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惟妙惟肖的康熙仿明初禦瓷

 新浪收藏

景德鎮出土的明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盤景德鎮出土的明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盤清康熙仿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盤私人藏品清康熙仿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盤私人藏品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永樂纏枝花斗笠碗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永樂纏枝花斗笠碗
路傑
清代康熙朝的製瓷業是中國陶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康熙一朝六十餘載,御窯瓷器不僅在創新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在摹古方面也有極高的藝術造詣。 尤其是對於明初官窯製品的仿製,不僅形似,對於器物的韻味把握更是惟妙惟肖,幾可亂真。
早期的陶瓷研究學者一直認為明代官窯五彩瓷肇始於成化,對於明代《博物要覽》中“宣窯五彩,深厚堆垛”的記載,因為缺乏實物資料而無從考證,只能將信將疑。 直到1984年攝影師王露在西藏薩迦寺偶然拍攝的一對宣德鬥彩鴛鴦紋碗的照片,才逐漸揭開了宣德五彩瓷的神秘面紗。 而後在1988年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中發掘出一件明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紋盤,則進一步印證了文獻對於宣德五彩記載的真實性。 康熙仿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紋盤,盤口用青花書寫藏文吉祥經一周。 經比對,雖然康熙仿品與宣德母本在個別藏文字體的寫法上稍有偏差外,所書字數完全一致。 盤外壁繪對稱蓮荷紋四組,並繪有鴛鴦四隻,構圖與宣德母本別無二致。 筆者推斷,當時應該是有宮廷圖樣或者是參考宣德實物製作的。 這件器物屬於“純摹古​​”,沒有寫康熙本年官窯款,而落“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
永樂、宣德兩朝的三十餘年裡燒造的青花瓷堪稱稀世珍品,其頗具異域風格的造型、濃重明豔的髮色、超凡脫俗的紋飾,被譽為“發曠古之未有,開一代之奇葩”。 康熙朝在仿製時,同樣刻意模仿青料濃艷流淌的藝術效果,神形兼備。 仿永樂青花花卉斗笠碗,胎體輕盈,釉質細膩,釉面晶瑩肥潤。 經過查考,其製作母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碗外壁繪纏枝牡丹四朵,線條疏朗,筆法流暢,可以清晰看出描繪青花時,用反复點染描摹追求“蘇麻離青”色調。 碗外壁所繪的四朵花卉並沒有按照一般官窯作“十”字狀對稱。 通過與館藏永樂原器比對發現,原器的花頭就是不對稱的,同樣是兩朵緊貼,相互依偎。 可以說,康熙仿品是對原物一比一複制的忠實寫照。 據筆者查考,除了這種無款花卉斗笠碗外,康熙一朝燒製過為數不多的落有本朝款識的纏枝花卉斗笠碗,其花頭同樣不對稱。
來源:《文物天地》2015年1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