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買玉那些事


  高檔賣場的進入門檻、場租、店員工資等營業成本都比較高,而比較大的投入又必然期望比較高的利潤,幾個「比較高」疊加的結果,零售價便非常高了. (孔偉/供圖)
  一些同事、朋友和我討論過同一件事:現在大家手裡都有些閒錢,想買點玉,卻又不知究竟買啥好,更怕買到假貨.你寫一篇介紹如何買玉的文章唄,算是給大家提個醒,少走些彎路,甚至避免上當受騙……
  介紹一下沒有問題,但僅憑區區一篇文章就少走彎路甚至避免上當好像不大靠譜,並且作者的責任似乎太大了點吧?要是看完了文章還買到假貨了,這責任究竟算誰的?說歸說,寫還得寫.有些東西說一嘴總比不說的好.
  說到買玉,不外需要討論幾個問題:目的性與承受能力、類別選擇、賣場選擇以及辨識能力.
   目的性與承受能力.買玉的目的究竟是佩戴還是收藏?或是指望買些玉來投資?準備花多少錢?目的不一樣,投入不一樣,對象、檔次、數量肯定也不一樣.一般 來說,以佩帶為主,只要東西真,檔次就在其次,反正「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而人養玉也好玉養人也罷,與玉件本身的價值高低關係並不太直接.
  當然,如果是既可佩戴,又想保值增值(這應該是絕大多數人買玉的初衷),就需要稍微慎重一些,在選擇上既要美觀,還要有一定的成色,最好是市場上一直以來比較熱門的品種,這樣將來變現更容易一些,升值速度也更快一些.
   至於以投資為目的,則一定要選擇有一定檔次的玉石或者玉件,並且要重質不重量.筆者兩位玩玉的朋友,入市時間幾乎一致,投入的資金也很接近,只是一人以 投資和田白玉籽料為主,並且只買了十多塊原石;另一位則貪多,買了成噸的深色料子,山料籽料山流水戈壁料一應俱全,連存放都成了問題.幾年過去了,買白玉 籽料的仁兄手裡的原石增值數十倍,而「大雜燴」手裡的東西頂多也就升值一兩倍而已,差別巨大還難以變現.
  類別選擇.目前市場比較認可的是兩種真玉:翡翠、和田玉,其餘被稱為玉的東西僅屬於廣義的玉的範疇,比方黃龍玉、岫玉、獨山玉,等等,佩戴可以,投資收藏的價值相對於兩種真玉而言就低得多了.
   在選定了類別之後,還得進行細分.比方和田玉,究竟選擇廣義和田玉(如青海料、韓料、俄料等)還是狹義和田玉(僅限於和田所產)?是買山料還是買籽料? 因為不同的產地、產狀價格相差巨大,即使看上去差不多,市場價格卻可能相差成百上千倍.而翡翠雖然均產自緬甸,山料籽料價格相差也不大,但不同的種、水、 色導致的價差卻遠超和田玉,比方同樣是翡翠手鐲,所謂「磚頭料」產品100元左右即可買到,但滿綠玻璃種手鐲卻可高達億元以上,豈可同日而語?
   賣場選擇.在確定了購買的類型、品種等大方向之後,賣場的選擇就顯得十分關鍵了.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在不同的賣場哪怕購買大致相同的東西,其價格 相差甚至可達數十倍!筆者一位同事在一家大商場裡選購了一件翡翠小佛,打完折720元,付款後因店員在穿掛繩時將孔弄壞而十分遺憾.見筆者也有幾乎一樣的 小佛,趕緊詢問價格,在得知這批小佛半年前批發購進單價僅40元時,同事大吃一驚,連稱僥倖.
  一般來說, 同一城市靠近市中心的大商場裡的玉件價格最高,相對而言,競爭較為充分的玉器專業市場的價格比較容易接受,並且也很容易貨比三家.古玩城甚至加工廠的價格 則更低一些,只是古玩城魚龍混雜,必須帶眼識貨,而加工廠則對熟客有比較大的價格優惠,一般消費者很難打入其圈子,甚至連加工廠門朝哪方都開不知道.
   辨別能力.要想買到適合自己的玉石玉器,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否則很容易上當受騙.現在冒充和田玉和翡翠的東西不少,並且即使材料不假,但和田玉染 色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翡翠更有毫無投資價值且對人體有害的B貨、C貨、B+C充斥市場.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得從頭學起,把自己培養成玉石專家,找一個確 有真才實學並且信得過的人幫自己掌眼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這樣不僅可以買到相對不錯的東西,還可能因其熟悉市場而以較低的價格將自己看中的東西攬入懷 中.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孔 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