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清代金鎛鐘清代樂器——笛清代樂器——笙
文_凝石
中國古代把經過人的加工而成的自然物叫做“器”,而把人的文明秩序的社會行為稱為“禮”。 無論是“器”還是“禮”,都和人密切相關。 於是,人和器、人和禮演繹出文明美麗的花朵和寶貴的果實,這極為突出地表現在宮廷禮樂所用的樂器之上。
中正典雅的“樂”
傳說黃帝命樂官伶倫首製音樂,舜帝命樂官夔首製樂舞,其後中華禮樂逐步形成。 禮樂文化始於周公。 他繼承和總結夏商禮樂,以民眾治國為重心,制定了系統的禮樂制度。
“樂”字最初讀yuè,本義為樂器,是一個像形字。 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很像“弦附木上”,看上去像古代的琴。 如《史記》中記載:“太師抱樂”。 到了金文,中間出現一個“白”字,很像是一件調弦器物,小篆文中的字形則是由金文直接演變而來。
“樂”字後引申為“音樂”。 即具有節奏和旋律、通過吟唱和演奏來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音聲藝術。 如《易經》中記載“先王以作樂崇德”。 “樂”字後來因為用樂器彈奏出的音樂能使人快樂,所以“樂”字又引申為“快樂”、“喜悅”的意義,讀音變為lè,這一含義沿用至今。 如“知足常樂”。 “樂”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含義:指人的心聲,表達思想感情。 《禮記·樂記》中“禽獸知聲而不知音”。 “音”能提升人道德有益身心健康,就成為“樂”,“德音為之樂”。 即“禮樂”之“樂”。
“五音”和“八音”
雅樂之“雅”。 來源於一種稱為“雅”的樂器。 “雅”是古代的一種鑲嵌有像牙的竹製樂器。 雅,也來源於商周玄鳥的崇拜。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美國華盛頓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商代青銅鳥尊,可作佐證。 週人也有敬拜烏鴉的習俗。 西周早期大鳥尊,明顯是烏鴉造型,有三足。
“五音”即:“宮、商、角、徵、羽”。 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簡譜的1(do) 2(re)3(mi)5(sol)6(la)。 中和韶樂之頌歌均採用五音,歌唱音色古樸典雅。 雅樂的樂曲是用“工尺譜”來記譜,只有5個音,音節簡單。
“八音”:早在3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產生。 即根據製作材料,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樂器。 “金”如鐘、鐃、鐸;“石”如“磬”;“絲”如“琴、瑟、箏、築”;“竹”如“簫、篪、笛”;“匏”如“竽、笙”;“土”如“塤”;“革”如“建鼓、搏拊、節鼓”;“木”如“柷、敔”等。 清代雅樂還採用了鎛鐘、特磬等樂器,使用麾作為樂隊指揮器。
禮樂之器
清代雅樂所使用的樂器,幾乎完全承襲明代。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宮中開始大規模地製造樂器。 用竹主要取自江南,僅簫、笛用竹,蘇州和江寧兩織造即備辦了2,000根,後唯恐不夠,又準備了5,100根。 正如乾隆朝和碩莊親王允祿在奏摺中所言: “製造樂器則自康熙五十二、三年陸續頒付太常在案……康熙五十七年樂器俱已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和韶樂演奏規模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樂隊中所使用到的十六種樂器,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
八音樂器詳細介紹如下:
金,指金屬樂器。
主要有:鐘、鏞、鉦、鐃(náo)、鐸(duó)等,大多由銅或銅錫混合製成。 特性是聲音宏亮,音質清脆,音色柔合,足以代表中國樂器“金聲玉振”之金聲。
鐘分兩種:單獨懸掛演奏的叫“鎛鐘”;成組大小排列的叫“編鐘”,編鐘敲起來聲音有高低變化。“特鐘”是清代宮廷雅樂中重要的樂器。 演奏時位居編鐘之東,凡作樂,先擊鎛鐘。
石,指的是用石或玉製成的樂器。
特磬。 質地多為碧玉,也有靈璧石。 清代雅樂本來沒有鎛鐘和特磬。 特磬的製造,起因緣於鎛鐘的鑄造。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出土了一口古鐘,恰巧趕上歷時5年的西北戰事大捷,原本獨立的兩件事被聯繫起來,乾隆帝下令鑄造鎛鐘。 鎛鐘與特磬,歷代樂志均有記載,唯明代空缺。 現鎛鐘已有,特磬也應具備,正為“金聲必兼玉振“。 因此眾臣上奏皇帝,請求添置特磬,與鎛鐘俱為特懸,以備中和之盛。 並請采和闐美玉,琢為特磬,較過去所用靈璧石磬更勝一籌。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奏議被皇帝准奏。 下詔製作特磬。 在《史記》製造過程中,最初因時間緊迫,仍採用靈璧石料,由產地限期運往京師樂部。 史料運到立即開工製作。 製作完成後,乾隆二十六年特磬首次演奏。 後來,新疆玉石的不斷進貢,特磬製作才改用碧玉。
編鐘、編磬。 鐘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迄今發現最早的鐘是出土於陝西省長安縣龍山文化遺址的陶鐘。 鐘在古代不僅是樂器,同時是權力和等級的象徵,常與鼎並提,稱為“彝器”或“重器”。
清代編鐘上端為交龍鈕,鐘體刻龍戲珠圖案,襯以雲紋和纏枝紋等,開光面上,鑄有陽文律名和年款。 清代編鐘由於鍾體厚重,下口微收,因此音色堅實、明亮,演奏起來頗為肅穆和華貴。
清代編磬由碧玉或靈璧石製成,為鈍角矩形。 中和韶樂設編磬一組,由一人演奏。
革類樂器:
革是指以野獸皮革製成的樂器。 鼓是我國出現年代最早的樂器。 “建鼓”是雅樂的重要樂器。 在祭祀和樂舞中,鼓也有廣泛的使用,古人常把鼓的演奏作為一項最隆重的禮儀。 因此,鼓成為歷代雅樂中形制種類最多的樂器。
搏拊。 又稱拊鼓,最早的記載見於《周禮·春宮·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鄭康成注:“拊形如鼓,以韋為之,著之以糠。”這一形制一直沿用到元代,明代將搏拊改為形如小鼓,兩面蒙以皮革,以木框為邊的式樣。
清代樂器——簫
木類樂器:
形狀像個方鬥,上寬下窄,邊上有個洞,把一支柄槌放進去敲擊發聲。 柷(zhu)和敔(音yǔ)是歷代雅樂的專有樂器,柷用於起樂,敔用於止樂。
敔的歷史久遠,《尚書·益稷》載:“合止柷敔”。 鄭玄所注更為清楚:“敔,狀如伏虎,背有刻,鉏铻,以物櫟之,所以止樂。”演奏中和韶樂時,奏者立於敔側,以劈成細莖的籈逆刮敔背上插列的木片使之發出聲音,作為中和韶樂的結束音。
清宮樂器——排簫
竹類樂器:
竹是指竹類製成的樂器,主要有:簫、笛,管、篪。 管狀吹奏樂器迄今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是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墓葬出土的豎吹骨笛,用鶴的尺骨製成,多為七孔,能完整地吹出六聲音階。 經碳十四斷代測定,舞陽賈湖骨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足以見笛子歷史的悠久性。
簫:古代單管豎吹的樂器稱笛,所稱簫者為排簫。 唐宋時期的尺八、簫管和豎篴則是明清時期簫的前身。 為區別橫吹之笛,明代將豎吹者稱為簫。
排簫。 早在原始社會,已有用蘆葦編制的葦籥。 相傳虞舜時期有名為《簫韶》的樂舞,其中的簫即為原始排簫。
篪(音chi)是用竹管製成有八孔像笛子的樂器。 篪與笛的音色相似,但兩者無論從外形還是演奏手法上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 北宋音樂理論家陳暘在《樂書》中“篪之為器,竹為之,有底之笛也”的記載指明了篪與笛的主要區別。 演奏時,雙手執篪端平,掌心向裡按孔。 迄今發現最早的篪為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篪。
清宮樂器——柷
土類樂器:
塤的歷史悠久,目前發現最為古老的塤距今已有7000餘年,清代紅油金漆龍塤作為一種合奏性吹孔樂器,用於各種壇廟祭祀與殿陛朝會時的中和韶樂之中。 塤之音色低沉柔美,吹奏時以手捧塤底,成對使用能增強其聲音的厚度。 此塤整體光亮如新,手感沉穩,紋飾生動,色彩艷麗,充分顯示出清宮皇家御用樂器富麗堂皇的特點。
匏類樂器:
古人用乾老的匏瓜製成樂器。 包括笙和竽等簧片樂器。 笙是和聲樂器,竽形狀很像笙,比笙大一點,管也比笙多。 濫芋充數的成語故事說明早在數千年前就己經普遍流行。 笙的起源相當久遠,甲骨文中的“和”字,即是吹笙的象形字。 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六件匏制笙。 清代中和韶樂所用之笙,製作笙鬥的材料不再是匏,而用木代替,匏腰安短嘴,短嘴末端安長嘴,形如鳳頭。 匏身及吹管全刷黑漆,繪金雲龍紋,吹管外垂五彩流蘇。
絲弦樂器:
古琴,古代稱琴或瑤琴,古時,琴、棋、書、畫並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傳說神農“削桐為琴,絲繩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 史載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先人已創制出了古琴。 最初的琴只有五弦,至周代時成為七弦。 現今已知年代最早的古琴是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初期的十弦琴。 古琴被稱為“八音之首”,包含著深厚的音樂文化內涵,也是傳統樂器中最能體現“中和”之美的特色樂器。
瑟,又稱“灑”。 《詩經》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的描述,可見琴瑟二器密不可分。 古代用於宴饗禮儀和祭祀活動中的歌唱伴奏,隋唐以後民間失傳,成為宮廷音樂專用樂器。
清代中和韶樂所用之瑟,面圓底平,中高,首尾俱下,體用桐木,黑漆,瑟面繪雲龍紋,首尾為錦紋,側面為流雲紋,後端用繪龍黃緞承弦,梁用紫檀,弦孔用螺蚌為飾,用兩個刷金座承擔。
清代宮廷禮樂之器,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其所代表的是五千年的中華禮樂文化。 在世界主要流域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這和禮樂文化的傳承不息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 無論是興盛,還是衰微,禮樂文化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中每個中國人。 禮樂蘊涵著先人的宇宙觀和生命觀,是典型的非物質文化形態。
古代禮樂文化,“禮”是內容,是核心。 “樂”是形式,是特徵。 “禮”和“樂”結合形成“禮樂”,其意義已經超出了兩字的簡單相加,而形成了中華獨特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文明發展累累碩果。 中華文化復興、建設美麗家園、保證國泰民安、實現“中國夢”,離不開中華禮樂的傳承和創新。“韓國宗廟祭祖禮樂”早在2001年已經被批准為第一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效仿中國雅樂的“越南雅樂”也於2003年獲批進入第二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完全可以說明北京宮廷壇廟禮樂更加有資格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源:《藝術品鑑》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