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營元帥
所謂「五營」即以村莊或廟宇為中心 , 無廟則以神壇為主,而設的五方神營,分為東、西、南、北、中五營, 或稱左營. 右營. 前營. 後營. 中營等五營, 採用軍事兵營形制, 以三角形旗幟來代表各營番號。
五營兵馬除了鎮守村界之外,法師執行儀式的法場也有五營兵馬負責把守。所有的法師儀式都是以「召營」(或稱招兵)為起始,以「犒軍」(或稱賞兵)與「放營」(或稱放兵)為結束。
五營神軍依其守護地點的不同,可以分為「內營」與「外營」兩種。
內營即是祀奉於宮廟中的「五營首」、「五營旗」或「三十六官將頭」,為隸屬於主神的近衛軍。台灣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五營頭。 「五營旗」來代表,中央的中軍則須安主神令牌,以代表此為主神統率中軍的「內五營」「中軍」則一概由所祀「主神」為帥,此為「內五營」。,而內營的「統帥」則分別由
「溫元帥」領「東營青龍軍」、
「康元帥」領「南營朱雀軍」、
「馬元帥」領「西營白虎軍」、
「趙元帥」領「北營玄武軍」、
外五營(傭兵營)一般設於村落外圍與宮廟外四隅,具有外在形式,為主神派遣的聚落防衛軍。設營地點大多選在四方要道的出入口或制高點上,「中軍」則居於廟後正後方,或廟埕外側合祀一處,兵馬總數三十六萬,有總兵三十一萬及軍馬三萬一,「外營統帥」則由
1. 張基清 蕭其明 劉武秀 連忠宮 李哪吒
2. 溫瓊 康妙威 馬子貞 趙光明 李哪吒 [中營]
3. 辛 池 蔣 洪 李哪吒 [中營]
4. 羅昆 文良 羅燦 招賢 李哪吒 [中營]
5. 林 徐 馬 龐 石
6. 胡其銘 蔡坤君 金記宿 王直元 吳德祥
軍隊(兵馬) 9仟9萬兵 8仟8萬兵 6仟6萬兵 5仟5
五營以神壇為中心 依五行方位而設兵營:
東營九夷軍 青令旗 青面張基清將軍
南營八蠻軍 紅令旗 紅面蕭其明將軍
西營六戎軍 白令旗 白面劉武秀將軍
北營五狄軍 黑令旗 黑面連忠宮將軍
中營三秦軍 黃令旗 黃面李哪吒將軍
外營通常僅以書有五營將領的竹符.紙符或旗幟, 作為象徵物,其上以墨汁書寫「敕令□方□元帥安鎮」或「敕令□方□□大神君」之類的符文。
1.竹符:內、外營均有。以高約兩尺的竹節剖開而成,其上以硃筆書寫營稱、將領和兵馬數,或僅畫上符文;符頭上包有金紙、紅布或五色布。
2.令牌或石牌:僅外營。為削尖之長形木牌,多立於木架上,其上書有營稱、將領與兵馬數。
3.三十六官將:其形式是「人首鎗身」,上身為木材雕刻製成的木偶頭,臉部分成五種顏色的各異表情,其餘部分為銅 條,分成3排,插在特製的木架上,置放在廟宇的神龕或案桌上。
4.紙像:為外營的具象構件,依五方色糊成神像祀之,除了紙像之外,亦有紙馬、紙旗、或紙製涼傘;此類構件多出現在小祠式外營內。
5.五營令旗:通常五營令旗被放置在宮廟中案上的方形小木架中,依照「四隅」的觀念插放。五營令旗均為三角形,旗面上有些會繡圖案與文字,有些則不具圖文。
6.五營首:造型與三十六官將相似,也是「人首鎗身」,面部顏色皆為金色,分別代表張、蕭、劉、連、李五位將領。
7.壺、碗、烘爐、冬菜甕與瓷燒:僅外營有。居民將日常用品作為外營的構件,通常都是做為祭煞用的。
另外還有剪刀、尺、鏡符與五方安鎮符,紅瓦,轄營令牌與黃旗等數種。
五營營頭所分佈的位置與營頭「鎮符」儀式所經歷的路線,有別於傳統社會中其他如聚落內依附血緣,籍貫而形成的地域、甲頭廟或其他共神信仰圈。五營領域以聚落為單位,隨著時代的改變, 新建民宅已經超出舊領域範圍,因此藉由改變鎮符路線、增加總營或小營、遷移營頭等重新詮釋五營信仰 。分別為:
東營-東方-青旗-九夷軍-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馬
南營-南方-紅旗-八蠻軍-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兵馬
西營-西方-白旗-六戎軍-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兵馬
北營-北方-黑旗-五狄軍-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兵馬
中營-中央-黃旗-三秦軍-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兵馬
所謂「犒軍」,就是犒賞五營神兵。 五營神兵屬於神界軍事系統的兵將,負責陰陽兩界的作戰防禦,以保護地方安寧。 五營神兵本是王爺才有的兵將,受其調派與指揮,不過現在許多區域性神明,如媽祖、關聖帝君、大道公、大眾爺等都備有五營神兵,來防衛莊頭,抵禦邪魔。
五營神兵在各廟宇中設有指揮總部,主神在派遣五營神兵時,必須先備牲醴「犒軍」,然後由道長「放軍」,把神兵令旗插在法場的五方,代表部署完成。
基本上,五營有內外營之分,凡是受過歷代帝王敕封的正神,如關聖帝君、媽祖、保生大帝與王爺等,都設有內外兩營,而本來沒有兵權卻擅自擁兵的厲神,如大眾爺、萬善爺等則只設內營。
內營總兵馬為三十六萬(三十六營將),是王爺的近衛軍,負責本部安全,大都以五營旗和五營頭來像徵。
外營是以王爺廟為中心,分佈在莊頭的五方營寨,總兵三十一萬,是部落的守衛軍。
一
般民眾相信,五營神兵會鎮守村落,協助地方,帶來人民居家安全。為了感謝這批守衛隊,各廟宇、民宅除了平日備有「馬草水」以饗各路神兵神馬,早晚焚香祭拜
外,更於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或主神誕辰日的傍晚,在廟埕或自家門口舉行「賞兵」之禮,來犒賞五營神兵一個月來的辛勞。
安置完成後,要用生的牲禮如魷魚、生肉、麵等祭拜,並用專屬的金銀紙於稍後焚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