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郵票上的傳世名畫《浴馬圖》

 新浪收藏

《浴馬圖》特種郵票《浴馬圖》特種郵票
來源: 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中國郵政在今年3月1日發行了2014-4《浴馬圖》特種郵票(圖1、圖2、圖3),一套3枚、小型張1枚。 全套郵票面值3.90元,小型張面值6元。 該套郵票由王虎鳴設計,採用連票設計形式,並根據畫面佈局,三枚郵票採用不同的郵票規格。 小型張邊飾大膽採用暗綠色,含蓄雅緻的金色細紋,更好地襯托出畫面,整體更顯高雅與精湛。 郵票印製則以高精度製版方式,多色複合膠版印刷,為最大限度保留原畫風格,再現其美輪美奐的風貌。
我國傳世名畫《浴馬圖》是元代著名的畫家趙孟兆頁繪製的作品,絹本設色,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趙孟兆頁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在繪畫方面他繼承晉唐五代和北宋的優秀傳統,博採眾家之所長,自成面貌,而且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山水、人物、竹石、花鳥均“悉造微,窮其天趣”(楊載《松雪齋文集》附錄)。 在藝術表現形式方面,無論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他亦無所不精。
趙孟兆頁的《浴馬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水清人樂馬壯的和諧圖。 畫面上溪水一灣,清澈透明,梧桐垂柳,綠蔭成趣,駿馬14匹,奚官(職司養馬)九人。 圖中按入池、洗浴、出池三個部分描繪了奚官浴馬的情景。 畫中駿馬豐肥圓厚,神態生動,姿態各異,悠閒自然,有的立於水中嬉戲,有的飲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鳴,有的臥立顧盼,動感十足。 奚官唐人裝束,牽馬臨溪,或衝浴馬身,或在岸邊小憩,神態逼真,輕鬆自如,栩栩如生。 畫面佈局講究,構圖精妙,靜中有動。 人物、駿馬分別施以不同色彩,豐富濃郁而又清麗,做到了色不掩筆。 用筆細膩,色調濃潤,風格清新秀麗。 趙孟兆頁以文人意筆勾线,行筆偏工,設色效法唐人的青綠和重彩,幹筆皴擦出的線條富有情致,古雅中透著逸趣,為元代“文人畫”色。 堪稱形神兼備、妙逸並具、風格高雅的藝術之精品。
可以說,《浴馬圖》為馬年“國家名片”上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紐約亞洲藝術週:為中國藝術品建立新坐標(圖)

 21世紀經濟報導

即將上拍的藏品即將上拍的藏品即將上拍的藏品即將上拍的藏品即將上拍的藏品即將上拍的藏品
特約記者方翔
9月中旬,在紐約亞洲藝術週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中國藝術品將再現風雲。 除了此前已經被各大媒體廣泛報導的“瓷母”之外,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行,以及邦瀚斯等拍賣機構將紛紛依托自己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上的地位,推出一些重量級拍品。
青銅器熱延續
高古青銅器歷來是紐約拍賣市場的“重頭戲”,在此輪拍賣中,各大拍賣行自然不會放棄這一重要的“陣地”,紛紛推出了重量級的拍品。
紐約蘇富比此次推出了一件西周中期周宜壺,估價280萬至380萬美元。 這件青銅器在2006年首次出現在內地拍賣市場上的時候,當時的成交價就達到了2640萬元。 而佳士得此次推出的一個重要的青銅器專題,則是來自於日本靜岡縣三島市的一家私人美術館的舊藏。
在今年春季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青​​銅器無疑成為了最為耀眼的明星之一,特別是在今年三月的紐約亞洲藝術週上,一件重量級藏品“皿方罍”成功被湖南省博物館購回,與蓋首合璧更是成為了一段佳話。 由於青銅器交易長期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如何來認定青銅器是否可以拍賣,成為了許多藏家都疑惑的問題。
夏、商、周青銅器作為中國幾千年曆史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地位在歷朝歷代都備受重視。 新中國成立後,對青銅器的管理更是嚴格,為了避免解放後被盜出土的青銅器(包括走私出國的)在國內被公開交易,滋長盛行的盜墓之風。 青銅器上內地的拍賣會,必須符合相當嚴格的條件。 對於海外回流的青銅器,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拍賣公司必須提交足夠的證據說明,要拍賣的青銅器乃是1949年以前出土,才可以上拍賣公司拍賣。 如何才能證明是1949年以前出土,這就是需要有充分的著錄和源流的證明。 比如此次的這件西周中期周宜壺曾經是青銅舊藏,曾經在《西清古鑑》、《積古齋鐘鼎彝器》、《三代吉金文存》等均有著錄,這無疑是保證其流通的重要保證。 而從佳士得提供的圖錄來看,由於是日本一個私人美術館的舊藏,通過查詢這家美術館的有關出版物,也可以查到這件青銅器以往的一些著錄情況,這等於是為藏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易環境。
中國流失海外的青銅器究竟有多少,恐怕無人能給出一個精確數字,有證可考的是,其中有很多為西周時期青銅精品,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藏家到海外淘寶,名家釋出的青銅重器無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而這些海外回流的青銅器,近年來也出現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 有理由相信,紐約市場青銅器拍賣的價格,將會影響到整個古玩界對於青銅器市場的趨勢預見。
知名藏家拋頭露面
當拿到紐約蘇富比以及佳士得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圖錄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其中的名家收藏專題實在太多了,“美國西北部傑出藏家的舊藏”、“舊金山一位女士的收藏”,絕大多數的收藏者都不太願意公佈自己的名字,但有時候拍賣行則會有意的推出一些知名藏家。
在今年紐約蘇富比的拍賣上,將有一件雍正時期的粉青釉淺浮雕纏枝花卉紋抱月瓶,估價為150萬至250萬美元。 之所以能夠有這麼高的估價,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曾經是弗雷德里克·布魯斯爵士(Frederick Bruce)的舊藏。 作為英國駐中國特使額爾金勳爵(Lord Elgin)的弟弟,布魯斯爵士也是駐華公使重要成員。 圓明園劫難後,他又成為英國駐中國的全權大使。 他的收藏是那個時期的典型,大量是從圓明園洗劫中獲得的,也有部分是他在北京的四年任職期間從市場上得到的。 在近年來中國藝術品的拍賣市場上,他的舊藏已經逐漸開始被業內藏家所關注,除了在內地以及中國香港市場之外,紐約市場也是其舊藏露面的重要場所。
而對於拍賣行來說,如果能夠在內地、香港、紐約三地形成一個聯動的效果,這無疑對於推動整體市場是非常有幫助的。 此次蘇富比在紐約特別推出了“藝海觀濤—坂本五郎珍藏中國藝術·宋瓷”專場拍賣。 在2013年的時候,蘇富比曾經在香港推出過坂本五郎的珍藏中國藝術專場拍賣,而紐約作為目前宋代瓷器的拍賣“高地”,此次蘇富比推出的坂本五郎宋瓷專場拍賣會,無疑有延續去年在紐約拍賣市場上,宋代瓷器屢創天價之勢,進一步確立宋代瓷器的價值地位。 雖然在今年的香港的拍賣市場上,一是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劃花八瓣花式大碗,以1.4684億港元成交。 但總體而言在香港以及內地市場上,瓷器拍賣依舊是明清官窯的天下,因而蘇富比將宋瓷依然放在紐約,無疑是有其戰略考量。
重新確立市場“坐標”
其實,無論是推出重器,還是祭出名家,對於拍賣行來說,在紐約拍場上最為重要的目的還是在於重新確立中國藝術品的市場“坐標”。 此次坂本五郎的宋瓷專場拍賣中,有一件宋黑釉鐵繡花渦紋罐,估價達到了250萬至300萬美元。 許多國內的瓷器藏家看到這一價格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如果這件瓷器出現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如果能夠拍到200萬元人民幣,就已經算是天價了,而現在的貨幣單位則是美元。
宋代黑釉瓷器多以花鳥或草木主題紋飾為主,但此次拍賣的這件卻是大膽採用抽像圖案,並且曾多次展出,包括1961年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宋元美術展”,又載於重要文獻《世界陶磁全集》。 因而對於市場來說,判斷一件瓷器的市場價值,其指標除了年代和窯口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附加的參考要素,這件瓷器無疑給了最好的例證。 另外一件估價同樣為250萬至300萬美元的南宋青白瓷卷草童子紋梅瓶,底紋劃花疏密有致,變化豐富,刻劃童子更顯立體生動,彷如浮雕。 這樣的估價也顯示出拍賣行對於這類瓷器的價值定位。
對於紐約的拍賣行來說,有時候還會利用一些專題拍賣來提升某一類冷門拍品的市場價值體系。 佳士得拍賣行此次在紐約推出了格林伯格的宮廷料器的專題拍賣。 料器也稱“玻璃器”。 清代中國的料器工藝進入了全盛時期,康熙、雍正及乾隆時期的宮廷玻璃廠的技術更是爐火純青。 而在私人收藏中,前兩年佳士得曾經在香港推出過舒思深伉儷料器珍藏,但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反應,因而今年佳士得在紐約重新推出名家的料器珍藏,無疑也是希望能夠借此重新引起市場的關注。
除了料器之外,今年兩大拍賣行還推出了文人賞石、翡翠雕刻等冷門品種的專題拍賣,藉此能夠重新讓市場關注這些工藝品,並進而影響它們的市場價值。

鼻煙壺:寸小之器反映大千世界


張廣慶 《補天》張廣慶《補天》王孝誠   《賞花大觀園》王孝誠《賞花大觀園》
文、圖/記者郭曉昊
“在海外,收藏鼻煙壺最集中的地區要屬美國。”行家陳先生說道。 而在內地,傳統的內畫鼻煙壺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綜合了料器、書法、繪畫等藝術元素,近年來頗受藏家追捧。 據悉,內畫鼻煙壺曾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流派,其中冀派產業興旺、魯派技藝領先、京派面臨轉型,而一度風光無限的粵派如今則日漸式微,後繼乏人,前景堪憂。
美國是鼻煙壺收藏“重鎮”
鼻煙起源於美洲,而美國也是全世界收藏中國鼻煙壺最多的國家,以清代製品為主。 例如著名藏家史密史夫人曾將自己所藏的471件作品匯集成冊出版了《古代中國鼻煙壺藏品圖錄》,讓世人得以見到很多珍貴的鼻煙壺。 在歐洲市場中,鼻煙壺也經常創出高價。 據中國文物網報導,今年6月,倫敦邦瀚斯成功舉辦了《精美金銀漆盒藏品》主題專場拍賣會。 一件罕見的路易十五時期彩金琺瑯鼻煙壺驚艷亮相,最終以15.8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68萬元)的高價成交,艷壓群芳。
而今年10月7日,佳士得也將舉行“美國精粹中國鼻煙壺珍藏專場拍賣”,37件美國私人珍藏鼻煙壺將上拍,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乾隆年制的玻璃胎黃地琺瑯鼻煙壺,估價達400萬~500萬港元。
中國內地偏愛內畫鼻煙壺
據行家陳先生介紹,鼻煙壺材質多樣,有琺瑯、玻璃、瓷、玉甚至紹興的紫砂等,而其中以琺瑯胎質的鼻煙壺工藝最高。 在燒製琺瑯胎的鼻煙壺時,要嚴格控制溫度,否則會導致胎體變形,而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千百次的失敗。 近年來內地比較火的鼻煙壺收藏要屬內畫鼻煙壺了。 據報導,今年4月,28位中國內畫大師聯展在博山舉行,近200件作品廣受藏家好評。
內畫鼻煙壺誕生於清朝乾隆時期,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流派,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工藝。 創作者在玻璃、水晶燈透明或半透明的壺胚中,用特製的微小鉤形畫筆,通過“背畫”的技法,反筆在壺胚內壁進行書法和繪畫創作,題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 格調典雅、筆觸精妙,雖是寸小之器,卻反映大千世界。 “掌心般大小的瓶子、比筆桿還要細的壺口,藝術家在創作時必須憑著精妙的技法和敏銳的藝術感覺,氣收於丹田之中,力發於手腕之上。”陳先生介紹道。 他建議,鑑賞時,首先要看用料;其次要看造型是否優美典雅,構圖和裝飾元素的搭配是否協調;此外還要看內容與技法是否嚴謹細膩、生動鮮明。
鏈接
內畫鼻煙壺
工藝流程
1.選料:必須選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經過磨製或熔煉吹製而成。
2.制胎:用鑽石粉磨俱先在壺口中心打豎眼,再向四周逐步擴展,直到內膛與外形的薄厚一致,平整均勻為止。
3.壺內書畫:根據壺型設計圖案,用勾筆直接蘸上墨色在壺內勾好線條,西洋畫則用淡赭色起稿。 著色時應手法利落,一氣呵成,避免厚薄不勻或漫浸外溢。
4.配蓋和裝盒。

書画大師 金聖樓主南菁藝術學院名譽院長于百齢大師接受台灣導報採訪

轉臺灣導報 9月1日 星期一
A8版<專刋> 
轉臺灣導報 9月1日 星期一
A8版<專刋> 
書画大師 金聖樓主南菁京藝術學院名譽院長于百齢大師接受台灣導報採訪

嫉妒是嚴重的煩惱,嚴重的惡業

嫉妒是嚴重的煩惱,嚴重的惡業
『嫉妒』,這有解釋,「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賢曰嫉」。別人有好事超過我,或者是他有我沒有,妒忌心就生起來,好勝的心就生起來,總不許別人超過我,這就叫「嫉妒」。嫉妒是嚴重的煩惱,嚴重的惡業,對自己有害處。
我們中醫上有所謂的怒氣傷肝,容易得肝病,這對你身體來講。你造作的這個業,那看事,如果是嫉妒賢能罪就很重。這個好人他常常做好事,斷惡修善,教化一方,這一方人都得他的利益,你要是嫉妒他,破壞他的事業,結罪不是跟他結。這個人是善人,你怎麼得罪他,他都不會怪你。
所以結罪不是在他那裡結,是在哪裡?他所教的那些人現在得不到利益,得不到好處,從這裡結罪。如果他的影響愈廣、影響的時間愈長,你的罪過就愈重。所以障礙一個普通人,那個罪很小,障礙有德行、有教化的這樣的人,那個罪業很重,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對他修忏悔,對他修忏悔沒有必要,他根本就不會怪你。對誰修忏悔?要對所有受教的人民,那麼多人民失去了教誨,那麼多人民利益喪失掉,你要對那些人忏悔。這誰懂?沒人知道。如果這個人做的好事是對全國都有利益,那你得對全國人求忏悔。
所以他底下有一句說,又害賢曰嫉。賢是什麼?聖賢。聖賢的事業多半在教學,教學一定是三輪具足,不僅僅是言教,而且身教,他會做出榜樣來給大家看,意教,念念不忘一切大眾,念念幫助大眾離苦得樂,這是聖賢。
他住在這一方,這一方人有福,一方人都接受他的教誨,這一方人安定和諧,肯定是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一方的風俗是其它地區的榜樣。
這個人在這裡行這樣的善事,你把它破壞了,如果他真的是聖賢,他心地很平靜,沒有一絲毫怨恨,有怨恨不是聖賢人,他決定不會責怪你。所以這個罪從哪裡結的?是從受惠的這些大眾,你把他們的利益斷掉了,罪從這裡結。這些事情我們要細心的去觀察、去思惟,你就把這個理想通了。

星雲大師:如何在大眾中相處

星雲大師:如何在大眾中相處


常聽人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在社會上和大眾相處,要不失禮貌,不失風度;在大眾面前要能讓人欣賞,讓人贊美,讓人接受,的確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如何在大眾裡相處?我有四句偈給各位參考:

一、見面三句話:人與人之間常常見面,見了面要有話說,彼此才不會生疏。譬如每天早上起來和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兒女見面,出門到了公司機關,和同事、長官、部屬見面,都應該要有三句話,不要面無表情,一句話也不說就離開了。現在,我們的民生富饒,生活水平提高,更要有高水平的相處之道,所以今天我們提倡人和人見面,要有三句好話。

二、相逢應問好:有時候好朋友幾天不見、幾個月不見,現在相逢了,都應該要寒暄問好,“近來好嗎?”“近來得意嗎?”雖然只是只字詞組,別人聽起來也覺得很歡喜。

三、交談要微笑:和他人談話的時候,一定要面帶笑容,而且態度要親切,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四、口角一回合: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如發生口角、爭論之時,切記最多“一回合”。不要老是辯論,爭吵不休,不要讓爭吵破壞了彼此和諧的關系。

因此,在大眾中相處,要注意:

一、見面三句話。

二、相逢應問好。

三、交談要微笑。

四、口角一回合。

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名譽院長浅絳山水畫作14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牡丹濃豔春好回畫作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盛譽一時的揚州竹刻藝術


揚州竹刻揚州竹刻
清乾隆年間,揚州成為會集和盛產竹刻名家的城市
盛譽一時的揚州竹刻藝術
揚州文化名人直接參與,擅竹上微刻
清康乾年間,揚州的竹刻藝術進入了收穫期。 中國竹子被文人們賦予了“虛而直”的品格,“梅蘭竹菊”並稱畫中“四君子”。 鄭板橋所畫竹子在當時備受世人推崇,而同時代的揚州也出現了一批竹刻藝術家,他們把“八怪”的畫作搬到了普通的竹節、竹根之上,經過一番雕琢之後,化腐朽為神奇,竹子成為令人喜愛的竹刻藝術品。 清乾隆年間,揚州成為會集和盛產竹刻名家的城市。
1揚州文化名人直接參與
對於竹刻,全國各地有很多種流派,明清時期竹刻在江南有兩大流派:一是“金陵派”,一是“嘉定派”,另有徽州竹刻、湖南寶慶竹刻,近代以來又有江南留青竹刻、四川江安竹刻等。 揚州竹刻的特色之一就是揚州名匠最擅長於竹上刻字,尤其是微刻。 揚州竹刻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清代至近代諸多揚州文化名人直接參與​​,使得竹刻成為一種揚州文化人喜愛的文人雅玩。 在揚州博物館收藏的竹刻藝術品中,相當大的部分是成扇中的扇骨雕刻藝術,所涉及的揚州竹刻作品往往與清代揚州和近現代揚州書畫史上的名人有關,其中主要有吳熙載、耿西池、金爵山、朱震伯、穆半圓、虞嘯軒、周無方、何其愚、黃漢侯等。 竹刻名家們或以字見長,或以畫突出,各顯其妙,盛譽一時。 這批竹刻藝術品無不精雕細刻,凸顯出清代揚州和近代揚州雕刻名流的斐然文采。
2
乾隆時代的竹刻名家,首推潘西鳳
在乾隆時代的竹刻名家,首推潘西鳳。 潘西鳳字桐岡,號老桐、天姥山樵。 新昌人,久居揚州。 精於刻竹,以淺刻見長。 潘氏曾為年羹堯幕僚。 潘西鳳竹刻作品的存世量很少,目前所知也只有寥寥幾件,有“竹刻菊花臂擱”、“道人圖臂擱”以及“秋聲賦筆筒”、“潘西鳳刻蔡嘉繪人物紫檀筆筒”等竹刻作品傳世。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收藏有“潘西鳳鉛筆筒”。
潘西鳳與鄭板橋友情甚篤,鄭板橋稱他的技藝為濮仲謙之後金陵派竹刻第一人。 潘西鳳與鄭板橋兩人合作過一柄湘妃竹扇骨,扇骨長一尺二寸,上面有板橋題五言絕句一首,竹骨上每面四五點斑點,作巧色梅花,刻得斜枝重疊,下角刻“老桐刻竹,板橋畫梅”。
3
金石巨匠吳讓之的竹、牙刻亦堪稱一絕
到了清嘉慶後,金石巨匠吳讓之的參與使得揚州竹刻擁有了更加濃郁的文人氣息。 吳讓之的竹、牙刻堪稱一絕,為稀世之珍。 吳讓之的牙刻從金石藝術演化而來,他用自創的四角錐刀在像牙上刻字,用圓口刀和“鯽魚背”刀刻畫,莫不得心應手,運轉自如。 其主要師承者耿西池、金爵山、趙竹賓和穆半園亦如此。 其後揚州代有傳人。
4
晚清民國,揚州竹刻代有傳人
揚州竹刻傳統深厚,直至晚清民國年間,在揚州城市衰微的命運下,仍然有諸多竹刻名家乃至竹刻大師出現。 其中有名者,如被譽為“揚州十小”之首的王素。 王素(1794-1877),字小梅,晚號遜之,甘泉(今江蘇揚州)人。 王素幼師鮑芥田,遠師華喦,人物、花鳥、走獸、蟲魚,無不入妙。 他的竹刻作品亦精,有多件傳世。 他的“竹刻壽天百祿臂擱”,臂擱正面以淺刻法製圖,蒼松翠柏之下,兩隻梅花鹿一行一臥,形成一幅有吉祥寓意的長壽百祿圖。 旁落“小梅王素”和“王生”二字方章。 此作雕工細膩,技法嫻熟,秀氣文雅。 晚清時,刻字愈見精細,出現了泰州人王直,能在方寸以內的象牙上刻字達兩千。
王素之後,近代揚州雕刻家又有周無方、黃漢侯等聞名於世。 周無方(1873-1963),字詠台,一生從醫,但興趣廣泛,尤愛刻竹,最善皮雕技法。 曾著有《刻竹瑣談》、《刻竹經驗談》二書。 周無方的山水、花鳥、魚虫等竹刻扇骨作品以分刀、留刀、毛刀以及“刺刀輕刮”等不同刀法刻繪,畫面被表現得“欲現則現,欲隱則隱,隱現隨趣自在”,富有藝術感染力。 揚州人黃漢侯(1902-1976),字良偉,生於鹽業之家,其父黃敬之,亦好書畫金石。 黃漢侯受父影響,愛好書畫,尤喜牙刻,17歲拜耿耀庭為師學刻。 黃漢侯專攻晉唐以來各家法書,得其神髓,開創了揚州牙刻縮臨技術。 他能在方寸牙板上刻4000餘字,放大觀之,韻味不輸真跡。 黃漢侯的微刻作品被郭沫若譽為“銀鉤鐵畫,玉​​振金聲”。 另一位揚州清末民初畫家陳康侯亦善刻竹。 陳康侯(1866-1937),字錫蕃,一作夕帆。 號風來堂主人,以字行。 晚清揚州著名書畫家,擅畫人物、山水、花卉,尤工草蟲,海派名畫家之一。 今揚州博物館藏有其竹刻扇骨。

清代云石彩繪人物硯屏欣賞

 中國文物網 

清--雲石彩繪人物硯屏。藏家:華夏收藏網 三石草堂清--雲石彩繪人物硯屏。 藏家:華夏收藏網三石草堂清--雲石彩繪人物硯屏。藏家:華夏收藏網 三石草堂清--雲石彩繪人物硯屏。 藏家:華夏收藏網三石草堂
說起文房用具,自然會聯想到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和筆洗、筆架、筆筒、墨床、鎮紙、水盂、硯滴、印章、臂擱等器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有硯屏。 屏者,屏風也。 《說文》雲:“屏、敝也,從屍,並聲”。 《淮南子·時則》雲:“授車以級皆正設於屏外”。 屏風乃敝障之物,硯之有屏,旨在擋風,蔽日,裝飾也。
硯屏形狀如立於案頭的小插屏,為玉石、陶瓷、象牙、澄泥、漆木等原料製成,是一種放在硯端以擋風塵的用具,其首創於宋代,流傳至今的硯屏,則以觀賞用的居多。
所謂雲石,顧其名就係產於雲浮之意,即云南大理石的別名,亦稱“滇石”、“文石”、“蒼石”,是雲南點蒼山特有的奇石。 化學成分為碳酸灰質結晶體,經過千百年地質變化而成。 它那天然的紋理,或云彩,或山水,或花鳥,千姿百態,令人讚嘆。
硯屏是擺設的觀賞性小型屏風,故江南又稱台屏。
硯屏通常是用木頭或竹子做成框架,鑲嵌雲母石、大理石一類帶有紋理的美石,或者用石頭或竹木的底板,在上面雕刻出人物、山水、花鳥、風景等傳統題材圖案,然後鑲嵌在框架座內,便成為文房珍物,它與宋人的石癖自然密切相關,而追求繪畫的水墨韻味也是形成這種欣賞趣向的原因之一。

大寶法王:展露真實的慈悲心

大寶法王:展露真實的慈悲心
佛陀之一切法教含於經、律、論三藏之中,而此一切法教均是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傷害眾生及如何利益一切有情,即是如何長養我們的愛心與慈悲心;其實,至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展露真正的慈悲心,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執著凡事皆以“我”為重,皆以“我”為先,直到真正去除了對“自我”的執著,不再以“己”為重為止,真實的菩提心、慈悲心才可如實發展,因此,慈悲心、菩提心的長養是必須的。

我們均應了知:不僅僅是一己,無一例外之眾生皆希望離苦得樂。我們應在有了這種了知後,進而修持“自他交換法”,祈願眾生迅速脫離一切痛苦,得獲真正之快樂。另一方面就因緣而言,一切眾生皆是我們三世之父母,眾生在過去世中曾為我們的父母,在現在世中為我們的父母,在未來世中極可能成為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應當懷感恩心為出發,這也是培養我們善心及長養菩提心的方法。

我們必須了解:這世界上,任何一個眾生,不論他是多麼不好,如何糟糕,他都還是具有絲微的慈悲心或是潛在的慈悲心,只是,其慈悲心之大小取決於其發展之程度而已,當然,開悟聖者與凡眾在慈悲心的程度上是不同的;對我們而言,問題是在於,當我們需要慈悲心時,卻無法展露出來,因此,雖具有潛在的慈悲心,要用時卻展露不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培養發展不間斷的慈悲心及真實的慈悲心,這是十分重要的。

何謂“真實的慈悲心”?真實的慈悲心是無法忍受的,就如同我們陷於火中,會盡一切力量、想一切方法從火中跳脫出來一般,因為火之無可忍受,所以會努力設法逃離,同理,對眾生所受之痛苦,我們有著無法忍受之心去幫助,深切了解眾生之苦,而具足勇氣生起的慈悲力量,這個力量是可以讓利生之行為真正起作用。

密勒日巴尊者曾開示:“真正之慈悲心展露,即是如同深陷火中一般!”

星雲大師:佛教徒的一日行

 星雲大師:佛教徒的一日行
學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裡,佛教尤其重視生活中的修行,能夠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徒的一日行,從早晨起床到夜晚養息,乃至 日常的待人接物,語默動止,都要效法佛菩薩,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如理生活,如法做人處事,以期達到自在人生,離苦得樂。

談到生活修行,佛教僧侶的一日所行,可依《毗尼日爾用》做為遠離煩惱的指導。佛教信徒的一日生活則包括:早晚課誦、行立坐臥、居家外出、待人接物、讀書進 修、訪友探視、休閒旅行、電話連系、參於集會等,乃至舉心動念,也應如法實踐信仰,淨化身心,如此才能積集福德,圓滿人生。

有關佛教徒的居家修行,在一天當中,大略可分為:

一、宗教體驗

佛教重視修行體驗,強調實修實證,能夠有一分證悟,自能去除一分無明。因此,可依個人的時間安排定課,持之以恆。如果家中環境許可,可設一佛堂,每日晨 起,於佛菩薩聖像前獻花供水、上香禮拜,或誦經一卷,或靜坐五分鐘;夜晚臨睡前,可於佛前禮佛靜心,或讀誦佛光祈願文,反省自己的功過。每周可參加一次或 二次的道場共修,藉由宗教的禅悅法喜,洗滌自己的貪瞋煩惱,開發內心的聖財。每日三餐進食前,合掌稱念四供養、佛光四句偈或五觀想,亦可培養感恩與慈悲的 宗教情操。除此,尤應建立正確的知見,不任意留宿僧侶,以免破和合僧。

二、工作修行

工作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在工作修行方面,首先要懂得分配時間,規劃工作。其次,上班應准時;上班前,要和全家老少招呼。服裝的穿著,應力求端莊大方,不穿 著奇裝異服,亦不標榜乘坐名牌交通工具,如系開車,應注意行車安全,多禮讓,不超速,不超載。到了公司,見人要點頭微笑,問早說好;有事應向主管報告,如 遇會議,要踴躍發言,發揮職業道德,保守商業機密。平常辦公桌應收拾整潔,物品不可雜亂堆置;接聽公事電話要輕聲,不干擾別人的安靜,談話須簡明扼要,不 可妨礙他人使用,更不宜使用公家電話做為私人之便。有訪客時,應接待至會客室商談,以不妨礙他人工作為原則。

三、居家生活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建立替人著想的美德,是居家修行的首要之務,例如: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正常;進門要彈指、關門要小聲、走路要輕步、轉彎要輕咳作聲; 浴廁使用後,隨手整理潔淨,方便後人使用等。至於日常資用,如水電、衣食等,要有節約能源、惜福愛物的觀念,不可任意浪費。三餐要正常,飲食調配要少油少 鹽,以清淡為宜。居家須注意火燭與門戶安全,以免釀成意外災害。平時與家人談話或觀賞電視、影帶,聆聽音樂等,應輕聲,勿妨礙鄰居的安寧。

住家環境的整潔美化,有助於生活質量的提升,因此,每日勤於打掃庭院,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幾淨、舒適,院中亦可莳花植草,以增進生活意趣。有事外出,要向家 人說明去處及告知回家時間。對長輩要晨昏定省,關心照顧;對子女教育要寬嚴合度,以鼓勵代替責備;夫妻之間要互相尊重,親愛互信;與社區、鄰居要敦親睦 鄰,守望相助;對獨居長者要主動關懷,殷勤慰問。逢人化緣時,應量力隨喜,並須選擇正信的道場,做為種植福田的准則。總之,若能將家庭視為道場,老少眷屬 都是法侶,家事共同分擔,互相幫助,多贊美,少爭執,多忍讓,少比較,自能增進家庭的和樂幸福。

此外,居家常備急救藥箱,以防不時之需;平時儲糧儲水,以免斷炊之虞;事先備妥洋釘鐵鎚,以便修補之用;隨時准備蠟燭、手電筒,以防台風停電;飯菜多煮一 份,以防客來;熱茶熱水,以備待客等。金錢的用度要有智能,各種日常開支要有預算,如需借貸,應該酌量,即使好友,亦不宜共金錢往來,更不可經常在家呼朋 作樂,以免干擾家人生活等,都是佛教徒一日的生活修行。

四、讀書休閒

佛教徒閱讀書籍,以佛書,或選擇知識性、勵志性的書籍為主,例如可訂閱佛教雜志一份,每日亦可讀經、抄經,或閱讀報紙、收看新聞等,平時尤應多充實各種社 會信息,多關心時事動態,以為度眾的方便。休假時,應盡量減少應酬,多陪伴家人共同參於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若要拜訪朋友,應事先電話連絡。若有聚會應酬 時,應表明自己是佛教徒,不飲酒食肉,不勸酒、不酗酒,不便時,至少也應做到不醉酒為原則。對於人情往來,應以探病急難救助為主;在應酬贈禮時,則不完全 以金錢為考量,可用字畫一幅、鮮花一束、好書一本等代替,只要出於真切的情意,即使是心香一瓣,也足以令對方感動。

總之,佛教徒的一日修行,待人處事是修行,工作服務是修行,誦經拜佛是修行,談話會面是修行,愛語贊歎是修行,改過遷善是修行,乃至休閒育樂也是修行。如 《阿彌陀經》所描繪的淨土生活,以妙華供養、飯食經行、善人聚會、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出廣長舌、念佛念法念僧、稱贊諸佛、發弘誓願、法音宣流等,都是佛 教徒一天的生活。又如朝山、參訪、行腳、聞法、共修、集會、讀經、與人為善、小小的布施等等,也都是一日的修行。就是喝茶吃飯、著衣持缽、出坡作務、應酬 往來、揚眉瞬目、語默動止,也都藏有微妙的禅意和開悟的因緣。

佛教徒的修行,是和生活打成一片,而不是離開生活之外別有修行。因此,情緒正常、歡喜自在、發大悲心、忍耐為道、不念舊惡、斷除煩惱、不退道心、擔當責 任、忏悔立願、救苦救難、日行一善、做眾生不請之友等,都含有修行的真谛。成佛雖然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的時間,但是,只要每天不斷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 我精進,自我升華,自然能聚沙成塔,成就佛果。

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名譽院長浅絳山水畫作13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清康熙豇豆紅瓷器賞瓶亮相

新浪收藏 

清康熙豇豆紅瓷器賞瓶上口徑:3.7cm,高:14cm,起拍價格:700萬清康熙豇豆紅瓷器賞瓶上口徑:3.7cm,高:14cm,起拍價格:700萬
清康熙豇豆紅瓷器賞瓶,豇豆紅是銅紅高溫釉中的一種,為清代康熙晚期出現的銅紅釉瓷器品種。 因其色調淡雅宜人,以不均勻的粉紅色、猶如紅豇豆一般、造型輕靈秀美而得名。
清三代升值空間大
對於清三代單色釉的市場前景,寶華張經理表示看好,清三代單色釉存世量相對較少,並且真偽判斷有一定的難度,藏家在選擇單色釉時會有一定的戒備心理,導致單色釉的市場相比青花、粉彩的市場有些落後。 但近幾年,清三代單色釉價格有所抬頭,不僅是由於市場不斷有精品出現,藏家的鑑賞水平也逐步提高,還有一些瓷器資深鑑定人士幫助一些藏家進行挑選,目前價格還處於窪地,可以作為一個投資方向。
整個瓷器價格還在緩慢的平穩上升,清三代單色釉未來升值空間大,目前高價成交的清三代單色釉多數均在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成交。 此前單色釉零星散落在各拍場專場中,目前大家把單色釉作為一個門類來了解,可以提高單色釉的價值。
清中早期豇豆紅賞瓶,上口徑:3.7cm,高:14cm,釉質勻淨細膩,含有粉質。 紅釉中散綴有因燒製時氧化還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綠色苔點。 器形規整,胎白細膩,神型具肖,為清代同類題材中的上品,不為多見。 所以,難得可以遇見這樣的精品。

陳年老酒:舌尖上的收藏

 新浪收藏

20世紀70年代老八大20世紀70年代老八大20世紀70年代新八大20世紀70年代新八大
本刊記者_郁華
一瓶1958年出廠的陳年茅台老酒,2010年拍出145多萬高價,2013年已經上升到253萬,今年6月拍出299萬元天價。 隨著價格飛漲,陳年老酒是否已經成為收藏市場上的黑馬?
假老酒,老假酒,老酒收藏市場魚龍混雜,陳年老酒成為投資新寵的背後是否風險重重?
日前,中國收藏家協會菸酒茶藝收藏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高品匯收藏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海洑接受本刊專訪,講述陳年老酒收藏的前世今生。
歷久彌香,老酒拍賣屢創新高
6月1日,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舉行的2014“鳳鳴九州——西鳳·原封酒海老酒”專場拍賣會上,隨著拍賣師一槌落下,一壇1952年封藏的1000斤西鳳原封酒海老酒以1438萬元拍得,創下本場拍賣會原封酒海老酒14375元/斤的最高紀錄。 加上此前的九件西鳳原封酒海老酒拍品,本場拍賣會共拍出十壇西鳳原封酒海老酒,總成交價達到1.07億元。
無獨有偶,2012年12月2日,一組200瓶1987年—1990年“鐵蓋”茅台酒以782萬元人民幣拍出;2010年1月41日在西冷印社拍賣公司2010年秋季拍賣會上,一瓶1958年生產的土陶瓶茅台酒從起拍價25萬元人民幣起一路飆升,最終以145.6萬元成交。
近年來,繼翡翠、紅木等藏品價格紛紛上漲之後,一些陳年老酒的價格也開始大幅上漲。 北京高品匯收藏品有限公司專注於老酒收藏領域,較早進入市場,高海洑介紹,老酒收藏形成氣候,並在拍賣會上嶄露頭角,是從2010年開始,“經過幾十年的存放,老酒獨特的味道,迷人的色澤、強烈的歲月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藏酒愛好者。”
“老八大”、“新八大”成為藏家心頭好
“老酒是個時間概念,是指1996年之前生產的白酒,但有收藏價值的主要是指存放了二三十年的名酒。”高海洑介紹1996年以前,我國的白酒生產尚未全面市場化,各級國營酒廠還依照傳統工藝,以純糧食釀酒。 1996年後,這些國營酒廠紛紛轉制,改為機械化生產,雖然不少廠家也推出了各種高端品牌或年份酒,但由於產量巨大、成分不透明,難以獲得藏家認可。
這麼多年,不少酒廠倒閉、易主,市場經濟大浪淘沙,懂酒人最認還是“老八大”、“新八大”。
高海洑介紹,1963年,主管白酒鑑定的國家輕工業部請全國各大酒廠的專家、品酒師,通過品飲鑑,根據香型、口感等多個指標,從幾萬家酒廠品牌裡評出了八大國家名酒,即古井貢、茅台、董酒、汾酒、五糧液、西鳳、瀘州老窖以及全興大曲,也就是“老八大”。 到了1979年,國家又評了一次,劍南春、洋河大曲取代西鳳酒、全興大曲上榜,成為“新八大”。 後來,雖然也評定過“十七大名酒”,但因為門類廣、收藏難度太大,在藏家中認可度不高。
什麼人買頂級老酒? 根據高海洑多年的經營經驗,主要是男性、40歲以上的大中型企業的當家人或高管,收藏、投資、高端送禮、給孩子留傳家寶、自己品嚐,都是購買的主要原動力。
數量有限,消耗量大,老酒勢必繼續升值
高海洑介紹,吹響老酒集結號,主要靠在全國各地高價回收,再通過專業藏家或機構,鑑定、評級、把關,最終根據一定標準,配成八大名酒的套裝。
近些年,陳年老酒價格穩步上升。 高海洑分析,陳年老酒受追捧,一是因為從民間能夠收集到的老酒數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老酒受追捧的程度卻越來越高。
高海洑介紹,上世紀70年代,幾十元就能購買一套八大名酒,而現在,根據生產年代、存世量的多少、品相好壞,一套八大名酒價格從幾萬到兩百多萬元不等。 “八大名酒,有'八'的彩頭、涵蓋五種香型、有多個省份的口味包容性,不論品嚐、送人都很合適,如今供不應求。”
由於近些年消耗量大,配齊“八大名酒”已經越來越難,以高品彙為例,70年代“八大名酒”,一年僅能配出十套八套;80年代的“八大名酒”,每年不過配出幾百套,90年代“八大名酒”能配一千套左右。
“70年代以前的老酒會直接上拍,價格不菲。”高海洑說,建國時的賴茅,已經成為孤品,一年發現不了三五瓶,被稱為液體黃金。 而一瓶20年的茅台,也已經高達一兩萬元。
“酒越陳越香,越老越值錢,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金礦。”他認為,這個市場剛起步,與翡翠、和田玉、紅木家具等資源稀缺型收藏一樣,陳年老酒以其不可複制性,價格還會上漲。
看品相、看酒花、看酒色,警惕老假酒、假老酒
老酒也會有假酒,並有兩種形式存在。 一種是當年假,也就是老假酒,歷史上一些非法企業生產的假酒,在存放了十幾年後重新流入市場。 一種是假老酒,現代企業仿製當年的工藝、冒充老酒。 “一個80年代​​出廠的茅台酒瓶已經高達三五千,做成老假酒,轉手就賣十幾萬。”高海洑說。
如何甄別老酒的價值? 高海洑總結道,好、老、少是基本準則。
首先看品相,由於年代久遠,破損和損失都很正常,但保存完好程度決定了價位。 酒瓶沒有破損,揮發非常少(因為早年密封工藝落後,一般一斤裝剩餘八九兩都算合格),酒標越完整,收藏價值越高。 每瓶陳年老酒都必須有年代標記,從商標、印製的年代感,油墨的顏色、風格,瓶蓋有沒有鬆動、裂痕,有沒有跑酒,包括酒瓶的包漿,都可以判斷是不是造假。
此外,還可以根據酒花來判斷陳年老酒品質。 65度的老酒酒花會很大,消散得很慢,54度左右的老酒酒花最為持久,一般會長達30秒以上,而38度左右的老酒,酒花一般會很小,消散得也很快。
“事實上,只有50度以上、純糧食釀造的高度白酒,才有傳世的價值。”高海洑說:“因為38度、42度等低度酒大多用水勾兌原漿製成,10年8年後,水解味兒就越來越重,口味發酸、發澀,口味難比老酒,所以低度白酒沒有收藏價值。”
此外,酒色也是判別陳年老酒品質的一個竅門,因為微生物發酵,30年以上的白酒都微微發黃,“透明透亮的,幾乎不可能是陳年老酒。”高海洑提醒。

古樹普洱珍若古董

 大洋網-廣州日報

雲南景邁山古茶樹區氣候宜人。雲南景邁山古茶樹區氣候宜人。古樹茶。古樹茶。東莞茶客偏愛雲南高山古樹普洱茶。東莞茶客偏愛雲南高山古樹普洱茶。
文、圖/記者彭筱璐、鐘宏連素有普洱藏茶之都之稱的東莞,民間普洱茶收藏佔據了雲南每年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在一些民營企業家、藏友手上的普洱茶大約在30萬噸以上。 對於雲南普洱茶生產商來說,一直有得莞商者得天下之說。
“東莞茶客向來對雲南高山古樹普洱茶偏愛有加,但是古樹茶的面積就那麼大,這幾年更是越炒越高。”東莞市茶葉協會會長高飛正準備率領東莞茶商前往千里之外,參加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一年一度的秋季茶葉收購。
市場今秋古樹普洱升值五成
連綿秋雨中,東莞茶商正翹首觀望芳村茶葉市場古樹茶市的秋茶走勢。 而在位於中緬邊界35公里的普洱市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古茶山上,來自東莞、福建等地的茶商、茶客和各路藏友正聚集在此籌劃一年一次的秋季古樹普洱收購。
在茶屆,古樹茶指存活百年以上的喬木茶,在以雲南版納茶區、臨滄茶區、普洱茶區有古樹群落,但數量稀少。 在“骨灰級”茶友的標準中,甚至將標準提升到300年以上樹齡的茶樹。
在四季沒有明顯分別的雲南,只有乾季和雨季之說。 每年10月到來年5月底幹季,4月上旬​​左右會下春雨,在此之前所採摘的茶菁,稱之為“雨前茶”,也就是俗稱的春茶。
由於低溫、雨量少,“雨前茶”的特色為葉身薄而短、香氣揚、味微苦,性強質重。 從事普洱採購10年的茶商李毅這樣形容春茶。 而秋茶,也稱“雨水茶”。 雲南氣候只分乾季、雨季,但在雨季時節並不是每天下雨,而乾季時節也不是天天大太陽。 所謂“雨水茶”是指在下雨的時候採茶、製茶。
藏友胡利君形容,通常“雨水茶”的特色,湯色較為昏暗不清亮,茶湯偏綠,口感較苦、淡薄不厚重、香氣不揚,葉梗較容易糜爛不柔韌。
正在籌備月底東莞秋季茶博會的高飛分析,今年古樹茶市場升值50%到100%。 “即使東莞茶客偏愛囤積古樹茶,今年對高價的古樹新茶持觀望狀態。”
柏聯普洱負責人謝金汶表示,在景邁山2.8萬畝古茶園中,實際採摘面積僅為10003畝。 “有限的採摘面積讓古樹普洱茶價水漲船高”。
業內堪比古董的古樹純料
雲南景邁山古茶樹區,四季氣候宜人,在這片茶山中居住的居民以布朗族、傣族和哈尼族為主,而現在大多數居民已憑藉普洱茶價的熱炒脫貧致富。
一位雲南的茶葉業內人士介紹,景邁山有利於茶葉內在物質的聚合,生態保護完整,是高品質茶葉生長的黃金區域。 古樹普洱生長在海拔11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8℃的茶山。
在萬江石美從事古樹普洱銷售的劉峰表示,在古樹茶的領域裡,古樹純料和古樹拼配誰更優一直難分勝負。 古樹純料向來標榜血統純正,產量稀少。 而古樹拼配則以口感豐富,富於變化作為自己升值的資本。 對於品茶的人而言,古純和古拼在口感上難分出高下。
業內人士分析,東莞普洱市場上價格上漲的主要是古樹名山茶。 古樹名山茶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翻倍,而普洱古樹毛茶的收購價上漲幅度也在連年上漲。
對於古樹茶的價值,不僅是普洱,其他古樹茶同樣隨著行情水漲船高。 在此前的茶博會上看到,20公斤的陳年老烏龍茶賣到12萬元,百年六堡黑茶每公斤達18萬元。
探秘
古樹茶餅製作工序
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是生產和製作普洱茶的基本原料,其中曬青毛茶更是普洱茶製作之魂。
“在古代,原始的製作方式是沒有任何機器設備參與的,全憑茶農的一雙手,加上鐵鍋與天氣的輔佐”。 謝金汶介紹,當茶農從茶山上採摘鮮葉後,在家中製作成曬青毛茶,然後再出售給茶廠,茶廠再經過各種工藝的加工,製成生、熟普洱茶。
傳統曬青毛茶的製作過程大致分為採摘鮮葉、凋萎、殺青、揉捻、日光乾燥、分揀等環節,其中殺青最為關鍵,因為品質形成的最初是從殺青開始定性的。
殺青需要兩個人協作完成,一個人炒,另一個看火候,或加火或退火。 而殺青時鍋的溫度也沒有標準,全憑師傅經驗。 殺青後的茶青需要攤開揉捻,在經過3到5小時的曬青,利用陽光的溫度使茶青中的水分減少。 “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是普洱茶餅曬青毛茶經過緊壓成型後的成果”。

身口意三業裡面,口業最容易犯

身口意三業裡面,口業最容易犯
1 身口意三業裡面,口業最容易犯,所以佛教我們修行,先從口業修。

2 《無量壽經》一開端,佛就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佛用心之苦,真正是慈悲到極處。

3 佛教我們善護三業,養自己的清淨心,不但口不能言,不能說別人過失,心裡頭也不能夠記,不能有這個念頭。

4 聖人的教學,對於言語看得很重,決定不能夠疏忽,我們這一生修學成敗關鍵就在此地。

5 《弟子規》裡頭講,“揚人惡,即是惡;道人善,即是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不檢點。

6 《無量壽經》講到最高的原則,叫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做到沒有?真正做到了,決定不會說人家的長短;真正做到了,永遠不會說人家的過失。

7 看到別人有過失,不能說,應該怎麼樣?看到之後回光返照,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8 你要曉得,你隨隨便便說人家過失,不但自己業障很重,人家曉得了,你就跟人家結了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非常可怕,你不怕人報復你?

9 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會說話的人就得福報,不會說話的人就遭災禍。

10 佛在戒經上說,“斧在口中,所以斬身”,“斧”在古代是兵器,可以殺傷人,這個意思就是說,不當的言語、欺人的言語,會惹來殺身之禍,這是我們不能不謹慎的。

南無阿彌陀佛

宣化上人:什麼叫侵損常住?

 宣化上人:什麼叫侵損常住?
這個常住,就是寺院。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什麼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出家的人在廟上住,一定要給供養的。你沒有給供養,譬如住了幾天,或者住了一個時期,就這麼走了,也不供養常住一點錢,這就叫「侵損常住」,將來會墮地獄的。

怎麼叫不侵損常住呢?譬 如在廟上住,照樣拿和在其他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錢,來供養常住,這就不是侵損常住。所以我主張我的皈依弟子,無論到任何的地方,不要去侵損常住,一定要幫助 道場,不要去侵損。侵損,就是剝削廟上的財產,令其減少。我們既然不能幫助,也就不要去侵損。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在廟上住,不要錢,也不要什麼的,這是 占便宜。這在不明白的時候,還可以;懂了佛法之後,一定不要侵損常住。

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我雖 然是出家人,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我估計大約在旅館裡住,每一天要五塊錢,我就給三塊錢。我到哪個廟上住都給錢,除非自己真的沒有錢,這是可以的。那麼 要是有一點錢呢?就不應該侵損常住;即使是出家人,也不應該侵損常住。因為常住就像大地一樣,大眾住的地方,若你令大眾都沒有飯吃了,這是有過的。我一個 人就是餓死也不要緊,要是令這一班常住的出家人,沒有東西吃,也沒有人供養——不是人人都像我這一個小徒弟這樣可以不吃東西,人人都是要吃的,民以食為 天,而你令他沒有東西吃了,這你就侵損常住了。

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的,到任何廟上住,不要侵損常住,都要供養常住一點錢。你在廟上住,即使比其他的地方少給一點,這都算你盡心了;不要一點都不給就跑了,這就侵損常住。

常住的東西,就是最少最 少那麼多的東西,甚至於是一張紙,也不可以隨便把它糟蹋,毀壞了,為什麼呢?雖是一張紙,但積少成多,由一張而變成多張。所以你即使把一張紙隨便損壞了, 這也就是破用常住。還有一句話說:「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沒給你,你就拿了,這就是偷盜。即使是偷盜一根草、一根木頭,沒有得到主人的許可,你 就拿走了,這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隨便用他人的東西;你用他人東西,他不知道,這就是偷,犯盜戒了。

「一針一線,皆為布施」, 即使是一根針、一條線,人家送給你的,這都叫布施。所以不可隨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東西,即使是出家人,對廟上所有的東西,都不可以隨便拿來送給人的。 要是這東西是我私人的,這可以的。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給人,這可以。那麼公共的東西,不怕最少的,連一條線,也不可以隨便說:「這個我送給 你。」這叫私人買好,私人結交,令這個人對我有好感,他好護法我,好供養我,這是錯誤的,我們對於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說很多的才是破用 常住,就是一張紙、一條線,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給人,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私人的東西,我有權送給人;而 公家的東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給人的。

以前有位華聚菩薩,是個 大菩薩,他發願,發什麼願呢?他說:「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惡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獨他偷常住的財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為我沒有法子救 得了他。或者這個人殺過八萬四千那麼多的父母,像這麼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著我的願力,一定要把他救出來,出離地獄。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飲食、財 物,乃至於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會去救他。」

所以偷廟上的東西,罪是最大;我們信佛的人,對於這一點要清楚。凡是常住的財物、谷米、飲食,乃至於一個小小的東西,要是沒有經廟上主人送給你,你不要自己去拿,這叫「不予而取」;要是這樣子,應該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花香百轉畫作


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名譽院長浅絳山水畫作12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關於發行《諸葛亮》特種郵票的通告

人民網

《諸葛亮》特種郵票《諸葛亮》特種郵票《諸葛亮》特種郵票《諸葛亮》特種郵票《諸葛亮》特種郵票 小型張《諸葛亮》特種郵票小型張

諸葛亮特種郵票發行1套2枚面值為8.4元

中國郵政定於8月28日發行《諸葛亮》特種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郵票內容分別為臥龍出山、鞠躬盡瘁,小型張內容為諸葛亮像。 全套郵票面值為8.40元。
郵票採用傳統工筆表現手法,臥龍出山表現了諸葛亮運籌帷幄、劉備求賢若渴的神態;鞠躬盡瘁展現諸葛亮胸懷統一大志,上表出師北伐的情景;小型張郵票圖案表現了諸葛亮成竹在胸、雄才偉略的氣度,邊飾圖案採用線條畫、以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白帝託孤、平定南中、淚斬馬謖、諸葛連弩、屯田墾殖、木牛流馬八個故事記錄了人物一生中有影響的大事件。 整套郵票設計把握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關於發行《諸葛亮》特種郵票的通告
中國郵政定於2014年8月28日發行《諸葛亮》特種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 詳情如下:
志號:2014-18
圖序圖名面值
(2-1)T 臥龍出山1.20元
(2-2)T 鞠躬盡瘁1.20元
小型張諸葛亮像6元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16枚
版式二8枚(4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150×240毫米
版式二150×176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格:38×62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格:84×118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13×13.5度
版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郵票設計者:戴宏海
小型張設計者:戴宏海、張旺
資料提供: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責任編輯:秦巍
印製廠: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和www.cpi.net.cn網站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另:同時發行《諸葛亮》特種郵票本冊1本。 編號:BPC-8。 規格:155×235毫米。
特別製作《諸葛亮》小型張四連張一枚,材質為絹質,面值24元,整張規格198×266毫米。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一日

奢華的玩物:話說八音盒(圖)


Nipper and His Master's VoiceNipper and His Master's Voice鳥籠八音盒鳥籠八音盒
來源:《藝術客》雜誌6月刊
撰文/蔡曉
我們的古人——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都堅信音樂是用來和天神進行對話的工具,因此美妙的旋律往往會被人們稱之為天籟之音。 然此非物質的美妙音樂卻是需要通過人力來完成,如何把它存放在一個裝置里而不需要人力就可以實現反複播放呢?
得益於歐洲工業革命日臻成熟的機械鐘錶技術,1796年瑞士鐘錶匠安托•法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八音盒,安托·法布爾常年居住在瑞士近法國的一座山中製作機械手錶。 因為持​​續的法國革命戰爭阻斷了貨物運輸通道,用於製作手錶的原材料始終無法送入山中。 法布爾在山里無事可做,甚是無聊。 一日,法布爾為了發洩鬱悶,將幾隻手錶半成品砸向牆上,不料手錶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響。 法布爾聽到聲音,忽然改變了主意,將現成的材料改良,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八音盒。
這只最古老的八音盒,外觀由黃金打造,造型為一頂“王冠”,具有印章的功能,高5厘米,寬3厘米,有7根音梳,單曲只有10多秒,演奏的是一首早期的瑞士民謠《我有一包好香煙》。 這個八音盒是通過機械上弦發條的動力完成金屬音梳來彈撥滾筒上的音符。
18世紀歐洲:一台大型八音盒足以買一棟城堡。 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瑪麗·安托瓦內特沉溺於玩樂、慶宴,奢侈無度,素有“赤字夫人”之稱,她對八音盒情有獨鍾。 她在世時,可謂是八音盒的忠實粉絲。
1796年之後的100多年間,瑞士聖科洛瓦小鎮成為八音盒最主要的製作地。 當地人在夏季務農,冬季嚴寒時,就窩在作坊裡製作手錶和八音盒。 起初製作的小件八音盒只有“手錶盤”那麼大,一段時間後開始過渡到中型、大型八音盒的製作。
一台大型八音盒,長約1米、寬約0.5米、高約1米,一隻圓筒能演奏3至4首樂曲,單首樂曲的時間約27秒或50秒,可更換圓筒。 一台大型八音盒,往往需要多個能工巧匠耗時半年方可製成。據說,當時一台大型八音盒的價格足以購買一棟城堡。
在18世紀的歐洲,能消費起八音盒的人只有王公貴族,他們在城堡裡打發閒暇或舉辦小型舞會時,都少不了八音盒的旋律。
到了19世紀,歐洲的工匠開始在這一基礎上創造出更多功能的音樂盒。
滾筒式上弦八音盒的音梳由最初的簡單音符發展到97個音梳,可以彈奏出和聲部分,這比現代鋼琴88個琴鍵的聲區更為豐滿,同時,音梳還可以同時擊打6錘的皮鼓和6個音鈴,這完全可以滿足當時上流社會舉辦小型室內舞會的需要。 曲目也擴展到8首之多,可以進行全部循環和單曲循環的選擇。 盒體用名貴的花梨木等製作,再配合象牙、螺鈿等細工鑲嵌。 由於涉及到音樂的編程,無論是工藝價值還是藝術價值,八音盒比同時期的鐘錶都要更為珍貴,所以這在當時是一種極為奢華的生活方式,非一般階層能夠企及。
銅碟唱盤八音盒保留了滾筒八音盒音梳的發音原理,在一張銅碟唱盤上只刻錄了一首曲目,而銅碟唱盤是可以更換的。 因此當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八音盒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就可以建立自己的音樂檔案。 如果說瑞士製造的滾筒八音盒被奉為至尊,那麼德國工匠因銅碟唱盤八音盒當為翹楚。 到了十九世紀的末期,八音盒開始觸發了歐洲大眾的娛樂精神,一款捷克布拉格製造的大型八音盒匯集了鍵盤、鼓、鏘和叉的工作原理,通過投幣可以讓這支上弦的樂隊彈奏出雄壯美妙的音樂。
在愛迪生髮明留聲機之前,八音盒的歷史上一直有眾多的工匠在為人們保留天籟之音而不斷地努力著。 這裡要提到還有一種目前收藏界極為罕見的發音裝置,那是一種通過持續手搖來產生壓縮氣流,同時讓記錄有音符的打孔紙帶勻速地滑過出氣口,被氣流穿透的紙孔會發出經過事先設計所需要的摩擦聲音,當各種聲音連貫後便是一首悅耳的旋律。 這種發音裝置可以模仿鳥鳴、琴聲和笛聲,我們把它也歸為八音盒的一種。
愛迪生牌的圓筒膠木唱片留聲機因為有著顯赫的出身以及配有大型擴音號角的造型,一直以來深受全世界收藏家的青睞。 而英國留聲機公司的圓盤膠木唱片留聲機更因為出色的聲音還原能力以及富有情感的品牌故事,打動了收藏家的心。 “His master Voice(他的主人的聲音)”是世界上每個收藏家都想擁有的品牌。 商標中的小狗,帶著一些迷惑不解的樣子坐在那裡,傾聽一架留聲機發出的聲音。 這只名為Nipper小狗的主人Mark於一年前(1897年)去世,由主人的弟弟,也是畫家的Francis飼養。 當時留聲機所播放的正是前主人的聲音,而小狗則是在充滿迷惑地聆聽。 於是有了畫家的這幅名為《His master Voice》的作品,後來這幅作品被英國的留聲機公司(Gramophone Company)在1899年買下,同時作為商標進行推廣。
因為抽象,音樂一直是最高的藝術境界。 它能讓張愛玲流連於午後的梧桐樹影,它能讓女孩陶醉於《白雪公主》的童話世界,它能讓我們溶化於燭光下的咖啡茶語……這一切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八音盒上緊弦,換來的便是生活的無比輕鬆。
>>八音盒的分類
八音盒的英文名為Music Box,中文名或許源自中國古代樂器的統稱“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在1796年八音盒誕生前,鳥籠發聲器八音盒和活動人偶已經製成,而隨著19世紀圓筒八音盒和圓片八音盒的普及,後來人們將前兩種自動演奏的機器也納入了八音盒家族。 鳥籠八音盒僅能發出鳥叫,而改良後的人偶八音盒可以邊播放音樂邊做出不同的動作。
滾筒八音盒:1796年由瑞士鐘錶製作家安托·法布爾製成。
圓片八音盒:1886年德國人帕爾發明了圓片形八音盒,主要放置在車站、碼頭人群密集之處。由於沖壓機器降低了製作成本,八音盒在19世紀的歐洲一度風行。 當時的平民只需投幣、擰上發條就能享受音樂了。 圓片八音盒也被稱為最早的點唱機。
圓片表面有無數小孔,每個小孔代表一個音符。 圓片背後的鉤子,在轉動時會撥動機芯,音樂便傳出。 由於圓片八音盒有兩排齒輪,奏樂效果如同兩台鋼琴一樣具有一定渾厚度。
鳥籠八音盒:1750年,瑞士人傑克·多羅發明了鳥籠八音盒。 八音盒內部有一個風箱,鼓風的時候通過一根笛子控制高低長短的鳥鳴,250多個零件配合一致,才能保證小鳥精確的動作軌跡。 在中國,僅有上海八音盒珍品陳列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可見古董鳥籠八音盒。
為製作一隻逼真的小鳥,工匠先要把抓來的小鳥製成標本,在房間內放置50年後檢查羽毛、表情、關節是否符合製作需要。 一隻鳥籠八音盒需要兩三代的努力。
人偶八音盒:1774年瑞士人傑克·多羅製作出三台西洋活動人偶八音盒。 上海八音盒珍品陳列館有一台“運茶人偶”八音盒。 主人倒好一杯茶放在托盤上,“運茶人偶”會端到客人面前並等待客人飲茶。 當客人飲畢將茶杯放回托盤後,“運茶人偶”原地180度調頭後端回主人身邊。
最早的“運茶人偶”誕生於230多年前。 多年前,早稻田大學工學部教授和他的學生曾根據“運茶人偶”手冊試圖還原這個國寶級的八音盒人偶,但由於太複雜始終無法製成。 後來,他們找到了傳統人偶八音盒製作家玉屋莊兵衛。 這位工匠根據家族製作經驗,吸收了手冊的要訣並經過改良,製作出了人們看見的“運茶人偶”。 這款人偶目前存世不多,除了少數幾件藏於日本,還有兩件分別珍藏在上海和大英博物館。 另一隻會射箭的“弓曳兒童”八音盒,全世界僅有三隻,原版已破損並保存於日本久留米市博物館,還有一隻由玉屋莊兵衛九代私人擁有,惟一可見的一隻藏於上海。
>>巧辨八音盒
目前存世的古董八音盒幾乎均由私人藏家以博物館的形式收藏,譬如日本那須博物館收藏近百個古董八音盒,上海八音盒珍品陳列館館藏250多件,此前曾從瑞士私人藏家Guido Reuge先生處整體購進800個八音盒,其中的大部分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隨著1877年、1915年愛迪生髮明改良了留聲機,八音盒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士兵將八音盒傳入日本,八音盒技術得到繼承和發展並免於徹底被現代社會遺忘。
挑選一款製作工藝精良並具有藝術價值的八音盒需要從哪幾個方面鑑別呢? 大致可以從四個方面辨識一款優質的現代八音盒。
一看產地。
瑞士產的八音盒是全球公認最好的。 目前世界範圍內批量生產八音盒的品牌只有三個,分別是瑞士的御爵、日本的三協和中國的雷曼士,其中禦爵是僅存的以手工製作八音盒的品牌。
二辨機芯。
八音盒有上百個零件,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機芯。 機芯由圓筒和音梳組成。
瑞士產八音盒的圓筒以較為柔軟的黃銅製成,內部為空心,工匠按照五線譜原理,在圓筒上定位、鑽洞,再把鋼針插入洞中,為固定鋼針並保證八音盒的音質歷經百年而不變,圓筒中以注入天然材料樹脂為佳。
瑞士產八音盒的音梳以經過煉製鋼製成。 為達到最好的聲音效果和使用時間更久,音梳製作有一道淬火工序,先把音梳用800多攝氏度高溫燒製,然後再放在300攝氏度的低溫油中浸泡,後逐步加熱到800攝氏度,令鋼材得到充分淬煉。
儘管圓筒上的鋼針和音梳均以鋼製成,但兩種鋼材一軟一硬,經過一段磨合期會發出最好的聲音效果。 鑑別古董八音盒時要特別注意,如果一台八音盒的音梳斷裂後經過修補,其價值就會大為縮水。
三觀外殼。
世界上外觀最精緻的八音盒只有意大利能製作出。 八音盒外殼原料多為胡桃木、蒙多納木,採用意大利鑲嵌工藝。 首先在外殼上貼上一層木片,並把設計的圖案部分鏤空,再用不同顏色的木片裁切出設計圖案,以手工方式將圖案一片一片嵌入。 完工後再打磨,噴上20層烤漆。 經過這番加工,完全摸不出凹凸效果。 利用現代工藝製作一台大型八音盒,仍需耗時長達三個月。一台由瑞士設計零件、意大利加工的大型八音盒,價值可達人民幣110萬元。
四聽音樂。
瑞士產八音盒的曲目大部分取自歐洲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肖邦、貝多芬的作品。 其中以鋼琴曲較適宜,卡農鋼琴曲非常優美;德彪西的《月光》宛如為八音盒而著;肖邦的《離別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等輕快的樂章也能融入八音盒的氣質。 瑞士工匠具有一項絕活,可以把長達數十分鐘的原曲精華濃縮進20餘秒的八音盒樂曲。 瑞士八音盒的製作者既是能工巧匠也是編曲家。

國內最大景泰藍大瓶進爐燒製單體設計高4米(圖)

中國新聞網 

國內最大景泰藍大瓶進爐燒製單體設計高4米國內最大景泰藍大瓶進爐燒製單體設計高4米
昨天,在北京市琺瑯廠,工人們正在燒製國內最大的景泰藍大瓶。 大瓶單體設計高4米,在製作過程中要經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等諸多工序,共計火燒8次,可謂“百煉成藍”。 實習記者鄧偉攝
昨日早上9時,北京市琺瑯廠內的4米高景泰藍大瓶燒焊現場人頭攢動,身著橘紅色防火服的燒焊班工人嫻熟地操控吊車,把已經完成一次點藍工藝的這只景泰藍大瓶穩穩地送入窯爐。 地面上圈出的圓形爐口開啟的一剎那,紅彤彤的火苗躥起一人多高,此時溫度計顯示半地下的爐內溫度高達860攝氏度。 在如此高溫下,這只目前國內最大的景泰藍大瓶完成了歷時15分鐘的首次燒製。
“各項機器設備運轉正常,這次測試是成功的。”9時15分,北京市琺瑯廠負責人的這句話,引起在場二三十位技術人員的一陣掌聲。 看著經過燒製的大瓶從爐內起吊,還在冒著熱氣的銅製胎體外觀由紅色變成褐色,慢慢冷卻,大家懸著的心都踏實下來。
事實上,如果掌握不好景泰藍大瓶燒製的火候跟時間,會直接把胎體“烤糊”,技術人員經過4個月完成的掐絲、點藍、磨光工藝就都白費了。 跟其他產品不一樣,這個大傢伙在進入每個工序前,技術人員都先要進行設備改造、更新。 企業共投入40多萬元,對智能天然氣燒活大爐進行改造,並為大瓶設計了可以控制其直立或躺倒的翻轉車、大型支架、大型磨活機等輔助設備。
按照工藝流程,未來一個多月內,經過反复幾次的點藍、燒製步驟,景泰藍瓶身上的礦物質彩色顏料將會逐漸“吃”進銅製胎體裡,與大瓶融為一體綻放出閃耀光澤,也標誌著4米高的大瓶完成製作。

銀壺成收藏新寵一片造價值最高

羊城晚報

銀壺成收藏新寵 “一片造”價值最高銀壺成收藏新寵“一片造”價值最高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黃璨
實習生張秋佳
銀器自古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歷代均以“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 銀壺向來是宮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銀壺收藏在國內尚屬小眾,但憑其精良的工藝和東方文化一脈相承的歷史底蘊,近年來備受藏家關注。 近日,在廣州市越秀圖書館展出了100多件銀質茶器,每件銀器均以999純銀手工打造,其中,“一片造白銀茶壺”由一塊完整銀版打造,價值最高。 據了解,目前國內銀壺製作集中在雲南、貴州一帶,由於產量較低,市場不成熟,價格也相對低廉。
銀器成收藏新寵
近年,隨著國內外銀製品材料及市場的逐漸放開,傳承千年的銀器爐火被重新點燃,鏗鏘的手工藝得以延續,銀器成為當今國際收藏市場的新寵。
據了解,2011年的嘉德四季第28期拍賣會上,來自日本的86件金、銀壺總成交近850萬元。 其中日本明治時期所造的“黑川榮勝造蓬萊金釜”經過激烈競爭,最終以166.75萬元折桂。 無獨有偶,繼2011年秋拍推出“可以清心——日本茶道具專場”後,經過更為細緻的甄選,北京匡時在2012年春拍再次推出以金銀壺領銜的日本茶道具專場,最後總成交價達1686.2萬元,“工藤延年造饕餮紋龍紋玉蓋銀壺”以184萬元奪得專場冠軍。
“一片造”收藏價值高
據了解,我國的金銀器雕刻藝術始於春秋晚期。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白銀一直被歷代執政者壟斷並嚴格監管,且貴金屬雕刻材料稀缺、貴重。 直到目前,銀仍是國家監管材料,市場上除了銀首飾外,其他銀器交易甚少。 根據國家規定,每一件金銀器裡都有相應的鑑定證書。
廣東嶺南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楊飛武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由於銀壺產量低,銀壺收藏在國內比較小眾。 銀材料的資源稀缺性保證了銀壺的市場價值。 但由於存量不多,市場一直沒能炒熱,一般情況下,一把做工精美的銀壺數万元即可拿下。
“每隻銀壺製作成功率大概只有5-6成,且因為​​銀質地柔軟,無法刻模批量生產,多數為手工製作,製作一把銀壺需要2-3個月時間。”楊飛武表示。 受工序繁瑣,成型及鏨刻技藝難度極高等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銀壺發展受限,日漸式微,曾一度瀕臨失傳。
銀壺價值更多體現在工藝方面,“一片造”銀壺工藝最為精湛。 “除了把手與壺蓋,壺體部​​分只用一塊銀版成型,不用熔接、灌模,純粹用敲打來完成製作。”楊飛武介紹,與一般銀壺不同,“一片造”銀壺壺嘴是從裡往外慢慢打出,壺底也靠敲打成型,而非焊接,所以“一片造”的銀壺含銀量最高。

洛桑陀美仁波切:放下執著,提升自身品質

洛桑陀美仁波切:放下執著,提升自身品質

初學佛人很不自覺地就犯一種毛病:心很敏感,整天看別人一舉一動的過失,而忘了反觀自己的內心。人就是這樣,總想保護自己,怕自己受到絲毫的傷害,不敢坦誠自己的錯誤,感覺這樣會傷害自己,想方設法地去掩飾。我們學佛後,要明白,真正傷害自己的正是自己這樣愚癡的行為,內心的貪、嗔、癡、無明,才是造成自己煩惱的根源、痛苦的根本,正是這些促使自己造惡業而受惡果報。這是“聰明人”最容易走的誤區。

佛法是內明,是在與人、與事的對境中清楚地認知自己內心的煩惱相(貪、嗔、癡、慢、疑等),真正的聰明人是舉起鋒利的慧劍和它們斗爭,斬斷它們、戰勝它們,這才是修行,才是解脫之路。否則和外境爭、和他人斗就是顛倒、背道而馳,煩惱也會越來越重。

前段時間,有位弟子向我抱怨她家的物業不負責任,衛生收拾不到位,越說越激動,最後,她憤怒地說:“這次我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過錯,向我賠禮道歉。”我回答說:“是的,即便是他們存在過錯,可是你要知道,你是很難改變其他人和外在的環境,你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她說:“上師,你說的這些我都懂。”是啊!好像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那麼為什麼做不到呢?那是沒有真正地把這個道理擺在心上,而明知道事情是這樣,真理如此,卻偏偏不這麼做,那不是自己欺騙自己、自己給自己找煩惱嗎?我們學佛後,不要再試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而是要用慈悲包容他人,包容他人的見解和行為;用憐憫體諒他人的感受和痛苦;用自身的德行感化他人,引發他人的善心,棄惡從善,這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式。

我們要時刻記得《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告訴我們的“具六想,斷三器”,就是把自己當病人想,要認識到自己無始以來都在生死輪回的大病中,都在煩惱無明的痛苦中,而自己不自知;上師就是技術高超的醫生,能斷種種的疑難雜症;佛法是根除一切痛苦疾病的靈丹妙藥,我們天天所渴望的就是自己早日從大病中解脫出來,用佛法治愈自身的疾病。

另外我們要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對一切人、事看待都應是平等的、感恩的,要知道紅塵中的一切,都是成就自己的因緣;而師徒、金剛道友之間的因緣,更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學佛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尤其要特別感謝逆境,這是助我們成就的神奇果實。面對逆境時,膽怯的人退縮、逃避,狹隘的人怨天尤人、憤世嫉俗,而真正勇敢的人則坦然,並把它們當成試金石。世間和出世間的所有成功者無一不是依靠逆境磨練,無論是古代帝王將相所建的豐功偉績,還是現在社會中,在某一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人,亦或是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一代祖師、蓮花生大士、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士,這些對人類社會發展起到巨大貢獻的人,哪一人不是歷經坎坷、荊棘呢?連佛陀都要經歷六年的苦行啊!正是逆境磨練人的意志、堅定人的信念,培養人的智慧,所以,我們學佛人要感激逆境,把它們當成上師三寶給予我特別地加持。

不管看到、聽到什麼,內心不要起凡俗的分別和執著。因為清淨才能生智慧,所以自然了知各種事物表相和理體,大悲之心自然生起,煩惱之心自然熄滅。總之,只要有了煩惱心,我們就必然會錯到不知哪裡去了,應該時時反省,如法對治,這樣煩惱就轉變成了菩提。

《華嚴經》雲:“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種智慧德能和相好,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今天,我們本有的智慧(本明)變成無明,妄想把無量圓滿的德能變成了貪執和煩惱。修行就是找回我們本具的智慧德能。密宗即是諸佛菩薩用的種種適合我們凡夫的觀修方法,幫助我們將凡夫的心念轉化為佛菩薩的心念,所謂“佛由心作、佛由心生”。其他法門也是如此道理,不過觀修的方式不同而已,但無論選擇何種方式都還是要先完善自己的人格,比如謙讓、誠實等,先要鞏固小乘佛法所說的“孝敬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在此基礎上再學出世大法,一步步、一點點扎實滲透,修行的真正入點就在平凡的生活中!

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是:世上的人貪執世間的追求、財富、權位、親眷等。初學佛人往往執著佛法,自己修某一法門,並執著自己修的最好,排斥、貶低其他的法門,這樣很容易造下謗法的重罪。誦讀某部經,就執著這部經;看到家人的行為與佛法所倡導的不同,就執著、干涉,這是因為沒有正確、全面、深刻理解佛法的緣故。佛法是活潑的、講究對治的,不是呆板、不加思索地抉擇、糊裡糊塗一片的。

在所有執著中,最容易執著的還是自己的身體,為了打破這種執著,佛教有一個特別的方法,叫“美女白骨頭觀”,就像把如花似玉的少女放在X光下,看到可怕的骷髅一樣,運用這種觀想方法,包括自己在內,看到每個人皮肉裡面包的都是白森森的骷髅,從可愛變成可怕,還會留戀、執著這個臭皮囊嗎?有些人還把皮肉包的臉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雖然外面好看,但是裡面很復雜、很丑陋,不清淨不好看,光外面好看是不行的,內心世界充滿了雜念,包括貪、嗔、癡、欲望等,好比雜貨店、垃圾桶、大燴菜一樣的復雜。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氣是下山猛虎,錢是惹禍根苗,貪是填不滿的無底洞,嗔是毀滅功德的烈火,癡是迷惑顛倒的根源,嫉妒是不忍受毒蛇,傲慢是自大自高的獅子王。裡面也要裝修好,修慈悲、忍辱、布施、禅定、持戒、智慧、知足等等,內外配套才是真正好看的可愛美女。知足是無量功德的寶藏,戒是諸佛歡喜的雪蓮花,定是不動心的須彌山,慧是砍斷輪回煩惱的寶劍,忍是圓滿佛果的莊嚴相,精進是修行道上奔騰的駿馬,捨是財運滾滾來的摩尼寶。在莊嚴內心的基礎上,照顧好身體,保養好皮肉,修行還得依靠這個身體才行。我們看到墳墓中很多人骨骷髅,從這個問題上看,認識到死亡的恐懼,體會到人生的悲觀、生命的結局,無常隨時來臨!有一位哲學家說的很透徹,“美女”就是花容月貌後面隱藏的骷髅,佛法就是揭露這種本質,讓人們看清楚事物的真相、騙局和虛假。

我們修行人不能在名譽、地位上用功夫,要知道這些都是南柯一夢、虛幻不實的,要有替代眾生受苦的精神,要有普度一切眾生的平等心。再者,修行人見到什麼都不要動心、不執著,善的境界不動心,惡的也不動心,能忍受一切磨難,像虛空一樣包容一切,猶如清澈平靜的湖面映出的一切景象。

以上是我的一點點體會,願共勉、共享法喜甘露。

星雲大師與270位校長談教育:孩子學壞誰之過

星雲大師與270位校長談教育:孩子學壞誰之過

星雲大師:影響教育的因素如果有10分,父母、師長、朋友、同事、大自然各占1分,剩下的5分則取決於自我教育。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270余位校長暢談“自覺”教育的重要,一番切中教育問題核心的貼心話語,讓校長們深感窩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顏慶祥說:提供孩子自覺的能力,改變孩子的未來,的確是為人師者最重要的責任。(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教育成敗,師長只有1分影響力,但社會輿論卻要學校擔起百分百責任,各位校長,辛苦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270余位校長暢談“自覺”教育的重要,一番切中教育問題核心的貼心話語,讓校長們深感窩心。

屏東縣10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國中小學校校長行政會議暨藝術與人文參訪活動,8月26日在佛陀紀念館五觀堂盛大召開。星雲大師應邀分享“自覺”的教育理念,他盛情邀請與會校長善加利用佛館這個充滿文化藝術與生命教育氛圍的教學舞台,引導所有孩子培養“自覺覺他”的關鍵能力

星雲大師說:影響教育的因素如果有10分,父母、師長、朋友、同事、大自然各占1分,剩下的5分則取決於自我教育,“自覺覺他”才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

星雲大師指出: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佛”即是“覺者”——覺悟的人,而佛陀即是“覺悟的老師”。

星雲大師表示,佛陀曾用養馬譬喻培育人才要因材施教,對上等人才不言而教、次等人才須善言鼓勵、三等人才不妨嚴厲督促,而最下等的人才因為缺乏“自覺”能力,即使好言好語也無法生效,不教也罷。

“固然要因材施教,但也要有教無類,即使一無是處,只要肯自覺,還是可教之才。”星雲大師強調,“覺”就是明理,是一種願意學習人際關系、世間學問、處世巧妙的態度,只要肯努力培養自己成為“讓人接受”的人,自然會讓自我往上提升。

“不受教、不守規的孩子,更需要用心保護。”星雲大師提出另類的教育觀點,他以良寬禅師用愛語關懷翻牆夜游小沙彌的故事,說明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啟發學生的自覺能力,不妨運用“不說破”的方式,表達鼓勵關懷,可以激發孩子自我負責、自覺的意識。

星雲大師強調,教育沒有統一模式,所謂“方便有多元,歸元無二路”,只有“用心”是不變的原則。他說,自己曾為了滿足佛學院學生對花花世界的好奇,利用出國機會購買口紅、香水、絲襪、牛仔褲等禮物,過海關時雖招來異樣眼光,但他一點也不在意,因為他自己知道這是出於教育的“用心”。

“佛館提供戶外教學的各種舞台,不燒香、不膜拜、不收費,讓來到這裡的人都能發自內心地覺悟,要做個好學生、好人,要上進。”星雲大師表示,佛館不是寺廟,他希望改良寺廟,少談玄說妙,多走入家庭、社會,多發揮文教服務功能。他說,佛館屬於十方大眾,歡迎和佛光山一河之隔的屏東各級學校到佛館戶外教學,一起為提升學生的“自覺”能力努力。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顏慶祥有感而發地說,提供孩子自覺的能力,改變孩子的未來,的確是為人師者最重要的責任,也是最有福德、最有價值的工作。

國中儲備校長藍麗玉表示,在落實教育理念的過程中,獲得信任是最艱難也最重要的一環,希望自己能學習星雲大師,一本初衷,如如不動,堅持到最後。

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大師、張德正大師及于百齡大師等三位名譽院長畫作由台灣導報吳惠民副社長轉贈海峽導報黃總偕書画藝術市場基金管理人

8/28日晚上台灣導報吳惠民副社長接待宴請海峽導報黃總偕書画藝術市場基金管理人蒞桃園,互相交換台灣畫家及書画市場,並轉贈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大師、張德正大師及于百齡大師等三位名譽院長畫作于海峽導報黃總偕書画藝術市場基金管理人等三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