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明正統青花纏枝碗
圖2 明成化青花碗
圖1為明早期正統年間青花纏枝碗,最大口徑14.7釐米,高6.2釐米,最大足徑5.7釐米.其基本造型如下:侈口、斜壁、深內腹,圈足壁較厚,圈足內壁垂直,外壁向內傾斜,底部比壁部厚,壁部在燈光下透光,底部不透光.
圖2為明中期成化青花碗,口徑14.8釐米,高6.7釐米,足徑5.8釐米;基本造型:直口,斜壁,深內腹,內弧底,外平底,圈足較高,經打 磨,非常光滑.圈足呈倒八字形(即上大下小).與明代前朝碗相比,成化碗胎底、圈足薄,圈足成倒八字形,這是突出的特點.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筆者分析原因有二:其一,制瓷技術水平提高.自元代開始使用二元配方制瓷,瓷石泥含氧化鋁17%左右,高嶺土含氧化鋁35%左右,將兩泥和合做 坯胎,氧化鋁含量多在20%至23%之間.低則圈足和底部需加厚,高則可使圈足和底部減薄.景德鎮在成化時期開始,窯戶懂得把瓷胎的氧化鋁含量提高,坯胎 在窯內高溫下不易癱軟變形的道理.所以窯戶把瓷器胎壁做薄,把圈足做薄,這樣既可以使瓷器輕巧美觀,又可以節省瓷土,還可以節省燃料.瓷胎厚難燒透,多費 燃料,還容易發生胎底裂變等缺陷.所以成化瓷器圈足薄、胎底薄是建立在制瓷技術突破的基礎上的;其二,圈足成倒八字形的理由.瓷器圈足由元代的正八字形, 到明代永樂、宣德和空白期時期的垂直圈足,再到成化開始的倒八字形圈足,這種逐漸改進的目的,是為了節省瓷土原料.我們前面已經談過,明代早期高檔瓷器燒 製,是要在瓷器坯胎圈足上放一個瓷質墊餅,墊餅下面放砂,砂下面是匣砵.如果瓷器圈足小,墊餅就可以小.成化時期把圈足做成倒八字形,就可以在燒製相同器 物時減少墊餅瓷土的消耗量,使瓷器生產費用降低.
鑑定明代瓷器時應注意的問題:⒈明代早期瓷碗胎底、圈足皆厚,中期瓷碗胎底、圈足皆薄,後期適中.⒉明代早期民窯瓷器窯溫低,輕叩發出悶聲,多 開片;中期開始窯溫提高,輕叩發出鏗鏘的金屬聲,不開片.⒊明代早期民窯碗盤圈足內壁垂直,外壁內斜;中期開始圈足內外壁皆內斜,成倒八字形,這個特點始 於成化朝.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