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走近和田玉:不瞭解藏品容易一抹黑


和田玉籽料銷售隨處可見. 和田玉籽料銷售隨處可見. 棗紅皮的和田籽料. 棗紅皮的和田籽料. 玉龍喀什河河床上有許多人在尋尋覓覓,希望得到一塊和田玉. 玉龍喀什河河床上有許多人在尋尋覓覓,希望得到一塊和田玉.
湖北  劉永國
收藏是一種緣份,和田玉的收藏更是一種機緣.
懵懂時讀《紅樓夢》,賈寶玉脖子上的「通靈寶玉」有靈性、通人情,當時就想,那必是一方神奇的和田玉吧?自此,我常常惦著和田玉.
終於有了一次到和田的機會,有了探訪和田玉的機緣.行前,我已有了幾分興奮,幾分衝動.
人生邂逅 第一次親密接觸
和田,古稱「于闐」,意為「盛產玉石的地方」.如今,西域新疆早已成為旅遊熱點地區,旅遊新疆的人絡繹不絕,但多在天山南北烏魯木齊周邊,遠渡大漠、跋涉南疆的人,卻並不是十分多.
有幸能去那「盛產玉石的地方」,是人生的一種福分.
千里萬里,追著太陽飛烏魯木齊.然後再飛越塔克拉瑪乾沙漠,我與同伴降落在與和田相鄰的喀什.「喀什」在蒙語裡意為「玉石集散地」,這裡如今仍有玉巴扎(集貿市場),逛了逛這裡的玉器店、玉石攤位,看了看熱鬧,算是「熱身」吧.
向著那迷人而又勾人的和田繼續前行,喀什到和田,公路沿著塔克拉瑪乾沙漠的北緣蜿蜒,大約600多公里,汽車不緊不慢地走了一天.
在這不緊不慢中,我遇到了一塊與我有緣的和田仔玉原石.這塊玉不在山上,不在河裡,也不在玉石店裡,而是在英吉沙小刀的專賣店裡.
中巴開進英吉沙縣,新疆的朋友說,這裡英吉沙小刀很有名氣.參觀了製作,進入選購,每人都有收穫,或曰對當地經濟的貢獻.
這時我看到一位戴著小花帽的老漢手提沉沉的小布袋,走進了正在熱賣英吉沙小刀的店舖,一位戴著小花帽的小夥子,在櫃臺的一角接待這位老漢.老漢 從裝得很撐的布袋裡掏出了一塊塊石頭,小心翼翼地放在玻璃櫃臺上.它圓潤、柔和,閃動著一種異樣的光澤.這一老一少之間顯然有一種默契.沒聽到有多少言 語,也沒聽清他們的言語,很快,他們達成了交易,老漢收起錢,不緊不慢地出了店門.
我朝櫃臺邊走去「這是什麼石頭啊?」
「河裡的!」小夥子擺弄著石頭,平靜地回答.他答非所問嗎?不是的.莽崑崙,逶迤三千里,現已發現多處產玉.古今有和田、且末,新近有青海產 玉,山那邊還有阿富汗玉、俄羅斯玉,但最溫潤可人的還是和田玉.和田玉深藏崑崙山腹地,是被人工挖鑿下山的,稱為山料;山崩石裂,崩落山澗,經若干萬年水 搬冰磨,衝進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的玉石,這時已變得圓潤可人,這是仔料.
山料在山,仔料在河.櫃臺內的小夥子回答「河裡的」,是表明他收到的玉石是仔料.
透過玻璃,我仔細審視那幾塊玉石,發現綹裂較多,目選了較好的一塊請小夥子拿出來細看.
這是青白玉,長約8~9釐米,徑約3~4釐米,呈不規則多邊形,圓潤,有油光,但紋理不細膩(圖1).問小夥子多少錢,他說600元.
在手裡掂掂,這塊圓潤的仔料,約有100多克,若是細膩如羊脂,那就絕對不是這個價了.雖然這塊玉料略顯粗糙,但我初次手握玉石,感覺著它的沉實、細潤,心中愜意頓生.
我幾乎不還價就要買下了,考慮到剛才他收購的價格應該不是很高,便試探著還了價,我說:「這石料形狀不規則,紋理粗糙,300元可以嗎?」小夥子猶豫了一陣,點點頭,同意了.第一次與和田玉親密接觸,300元買了塊仔料,一路上我就像一直吃著那汁多糖厚的新疆香梨.
玉河兩岸 亂花漸欲迷人眼
和田是一個古老美麗的城市,它南倚崑崙,北擁大漠,城邊即是迷人的玉河——玉龍喀什河.
向晚時節到和田,放下行囊,我立即去了玉河.
夕陽西墜,玉河爍金,河床裡有許多的人在尋尋覓覓.河床裡沒有明水流動,枯水季節,水已潛入河床底部,形成暗河.只在挖玉人深挖下刨的鵝卵石坑 洞裡可見到一坑坑的水,在陽光的反射下如明鏡一般,影印著河床裡尋玉、看景、探奇的人們.稍遠處,長臂的挖掘機轟隆著.當地的朋友說,那是在挖玉,河床上 的大坑小坑,大都是挖掘機你挖過去、我挖過來留下的印痕.
據介紹,歷史上的和田,玉河裡每年只撈一次玉.春訊、夏潮、秋撈.八月中秋前後的夜晚,月光皎潔,當地的女子在月光裡下河,用雙腳探玉、踩玉, 感覺到腳下有玉,那些美麗的女子才會(才能)彎下輕柔的腰肢,撈起腳下的那塊玉.撈玉人輕易是不能彎腰的,岸上的官員(或老爺)以彎腰的次數計玉——彎一 次腰,是要交一塊玉的.
這是一種詩意的采玉法,無疑是會腳下「漏」玉的,也正是這種「漏」涵養了玉河自和田城以上的幾十公里河段,河床的沙礫中年年有玉、代代有寶,使 它有了玉河的美稱.當代人深挖細刨,機器掘(有的坑不止3米深),連指頭大的子兒都不放過.這種采玉如殺雞取卵,詩意一絲沒有,野蠻還加貪婪(此種狀況已 被當地政府禁止,玉河可望再度「生」玉).
初探玉河無果,心有不甘.次日下午完成工作任務後,吾人再赴玉河.由於比前一日來得早,我們見到了當地的一些挖玉人.他們有的小有收穫,手中有 些或白或青的仔玉,但大多是些薄片狀,甚至很纖細的針狀物——由此也可見河中藏玉被搜刮的慘烈程度.同來和田公幹的同伴被我鼓動下了河,初時猶猶豫豫不肯 來,既來,被河床上刨玉、隨處可見的玉交易所感染,此時也躍躍欲試,幾乎每個人都在與賣玉人洽談著,僅僅幾分鐘就被和田玉的魅力和玉河上的玉交易所「俘 虜」.因為我先一天已在英吉沙小試身手,買過一塊玉了,同伴們認我為「顧問」.我忙著為同伴「掌眼」,誤了自己的採買,匆忙中只買得一枚帶皮的小仔料(圖 2),比大拇指頭大不了多少,棗紅皮,露肉處可見嫩嫩的青白色,很潤.
天漸漸晚了,晚飯後將乘「紅眼」班機返烏魯木齊.我有些著急了,千里萬里來到這「盛產玉石的地方」,得買塊像樣的玉石啊!
我提出要去巴扎,當地的朋友看看天說:「巴扎關門了,我帶你去找個朋友吧!」
這是和田市郊的一個住戶,戶主人似是漢族人.我們到達時,已有幾位男子在那兒或坐或站,大約是在聊天.
有間屋子陳列著玉石,全是圓溜溜的,看樣子都是大個頭的仔料.快到乘機的時間了,我沒法細細觀賞,更無暇借助集束手電光瞧瞧這些圓溜溜的「石頭」,是和田玉的仔料,還是類玉的其他什麼石頭.如果是玉,它的透明度、結構、表象到底如何?
這些「石頭」倚著主人率意的支架,立在水泥地上,順墻擺了一個方圈.匆匆地,我以審視的目光巡視了幾圈,也用雙手觸摸了幾塊,初步判斷,這些 「石頭」有玉的溫潤,無言地閃爍著一種誘人的光暈.看色彩,是碧玉、墨玉;看塊頭,大約都有幾十斤、上百斤重,個頭最小的恐也有二三十斤重.
陪我的朋友輕聲問我「想要什麼樣的」?
我告訴他,我希望有白玉仔料,小塊的,方便攜帶.眼前的這些碧玉、墨玉,塊頭大,我買不起,也帶不動.
朋友把我的意思告訴了主人家.主人家笑了笑,笑得有些神秘.
俄而,主人家不知從什麼地方搬出了一塊「石頭」,小心翼翼地放在我面前.
這是一塊扁圓、溫潤的「石頭」,它的主調是青色的,間或有青白色相錯落(圖3).用手觸摸,上面沾有砂粒,拂去砂粒,細細摩挲,一種涼潤、溫熱 慢慢地傳到了的指、掌、臂,直至全身.掂了掂,約摸有近十公斤.我心裡想,和田之行,有緣相逢,就是這塊玉了.但我心中忐忑,若過了萬元,我是買不動的 ——我不知道主人家會要什麼價.
我的和田朋友跟我說了主人的要價,我大吃一驚,他讓我忐忑的心突然一下子輕鬆了,我有了一種雙重的愉悅.
帶著這種愉悅,握別朋友——包括新朋友,揮揮手,再揮揮手,我離開了和田.
在和田機場,這塊玉石需託運,託運計重是10公斤.
羊脂玉 一個美麗的夢
和田玉天生麗質,質地細膩溫潤,硬度大、韌性強,堅強與柔美兼而有之.這些特點使它得以成為崑崙諸玉中的佼佼者,中國四大名玉的上品.而其中的極品,人們公認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
和田玉屬於和田,也屬於整個西域新疆,烏魯木齊有很多的玉店、很大的玉巴扎.
從和田返回烏魯木齊後,公幹之餘,我不知疲倦地探訪一家家玉店,還去過二道橋的大巴扎.
人們向我描述,羊脂玉是「白色的仔玉」,可稍泛淡青色、乳黃色,「品質純正,細膩如嫩膚,濕潤如凝脂」,人稱「白玉之精」.
此番西域新疆之行,我已得到一大兩小三塊和田仔料.這三塊仔料玉石,或青或青白相間或紅皮包裹,尚無嚴格意義的白玉和羊脂白玉.從和田到烏魯木齊,在那些華貴的玉店,白玉已見到不少,那高貴而尊寵的羊脂玉,貴得無法購買,見識見識也好啊.
「有羊脂玉嗎?」這樣的問話,顯然是很搞笑的.店老闆對這種「菜鳥」式的詢問,或者是理直氣壯地答「有」,或者笑而不語.
在烏魯木齊二道橋大巴扎裡,有一個年輕的店主主動地向我推薦了他的羊脂玉.
這是在我看過他的兩塊玉之後,他見我對這兩物無購買之意,便說:「我還有更好的,有羊脂玉!」
年輕店主很小心地將一枚白玉仔料放在玻璃櫃臺上,玻璃櫃臺上墊著紅色的絨布.明亮的電燈光下,這枚白玉小籽料比別的白玉確乎是更晶瑩一些,更溫 潤一些.得到允許後,我將這枚小石子拿到手中細看,小石子呈斧鉞狀,一端厚一端薄,是個不規則長方體,長約2.5釐米,寬約2釐米,厚的一端1.5釐米, 薄的一端不足1釐米(圖4).它的邊角圓潤,結構細膩,紋理緻密,拿在手上有柔和感和親近感.
我想,這小精靈有點「羊脂」了,即便不是標準羊脂玉,也是準羊脂玉了.
不足的是,小精靈的一面有淺度綹裂,斷口參差不齊.不過,參差不齊的斷口正是玉的特徵.這毛病堅定我對它的信任.
用手掂掂,這小精靈大概也有十四五克.按好白玉每克起價200元,指頭大,需3000元左右,其價格又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年輕店主是維吾爾族人,我向他請教了關於和田玉的很多知識和問題,譬如和田玉與崑崙玉的分辨,玉價飈升的過程,和田玉乃至新疆民間藏玉的狀況等 等.年輕店主說,崑崙是新概念,任憑若水三千隻取一瓢飲,獨愛和田玉.他說,這枚白玉小仔料是他幾年前從和田玉龍喀什河中拾到的,他一直當羊脂玉看待.他 認為我是知玉、愛玉的,願意交個遠方的玉知音.
他出了一個很低的象徵性價碼.
新疆產玉,產石油,產棉花,產香梨,還有哈密瓜,還有冰清玉潔的人情世故.
我的新疆之行,收穫的不僅是和田玉.
和田玉的溫暖
和田玉有很多特徵,但我覺得它最大的特點是溫、潤、柔美.人養玉,玉養人,和田玉能與人友善相處.
新疆和田行,我得玉四件,它們現在都成了我的好朋友、好夥伴.
第一件,英吉沙青白玉,我把它放在枕邊,時常用手摩挲.我感到驚異的是,它的紋理逐漸細膩,玉石的油性逐漸現出,有如人的肌膚在沙漠探險之後回到了溫軟江南.
第二件,棗紅皮小仔玉,我把它放在寫字臺上,有時裝入衣服口袋,讓它與人互通信息,現已鋥光水亮.只是它本身原有一局部「鈣化」(玉也會被大自然腐蝕嗎?),顯得無光澤.我期待著這個局部能在人的氣息作用下恢復活性.
第三件,和田仔料青白玉原石,這件青白相間的寶物,我把它放在書房裡.讀寫其間,朝夕相處,案牘疲乏之時,摩挲這方來自崑崙山玉河的美石,溫潤 通靈,疲乏頓解.令人驚異的是,原本這石只是青白二色,現在卻又「生」出了嬌黃些許,局部還有淡淡的橙紅.這件青白玉原石到我手上時,和田的朋友曾對我 說:「可以雕一個很好的山子.」現在有了青、白、黃、紅四色,我很振奮,就雕「新疆風情」吧,青色是大地,是高山;白色是長年不化的積雪;黃色、紅色是棉 海、是油田……那件原石原來不足的是其間有局部淺層乳白色砂礫,那它就是天然的沙漠和戈壁了.
第四件,小巧玲瓏的斧鉞形準羊脂玉,這是一枚引我認識羊脂玉的精靈,可以做一個很好吊墜,但我不忍給它打孔,讓它保持來自玉河的自然狀態吧.它是藏玉人心間的一泓清泉、一輪明月.
匆匆的新疆之行,匆忙的和田玉購藏行動,得和田玉四件,花費不大,在一般收入的工薪族可承受的範圍內.回頭看,心有喜悅,慶幸第一次購玉而且是 在出公差的途中匆匆而為,竟然沒有吃藥,而且每件玉有個說道、有個喜歡,這說明出差途中、旅行途中,是可以涉足收藏的.旅行中的收藏,豐富了旅行,也豐富 了人生.同時收藏對路、增值,也反過來降低了旅行的成本.
如此說來,旅途中的收藏,我們何樂而不為?
當然,旅行中的收藏並不是盲目的.以我這番新疆之行購藏和田玉為例,有這麼幾點值得總結和記取:
第一,出門之前要有準備、有研究、有目標.第一次購和田玉,不等於以前未見過和田玉.此前,我因公出差大城市時,參觀博物館,逛收藏市場時,留 心過和田玉,觀察過和田古玉、今玉、山料、籽料,有過文字和圖片乃至實物的對比瞭解,可以說是有玉在心中,到和田時,對和田玉已是似曾相識.
第二,有當地朋友嚮導幫忙.收藏買與賣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購買者怕的是「單人匹馬走夜路」,不瞭解市場、不瞭解藏品,一抹黑中作出錯誤判斷.在當地有了可信的朋友,有了嚮導,有利於打破信息的不對稱,從而客觀、科學地作出市場、價格、購買物真偽的判斷.
第三,尋找地區差,獲取原產地便利.景德鎮尋古瓷、和田買真玉、龍泉覓青瓷,許多人說,搞不得,原產地比其他地方還貴.我不否認這種情況的確存 在,但我仍相信原產地有價格窪地可探尋.景德瓷、和田玉,原產地貨源遠富於他地.因為多,因為獲取早,早則收進成本低,還因為人緣、機緣,貨主存在稍低價 格出貨的可能.
匆匆和田行,得玉四真品.我感謝新疆的新老朋友,感謝新疆的淳樸和真誠.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