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佬客在彰化平原生存的故事
荷婆崙霖肇宮的相關資料如下:
|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中山裡大溪路1段636號.
(霖肇宮牌樓. 相片提供:楊清仁.)
荷
婆崙霖肇宮,是『敕封三山國王』來臺之祖廟.到民國87年止,建廟412年是本鎮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廟.顯靈神蹟,傳聞軼事,如今仍為鄉民津津樂道,多有
親身體會者.分祀之廟宇分佈4鄉鎮72莊,轄內埔心鄉、永靖鄉、田尾鄉、溪湖鎮等四鄉鎮廿二村裡,信徒遍佈全省.廟齡比鹿港天后宮(1591年)早5年,
比北港朝天宮(1694年)早108年.
(一).霖肇宮源起.
西元1586年(距今412年),明神宗萬曆14年,廣東潮州府揭陽縣河婆鎮弟子,馬義雄和周榆森相約渡海來台採藥草,隨身恭帶『敕封三山國王』香火袋.
到了台灣上岸後,二人東行抵達荷婆崙現址,見該地沼澤綿延百里,湖中蓮花爭豔,二個人喜出望外,乃脫去衣服,下湖採蓮子芡實,國王香火袋連同衣物被安奉於湖邊大樹下.忽然一陣狂風吹起,等二個人上岸,遍尋不著香火袋和衣服,就悻然離去.
當天晚上本廟現址,豪光燦爛,香氣異常,看到的人知道有異象,就往光源尋找,發現該香火袋.第二天凌晨,更有人目擊三匹白馬徘徊此地.這個一望無際的蓮花池畔,鍾靈毓秀,精氣盤結,是神威顯靈自行選擇之地也.
從此以後,附近人口平安,風調雨順,田阜年豐,群黎咸仰神恩,次年即集議建廟,取其在廣東"霖"田廟祖廟在臺"肇"基建造之意,因此廟名故曰『霖肇宮』,是台灣三山國王之開基祖廟者也.
『荷婆崙』地名來源,溪湖當時方圓數百公頃一片沼澤,廟前乃一白泥湖,湖中長滿土生蓮「荷」芡實,廟右後方約一甲多地現仍為略陡之小山「崙」,更因為紀念三山國王故鄉揭揚縣城「河婆鎮」,取「河婆」,「荷婆」同音之故,命名為「荷婆崙」.其意義至為深遠.
(二).霖肇宮建廟過程.
(霖肇宮. 相片提供:楊清仁.)
1586年,明神宗萬曆14年,歲次丙戌年,廣東潮州府揭揚縣河婆鎮弟子馬義雄與周榆森二人,自故鄉荷婆霖田廟,攜帶『刺封三山國王』香火袋來台.於今鹿港登岸後,轉抵荷婆崙現址,把香火袋留置本廟現址,神蹟顯像,二人自行歸里.
1587年,明神宗萬曆15年,歲次丁亥,地方眾弟子感念神恩,倡議建廟,就地取材,搭建茅屋,取其在廣東"霖"田廟祖廟在臺"肇"基建造之意命名,奉廟為『霖肇宮』,並塑造『敕封三山國王』神位祖牌奉祀之.
1599年,明神宗萬曆27年,歲次己亥年,翻修"土埆廟",神靈返裡邀廣東省河婆雕塑名師蒞臨本宮恭塑國王聖像三尊奉祀於大廟之內,又隨其來臺之便,恭帶國王『驅邪押煞七星寶劍』到來.
1783年,清乾隆47年,歲次壬寅年,大陸"漳","泉"人,大舉來臺,廣事開墾土地,隨身攜帶保祐平安,便利膜拜之需.客家人奉國王神像至各該開墾之居住地分廟安奉.
1832年,清道光12年,歲次壬辰年,爐下弟子深感國王愛民恤民,寬鴻大德,祇有虔誠信奉,始得平安,人人共感國王施恩之賜,眾議倡建大廟,由福建購買建材並聘藝工著手興建.
1834
年,清道光14年,歲次甲午年,原廟修建完成,三山國王奉玉旨第一次返廣東省揭陽縣霖田廟進香,國王深體當時弟子創傷初癒,以節儉原則,而免去信徒列陣抬
輿翻洋越嶺拔涉浪費之進香形式,改由神靈駕赴祖家進香.返駕之日,由眾弟子到鹿仔港接香,嗣後所有返裡進香者,均循此方式進行,但接香地點漸漸縮近至埔鹽
鄉地界.
1953年,民國42年,歲次癸已年,原廟再次重建完成,廟之大小悉照以前型式,竣工之日,所轄各地眾弟子,均熱烈慶祝.
1967年,民國56年,歲次丁未年,照前樣式新塑『敕封三山國王』神位祖牌及『巾山』,『明山』,『獨山』國王三尊神像在本廟鎮殿.由於本廟轄區遼闊,神像為各村莊輪流請奉膜拜,以致一有進香本廟者,必須請奉聖像回廟,但亦有未及請回者,對香客非常失禮.故眾議之.
1989年12月18日,民國78年,歲次己已年,劉主任委員新發領導,因感原廟老舊,乃倡議重建,奠基動土.
1993年11月13日,民國82年,歲次癸酉年,入火安座.重建期間,邱桑堆,李坪,兩委員自費前往大陸採購神房一切雕刻.
1995年11月10日,民國84年,歲次乙亥年,竣工謝土.神威庇民,無疆之福,生生不息,直至永恆.
(三).週邊環境.
之前,從本地經過鳳厝坡,都是河邊泥沙所堆積成的小沙崙,高6米左右,一直到台灣光復時,該山崙還是牧童放牛嘻戲的地方,牧童們爬上沙崙高處,滾下來,就是當年牧童們的滑草區.
1835
年,清道光15年,歲次乙未,彰化縣知邑楊桂森,深通地輿,素仰荷婆崙『霖肇宮』『三山國王』神靈顯赫,以為必有得地奧妙,數度蒞臨本宮參拜並探堪地輿,
但國王立即顯化駕霧罩住,故未見端倪.後經楊本縣祈求國王應允,說他只要看地理,而不是敗地理,國王應允,才散去雲霧,楊本縣一看,大為歎賞,刻石紀念碑
文-霞盃崙勝地讖文:「前有濠、後右阿、水西流、安樂窩」,現仍存有楊知縣隨人曾儒薦,字古月氏所誌之篆刻石碑一座.當時之地形氣勢於此可窺見一斑.註:
彰化縣知邑楊桂森,深通地輿,彰化南瑤宮的掌故與傳奇-有名的楊本縣敗地理傳說,曾有介紹.阿,小山丘之謂.
莊內長老李煨有言,原廟從來沒有人打掃,卻無蜘蛛網,聞者稱奇.
廟前長老李新瀨言,楊長舍遺址,接臨廟西側,尚有屋頂薄瓦可尋,廚房位置於李功垂下葬時,亦被挖掘出來.更言道,廟後有一小河,從小印象中,長年流出紅水,直到晚近才停.
筆者見證:民國50年代,廟前當地人稱」大片尾」的地方,
尚有白泥湖三甲半,荷花密佈,湖中有一沙洲,該湖魚蝦,龜,鱉繁生,不用飼養,每年清池捕魚,皆可抓穫巨魚,單就鯽魚即可裝滿5牛車,湖邊鱉卵俯首及是,
據聞楊長舍於沙洲中築亭,泛舟於其上飲酒作樂,筆者當時年幼,只記得該沙洲上剩樹一棵,作竹排上之.後經一度以數百輛牛車黑泥土填之,後更數度填土開挖,
故白泥復不可見矣.
(四).神蹟.
(三山國王聖像. 相片提供:楊清仁.)
國王顯聖救國救民聖蹟,依照史冊記載國王曾顯聖,護國祐民,尤救萬民出於水火之中者屢見不鮮,本冊因限編幅從略,茲陳一二於後:
明
憲宗(1465-1487)成化丁未年九月救駕聖蹟:帝為探求民隱,微服出巡,至陽山縣地方,因惡霸橫行,魚肉百姓,地方善良百姓,苦不堪言,縣官為苟安
而包庇惡徒,從不予干涉取締,時帝適遊至此,知百姓受苦,規勸惡徒向善,但無惡不作之賊眾,非但不聽,反而聚眾圍毆皇帝,致帝幾至受害,時三山國王正奉旨
巡狩至此,發現帝危,即時呼風喚雨,飛沙走石擊退眾惡徒,讓帝安然脫險,國王隨在該地繼續勸化,百姓感恩相繼立祠奉祀.
1586年,明神宗萬曆14年,歲次丙戌年,揭陽縣弟子馬義雄與周榆森二人,揚帆來台,途中遇狂風怒濤,忽聞異香四溢且豪光閃閃,船隨風飄至鹿仔港.
1586年,明神宗萬曆14年,歲次丙戌年,揭陽縣弟子馬義雄與周榆森二人在荷婆崙,遺失的香火袋處,豪光燦爛,異香四散,見者莫不稱奇,翌早更有人目擊三匹白馬徘徊斯地.
1826年5月,清道光6年,歲次丙戍年,更鑑於當時爐下弟子不睦,影響地方發展,間雖經一段蔓長歲月,但終為吾國王本慈悲濟世之旨,遂予顯聖勸和永靖,和好如初,永靖由此得名.
1834
年,清道光14年,歲次甲午年,原廟修建完成,三山國王奉玉旨第一次返廣東省揭陽縣霖田廟進香,國王為深體當時弟子創傷初癒,以節儉原則,免去信徒列陣抬
輿翻洋越嶺拔涉浪費之進香形式,改由神靈駕赴祖家進香.返駕之日,由眾弟子到鹿仔港接香,嗣後所有返裡進香者,均循此方式進行,但接香地點即漸漸縮近至埔
鹽鄉地界.
1835
年,清道光15年,歲次乙未年,知邑事楊桂森博學多能且深通地輿,素仰荷婆崙『霖肇宮』『三山國王』神靈顯赫,以為必有得地奧妙,故數度蒞臨本宮探堪地
輿,但國王顯化駕霧罩住,故未見端倪,僅留:"前有濠,後右阿,水西流,安樂窩"楊本縣籤文,為其隨人曾儒薦字古月氏誌,勒石為記.
1841
年,清道光21年,歲次辛丑年,彰化縣武東堡柴頭井,今員林鎮林厝裡等地,井水變色,惡疫流行,國王為救萬民安居樂業,即向玉帝請旨出巡,於該地大顯神
通,施符揮劍.驅邪押煞,所到之處,清泉湧出,味如甘露,眾生飲後,惡疫立癒,該地百姓,迄今莫不感戴神功,傳頌不已.據傳在原有以木頭鑿作井牆之淺井內
取水濟眾,故柴頭井之名由此而起.
1848
年,清道光28年,歲次戊申年,廣東眾弟子,頻來臺通商,以當時之航海術,視臺灣海峽為畏途,因離鄉背井後為求經商賺錢,並為確保水陸一路平安,無不蒞宮
虔誠叩求國王庇祐,結果總是無往不利,非常成功.渠等為答謝本宮三山國王護祐神功,竟率團前來進香,並獻匾『鼎峙英靈』,以表感戴至意.
清咸豐(1851-1856)丁已年,再度出巡,是為本宮『三山國王』顯化祐民之一大盛事也.
1903
年,日明治36年,歲次癸卯年,顯聖為吸鴉片煙者鑑戒,清代及日據初期,本省民間,吸食鴉片煙者尚甚普遍,染有此癮者,不但精神萎靡,且無心工作,以致生
活十分靡爛,不能自拔,日擲千金亦在所不惜.在當時很難戒除,故民間經濟日見凋蔽,因之而傾家蕩產者亦大不乏人,正處進退維谷之時,吾三山國王神威顯赫,
救民出於水火者屢驗不爽,國王一本慈悲救世之至德,奉南天帝君旨意,擇武西保水菜籃(現埔心鄉舊館村霖興宮大王座前天井正中之處),鑿三尺淺井一口,湧出
甘泉,作為解除煙毒之用.不論患上煙毒幾年,祇要在神前虔誠膜拜,立志求解,一經神威鑑釋,數服淺井神水之後,精神頓增,毒癮立退,如此三年之中所有祈求
戒除煙毒者,無不應驗,隨名聞遐邇,全省南北遠近各地百姓,前來求解者甚眾,國王靈驗神蹟,爐下弟子感德不已,迄今尚有曾親自經歷或目睹國王顯聖為百姓戒
除煙毒神蹟,祇要話匣一開,即如數家珍,大讚國王嘉惠萬民之德澤焉.
民國乙丑年間,再度出巡,是為本宮『三山國王』顯化祐民之一大盛事也.
1972年4月13日及4月16日,民國61年,歲次壬子年,明山國王駕埔心鄉靈聖宮鸞堂顯聖,扶乩揮筆全文恭錄於下:
詩:荷婆勝概早揚名,仙境人間景儼然.
顯赫神威相輔配,芳流八表讚揚聲.
又詩:威鎮荷婆歲月深,人間勢利總無侵.
佑民護境為余任,社稷安寧共眾欣.
又詩:雖是蓬門歷久時,荷婆勝地婦孺知.
源流衍派神州起,萬載傳芳譽太虛.
李
新瀨先生訴說:相傳從前有富紳名楊長舍者,看中此地地理,強行在此霸佔購宅,且故意將馬匹栓於廟內而行干擾.入夜,國王顯靈,似聞馬兒因遭鞭苔狀負痛嘶
號,天亮視之,地上紅磚皆為破碎.惟楊長舍不因國王預警而有所覺,且謂:除非鯽魚跳上屋頂,否則不願離開.旋即楊宅內正有人以炭火烤鯽魚做餐,忽有一貓兒
將鯽魚連炭火啣上屋頂,以石頭丟之,貓棄魚而逃,該宅舍乃起火延燒,自此楊長始悟,神意者此,信不誣也,乃悻然遷離,荷婆崙愈為昇平.
註:楊長舍者,楊振文是也,清乾隆時期本地鉅富,協助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亂,賞戴花翎.按該地前方一片沼澤,鯽魚俯拾皆是,楊長舍故以此為喻.
楊長舍請地理師和國王鬥,國王曰:楊官大,等時間到,自行會離去.
楊長舍欲開挖廟後一小溪,壞國王風水,請人白天挖好,隔天早上又完好如初,後得真人相授,用計破之,小溪開成但流出紅水,直到民國初年,尚還流出紅色的水,鄉民謂之龍血.
(五).分廟.
清乾隆47年歲次壬寅年,公元1783年,大陸「漳」、「泉」移民大舉來台,廣事開墾土地,乃隨身保佑平安,便利膜拜之需.客家人奉國王神像至各該開墾之居住地分廟安奉.
因此爐下弟子分佈有七十二莊之多,埔心鄉,永靖鄉,田尾鄉,溪湖鎮等22村裡,轄區十分遼闊.
埔心鄉芎蕉村建分廟曰「霖鳳宮」奉祀「敕封三山國王」祖牌.
埔心鄉舊館、新館、大溝尾以及永靖鄉湳墘、同安等村在舊館建築分廟曰「霖興宮」,奉祀「巾山國王」聖像.
溪湖鎮東溪裡、巫厝及埔心鄉、楊莊村等在溪湖巫厝建分廟曰「肇霖宮」奉祀「明山國王」聖像.
田
尾鄉海豐、陸豐、柳鳳及永靖鄉福興、四芳、崙美村、竹子村及埔心鄉羅厝村等在海豐村建造分廟曰「沛霖宮」奉祀「獨山國王」聖像.據說曾經爐下弟子不睦,影
響地方發展,經過一段漫長歲月,終為國王本慈悲濟世之旨,漸予顯聖勸和永靖和好如初,「永靖」鄉由此得名,此為清道光六年歲次丙戌(公元一八二六年)夏五
月之事也.
三山國王並非是客家人的特有信仰,在此居住者並無客家人.惟所分祀之他廟,則必屬客籍移民居住者無疑.
每年國王神誕,還從花蓮、宜蘭、台東等地來此「祖廟」進香者絡繹於途.
由
於國王奉旨在臺開基,佈施善德,救民由於水火之中者,彰顯神蹟不可勝算,因此『荷婆崙』頓成為吾心靈深處嚮往之聖地,於是眾弟子咸感神功,曆數次倡議修
廟,又塑像奉祀,至今廟貌雖小,但神思廣被,護祐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者也.歷來由於神庥靈驗,信徒益眾,且因當時先民廣事開墾,弟子播遷,遂延衍於溪湖、埔
心、田尾、永靖,等鄉鎮之大部份村落,世世相傳,善男信女,無不虔誠奉祀,迄今已達412年矣.
(感謝 荷婆崙霖肇宮管理委員會協助完成本網頁).
楊清仁編著 民國87年8月8日.
等 級:無
類 別:寺廟 創建年代:明萬曆十四年 (西元一五八六年) |
位 置:溪湖鎮中山裡大溪路一段636號
主祀神明:巾山、明山、獨山三山國王 配祀神明:神農大帝、福德正神 |
重建之霖肇宮,廟內木雕繁複精細, 所見皆為大陸之作品 |
霖肇宮供奉三山國王,溪湖東溪的肇霖宮、埔心舊館的霖興宮、埔心芎蕉的霖鳳宮、田尾海豐的沛霖宮,皆由此分靈而出的廟宇,信徒遍佈七十二莊,每年都有拜祖接香的儀式,彼此間關係密切,是這片「福佬客」分佈地區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亦是地方維持和睦的主因。
|
相傳明萬曆十四年,有廣東省揭楊縣弟子馬義雄、周榆森二人,帶故鄉霖田廟的「敕封三山國王」香火,於鹿港登岸東行抵達本廟現址附近,因思念故鄉「河婆」、又廟前池塘產蓮,所以將此地命名為「荷婆崙」。隔年地方眾弟子倡議建廟,名為「霖肇宮」。
霖肇宮初創時本為茅屋,供奉三山國王神位祖牌,明萬曆二十七年邀廣東河婆雕塑名師恭塑國王聖像三尊奉祀,其後道光十二年始建大廟,因香火鼎盛又經民國四十二年翻修,近年又重建廟宇於民國八十四年完工,規模宏偉、廟貌巍峨,惜古意盡失。 |
正殿神龕上供奉三山國王神像 上懸有道光年間「鼎峙英靈」匾 |
楊知邑盛讚霖肇宮地勢 所立之石碑 |
目前廟中古物僅存正殿神龕上高懸道光二十八年嶺南弟子所獻之「鼎峙英靈」匾及廟後涼亭內道光十五年知邑事楊桂森數度探堪地輿思有以致之,「霞盃勝地讖文」石碑,上以篆文刻有「前有濠、後右阿、水西流、安樂窩」描述荷婆崙當時的地理形勢。
|
今天已是農曆十二月廿六日了,再過三天,就是除夕過年啦!
早上被阿印桑的來電叫醒,想起了這禮拜有聽到一則廟會消息,是福興鄉同安寮福安宮今天將恭請鹿港天后宮湄洲媽祖繞境同安村,所以起床盥洗後,便騎著我的紅色豪邁125直奔同安寮。
經 草屯、芬園、員林、大村、埔心、埔鹽,一路風塵僕僕,終於來到了同安寮,但不知是否來的時間不對,到達福安宮現場時,卻發現怎麼好像一點動靜也沒有,只見 廟前排起了供桌,信徒三三兩兩前來參拜,而看不到鼓陣、獅團等陣頭在旁準備,感到有些失望。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沒看到熱鬧的廟會,到只有一橋之隔的鹿港 小鎮逛逛也好。
首先到鳳山寺,每回來鹿港必報到的廟宇,向郭聖王公參拜,祈求一家平安順遂。後再向萬春宮的蘇府大王爺致意,這時我突然想起之前廟公桑再問王爺駕前的文武判官時,怎麼就是沒想到這裡也有一對,而且兩尊神像還蠻大尊,還顯眼的說。
接下來到菜市場那的六路頭池府王爺行館,這裡設立沒多久,而裡面的擺設,雖然簡單卻又顯得很莊嚴,中間奉祀主神池府王爺,在爐前有一尊造型與眾不同的中壇元帥及呂山法主,龍邊供奉手捧大令的中軍府,虎邊則是五營兵將。
第三站到車埕玉渠宮,這間全台最有名的田都元帥開基祖廟,而廟內有些凌亂,大概是因為最近在關夫人媽乩吧!
接著到泉州街集英宮,主神是北極大帝,不過裡面最興最有名的,則是在客座的獺窟鄉六王府,以及龍邊的清蓮堂白夫人媽。還有原來虎邊供奉的那艘小型王船,是獺窟六王府所有,其主帥是造型威武的韋千歲。
再來閒晃到後寮仔的代天府,裡面主祀五府千歲,以李王開基,而龍邊同樣是奉祀鹿港當地非常興盛的夫人媽信仰,為錦夫人媽。此外,在代天府裡還有許多特殊的神明,如英靈宮四位大巡、奉天真人、獨山青山王爺等。
鹿港寺廟巡香的最後一站,是民俗文物館附近的石廈街復興宮,主神也是來自於獺窟鄉的韋府王爺,但神尊造型卻與集英宮的六王府韋千歲,截然不同,這裡的韋王爺是尊,一手持鞭,一手捧印,文武雙全的少年王爺。
離 開鹿港後,順著原路回家,雄雄又想起,已經好久都不曾在去荷婆崙霖肇宮了,因此特地繞到溪湖鎮去。霖肇宮號稱是三山國王的渡臺祖廟,在進入廟內參拜後,習 慣性向廟方索取一本沿革誌來看看,今天顧廟的是一位六、七十歲的歐裡桑,他親切地招呼我,然後到廟內的儲藏室裡拿了一本沿革出來給我,並開始為我解說起霖 肇宮三山國王的由來,他說這裡的歷史已經有四百多年了,是在明萬曆年間時,有廣東省揭陽縣弟子馬義雄、周榆森二人,自故鄉帶來的霖田祖廟香火開始,最早常 有人在夜裡看見此處豪光燦爛,且早上又有人看到有三匹白馬徘徊此地,是故神威顯靈也。後再由地方眾弟子倡議建廟並雕塑神像奉祀,命名為「霖肇宮」。荷婆崙 霖肇宮的三山國王信仰,主要分佈在溪湖鎮、埔心鄉、田尾鄉、永靖鄉這四個鄉鎮,有七十二莊之多,轄區十分遼闊,而當初最早奉祀開基神像,也都直接分祀在各 個信仰的角頭廟裡,不過每次過年前,屬大王角的埔心舊館霖興宮,則必將巾山大王金身請回霖肇宮過年。
最後當我要離開霖肇宮時,特地再向 那位顧廟的歐裡桑打聲招呼再走,此時他向我提起,近來工作不太好找,等到過年後可能比較有機會。我聽完嚇了一跳,他怎麼會知道我最近真的為了找工作而苦惱 中,而且他還像是我的親人一樣,建議我儘量找規模比較大的公司應徵,多注意這方面招考人員的資訊,沒想到一個素昧平生的老人家,第一次見面閒聊,竟然會說 出了我的煩惱,真的是不可思議耶!
荷婆崙霖肇宮三山國王
獨山三王 巾山大王 明山二王
荷婆崙霖肇宮三山國王
獨山三王 巾山大王 明山二王
彰化縣溪湖鎮三塊厝大溪路125號 |
瑤鳳路北走遇大溪路(146縣道)西行進入溪湖鎮,荷婆崙霖肇宮明顯矗立右側路旁。廣大的廟埕、巍峨的建築,在在凸顯其三山國王廟開台祖廟的氣勢。廟內原本並無神像,閩客歧見消弭後,才重塑神像金身,並從大陸迎回「黑令旗」,廟內懸掛的照片,可看到改建前的建築原貌。
霖肇宮的建材與廟宇藝術,均來自大陸,或許不若歷史古廟的藝術價值,但屋頂的剪黏、交趾燒等藝術裝飾,無論主脊、脊堵內、垂脊、牌頭、乃至印斗,舉凡能夠妝點的部位,無一放過。
霖肇宮的建材與廟宇藝術,均來自大陸,或許不若歷史古廟的藝術價值,但屋頂的剪黏、交趾燒等藝術裝飾,無論主脊、脊堵內、垂脊、牌頭、乃至印斗,舉凡能夠妝點的部位,無一放過。
‧溪湖霖肇宮‧ | ||
霖肇宮又稱「荷婆崙霖肇宮」,位於大溪路125號,宮內供奉三山國王,相傳霖肇宮起源於明萬曆14年,當時廣東省揭揚縣弟子馬義雄、周榆森二人帶故鄉霖田廟的三山國王香火來台,而有了霖肇宮之始,霖肇宮廟宇建築簡單而淳樸。
| ||
相傳明萬曆十四年,有廣東省揭楊縣弟子馬義雄、周榆森二人,帶故鄉霖田廟的「敕封三山國王」香火,於鹿港登岸東行抵達本廟現址附近,因思念故鄉「河婆」、又廟前池塘產蓮,所以將此地命名為「荷婆崙」。隔年地方眾弟子倡議建廟,名為「霖肇宮」。
| ||
霖肇宮初創時本為茅屋,供奉三山國王神位祖牌,明萬曆二十七年邀廣東河婆雕塑名師恭塑國王聖像三尊奉祀,其後道光十二年始建大廟,因香火鼎盛又經民國四十二年翻修,近年又重建廟宇於民國八十四年完工,規模宏偉、廟貌巍峨,惜古意盡失。
| ||
溪湖荷婆崙霖肇宮
彰化縣溪湖鎮大溪路125號 |
位於溪湖的霖肇宮為三山國王渡台的祖廟,是彰化地區三山國王廟中開發最早的廟宇,相傳於明神宗萬曆14年廣東揭陽縣人馬義雄、周榆森二人將恭在故鄉霖田廟「敕封三山國王」香火來台,於鹿港登陸東行抵達現址,並於翌年建廟,命名為霖肇宮。
目前本宮爐下弟子分佈有七十二莊之多。也成為客籍三山國王信仰的重要據點。三山國王廟一向被視為是廣東籍客家人的守護神,在彰化縣就有多達十八座,其中創建年代最早的是溪湖鎮東郊「荷婆崙霖肇宮」,相傳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二十二年之久。
有 關霖肇宮供奉三山國王的由來,地方傳說在明朝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年)大陸廣東揭陽縣農民馬義雄、周榆森,相偕來台採集野生蓮子、芡實及薏苡,他們從鹿港 登岸,走到溪湖鎮霖肇宮現址,發現一大片沼澤長滿蓮花,寬衣涉水採集後,他們從老家揭陽縣河婆鎮三山國王霖田祖廟帶來的香火,卻遺忘在池畔土丘樹林裡。
兩名農民滿載蓮子、芡實,急忙返鄉出售,沼澤附近人家入夜發現土丘樹林內發出光芒,發現正是三山國王廟香火袋,即奉為三山國王神明供奉,翌年搭建小廟奉祀膜拜,廟宇並取名霖肇宮,以紀念肇始於霖田祖廟。
當時粵籍移民來溪湖地區的三山國王信徒愈來愈多,十二年後信眾集資首次大翻修霖肇宮,信眾特地從揭陽縣河婆鎮聘請木雕師傅來此雕塑巾山、明山、獨山三座神像,還從河婆鎮霖田宮請來一把「驅邪押煞七星寶劍」,送給霖肇宮當鎮宮寶物。
溪 湖霖肇宮隨著粵籍移民墾地的擴散,分靈興建三山國王廟的數目也愈來愈多,遍佈埔心、田尾、永靖等鄉七十二個莊落,全縣十八座三山國王廟泰半來自溪湖荷婆崙 霖肇宮分支,成為明清時期廣東來台短暫停留或定居的粵籍子民共同寄託,霖肇宮正殿神龕上至今高懸道光二十八年嶺南弟子所獻「鼎峙英靈」匾額,宮後涼亭內還 有道光十五年知縣楊桂森所題「霞盃勝地讖文」篆文石碑,都見證了霖肇宮當年勝景。
目前本宮爐下弟子分佈有七十二莊之多。也成為客籍三山國王信仰的重要據點。三山國王廟一向被視為是廣東籍客家人的守護神,在彰化縣就有多達十八座,其中創建年代最早的是溪湖鎮東郊「荷婆崙霖肇宮」,相傳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二十二年之久。
有 關霖肇宮供奉三山國王的由來,地方傳說在明朝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年)大陸廣東揭陽縣農民馬義雄、周榆森,相偕來台採集野生蓮子、芡實及薏苡,他們從鹿港 登岸,走到溪湖鎮霖肇宮現址,發現一大片沼澤長滿蓮花,寬衣涉水採集後,他們從老家揭陽縣河婆鎮三山國王霖田祖廟帶來的香火,卻遺忘在池畔土丘樹林裡。
兩名農民滿載蓮子、芡實,急忙返鄉出售,沼澤附近人家入夜發現土丘樹林內發出光芒,發現正是三山國王廟香火袋,即奉為三山國王神明供奉,翌年搭建小廟奉祀膜拜,廟宇並取名霖肇宮,以紀念肇始於霖田祖廟。
當時粵籍移民來溪湖地區的三山國王信徒愈來愈多,十二年後信眾集資首次大翻修霖肇宮,信眾特地從揭陽縣河婆鎮聘請木雕師傅來此雕塑巾山、明山、獨山三座神像,還從河婆鎮霖田宮請來一把「驅邪押煞七星寶劍」,送給霖肇宮當鎮宮寶物。
溪 湖霖肇宮隨著粵籍移民墾地的擴散,分靈興建三山國王廟的數目也愈來愈多,遍佈埔心、田尾、永靖等鄉七十二個莊落,全縣十八座三山國王廟泰半來自溪湖荷婆崙 霖肇宮分支,成為明清時期廣東來台短暫停留或定居的粵籍子民共同寄託,霖肇宮正殿神龕上至今高懸道光二十八年嶺南弟子所獻「鼎峙英靈」匾額,宮後涼亭內還 有道光十五年知縣楊桂森所題「霞盃勝地讖文」篆文石碑,都見證了霖肇宮當年勝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