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峒關蒲雪》
此幀《峒關蒲雪》圖作於1946年秋天,地點在成都近郊的沱水村.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大千在北平陸續買到一批五代、宋元古畫,使其在敦煌臨 摹了大批重彩作品之後,再度接觸到這些傳統名家的捲軸畫,他們那些工細而精謹的筆墨,使大千又吸收到新的養分.此幅山水以「沒骨法」為之.沒骨山水相傳為 南朝畫家張僧繇所創,唐代楊升擅之,並有《峒關蒲雪》圖傳世,明代董其昌曾屢臨之.張大千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即已開始用楊升和張僧繇的「沒骨法」作 畫,後來又將真實山水的特質以及自己的體悟融入其中,拓展了這種技法的表現空間.
在此幀張大千仿寫的《峒關蒲雪》圖中,章法疏朗開闊,近處坡渚雜樹,中景一片開闊水域,遠景淺灘、山巒,層層遠去.在畫法上,不以皴擦、線條為主,而是以色彩為主,山石、樹木純以礦物顏料渲染,色彩華麗,冷暖對比強烈,顯得金碧輝煌,富有裝飾趣味.
同時,這樣奢華的用色又未使畫面變得媚俗,而是富麗而有士氣,仍舊具有寧靜致遠的文人畫意趣.能以工筆重彩表現出山水的深邃意境,這在近現代畫 家中並不多見.在這種類型的作品中,大千取法高古,又善於配色,營造情境,確實是元明清以來所無.而沒骨設色的技法對於張大千來說亦有重要意義,這些重彩 的熟練使用,對其晚年潑彩的成功,具有最直接的因果關係,從此幀作品中可見端倪.近景與遠景的島嶼頗有海上仙山的虛靜之氣,構圖疏朗開闊,大片空白,不勾 一絲水紋的水面留下一個詩意的想像空間,青綠設色的山巒筆法精緻細膩,雖色彩艷麗,卻傳達出幽深淡遠的意境.沒骨設色的技法於張大千有重要意義,他以此法 結合傳統潑墨法及敦煌重彩,才引發其晚年之變法,此作可見端倪.
張大千《春山遠眺》
《春山遠眺》是張大千1941年所作的一副山水佳構,繪高士隔山觀水,頗有意蘊.此畫全幅的山石皴法和直樹,特別是中景延展到遠處的樹木和苔 點、以及茅屋村舍等,是以石溪的筆法為主,而近景騰云駕霧的點景高士及懸崖上的古松,畫法卻都是石濤的影子,其造型與結構,則又受到張風的影響.
全畫設色青綠,表現大千先生在三、四十歲時,綜合各家風格以及寫生所開創出個人的面目,顯示他對裝飾色彩的高度興趣.
張大千善於師古人也善於師造化,其山水作品無論仿古人筆意還是自家手法,都能傳遞出一種「生氣」,一種清新的感覺,這正是張大千山水畫的「真髓.」
張大千《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大千追摹古人書畫,用功之勤、涉獵之深廣非一般人可夢見;且其富於收藏,於畫學鑑賞有極高之器識與修養,因此相互為用,觸類旁通,舉凡史上諸家派之畫學淵源與筆墨技法,無不徹底精研,盡收手底.
張氏臨仿古人畫跡,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他完全依照原作,一絲不茍,亦步亦趨地臨摹多遍,做徹底的搜尋觀察,以充份掌握古人之心源技法, 甚至能達背臨的熟練程度.如他所臨的《仿董源江堤晚景》、《仿劉道士湖山清曉圖》、《錢選貴妃上馬圖》.其次則是將分屬同一古人之不同畫跡,加以局部分解 打散再重新構圖組合,因此看來是該一古人之風貌,但傳世間並無這張古人畫跡;大千早年偽仿石濤的山水畫,即經常用此一手法,但有時應用不好,則難免有些斧 鑿痕跡.第三個層次雖說仍是「擬古」,其實已是畫家在通曉古人的形神技法後,自抒已意地以其畫學修養來從事創作,前述之《擬六朝唐宋以來畫冊頁》可為最佳 範例.此冊之用筆、設色、構圖、題識無不精絕,幅幅光艷華麗;雖鋒芒畢露,卻又沉凝端穆,艷而不俗.然而以上三個層次大千常是反覆來回地相互為用,因此在 一九五零年前後亦很難界分其差異.總體而言,大千五十餘歲時的擬古風格,實已達到了行云流水之境地.
關於《定林蕭散圖》,張大千曾作過多幅,在其作於1967年一幅同題材作品中,其題曰:「龍眠居士有定林蕭散圖.蓋為王荊文公居金陵定林寺時所 作也,此圖見著錄而墨跡不傳,每欲追撫,以目翳而止.近頃目力稍勝,遂想像為此效.龍眠作人物者,以趙漚波、張叔厚為嫡嗣,此圖雖未能方駕二公,亦未肯與 仇唐作後麈也.丁未春爰.」可見《定林蕭散圖》並沒有現成的圖本可供參考,張大千之作多半基於想像,因此在追求古意之外,在構圖和人物造型上反而更加自 由.
張大千《仿宋人筆古木幽禽》
此幅作於1947年,乃仿宋代宮廷畫師李迪之本.張大千的花鳥畫起初走寫意路線,八大、華嵒均為其學習的對象.自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漸 學北宋人的工筆院體,同時也從觀察寫生入手.40年代初期,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這在一定程度上亦影響了其花鳥畫,逐漸形成了宋代院體以來未見的瑰麗風 格.從大千離開敦煌,回到青城、成都,直至1949年底離開中國大陸,這段時期是其工筆花鳥畫的巔峰時期,不僅筆墨純熟,且格調高雅,此圖便為大千在這一 時期的佳作.李迪的工筆花鳥畫構思巧妙,細緻入微,大千可謂頗得其意.畫面上,枯枝翠竹相映生輝,雀鳥獨立枝頭,構圖疏空,意境清幽.竹枝、翠竹以及雀鳥 的描繪均帶有裝飾性,但仍不失優雅的書卷氣和唯美的情趣,大千既在筆墨和設色上得古人精華,又以獨特的審視角度賦予物象新的生命.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