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秦嶺觀賞石:自然美的精彩幻變

《終南陰嶺秀》  《終南陰嶺秀》
中國園林資材網2月20日消息:秦嶺觀賞石的美,正在於她的自然美的呈現.
  中國人敬石愛石,乃至將其賦予了生命的色彩.一塊好的石頭,就如同一本好書,古人愛石就如愛書一樣,因為石頭同樣能讓思想自由馳騁於其間,讓你有百讀不厭之感──
  秦嶺石
  彰顯自然美的藝術形式
  歷經億萬年的滄桑歲月,風蝕水浸,秦嶺石呈現出的天然的紋理:凹凸詭異、色彩斑斕、質地蒼潤、粗獷自然、雄強大氣、意蘊高古,成為其獨具的藝術 形式語言.秦嶺觀賞石的品種多樣,其中,最受推崇的是造型石和圖案石.造型石棱角分明、形象生動、凝重而曠達;圖案石線條明晰多變,惟妙惟肖、意蘊深邃. 就石質而言,蠟石為石中上品,色彩豐富,有紅、黑、黃、白、綠、紫、青、彩蠟等等.在保持原生態之美這一點上,秦嶺石獨領風騷,其背後文化的博大、歷史的 厚重,使其形式與內容完美交融,也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正因如此,獨具個性與風格的秦嶺石,才成為有血肉靈魂的自然藝術珍品.秦嶺賞石《北極情》為 白蠟石,質潔如玉,可與和田玉媲美,畫面將正在哺乳的北極熊母親與幼子之間的親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賞石《青山不墨千秋畫》為青蠟石,畫面中,青山不用施粉 潑墨就是一幅留存千秋的美麗畫卷;賞石《綠水無弦萬古琴》為綠蠟石,一泓碧水,風拂條條波紋如琴絃,亙古至今,奏出悠揚的動聽琴聲.
  麗山秀水讓人流連忘返,世俗生活羈絆的人們卻難隨時隨地徜徉其中.於是,將優美的自然濃縮於方寸咫尺之間的奇石微景,彌補此生缺憾:置身其中,寄託情致,時刻都能生發出無盡的奇思遐想來.也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藏石養性,賞石修身」吧.
  賞石藝術家
  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羅丹曾說:美無處不在,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眼睛」對賞石尤為重要,撲面而來的自然物象,唯有賞石家將文學、美學、音樂、繪畫、雕塑、社會 學等經驗感悟集於一身,使自己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才能識辨作品的氣象和境界.因為,真正的美石散落在千里秦嶺的深壑幽谷,資源稀少、尋覓艱難,這正 是秦嶺觀賞石的珍貴之處.
  秦嶺賞石《古語》,發掘於秦嶺山深處,是賞石家歷盡艱辛扒翻出來,她的奇異之處是罕見的茶色蠟石,古樸滄桑,似披閱古今,攜無盡信息而至.面對 複雜而多變的秦嶺石,賞石家必須能從中看到常人所看不見之美.譬如有些常人所謂「丑」和「殘缺」的部分,在賞石家眼中卻不然:它們豐富了秦嶺觀賞石的文化 內涵,同時也增添了賞石樸實率真的自然美感.以賞石《春江花月夜》為例:該作品通體為彩蠟石,色澤艷麗,畫面中一江澄碧春水,一輪圓月於蒼穹暮靄中若隱若 現.其中,「云天圓月」正好在畫面「殘缺」部位,模糊中的動感,宛若霧遮云繞,給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賞石《琵琶行》,青綠蠟石,圖案凸凹變化奇妙,仕 女體態豐腴,髮髻高挽,手持琵琶邊歌邊舞栩栩如生,正所謂「石中有畫,畫中有詩」,整個畫面展示出自然美的意蘊和詩意.
  賞石「命名」
  自然得體 內涵豐富
  賞石作品「命名」的最高境界,是能喚起觀者內心最深遠的想像.命名的好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作品的藝術魅力.含蓄而高雅的精準命名,令人過 目不忘,回味無窮.如石作《終南陰嶺秀》,氣勢恢弘,景象秀美.遠眺初春的終南漫山青翠,陡坡陰凹處積雪皚皚,側旁松濤高潔偉岸,頓生「君子比德」的觀 念,由而賜名.再如賞石《五蝠臨門》,如浮雕般的五隻蝙蝠躍然石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是「福」的象徵,畫面黃白藍三色搭配協調,棱角凹凸變化層次分 明,對比明快悅目,令人深感大自然鬼斧神工.
  賞石家根據石頭自身的特色,去發現、濃縮賞石所具備的或隱或顯的文化內涵,恰如其分命名,並由此引發觀者移情,生發更多的想像,去思考和回味, 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命名對於賞石來說,如虎添翼、畫龍點睛.反之,那些索然無味、大而化之、牽強附會的命名,則會降低藝術品位.雖然「靈石可言,精美的石 頭會唱歌」,但石頭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終究還是需要賞石家的獨特創意來賦予.如此看來,能否準確把握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是賞石成敗的關鍵.
  由此,命名對觀者起到了極佳的引導和啟示作用,不僅自然得體、內涵豐富,還達到了強化意境的藝術效果,令人難以忘懷.以達到最終的審美目的.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