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最后的新疆红钱:宣统通宝

  新浪收藏

QQ截图20151203163648图1
  新疆红钱别具一格,种类繁多,版别复杂,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区特色,备受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青睐。新疆红钱开铸于清代乾隆年间,此后历朝都有铸造。“宣统通宝”是清代新疆地区最后铸造的红钱,也是铸时最短、铸量最少的新疆红钱。
  18世纪中叶,西域回部准噶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重新统一新疆,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皇帝下令将天山南路原来流通的回部普尔铜币销熔,改铸圆形方孔的“乾隆通宝”钱(图1)。
  次年,在南疆的叶尔羌设立钱局,由户部颁发样钱,仿照制钱样式,铸造面为汉文“乾隆通宝”,背面为满、维文叶尔羌地名的钱币。这种钱币以纯净红铜铸造,颜色深红,故称新疆红钱。红钱与内地制钱的比价为1:5,即一枚新疆红钱可换五枚内地制钱,这种比价关系一直延续至清代末期。此后,每遇新帝登基,新疆都铸造有新的年号红钱。嘉庆、道光、咸丰(图2)、同治、光绪,直到宣统都铸行过年号红钱。从存世实物看,清代新疆先后共有叶尔羌、阿克苏、乌什、库车、喀什噶尔、伊犁、迪化等七个铸钱局开铸红钱,钱径一般在2.4厘米至2.6厘米之间,重3.6克至4.8克左右,与内地小平制钱相比略显厚重。
  晚清时期因铜价上涨,铸钱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各地铸钱局相继停铸圆形方孔铜钱。至清末宣统年间全国大部分地方的铸钱局已经停铸铜钱,仅户部宝泉局铸过“宣统通宝”小平钱,广东宝广局、福建宝福局制造“宣统通宝”小型机制币,以及新疆地区铸有“宣统通宝”红钱。新疆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继续铸造“宣统通宝”铜钱的省份之一。
  “宣统通宝”红钱铸于宣统元年(1909年),该钱正面铸汉文“宣统通宝”四字(图3),背面穿上铸汉文“库”字,穿下铸汉文“十”字,穿左右铸满文、维文“乌什”字样,其形制特征与其他年号红钱大体相仿,但铸造更为粗陋,铭文书写歪扭,轻重厚薄不一,品相大都不精,上佳者难求。
  “宣统通宝”乌什局库十红钱背面汉文“库”字代表新疆库车钱局,但满维文“乌什”又捐新疆乌什钱局,一枚钱币上同时出现两个铸钱局名称,谁才是真正的铸造者?这成了钱币收藏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后据考证,清代新疆各铸钱局之间常有相互代铸钱币之事,如阿克苏钱局曾为喀什噶尔钱局、库车钱局曾为喀什噶尔钱局代铸钱币等。一般情况下,在钱背穿孔左右用满、维文所记的地名为实际铸造钱币的钱局名称,穿孔上方用汉字标注所代铸的钱局名。
  “宣统通宝”红钱是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铸行的最后一种方孔圆钱,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铸行的最后一种年号钱,又是清代新疆地区铸行的最后一种红钱,在中国货币铸造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且由于“宣统通宝”红钱铸造时间短暂,铸额较少,迄今存世数量不多,因而稀少名贵,向来为藏家和喜好者所珍爱。(叶雯)
QQ截图20151203163637图2
QQ截图20151203163629
QQ截图20151203163613图3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原标题:最后的新疆红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