂,回頭相望,彷
彿正招呼後者趕緊跟上。二龜形態逼真,栩栩如生,令人叫絕。相傳二龜受東海龍王之命前來偷聽觀音說法,因聽得入迷,誤了歸期,化龜為石。一龜蹲踞崖頂,回
首顧盼,一龜昂首伸頸,竭力攀援,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
由梅福庵西行不遠處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
20餘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頂端平坦,可容30人,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
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於一石之上。相傳曾有人牽線橫割而過,由此可以證明兩石並未相接,但以後試者皆未成功。磐陀石險如滾卵,如果你站在面前,可
能會擔心一陣大風,將上面巨石吹滾下來。但卻安穩如磐,億載未動,萬劫不搖,兩石永遠是這樣相累相依。磐陀石頂巔平坦,常見有二、三十個旅客在其頂上嘻
戲,它卻紋絲不動,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一大奇觀。磐陀石相傳是觀音大士說法處,石上有「磐陀石』(候繼高書)「大土說法處」、「金剛寶石」、「西天」、「天
下第一石」等題刻。磐陀石上鑿有石階,可緣梯而上到石頂。每當夕陽西下,石披金裝,燦然生輝,人們如能在此時登上石頂,環眺山海,洋洋大觀,景色壯奇,
「磐陀夕照」,便成為普陀山之一大奇觀。
在磐陀石身上懷有不少典故和有趣的事情,據說《西遊記》的西天便在此處,《紅樓夢》中「通靈寶玉」又和這裡的「金剛寶石」形意酷似,因而近代有許多電視、
電影劇在這裡拍攝外景。更有不少朝山的婦女登此石時,拿著自帶的金屬錢板在石上磨光,帶回家去佩掛在兒孫身上,藉以「壯膽」「祛災」。
在普陀山東端青鼓壘頭盡處,與潮音洞南北相對。洞壁陡峭,石劈如門,高約60米,縱深約50
米,中飛掛一天然石橋,上建有觀佛閣,前可望海,後可觀洞,洞深幽,陽光海潮作用下,洞內岩石各顯奇形變幻莫測。普陀十二勝景之一的「天門清梵」就是指梵
音洞的奇麗景色。梵音洞山色清黔,峭壁危峻,距崖頂數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宛如一顆含在蒼龍口中的寶玉,兩陡壁間架有石台,台上築有雙層佛龕,名
「觀佛閣」,是梵音洞觀潮最佳處,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御書「梵音洞」額賜掛於此。佛閣下海潮翻滾,拍崖濤聲如萬馬奔騰、龍吟虎嘯,日夜不
絕。因此,梵音洞又與潮音洞並稱為「兩洞潮音」,是普陀山上最適宜聽潮觀海的兩個地方。
圖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普陀山(潮音洞)
圖片:普陀山三大寺之普濟寺(地藏殿)
普陀山三大寺之普濟寺介紹(前寺)
普濟寺又名前寺,座落於靈鷲山麓。i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唐大中年間(847-859年), 日僧慧鍔請五台山觀音像歸國,因風阻上岸與山民張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觀音。後樑末帝貞明年間(915-920年),由「不肯去觀音院」擴大為寺,後 遷到現在這個地方的(一說最早的不肯去觀音院即建於此地)。宋代先後改名為「五台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 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實行海禁,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並將僧人遷到明州棲心寺(今寧波七塔寺),直至明 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普陀山的寺廟被毀,寶陀觀音寺也未能倖免。明神宗萬曆三十 三年(1605年),朝廷派太監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峰下,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廟規模宏大,一時甲於東南。康熙八年(1669年), 荷蘭殖民者入侵普陀,該寺除大殿未毀外,其餘均蕩然無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並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清 雍正九年(1731年),擴建殿堂及用房,寺廟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進入普濟寺一般都要經過一個石牌坊,此坊四柱三門,高約20米,柱上橫楣雕刻有精緻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樹一石碑,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說這是皇帝立下的聖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菩薩的崇敬。
普濟寺前有一個廣約15畝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於明代。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橋面平闊,北接著普濟寺的正門,南銜御碑亭。橋中有
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周圍玉液擁抱,粉牆環繞。夏日荷花盛開,綠葉田田,紅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賞,憑欄臨風,清香撲鼻,頓覺暑氣
全消,令人心曠神怡。橋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與海印池相連。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中豎雍正所書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寬1.5米。碑
文記載普陀山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謂雙絕,碑極名貴。東面一座為拱橋,稱永壽橋,長40米,寬7.5米,高6米,系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所建。橋上石欄柱頭,刻有獅子40座,形態各異,生動逼真。石橋古樸典雅,為雕刻中的珍品。橋前有菩薩牆影壁,上書「觀自在菩
薩」五個大字,字高五尺,蒼勁有力。相傳觀音菩薩悲智雙圓,從悲則稱觀世音,從智則稱觀自在。牆旁刻有《心經》,頌云:「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
淨;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度眾生住此山。」西面一座為長堍拱橋,四隅鏤有龍首,逢雨水從龍嘴噴出,似裊裊輕煙。蓮花池三面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每年六月蓮花
盛開,池中樹影、亭影、橋影倒映,構成一幅美妙的圖畫。夏夜入靜,荷香沁人,池中銀花伴月影,形成普陀山十景之一——「蓮池夜月」,令人流連忘返。普陀山三大寺之法雨寺(後寺)
普陀山法雨寺又稱後寺,在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普濟寺2.8公里,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佔地33408平方米,現存殿宇294間,依山取 勢,分列六層台基上。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 稱九龍殿,九龍雕刻十分精緻生動,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 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 海禪寺」。後毀於戰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 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改今名。同 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普陀山三大寺之慧濟寺介紹(佛頂山寺)
慧濟寺俗稱佛頂山寺,初建於明代,全寺佔地20畝,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座落於普陀山佛頂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國」享譽海內外,在古今中外的 文化交流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該寺因山制宜,佈局包括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條平行線上,與左右廂房相擁,頗有浙 東園林建築風味,為其他禪林所少見。
慧濟寺位於普陀山佛頂山上,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
俗稱佛頂山寺,初建於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為寺。光緒時又大加建,並經朝廷批准請得 藏經及儀仗,欽賜景藍龍缽、御製玉印等。從此, 一切規制與普濟、法雨鼎峙。全寺建築別具一格,依山就勢,橫向排列,殿堂寬敞壯麗,整座寺院深藏於森林之中,以幽靜稱絕。大雄寶殿蓋彩色琉璃瓦,陽光之下 光芒四射,形成「佛光普照」奇景,煞是壯觀。
全寺佔地20畝,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天王殿傍山而建,與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兩邊由阿難與迦葉侍之,大殿兩廂各有 10尊塑像,是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後兩側供奉千手觀音木雕像。寺內還保存有御印三枚,分別為明萬曆年間銅印,清乾隆六年(1795)金印,嘉慶元年 (1796)玉印。普陀山以「海天佛國」享譽海內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