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多彩貴州網-貴州日報
作者: 楊正文
提要
貴州省近年打造的“多彩貴州”名片已經響徹神州大地,但何為多彩貴州、貴州多彩,估計對大多居住在貴州域外的人並非清晰明了,山美水美人更美是讓人們到貴州旅遊流連忘返、陶醉其中的元素。 而真正代表多彩特色的是豐富的貴州各民族文化,其中絢麗的民族服飾無疑是點睛多彩的妙筆。
身著苗族、水族服飾的姑娘們在進行服裝展示
一個時隱時現的民族服裝市場
早在貴州民俗文化旅遊、鄉村旅遊高潮熱度掀起前,位於凱里市的民族服飾市場已吸引了八方來客,乃至成為收藏界諸多人士嚮往的地方。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始,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里市的營盤坡一帶,環繞著當時全地區唯一涉外賓館門前的小街,逐漸形成一個以傳統民族服飾為主要交易商品的市場。 儘管這個市場規模不大,除了零星幾個商店,更多的是以定期趕集的方式時隱時現,但卻以其商品的獨特性即售賣少數民族古舊服飾,在國內外收藏民族服飾界享有特殊的知名度。 由於對該市場的特色印象深刻,也因為喜歡收藏一些民族服飾,筆者曾多次去那裡“趕集”,並對該市場進行過專門調查,在民族學、人類學權威期刊《民族研究》上發表了評介該市場的報告。 民族服飾交易市場之所以在凱里市形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無疑是黔東南擁有豐富多樣的民族服飾資源。 這個市場出現的意義在於充分肯定了貴州民族服飾的收藏價值,而正是貴州民族服飾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成為該市場興起與持續發展的支撐動力。
早期在凱里市場上從事售賣活動的商人,幾乎都來自黔東南各縣的苗族、侗族農民,尤以婦女最多,她們從各自家鄉收購或賒銷而來衣物、飾品,在周末或節日匯集凱里,到營盤坡附近小街上擺攤售賣。 這個人群後來逐漸分離出一些善於經營,有一定資金實力的人,他們在凱里市區買房、或租房子居住,成為坐商,也成為大收藏家的中介。 筆者就認識幾位專門為北京、上海乃至海外相關博物館代理採買、蒐集的人。 最近多彩貴州網、鳳凰網等各種媒體報導的“擁有價值千萬民族服飾”的“台江苗族奇女子”張紅宇就是其中之一。 到凱里民族服飾市場來淘寶收奇的,既有中外大博物館,諸如大英博物館、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北京民族文化宮、上海博物館等,也有各類收藏家、畫家、美術收藏愛好者,乃至旅遊者、服飾創意公司等。 到本世紀初,凱里古舊民族服飾市場發展到成熟階段,不僅成為黔東南地區、貴州全境民族服飾的集散地,也成為整個中國西南地區乃至範圍更廣泛地區民族服飾的集散地,有段時間,它是有名的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裡少數民族服飾的主要來源地。
儘管凱里市古舊民族服飾市場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遺憾的是並未受到當地政府管理部門的重視,“居無定所”。 近30年來,市場從營盤坡搬到萬博(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附近)再搬到金泉湖邊,不久前又搬到了民族風情街,幾經變遷,始終擺脫不了“璞玉地攤賣”的境遇。
巴拉河流域苗族衣袖繡片
丹寨古裝
布依族背兒帶繡片
民族服飾的交易、流失與收藏
十多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在中國的興起,人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文化日漸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背景下,針對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服飾買賣現象的評說也持續不斷。 有人擔憂類似凱里市場交易、售賣的結果,會造成民族服飾的“流失”,甚至認為“一百年後,中國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飾文化要到國外去研究”等;也有人認為交易、買賣的結果會讓民族服飾獲得“重生”。 暫且不評述兩者的孰是孰非,流失本身可視為境外收藏動力所致,它再次佐證了貴州民族服飾所具有的收藏價值。 針對交易,筆者曾在十多年前發表的凱里民族服飾市場調查報告中,基於當時已經出現的端倪認為,市場交易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具有特殊的意義。 今天再來看這一意義更加凸顯。 現在看到,那些在凱里服飾市場上練攤的苗族、侗族農民,有的從市場的價值中逐漸意識到了民族服飾的文化價值,從而萌發了保護的意識,諸如被媒體多次報導的張紅宇等,有了自辦博物館的願望。 另一方面,有些在市場中開拓了視野,也累積了人脈,回到鄉里用自己在紡織、刺繡方面的一技之長開發出適銷對路的工藝品、旅遊紀念品投放到市場,不僅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還使處於勢微、瀕臨失傳的服飾技藝得到了傳承,獲得了新生。 今年夏天,筆者到台江施洞考察發現,施洞鎮街道兩旁比10年前增加了不少苗族刺繡廠、服飾廠,經營者都有在凱里市場練攤的經歷。
事實上,服飾作為生活品穿在身上,護身保暖是其基本功能,只因在農業文明的社會中,人們用以標識族群邊界、表徵民俗意義、表達愛戀情愁,於是付出心血織繡,增強了符號價值,並將技藝世世代代傳習,成就了於今人而言具有收藏價值的品質。 倘若沒有市場的交易,一件件古舊衣物最終可能會隨著主人的終老埋於地下,消失於人世間。 有了市場交易,它們從鄉野之間,從私人的箱底里,流向喜愛者、收藏者之手,最終還能為人類保留了一份遺產。
從江侗族蘆笙衣
民族服飾的收藏價值在哪裡
貴州民族服飾為什麼吸引收藏者,民族服飾的價位為什麼節節攀升? 當然與其收藏價值有關。早在清代,包括《貴州通志》、《黔記》、“百苗圖”等在內的地方文獻有多處關於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精彩織造技藝的記載。 諸如,黎平所出之“洞錦”,永寧、鎮寧所出之“鐵笛布”,惠水一帶出之“紋布”、“古藺布”,都勻爛土一帶出之“斜紋布”等。 《黔南苗蠻圖說》的作者桂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洞錦”的魅力。 他記載說,開始閱讀《黔志》有關“黎平之曹滴司出的洞錦,以五色絨為之,亦有花木禽獸各樣,滌之水不敗,漬之油不污,精者甲他郡”這樣的描述時,他不以為然,以為言之過譽。 後來他到石阡府辦理軍務,親眼見到思南某團首以錦為臥具,一問是用貴州洞錦做的。 細看那錦夔龍穿花,紋飾精緻而雅,較之蘇杭的七彩五彩錦,雅俗不只天淵。 於是決定用自己貴重的紅呢被面進行交換,把洞錦帶回去製作琴囊之用。
“專賣愛家”幾乎成為收藏界的一個定律,一個收藏者要收藏的首先是他最喜好之物。 貴州民族服飾成為眾多藏家的寵愛之物,源自其所蘊含的多重價值。 對於那些注重技藝、織造品質的收藏者來說,民族服飾的多種工藝交織、技藝精湛是其追逐的目標。 有如上述歷史典籍所載,貴州的各民族服飾在工藝方面,的確表現出“他無我有,他有我精”的特點。 尤其是苗族服飾,其織錦、刺繡、蠟染、銀飾等,技法種類繁多、工藝精美,因此,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僅以黔東南巴拉河流域的雙針鎖繡為例,這種在中原、在別處匿跡了的刺繡技法依然活在苗族社會中,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繡種。 對於那些喜愛紋飾造型的收藏者來說,貴州民族傳統服飾蘊藏的獨特造型,彷彿是一座寶庫。 僅以清水江邊施洞一帶苗族刺繡而言,用剖線繡技法一針一線秀出人、馬、龍、蝴蝶、花、鳥、蟲、魚、宗廟等,構圖精巧嚴謹,造型生動有趣,富於想像力。 在都柳江兩岸的苗族刺繡紋樣,則以誇張變形,質樸粗獷盡顯魅力。 如此等等,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能激發起收藏願望的。 當然,對大多博物館來說,收藏的是人類優秀的創造物,收藏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為後人留下文化記憶,留下文化再創造的基因。 此外,在貴州民族服飾的眾多收藏者中,還有一些收藏者直接以創意開發為目的。 有一段時間,北京有兩家服裝公司派專人不間斷地到凱里古舊民族服飾市場採買繡片,直接用於製作適合大都市消費的時尚生活品。 北京服裝學院、台灣輔仁大學等成批地收藏苗族服飾,建立服飾博物館,目的是服務於學校的教學,給師生設計創新以靈感。
《藏天下》專家顧問團隊成員
人物名片:
楊正文
楊正文現為政協四川省第十屆委員,中國民族學會理事、中國民族服飾學會副會長,被聘為韓國亞洲造型學會學術顧問,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民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獲得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中國民協第三屆德藝雙馨民間文藝家等榮譽。
巴拉河流域苗族衣袖繡片
月亮山區苗族百鳥繡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