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骨刺不是一個確當的名詞,因為它既非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它的正確名稱應該是骨疣。
骨疣是關節因退化而自行修補的正常現象,只要生長的位置未壓迫到神經,一般都不會引起任何症狀;因此,大多數「骨刺」都不需治療。
骨疣最常發生於必須承受身體重量的關節部位,如脊柱、膝及踝關節等處。發生骨疣時,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沒有任何症狀。許多人是因為有其他病症,在接受X光檢查時才發現「骨刺」;這種現象顯示,關節軟骨已發生某種程度的損傷,而身體已作了相當的修補。
第二種情況是,局部關節會感到疼痛,出現發炎的症狀或功能異常。這往往是關節炎本身變化所引起,而不完全是骨疣之過。
第三種則是骨疣引起了併發症,例如在它附近的軟組織,尤其是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時,會使病人疼痛難當。併發症的程度及嚴重性,完全因受壓迫的部位而異。
如果骨疣位於頸椎,因為此處的結構特殊、空間有限,致使頸神經被壓迫的症狀比較急劇。所幸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因為椎體四周的範圍很廣,而神經所在位置只在後方或側外方的一小部分,如果疣突出的方向不是朝向神經,則不致引發神經的壓迫症狀。但是,如果壓迫到附近的神經,則除了會引起局部症狀外,也可能蔓延或放射至全身肢體。這時,波及的範圍完全視被壓迫的神經位置而定。
神經持久受到壓迫,受這些神經支配的皮膚會產生麻痺,肌肉也可能癱瘓;如果只是短時間的刺激,神經也會腫脹,引起腫、痛的炎性反應。
至於腰椎部分,於脊髓神經根的活動範圍很大,引起壓迫症狀的機會不多。但是,如果在脊椎體間或突間關節形成的骨疣很大,致使整個椎管或椎間孔縮小時,仍然可能同時壓迫到許多脊髓神經,致使下肢麻痺,甚至引起癱瘓。
病因 :
骨疣是身體
對軟骨損傷後的自行修補反應;當關節中的軟骨因退化、感染、外傷或炎症等,遭受破壞後,便會減少對外來壓力的承受、吸收及抵抗力,並形成許多裂隙。為了修
補這些缺損,殘留的軟骨會自行增生,以填補退化及失落的部分。不過,由於軟骨內部這時還在繼續退化,會使增生的軟骨磨失或脫落於關節中,並使軟骨下的骨質
增厚、變硬。
一般而言,關節面的中央部分不僅要承受人體的鉅大壓力,而且經常在磨擦運動,因此,修補或骨化的進行方向會推向壓力較小而張力較大的邊緣,使增生的骨質在關節四周形形成唇形突起,這就是所謂骨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