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曾侯乙編鐘
音樂專家們驚奇地發現,看似笨重的編鐘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更重要的是,編鐘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相當於5/6部鋼琴的音域,絲毫不遜色於同樣聲稱唱歌能跨越5個八度的烏克蘭籍世界著名歌手維塔斯,可說是戰國時期的「海豚音」.
再現曾侯乙生前的編鐘原貌
中國音樂史學會會長王子初教授多年來一直研究編鐘音樂,他認為,1978年出土的編鐘,和曾侯乙生前所使用的編鐘有兩處不同.
「編鐘最下面一層最中間的大鐘俗稱『楚王镈』,是當年楚王賞賜給曾侯乙的,曾侯乙入葬時,為了放置這口『楚王镈』,它右側的所有大鐘都往外挪了 一個位置,這也導致最外面的一口大甬鐘沒有出現在我們今天看到的編鐘上.中國音樂學院訂製的這套編鐘,讓這口大甬鐘再現並『歸位』.」
此次復原曾侯乙編鐘的另外一個變動是懸掛編鐘的第二根橫樑的長度比原件加長了40多公分.在出土的編鐘原件上,橫樑最外側掛著兩個編鐘,而其餘 所有的編鐘都是掛在木框內側的.「當年曾侯乙入葬時,編鐘太長放不進去,工匠們把右邊第二根橫樑切短了一部分,導致這部分的編鐘排列太緊,只好挪出了兩個 編鐘放在外面.」王子初說,復原件將兩個編鐘挪回了它們本來的位置,橫樑也加長了.
不過,按照王子初的研究,新制的最大甬鐘要達到最標準的音色,重量必須達到20噸,但目前因為編鐘橫樑的限制,這個重量根本無法達到.
■複製編鐘需經國家批準
據介紹,要複製出和原件一模一樣的編鐘,要求非常嚴格,必須同原件尺寸、外形,甚至音色上完全一致,還得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批準,而編鐘的製作過程也非常繁瑣.
負責此次復原曾侯乙編鐘的武漢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前近30年裡,他們一共複製出3套曾侯乙編鐘.第一套製造於上世紀80年代初,現在存放在湖北省博物館(微博),第二套是最完整的,目前收藏於臺灣國父紀念堂,第三套則存放於陜西黃帝陵.
工作人員說,每複製一次,硅膠模就被湖北省博物館收回保存,所以想多次複製也根本不可能.
複製好的編鐘到底怎樣才算合格?王子初介紹,除了外形不能有差異之外,編鐘橫樑上的紋飾、鐘體的大小、音色等都是檢驗時專家們重點關注的內容.
記者昨天在驗收現場看到,一位工作人員負責從正面和側面敲打每一口鐘,兩位音樂專家負責錄音,還有一位工作人員在每口大鐘後面用儀器進行聲音的 記錄.檢驗現場不能有任何的雜音,敲響一個聲音後,電腦立刻顯示出該音色的各種頻譜信息,專家們將依據這些信息來驗證編鐘的發音是否標準,而音樂延長的時 間也不能超過要求.
王子初認為,這套復原的曾侯乙編鐘更能體現出古代設計者對編鐘的設想.由於當時的鑄造工藝和音樂水平,編鐘的音色、音質現在看來並不是百分百標 準,編鐘上也存在著沙眼、翹角等瑕疵,而在現代人高超的鑄造工藝下,除了改動的兩處,復原的曾侯乙編鐘與原件外形、重量一致,甚至一些細如頭髮絲的紋飾, 也與原件一模一樣.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