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友人購入一件《童子持荷》圓雕玉器,問我是否「白玉」,因為全件幾乎皆潔白可人.他知道並非宋代雕琢,但卻以為是晚清之作,乃仿宋白玉形制云云.
我端詳了好一會兒,斬釘截鐵地告訴他:那不過是近仿品,用現代化機器輔助雕成,而且絕非中國白玉(軟玉),而是緬甸翡翠(硬玉),只不過全件無「青」,
也無「皮」(褐紅),亦非「紫翠」(紫羅蘭玉).他大感詫異,因為萬料不到會用無「青」的翡翠白色部分冒充白玉.翠玉無「青」,僅餘白地,大多不值錢;除
非是「有種無色」、地子(地張)細膩晶瑩和均勻亮麗則作別論.它們的玉紋與顆粒結構皆和中國白玉迥異.
翡翠不一定是翡紅、艷綠或「白底青」,有些原石除了有大量白地,同時兼有青、紫(濃淡不一)、黃(如「蜜糖玉」)、紅(皮),亦即三色或四色並存.若各色與地(質佳者)互相融和,加上精湛如巧奪天工的雕藝;那麼,同樣價值不菲及有「升值」作用.
例如附圖,就是圓雕「如意童子」(褐紅)安坐大鯉背部(粉紫),魚尾及頭頂皆有少許「青」,生動地浮游海浪上(褐紅),寓意「大魚大利」;正是「福祿壽」三色翡翠代表作.
(摘自香港《大公報》 文/李英豪)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