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3 長3.6 寬1.9公分)
15-205.一件遼金白玉嘎啦哈骨勒的收藏(100.1.8)
此
次賣家為中年的林先生,專營玉器,早年就從大陸跑單幫找貨,後來在台中定居。幾年前才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攤,是玉市大陸單幫客攤位中少數賣老玉及新疆和
闐玉的攤位。所販賣玉器,新舊雜呈,不過大部分是屬年代不高的早期製品,若有年代開門的入清老件,則為等級不高,不是玉質較差,就是雕工不夠細緻。每次玉
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瀏覽,但只買過幾件入清老件中等玉件,看了會令人心動的較高檔的玉件則從來未曾見過。
(100.1.8)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大略瀏覽一遍其桌面所陳列玉器,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後再需詢問其價位的。於是詢問其是否帶來其他較精的?他表示現在跑單幫生意難做,大陸進貨難買,臺灣擺攤難賣。接著他從褲腰掏出此件白玉嘎啦哈骨勒,說此件是十幾年前所收藏,因近來找不到玉質較好老件玉器,才拿出來賣。看此白玉嘎啦哈,玉色白中略帶灰,玉質白淨沒任何雜質及瑕疵,雕工古樸工整,曲面圓滑流暢,皮殼包漿濃厚,應是老件無疑,絕非近現代仿古製品。於是逐項詳細加以檢視:
一、首先判斷其玉種:
上手後手頭有重量感,再看玉色白淨,玉質通透溫潤,無任何雜質、白花,為不錯的和闐材質。
二、看造型:
此造型為」嘎啦哈」,學名為「髕骨」,又名距骨、羊拐,是豬、羊等後腿的脛骨,多取之於羊、豬、鹿、麅、麋、獐、牛、駱駝等動物。嘎拉哈可以說是北方民族的一種文化現象, 「遼金」時
期為北方遊牧民族常獵取動物或宰殺自己放牧的牲口,將部分上好的骨頭或野獸骨關節取下當成玩具,或是隨身佩帶飾品。如以玉為材質雕刻成的飾品,是為貴族或
文人雅士高階者所珮飾,佩帶嗄啦哈是當時的流行珮飾,也能有驅惡闢邪,可帶來好運,其的形制都是小飾件。古代還有金屬鑄造的嘎拉哈,最早始於北魏,而以
遼、金、元鑄造最多。玉質嘎拉哈始於遼代,遼墓出土玉器中有玉嘎拉哈,遼代的一部分銅質、玉質「嘎拉哈」常在中央有孔,便於佩帶。至金代,又出現了水晶、白玉、瑪瑙製成的嘎拉哈。
此白玉嘎啦哈,高2.3 長3.6 寬1.9公分,為鼻穿孔,與常見中穿孔不同。
三、檢視皮殼及包漿:
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若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檢視此件白玉嘎啦哈有製作拋光凹凸高低的老件皮殼,沒有新製品的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有自然風化形成柔和寶光之濃厚包漿,但表面上並沒有老件應有的使用後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判斷可能是未經生前使用之陪葬品。
四、由玉的顏色: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此件白玉嘎啦哈玉色相當白淨,既沒有傳世玉的帶黃汗沁,也沒有出土古玉會帶有的任何沁痕。若是遼金年代應是乾坑出土,才沒任何沁痕,則相當罕見,若肉眼看可能誤認為清代製品。
整體評估:
此件白玉嘎啦哈,玉色白淨,玉質溫潤,無任何雜質及玉痕等瑕疵,為不錯的和闐材質。看雕工古樸工整,曲面圓滑流暢,皮殼包漿濃厚,應為入清老件無疑。造型雖為遼金嘎啦哈,但並無把握,若價格為清代價位,是可列入收藏的。
詢問其年代?他
表示造型為遼金時期嘎啦哈,應為遼金製品。我提出質疑,此件玉質太好了,遼金玉器用玉料,雖能偶見玉質佳者,但普遍用玉是等級較差的青玉、黑白玉及墨玉,
這顯然跟其當時取得新疆和闐玉料難易有關。再提出質疑遼金年代白玉陪葬經近千年,有可能出土如此白淨玉色玉質沒有受沁痕跡嗎?他
表示不提正式考古出土漢玉有不乏其例,以其近二十年經手買賣經驗,就有不少此例。其實根據個人平日看出土古玉書籍資料,的確不乏其例,印象中就有兩千年的
漢代白玉蟬,還是仙人奔馬玉飾,玉質白淨,表面沒有任何受蝕及沁色痕跡,看照片還會誤認為新製品。再詢問其價位,他表示此件為十幾年前舊藏,因此次到大陸
找不到老件古玉,只好拿出賣看看。一聽所開價位,覺得若是遼金到代算很合理,但若為清代太高了。我表示此件白玉嘎啦哈是否遼金到代?個人存疑毫無把握,所以我只能持較為保守看法,接受以清代估價。他表示大家都是老朋友,您又是今天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綵頭開個市,您認為多少可以接受,就出個價,少賠點本錢就讓您收藏,於是提出以清代的估價來議價,賣家爽快答應成交。
回家上網找嘎啦哈相關資料,找到一篇王敬之先生文章,他的看法,只要是老工,就一定是遼金的。他的觀點為---歷史上有仿古玉和偽古玉的問題,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我想宋代總不致於仿遼金玉器吧!那
麼再看明清時期,明朝是「民族政策」最糟糕的時期,在這種「民族政策」的統治下,他們會仿「韃子」的吉祥物?明清也仿古,但仿的是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器,別
說宋遼金玉器,就是六朝、唐代的玉器都不在他們仿製的範圍之內。那麼民國時會不會仿遼金的玉器呢?結論是也不會,因為民國的古玉收藏家也是非三代到漢的玉
器不收,我們只要看看清末民初的古玉鑑藏家的著作就知道了。偽古玉的出現都是利益的驅使,沒有了經濟利益,也就沒有了仿製偽古玉的動力。別說民國,就是在
十多年之前,宋遼金元的玉器都賣不出高價,無利可圖,何妨之有!
若
以上推論正確,此件白玉嘎啦哈為遼金到代,其玉質白淨,無任何雜質及玉痕等瑕疵,在遼金用玉算優質。玉色相當白淨,既沒有傳世玉的帶黃汗沁,也沒有出土古
玉會帶有的任何沁痕。表面沒有老件應有的使用後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判斷可能是未經生前使用之陪葬品。此件白玉嘎啦哈是不開門的遼金到代,因品相
太好沒有任何沁痕及使用磨損痕跡,讓看過的買家誤判為清代製品,無法接受遼金價位,而賣家則認定為遼金製品不願開較低價位,才未售出,此遼金白玉嘎啦哈能
為我所獲得,一切全是緣份。
遊牧兒女的吉祥物——嘎拉哈的故事
中
國玉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現在一般將漢以前的玉文化稱之為「古玉文化」,因為它們和儒家的典籍有淵源,但是這並不是說漢以後就沒有玉文化了,只不過是後來
的玉文化大多是以世俗文化的面貌出現的。而且越是以世俗文化的形式出現的「玉文化」,也更見豐富多彩。像唐朝出現的「飛天」,「胡人」,宋朝出現的「童
子」,明清出現吉祥語以及一些口彩極好的紋飾。它們相比於漢以前的或是比較單純的幾何紋飾,如雲紋、谷紋、蒲紋等等,或是猙獰可佈的饕餮紋、虺紋要更見生
動。
而且各個地域、各個民族都在玉器上盡情地渲洩自己對玉文化的理解和闡釋。因而,其特色也愈見鮮明,個性也十分強烈,其時代特徵也極其明顯,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的玉器。在這裡,與宋代玉器同時的遼金玉器特徵最為明顯,
在宋朝的玉器中,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持蓮童子」,或花果禽鳥,追求的是天下太平,連生貴子,充滿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而遼金更多的是「春水玉」和「秋山玉」,反映的是遊牧民族春秋狩獵的盛事,生動地展現了遊牧民族的生活。
在
遼金時代的玉器裡有一種非常小的品種,叫作「嘎拉哈」。嘎拉哈或許是當時遊牧民族語言的音譯,但是至今東北人還是這樣稱呼。它實際上就是鹿、羚、麂等動物
前腿連結大小腿關節的距骨。東北農村的孩子到現在還有拿它當玩具的。臺灣的鐘玲女士寫了本書,引證了一位外國學者的考證,說距骨是遊牧民族的賭具。但是我
卻認為恐怕沒這麼簡單,會不會是遊牧民族在狩獵中,對鹿、羚、麂等動物的奔逃速度感到驚異,在獵獲它們之後,發現了這些動物前腿中有這麼個「神秘」的距
骨,於是就對它產生了某種崇拜,而將其定為吉祥物的呢。這種用距骨作為吉祥物的風俗究竟起於何時,我沒有考證,估計歷史一定相當悠久,但是用玉雕琢距骨作
為吉祥物卻是在遼金時代,這時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互相雜居,相互影響,使遊牧民族也愛上了玉,並開始用玉製作他們本民族的吉祥物。
我就有這樣一隻玉製的嘎拉哈,是北京的古玉鑑藏家郭岳先生送給我的。它是青白玉質地,非常小,只有2.2釐米長,1.9釐米寬,1.2釐
米高,一面完全雕成距骨樣,一面呈一道美麗的圓弧。郭岳先生送我時講:他認為是到代的東西,而有人卻認為工肯定是老工,就是怕不到代。我則認為只要是老
工,就一定到代。後來又有些人看到這只嘎拉哈,也提出了這個問題,觀點都比較一致,工肯定是老工,就怕是後代仿的。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只要是老工,就
一定是遼金的。
不
錯,歷史上有仿古玉和偽古玉的問題,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我想宋代總不致於仿遼金玉器吧。那麼再看明清時期,明朝是「民族政策」最糟糕的時期,在
這種「民族政策」的統治下,他們會仿「韃子」的吉祥物?明清也仿古,但仿的是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器,別說宋遼金玉器,就是六朝、唐代的玉器都不在他們仿製的
範圍之內。那麼民國時會不會仿遼金的玉器呢?結論是也不會,因為民國的古玉收藏家也是非三代到漢的玉器不收,我們只要看看清末民初的古玉鑑藏家的著作就知
道了。偽古玉的出現都是利益的驅使,沒有了經濟利益,也就沒有了仿製偽古玉的動力。別說民國,就是在十多年之前,宋遼金元的玉器都賣不出高價,無利可圖,
何妨之有!
再
從民俗上看,「嘎拉哈」是遊牧民族的吉祥物,就像圖騰崇拜,遊牧民族的圖騰不同於農耕民族的圖騰。像中國古代,農耕民族在春秋戰國直至漢代時玉器圖案是雲
紋和穀紋,因為雲能布雨,意味著風調雨順,穀紋則像徵著種子發芽,五穀豐登。而這種農耕民族的吉祥物在遊牧民族的心目中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同樣的,遊牧民
族的吉祥物,在農耕民族也絕對不會有遊牧民族心目中的那種神奇。不同的民族風情,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心理需求,決定了「嘎拉哈」只能是遼金時代的產
物。
這只嘎拉哈入過土,在它的身上有一小塊沁色,或許是入土的環境比較好,或者是入土時間不久又出土了,因此,它的沁色不是太嚴重,只是淡淡的一圈土沁,經我佩戴了一段時間,變得非常油潤,十分討人喜愛。
我的家在南方,而嘎拉哈卻是北方的玉器,一般情況是不大會有機會流到南方的,因此在南方要收藏到嘎拉哈就更困難些,感謝郭岳先生,是他讓我的玉器收藏中多了一塊遼金玉器,在我收藏的「玉文化」鏈條上不至於少了遼金這一節。
作者:王敬之
嘎拉哈的世界
學名為「髕骨」,又名距骨、羊拐,是豬、羊等後腿的脛骨,多取之於羊、豬、鹿、麅、麋、獐、牛、駱駝等動物。清人徐蘭《塞上雜記》雲:「喀赤哈者,羊膝骨也。」清代紀曉嵐《槐西雜誌》載:「作喀什哈,雲塞上六歌之一,以羊膝骨為之。」
嘎拉哈可以說是北方民族的一種文化現象。考古發現,早在秦漢時期的鮮卑和匈奴墓中,就常發現嘎拉哈。北魏鮮卑墓、遼代契丹墓、金代女真墓、明清墓都有隨葬的狼、牛、麅、羊的嘎拉哈。
北魏(西元385-534年) 時期的鮮卑人,最早將嘎拉哈用於民間遊戲、軍事戰術模擬演習或作殉葬品。此後,契丹、女真、蒙古軍事戰術上模擬演習都用嘎拉哈做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類 別不同、顏色不同,以不同的種類代表不同軍事名類,通常是山、林、河、泡,佈兵設陣,士兵頭領,包抄堵截,兵器隊別等用「嘎拉哈」來代表,成為戰局中沙盤的棋子。
北魏時,拓跋鮮卑已統治中國黃河以北,嘎拉哈成為北方各民族的一種遊戲器具。至今在滿、蒙、達斡爾族等民族中流傳滿族有金兀朮勇取麅子、野豬、黑瞎子的嘎拉哈的傳說。在蒙古族著名古代典藉《蒙古秘史》的第116節,鐵木真(後來的成吉思汗)十一歲跟紮木合結盟時,將一個銅灌的嘎拉哈贈給紮木合,紮木合也將一枚麅子的嘎拉哈贈給鐵木真。
通常,玩兒的都是豬的「嘎拉哈」, 豬的嘎拉哈四面不平整,大小也不均,玩起來不是很順手。但豬的嘎拉哈最容易弄到,所以是最常見的。最好的嘎拉哈是麅子的,麅子的嘎拉哈小巧玲瓏,四面也比 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卻是很稀少的。羊的嘎拉哈與麅子的嘎拉哈相近,玩起來手感也不錯,但現代東北人很少吃羊,所以在過去那個年代,還屬於缺貨 呢。牛和馬的嘎拉哈很大,有女孩子的拳頭一般大,沒法玩,也是非常少見的。狼嘎拉哈也是比較少見的,但在西藏、新疆深受人們喜歡,寓意避邪、勇敢、戰無不 勝,而和闐玉、羊脂玉嘎拉哈則純粹是名貴的珮飾。
嘎拉哈的製作比較講究,是把羊或豬的「嘎拉哈」經過蒸煮刮淨去肉脫脂,然後上色。因為原色的嘎拉哈不好看,所以大家都要給嘎拉哈上色,通常要上成紅色或綠色,但以紅色最多,這樣做出來的嘎拉哈也非常精緻,很漂亮很美的。
古代還有金屬鑄造的嘎拉哈,最早始於北魏,而以遼、金、元鑄造最多。1955年10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寶貝染山溝中發現北魏磚墓一座,隨葬品中有銅製之嘎拉哈一枚,長3.1釐米,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銅嘎拉哈。將嘎拉哈挖空,灌以鉛或鋼,就成了鋼灌的嘎拉哈。以嘎拉哈為本,脫出模型,注以金屬,以此翻砂鑄出的嘎拉哈,就是銅鑄的嘎拉哈。銅灌和銅鑄的嘎拉哈,多半是為了加重份量,這可能和古代擊髀石的遊戲有關。1983年巴林右旗清理一座遼代古墓時,曾發現九枚嘎拉哈。牛「嘎拉哈」一枚,山、綿羊嘎拉哈七枚,還有一枚鋼鑄的仿綿羊嘎拉哈。
玉質嘎拉哈始於遼代,遼墓出土玉器中有玉嘎拉哈,遼代的一部分銅質、玉質「嘎拉哈」常 在中央有孔,便於佩帶。至金代,又出現了水晶、白玉、瑪瑙製成的嘎拉哈,仿製羊或麅子的髕骨,多數中間有穿孔,可隨身佩帶,類似漢族童子玉墜,長年佩帶, 具吉祥之瑞。在金上京地區金墓中屢次發現用水晶、白玉、銅等雕刻而成的嘎拉哈,黑龍江阿城市的雙城村金墓中,一次出土嗄拉哈41枚,其中一枚為銅質,其餘40枚均為羊嘎拉哈。
古代契丹和蒙古有一種擊髀石的遊戲,現代蒙古族又叫擊古爾。 《遼史.遊幸表》68卷雲穆宗應曆六年(965年),「與群臣冰上擊髀石為戲。」 《元史.本紀第一.太祖》「複前行,至一山下,有馬數百,牧者唯童子數人,方擊髀石為戲。納真熟視之,亦兄家物也。始問童子,亦如之。」 金庸《射鵰英雄傳》第三回《大漠風沙》:「劄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麅子髀石,鐵木真送給劄木合一個銅灌髀石。髀石是蒙古人射打兔子之物,兒童常用以拋擲玩耍。兩人結義後,就在結了冰的斡難河上拋擲髀石遊戲。」
清代滿族也有類似的玩法。大約成書於康熙四十六年的浙江山陰人楊賓《柳邊紀略》記載:滿族「童子相戲,多剔獐、麅、麋、鹿前腿前骨,以錫灌其竅,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擊之中者,盡取所堆,不中者與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於囊,歲時閒暇,雖壯者亦為之。」
明清兩代,玩嘎拉哈在漢族地區,又叫抓子、撾子、抓羊拐,雖然叫法有別,玩法大同小異。撾,意為打,敲打。古義同「抓」,用指或爪撓。撾子兒,通常以數粒石子、杏核兒、羊拐為玩具。《金瓶梅》第24回:「宋惠蓮正和玉簫、小玉在後邊院子裡撾子兒,賭打瓜子,玩成一塊。」 明代河北《永平府志》(今河北盧龍)載:「清明展墓,連日傾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鬥百草……家家樹鞦韆為戲,閨人撾子兒賭勝負,童子團紙為風鳶,引繩放之」。 在《紅樓夢》第64回︰「寶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攜了芳官。進入屋內。看時,只見西邊炕上麝月,秋紋、碧痕、紫綃等正在那裡抓子兒贏瓜子兒呢。」 明代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正月:「是月也,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丸用象木銀礫為之,競以輕捷。」這是嘎拉哈傳入漢族地區以後的演化,因為農耕地區羊較少,嘎拉哈美觀但是難求,於是人們乾脆就用杏核、玻璃球、石子等替代品,當然現在聰明的商家已經推出了塑膠做的仿製品。
玩嘎拉哈,東北管玩「嘎拉哈」並不叫「玩」,而是稱為欻,也有叫抓「嘎拉哈」的。欻字, 音chua,平聲,是個像聲詞,也許是因為一手抓起四個嘎拉哈的時候,那種迅捷的聲音,就是「欻」的一聲吧。
嘎拉哈有4個面,為了玩的方便,人們給嘎拉哈的四個面起了四個名稱,不同地區的人叫法也是不一樣的,但都是利用上下左右四面的變換進行遊戲。清人徐蘭《塞上雜記》雲:「骨分四面,有棱起如雲者,為珍兒,珍兒背為鬼兒,俯者為背兒,仰者為梢兒」。這是古代的稱法。近代與之稍異,分別叫做坑兒(凹面)、背兒(凸面)、珍兒、輪兒。
北方農村冬季比較寒冷,戶外氣溫時常降到零下三十幾度,而夜間氣溫還要低些,在熱乎乎的火炕上,欻嘎拉哈就成為女孩子喜愛的一種遊戲,所以明清時期欻嘎拉哈在滿族閨中盛行。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滿洲源流考》載:「或兩手捧多枚星散炕上,以一手持石球高擲空中,當球未落之際,急以其手抓炕上嘎拉哈成對者二枚,還接其球,以子、球在握,不動別於者為歘」。《柳邊紀略》雲:「手握四枚,同時擲之,各得一面者,曰撂四樣。」
嘎拉哈可以說是北方民族的一種文化現象。考古發現,早在秦漢時期的鮮卑和匈奴墓中,就常發現嘎拉哈。北魏鮮卑墓、遼代契丹墓、金代女真墓、明清墓都有隨葬的狼、牛、麅、羊的嘎拉哈。
北魏(西元385-534年) 時期的鮮卑人,最早將嘎拉哈用於民間遊戲、軍事戰術模擬演習或作殉葬品。此後,契丹、女真、蒙古軍事戰術上模擬演習都用嘎拉哈做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類 別不同、顏色不同,以不同的種類代表不同軍事名類,通常是山、林、河、泡,佈兵設陣,士兵頭領,包抄堵截,兵器隊別等用「嘎拉哈」來代表,成為戰局中沙盤的棋子。
北魏時,拓跋鮮卑已統治中國黃河以北,嘎拉哈成為北方各民族的一種遊戲器具。至今在滿、蒙、達斡爾族等民族中流傳滿族有金兀朮勇取麅子、野豬、黑瞎子的嘎拉哈的傳說。在蒙古族著名古代典藉《蒙古秘史》的第116節,鐵木真(後來的成吉思汗)十一歲跟紮木合結盟時,將一個銅灌的嘎拉哈贈給紮木合,紮木合也將一枚麅子的嘎拉哈贈給鐵木真。
通常,玩兒的都是豬的「嘎拉哈」, 豬的嘎拉哈四面不平整,大小也不均,玩起來不是很順手。但豬的嘎拉哈最容易弄到,所以是最常見的。最好的嘎拉哈是麅子的,麅子的嘎拉哈小巧玲瓏,四面也比 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卻是很稀少的。羊的嘎拉哈與麅子的嘎拉哈相近,玩起來手感也不錯,但現代東北人很少吃羊,所以在過去那個年代,還屬於缺貨 呢。牛和馬的嘎拉哈很大,有女孩子的拳頭一般大,沒法玩,也是非常少見的。狼嘎拉哈也是比較少見的,但在西藏、新疆深受人們喜歡,寓意避邪、勇敢、戰無不 勝,而和闐玉、羊脂玉嘎拉哈則純粹是名貴的珮飾。
嘎拉哈的製作比較講究,是把羊或豬的「嘎拉哈」經過蒸煮刮淨去肉脫脂,然後上色。因為原色的嘎拉哈不好看,所以大家都要給嘎拉哈上色,通常要上成紅色或綠色,但以紅色最多,這樣做出來的嘎拉哈也非常精緻,很漂亮很美的。
古代還有金屬鑄造的嘎拉哈,最早始於北魏,而以遼、金、元鑄造最多。1955年10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寶貝染山溝中發現北魏磚墓一座,隨葬品中有銅製之嘎拉哈一枚,長3.1釐米,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銅嘎拉哈。將嘎拉哈挖空,灌以鉛或鋼,就成了鋼灌的嘎拉哈。以嘎拉哈為本,脫出模型,注以金屬,以此翻砂鑄出的嘎拉哈,就是銅鑄的嘎拉哈。銅灌和銅鑄的嘎拉哈,多半是為了加重份量,這可能和古代擊髀石的遊戲有關。1983年巴林右旗清理一座遼代古墓時,曾發現九枚嘎拉哈。牛「嘎拉哈」一枚,山、綿羊嘎拉哈七枚,還有一枚鋼鑄的仿綿羊嘎拉哈。
玉質嘎拉哈始於遼代,遼墓出土玉器中有玉嘎拉哈,遼代的一部分銅質、玉質「嘎拉哈」常 在中央有孔,便於佩帶。至金代,又出現了水晶、白玉、瑪瑙製成的嘎拉哈,仿製羊或麅子的髕骨,多數中間有穿孔,可隨身佩帶,類似漢族童子玉墜,長年佩帶, 具吉祥之瑞。在金上京地區金墓中屢次發現用水晶、白玉、銅等雕刻而成的嘎拉哈,黑龍江阿城市的雙城村金墓中,一次出土嗄拉哈41枚,其中一枚為銅質,其餘40枚均為羊嘎拉哈。
古代契丹和蒙古有一種擊髀石的遊戲,現代蒙古族又叫擊古爾。 《遼史.遊幸表》68卷雲穆宗應曆六年(965年),「與群臣冰上擊髀石為戲。」 《元史.本紀第一.太祖》「複前行,至一山下,有馬數百,牧者唯童子數人,方擊髀石為戲。納真熟視之,亦兄家物也。始問童子,亦如之。」 金庸《射鵰英雄傳》第三回《大漠風沙》:「劄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麅子髀石,鐵木真送給劄木合一個銅灌髀石。髀石是蒙古人射打兔子之物,兒童常用以拋擲玩耍。兩人結義後,就在結了冰的斡難河上拋擲髀石遊戲。」
清代滿族也有類似的玩法。大約成書於康熙四十六年的浙江山陰人楊賓《柳邊紀略》記載:滿族「童子相戲,多剔獐、麅、麋、鹿前腿前骨,以錫灌其竅,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擊之中者,盡取所堆,不中者與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於囊,歲時閒暇,雖壯者亦為之。」
明清兩代,玩嘎拉哈在漢族地區,又叫抓子、撾子、抓羊拐,雖然叫法有別,玩法大同小異。撾,意為打,敲打。古義同「抓」,用指或爪撓。撾子兒,通常以數粒石子、杏核兒、羊拐為玩具。《金瓶梅》第24回:「宋惠蓮正和玉簫、小玉在後邊院子裡撾子兒,賭打瓜子,玩成一塊。」 明代河北《永平府志》(今河北盧龍)載:「清明展墓,連日傾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鬥百草……家家樹鞦韆為戲,閨人撾子兒賭勝負,童子團紙為風鳶,引繩放之」。 在《紅樓夢》第64回︰「寶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攜了芳官。進入屋內。看時,只見西邊炕上麝月,秋紋、碧痕、紫綃等正在那裡抓子兒贏瓜子兒呢。」 明代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正月:「是月也,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丸用象木銀礫為之,競以輕捷。」這是嘎拉哈傳入漢族地區以後的演化,因為農耕地區羊較少,嘎拉哈美觀但是難求,於是人們乾脆就用杏核、玻璃球、石子等替代品,當然現在聰明的商家已經推出了塑膠做的仿製品。
玩嘎拉哈,東北管玩「嘎拉哈」並不叫「玩」,而是稱為欻,也有叫抓「嘎拉哈」的。欻字, 音chua,平聲,是個像聲詞,也許是因為一手抓起四個嘎拉哈的時候,那種迅捷的聲音,就是「欻」的一聲吧。
嘎拉哈有4個面,為了玩的方便,人們給嘎拉哈的四個面起了四個名稱,不同地區的人叫法也是不一樣的,但都是利用上下左右四面的變換進行遊戲。清人徐蘭《塞上雜記》雲:「骨分四面,有棱起如雲者,為珍兒,珍兒背為鬼兒,俯者為背兒,仰者為梢兒」。這是古代的稱法。近代與之稍異,分別叫做坑兒(凹面)、背兒(凸面)、珍兒、輪兒。
北方農村冬季比較寒冷,戶外氣溫時常降到零下三十幾度,而夜間氣溫還要低些,在熱乎乎的火炕上,欻嘎拉哈就成為女孩子喜愛的一種遊戲,所以明清時期欻嘎拉哈在滿族閨中盛行。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滿洲源流考》載:「或兩手捧多枚星散炕上,以一手持石球高擲空中,當球未落之際,急以其手抓炕上嘎拉哈成對者二枚,還接其球,以子、球在握,不動別於者為歘」。《柳邊紀略》雲:「手握四枚,同時擲之,各得一面者,曰撂四樣。」
---引自百度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