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夏山圖》
傅抱石《夏山圖》尺寸:191×61cm 約10.5平尺。 抗戰期間,傅抱石自1939年入蜀寓居重慶西郊金剛坡下,羈留川東前後八載。 在這八年裡,畫家以超常的勤奮和無限的熱情,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以前無古人的“抱石皴”令畫壇為之一振。 傅 抱石曾自己說:“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是辜負了四川的山水……以金剛坡為中心周圍數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確是好景說不盡。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隨 處都是畫人的粉本。煙籠霧鎖,蒼茫雄奇,這境界是沉緬於東南的人所沒有、所不敢有的。”在這段時間裡,他經常落款“東川金剛坡下”。 長期以來,這批金剛坡時期的作品一直被視為傅抱石一生創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此幅《夏山圖》高近兩米,堪稱畫家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此幅作於1944年,就在前兩年,畫家在重慶成功舉辦了“壬午個展”,聲譽日隆。 初到重慶時,由於傅抱石長期以來在美術史方面的著述,許多人都以為他根本不會畫畫。 這時的傅抱石雖然也曾在南昌舉辦過畫展,但確實平素不願將作品示人。 面對川東的山山水水,傅抱石在苦苦醞釀著畫風的轉型。 他 在《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寫到:“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個極小的院子裡原來是做門房的,用稀疏竹籬隔作兩間,每間只有不過方丈大……寫一封信,已夠不 便,哪裡還能作畫?不得已,只有當吃完早飯後,把僅有的一張方木桌,抬靠大門放著,利用門外照來的光線作畫。畫後,又把方木桌抬回原處吃飯,或作別的用 途。”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傅抱石在“壬午個展”拿出了近百幅作品,並受到徐悲鴻、郭沫若、宗白華等的熱情讚揚。 對傅抱石來說,1942年的“壬午個展”是一次成功的藝術宣言,不僅讓其畫名大振,更關鍵是讓其在“抱石皴”的探索完善上堅定了信心。
此幅《夏山圖》畫家自題寫唐人詩意,盡得天地蒼茫雄渾之概,極富“紀念碑式”山水的宏偉氣質。 傅抱石把畫幅大半都佈置成重重的山巒,形成鋪天蓋地的磅礴氣勢。 但在這一大塊如“黑雲壓城”般的“結構”裡,卻有層次,有脈絡。 傅抱石從金剛坡的山水中發現,川東是土石混積的山脈,平時無水,然一場大雨後,霧就起來了,此時的山石、樹木、溪泉都混沌在一起,形成獨特的自然面貌。 傅抱石以破筆散鋒大膽入畫,連皴帶擦,就是為了營造這種天地一體,蒼茫混沌的效果。 再加以渲染,把線和皴統一成面,將整幅畫面的調子和諧起來,於是山水雲霧揉合在一起,成就一個無比豐富的世界。 畫面下方的有幾位高士,結伴暢遊,亦帶領著觀眾走進傅抱石營造的豐富的山川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