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定弘法師:如何養誠敬之心?

 定弘法師:如何養誠敬之心?
【又曰。先儒入敬法。曰整齊嚴肅。曰常惺惺。曰收斂不容一物。今日我輩胸中。勞勞攘攘。千萬物俱容在此豈止一物。若要免此。須是常惺惺。要惺惺。須是整齊嚴肅。三法又有次第。】

   這是高景逸先生又說的一段「先儒入敬法」,先儒是儒家的先賢,沒有一個不是講誠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這種功夫。那麼怎麼入敬法?入到誠敬的方法是什麼樣的呢?底下講了三條:第一是「整齊嚴肅」,這是講我們居士所處的環境要整齊,像《弟子規》上講的"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什麼事、什麼物都有條不紊、整整齊齊,用這個來把誠敬心給養起來。你一樣東西擺也擺得很正,不能亂,這就是整齊,擺的時候就是用誠敬心,如果我們隨隨便便,東西亂放亂丟,那誠敬心也給丟掉了。嚴肅是講我們自己的行為,容貌都要莊嚴,都要肅靜,不能有輕佻、浮躁的這些行為。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穩重。怎麼穩重?緩慢就穩重,要急要快就沒有穩重,就沒有那種莊嚴肅穆。我們師父老人家講他學佛,佛法第一位老師章嘉大師,行為、言語都非常穩重緩慢,真是經上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那麼整齊嚴肅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去落實、養成習慣,不用刻意,自然做到,你的誠敬心就養出來了。我們現在見到師父上人真是這樣,你進到他的房間,整整齊齊,什麼東西該擺什麼位置,他都自己很清楚,端端正正的、干干淨淨的,讓人看了就肅然起敬;辦起事來也是整整齊齊有條不紊,什麼事該先辦,什麼事該拖一步辦,知其先後,則近道矣,他就一件件事情,有條不紊。事情再多再忙都不亂,心總是安詳,總是穩重,待人說話言語不多,句句到位,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你沒見他講廢話,講那些無聊的話,從來沒有;不講則已,一講都是警策人心,鼓勵人修學,勸人覺悟。
   第二「曰常惺惺」,惺惺就是覺醒的樣子,永遠保持覺醒、覺悟,不昏亂、不顛倒,這個也確實很不容易。一般人為什麼誠敬心會丟失呢?就是因為顛倒了、迷亂了,在境界上忘失了正念,貪嗔癡慢就起來了,邪思妄念就起來了。那我們要用念佛的方法來保住自己的覺悟,保住自己秒秒覺醒,不迷。怎麼保持呢?只要這句佛號能不斷,這就是保持,所以常惺惺就是淨念相繼。這句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斷了,什麼時候你迷了,忘失了正念了,忘失了正念,邪思妄念就插進來了。這樣練功夫,要下死功夫,真干,干上了三年你功夫就得力了,就能成片了,以後日子就好過了,你就不會再迷惑顛倒了,你不會再造惡業了。
   第三「收斂不容一物」,就是收心,這就是都攝六根,前面常惺惺是淨念相繼,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的要訣。心裡不容一物,不能想事,不能想人,不能想物,就是剛剛講的,腦子三不裝,不裝人、不裝事、不裝物,只裝阿彌陀佛,你的心就收住了。孟子講:"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其放心就是收斂身心,這是真實學問。
   「今日我輩胸中」,不要看別人就看自己吧,自己問問自己,我這心裡是不是「勞勞攘攘」,勞勞攘攘就是紛亂的樣子,心裡很亂,念頭很雜,不是昏沉就是掉舉。昏沉是什麼?精神提不起來,掉舉是妄念紛飛心定不下來。
   「心裡千萬物俱容在此」,心裡的東西太多了,何止千萬,豈止一物。所以我們為什麼精神、體力提不起來?就是因為心裡想的東西太多,耗精神,真要用功念佛的時候,就沒精神了,學習聖教的時候,精神就提不起來了,這是功夫沒到家。怎麼辦呢?那你也不能夠自己跟自己生氣,你還得要去練。
   「若要免此」,要免除這個毛病;「須是常惺惺」,必須要常常覺醒,提起正念,要有警覺心。特別是修道人,這一生要了生死,求生淨土,要知道輪回可怕,不能再搞輪回了,這一生要是我沒有往生淨土,我肯定要到三惡道去報到。印光大師當年就是這樣警策自己,他說:"汝將死,快念佛,心不專一決墮地獄,惡鬼畜生尚難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我把印祖的這個話貼在床頭,我也是天天用它來警策自己,我自己知道這一生也造了不少地獄業,自己什麼時候要死?不知道,但是肯定要死的,沒有人是不死的。所以自己要死了,還不趕快念佛,還不猛然提起警覺,心要是不專一,自己的這個惡業肯定會讓我們下惡道,下地獄。
   師父老人家就告誡我們,尤其是像我這樣出家的,在家同修當然也有一份,我們是在家、出家都有護持正法的使命。佛法為什麼那麼衰微,那都是我們不肯真干,所以人家看不起佛法,我們當然有責任。所以我們沒有好好修,那就是什麼呢?佛法就會在我們身上滅了,我們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那就是參與滅佛法的工作。如果你真干,那你就是興佛法,那你一定能往生極樂,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這就是誠敬心,常想到我為眾生做一個什麼榜樣。
   「要惺惺。須是整齊嚴肅」,自己能夠保持覺醒,在日常每件事都要保持覺醒,所以你能夠事事物物都整齊,一言一行都有嚴肅,這就是惺惺,這就是覺醒,這就是沒有忘失正念,這就是修定,修慧。整齊嚴肅是持戒,收斂不容一物是修定,常惺惺就是開慧,戒定慧三學,你看高景逸先生講的跟佛法講的一樣,一切聖學都離不開戒定慧。
   「三法又有次第」,這個次第用佛法一說,大家就清楚了,基礎是戒,戒就是整齊嚴肅,有戒才能得定,你的心才能收得住。'收斂不容一物'是得定,常惺惺是開智慧了,這就是次第,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但雖然說有次第,三者又不能分離,一而三,三而一,下手處從戒容易,當然也可以從定上下手,由定和戒兩個一起來做,開智慧那就是保持心裡要空,保持正念。戒定慧三學與念佛方法就可以統涉,你看你常念著這句佛號,你不會有邪思妄念,戒圓滿了,你心就定在佛號上,這就收斂不容一物,只容阿彌陀佛,其他都不容,心裡就是阿彌陀佛,定得到了。用這種清淨心,去待人處事接物,自然你能夠做到覺醒,不迷,你就有智慧,你不會迷惑。所以藕益大師,你看他講菩薩六度,就用一句佛號,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癡就是大持戒,大禅定,大智慧,都是可以從念佛中得來。
   底下又說:
   【無欲故靜。有主則虛。此心學綱要。】
   所以儒家跟佛法講的異曲同工。「無欲」,就是心裡一切欲望都放下;無貪,貪是所有麻煩的根,把貪放下了,煩惱就沒有了,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自然就化除,心就能靜,這個靜就是得定,得三昧。大學之道裡頭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能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就是修行提升的次第。知止就是無欲,心止在一處,不為這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所動搖,不受誘惑,這就是知止,你就能得定了;定久了心就靜了,心靜一念不生,靜而後能安,就是三昧;安而後能慮,慮就是智慧現前了;慮而後能得,就是功德圓滿了。
   「有主則虛」,主就是心裡有主宰,念佛人心裡有一句佛號,佛號是我們的主宰,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主宰。心裡只想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就虛了,心就如虛空一樣,沒有任何煩惱,而能包容一切,智慧現前。這是心學的綱要,這個心學是儒家兩大學派之一,理學和心學。朱熹是理學的代表,王陽明先生心學的代表,當然兩者雖有不同,實際上都是可以圓融在一起的。心學最主要的主張,就是明本心,致良知,這跟佛法講的很相似,人人本來的心性是一塵不染,純淨純善。正因為是有業障,什麼業障呢?你的煩惱,你的邪思,你的妄念,你的欲望,把你的本心給覆蓋了,要把它們去除,本心就現前,你就能致良知了。良知是在待人處事接物當中就知道該怎麼做,不用人教你,這就是常惺惺,就是有智慧了。這智慧不是學來的,心性裡本有的,像六祖慧能大師,沒有文化,什麼都沒學,經典也沒讀過,他把自己的這些煩惱習氣斷除了,明本心了,自然致良知,所以他待人處事接物一點過失都沒有,人家不懂的問題來求教他,他都可以給人解答得很圓滿,還讓人開悟。所以心具足萬法,聖人之學就是一個心學而已,也就是明心。
   【宋程明道先生弟伊川。渡江舟幾覆。人皆驚懼。先生獨正襟危坐如常。問之曰。心存誠敬耳。】
   這是儒家聖賢的榜樣。北宋程明道先生,就是程颢,跟他的弟弟程頤人都稱為二程,兩位先生,兩兄弟。弟弟伊川先生,就是程頤,有一次渡江,坐著船,江上起了大風浪,這個船幾乎要翻了,船上的人都非常的害怕,恐懼,慌亂,這生死關頭,沒幾個人不慌亂的,只有程頤先生獨坐在船頭上,「正襟危坐」,依然是保持那種整齊嚴肅的樣子,一點都不亂,正襟就是他這個衣服都很整齊,危是直的意思,坐得很直。「如常」,平常他就是這樣,不是說在眾人面前他這樣,平常已經養成習慣,不是刻意,更不是造作,臨危不懼,在最危急的時候都不改他的威儀。
   結果後來,風浪就停了,想必是什麼呢?天地鬼神都被他感動。這江也有龍,龍王它興風作浪,看到這有一個真的修行人,大儒,他也會尊敬,於是就保護,佛門講護法神,就是因為它佩服你的道德,你的戒行,所以它來護持你。有人就問他,「問之曰」,問之,有人問他,你為什麼在這急難關頭,還是能夠這麼樣的安詳,這麼樣的誠敬,就是一點都不亂?他就回答說:「心存誠敬耳 」這個誠敬是真的。假如他有絲毫的造作、刻意、掩人耳目,在這種危難關頭,他肯定沒辦法能這樣安詳自在,這就是真正儒家修身的學問做的到家了。不管遇到什麼情形,顛沛流離的時候,有生命危險的時候,都不改他那種誠敬,平常不用功怎麼可能做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