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香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濃縮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其間有兩座具有 里程碑式的高峰,一是秦漢古璽印,二是明清流派印.秦漢古璽印,又分為官、私印.其印材普遍使用金、銀、銅、玉等硬質材料,尤以銅印為最常見;印紐有龜 鈕、瓦鈕、橋鈕、斗鈕等多種;印文講究書法的謹嚴美觀,或朱或白,或鑄或鑿,形式多樣.元末,王冕始以花乳石刻印,繼而明代中後期,文彭、何震等文人書畫 家,以柔而易刻的青田石為載體,自篆自刻,寄託情懷,拉開了流派篆刻的序幕,從此,改變了過去以取信為實用功能,向以欣賞為創作目的轉變,使之發展成為供 人們欣賞把玩的藝術品.明清兩代直至民國時期,印家輩出,流派紛呈,往往不同的時期,不同區域的篆刻家,開創了不同風格的篆刻流派,尤以丁敬為首的「西泠 八家」、以鄧石如為代表的「皖派」最著名,影響深遠.
從古到今,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皆好印,喜歡收藏名人名印,因此,印章的收藏價值在海內外特別是華人圈一向被看重.杭州西泠印社(微 博)「中國印學博物館」是全球唯一以印章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藏品涵蓋了秦漢古璽、明清流派印及各種名貴印石.此外,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臺北故宮博 物院的宮廷璽印,上海博物館的明清流派印章,上海朵云軒、上海文物商店的名家篆刻,福建省博物館的林清卿薄意收藏等,都是印章領域的典藏機構,聞名中外.
民國時期,印章收藏之風,可謂盛極一時,藏家輩出,例如:大陸的趙叔孺、王福庵、丁輔之、高野侯、高絡園、葛書征、張魯庵、方節庵、周湘云、華 篤安、葉潞淵、錢君匋、方去疾、汪統及臺灣的林熊光、王北嶽,東瀛的小林斗庵、梅舒適等,他們中的每一位追逐、收藏印章都有許多佳話,留傳後人.「西泠八 家」篆刻印章,三百年來流傳稀少,珍如拱璧,相關收藏以丁輔之最有名,多達五百餘方,其中丁敬傳世名品,達七十餘方,故自號七十二丁庵.丁敬名作「袁匡肅 印」, 丁輔之得於1928年,乃請王福庵審定並代購,由於當時軍閥混戰,匯兌不通,王福庵竟質衣代值,玉成此印.丁輔之所藏「南徐居士」,當年曾借於傅 式供傳拓「西泠六家印譜」而遭失閩中,二十年後,丁輔之攜王福庵訪印到姑蘇,竟意外在徐子靜家中,失而復得,真可謂印壇奇緣也.
「文革」後,內地的印章收藏日漸式微,交易清淡.上世紀80年代後,大量日本書道團訪華,記得那時為了換取外匯,全國各地文物商店、友誼商店、 工藝品進出口公司等出口單位,大量的明清名家印章及名貴珍稀印石,被廉價出口,一般標價數十數百元,甚至整箱均價幾塊幾毛一方都有.當年日本有許多貿易商 社包房常駐上海和平飯店、錦江南樓等賓館,專收各種古舊印章,記得有一位靜岡古董商人名叫日比,人稱「小鬍子」,此人眼力極好,幾乎每月來滬杭一次,高價 收購,覓到不少田黃、雞血,還有吳讓之、徐三庚、吳昌碩、齊白石等的印章,更不用說民國的小名家了.後來流行出國潮,去日本打工留學的人,總要帶幾方印章 出去變現.接著,港臺人士來大陸探親投資、觀光旅遊之際,也低價帶回不少名家印章及各種印石,本地古玩商人至今亦耿耿於懷,談及當時「低價出售的田黃,放 到現在可值幾百萬元啦……」憶來不勝惋惜.
說到印章拍賣,就不得不提北京榮寶齋(微博),1995年的10月,其在首屆藝術品拍賣上率先推出「印章文玩」專場,192件標的計417方印 章,大多出自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方節庵後人,流傳有緒.最後以78%的成交率、436萬元的成交價獲得圓滿成功.其中「趙叔孺自用印」53方,以26.4萬 元拔得頭籌;「齊白石篆刻對章」印文為「奪得天工、草木未必無情」閒章,成交價為24.2萬元;「趙之謙自用印」1方,以14.3萬元落槌,這些成為當時 的天價印章.這是國內首次規模較大的印章集中拍賣,引起了篆刻收藏界的極大興趣,不過買盤主要還是來自日本、香港等境外行家.雖說榮寶齋為印章拍賣開了一 個好頭,但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情一直波瀾不驚,拍賣市場難得見到幾方印章,就是出現幾方,成交價也不高,多在幾千元之間.
2003年4月,崇源推出了「吳昌碩、齊白石詩書畫印流派」專場,其中齊白石為陸質雅所篆刻27方,結果除一方流標外,悉數成交,吳昌碩原印成 交3方,由於市場有分歧,反應平平.那年秋拍,「藝跡軒藏明清印章」專場拍賣亮相嘉德,共推出文彭、汪關、歸昌世、林皋、鄧石如等明清名家印章73方,成 交率58%,成交金額108萬元.
如果說榮寶齋為印章拍賣點了一把火,而西泠印社的重磅加入,則是在火上澆上了一桶油.2007年1月,有史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印章專場「犀象印 翠——近現代名家篆刻」在杭州推出,近千方象牙印章成交率高達98.7%,拍賣總標的600多萬元,成交金額超過1335萬元,高出估價一倍之多.一方由 方介堪為張大千所刻的「瀟湘畫樓」象牙章,以99萬元的價格,創下了單方名家篆刻拍賣的最高紀錄.全場最高價則是著名藏書家張石銘的33方犀角藏書印,成 交價為137萬元.
西泠印社的成功引起了「連鎖反應」,國內知名拍賣公司開始把目光對準印章.由於名家篆刻印章存世量稀少,猶如股市中的小盤股,徵集不易,鑑定困 難,因此有些公司另闢蹊徑,向「當代名家篆刻」、「名貴印石」方面進行拓展外延,並推出了富有特色的印章專場,例如,2007年3月,北京長風首場拍賣會 主打「中國當代篆刻」,上拍142件作品,結果全部成交,金額為122萬元.儘管成交金額不高,但從整體的策劃、運作來看,還是可圈可點的,對印章的拍賣 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同年10月,福建省民間藝術館憑藉得天獨厚的壽山石資源,與居正拍賣合作,新辟「壽山石雕海外回流」專場,並取得開門紅.280件壽 山石成交率89%,成交價超過1400萬元.這一場的轟動效應,直接引發了一輪從壽山石到「四大國石」的收藏熱情,行情直線上升.此後,北京翰海、嘉德、 相繼亮出「國石國藝」專題拍賣,並大獲成功,成交率分別為71%與91%,成交金額分別為3223萬元和159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從2008年秋拍開 始,嘉德將「國石國藝」納入常規項目,並延續至今,使印章拍賣隊伍快速壯大,迎來發展契機.北京保利儘管在新印石這一塊加入較晚,但出手不凡,2009年 秋拍推出的「雅印聚珍——當代壽山石」專拍,創下成交率90%、成交金額1547萬元的佳績.目前,國內印章拍賣已形成了以上海朵云軒的「金石緣」、杭州 西泠印社的「近現代名家篆刻」、北京嘉德的「國石國藝」及福建省民間藝術館的「當代壽山石」四大特色專場齊頭並進的格局.
從近兩年的印章拍賣行情觀察,市場對一些流傳有緒並有出版著錄的名人用印,認可度頗高,這些章價格也遠高於其他名家作品.還有像田黃、雞血、芙 蓉、荔枝凍等名貴珍稀印石也頗受收藏投資者的青睞,量價齊升,隨著印石一級市場的日益火爆,已成功進入二級市場,並成為印章拍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名 貴印石相比名家篆刻市場價位相對較低,呈現慢牛態勢.名家篆刻的真偽鑑定及流通數量,是影響其價值的兩大原因.但隨著市場認知度不斷提高,其未來行情將繼 續看漲,因為名家篆刻在整個印章拍賣中的地位相當於書畫中的古代字畫,其藝術和收藏價值及文化底蘊是不言而喻的,與之相關的印章也將成為拍場上的「寵 兒」.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