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唐長沙窯青釉寒食元無火瓷壺賞析

 收藏界 
長沙窯青釉寒食元無火瓷壺 長沙窯青釉寒食元無火瓷壺
湖南 張海軍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回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這首名為《石渚》的詩詞出自晚唐詩人李群玉之 手,詩名“石渚”是為今長沙窯所處之石渚湖一帶,而整篇詩文則描繪了長沙窯興盛時期的概況,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首明確記載長沙窯的詩詞。 根據歷年來國內外的相關報導可知,長沙窯的產品遍布國內多個城市,並出口至西亞、南亞、東亞等地,而其窯址所在地的長沙更是出土了大量的長沙窯遺物,這其中以長沙市博物館收藏的最多,共計4800餘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國內收藏最多者。 這些瓷器不僅為我們展示了古人的生活面貌,也向我們提供了了解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其中一些瓷器更是將詩詞裝飾與傳統節日相融合,本文所介紹的唐長沙窯青釉“寒食元無火”瓷壺(見圖)便是見證兩者相融合的佳器。
題詩瓷瓶高23.6厘米,腹徑16.2厘米,底徑12.5厘米。 敞口,頸部長且粗,圓肩,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 頸肩處有一半環形系,系的正對面有一多棱柱短流,流下方則以褐彩書寫有詩歌一首,詩文內容為“寒食元無火,輕鬆自有煙。鳥啼新上柳,人拜古墳前。”瓷瓶胎質為灰色,通體施青釉不及底,有流釉現象。 此瓶1983年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古城村。
瓷壺字跡清楚,詩文內容語出自然,立意精潔。 通篇對仗,雖為“寬對”形式,但亦可稱之為工整。 第三、四句本應為“新柳”對“古墳”,“上”對“前”,最終將“柳”與“上”的次序調換,“上”之詞性亦隨之改變,使“鳥啼新上柳”為寫時間之早而非原來的季令之早,儘管打破了對仗,但通觀全篇,不得不承認這一變動確有別出心裁之妙。 通過對詩文瓷瓶​​的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長沙窯之所以能夠在唐代晚期揚名世界,成為與越窯青瓷、邢窯白瓷並駕齊驅的原因在於其釉下多彩的創燒和廣泛使用。
長沙窯是興起於中晚唐時期的商業性瓷窯,窯址位於長沙市所轄的望城區石渚湖的彩陶源村一帶,今人名為長沙窯,唐時稱為石渚窯。 長沙窯是安史之亂後的特殊歷史環境下,南北製瓷工藝融合的產物,其焙燒技術多繼承岳州窯的工藝,而產品的種類及其釉彩、裝飾工藝則與中原特別是河南瓷業有著較深的淵源。 唐朝空前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為長沙窯的興起提供了堅實的經濟、文化基礎,而日漸風靡的飲酒飲茶之風更為長沙窯的興起提供了群眾基礎,加上當地有著優越的水路條件以及豐富的製瓷瓷土和充足的燃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長沙窯才得以迅速發展。
長沙窯的燒造年代主要是唐代,因此其產品也帶有明顯的大唐風範,造型多圓潤飽滿、體態豐盈,圓形是其主要造型元素,並運用大量大角度的弧線。 長沙窯的陶瓷產品非常富於變化,常以細節取勝,同樣是壺,其口、腹、流、係就有不同的變化,同一造型元素也能以不同的方式應用,給人無限玩味之感,即使是同一尺寸同一造型,其裝飾也堪說是“千變萬化”。
長沙窯陶瓷產品的燒造以中晚唐時期為鼎盛,五代後逐漸沒落,其產品造型也隨著時代的風尚變化而變化。 唐朝至宋朝的整體造物特徵變化就是由豐滿大度向精緻秀氣方向發展。 因此,長沙窯“器物造型前期豐滿端莊,線條柔和圓潤,後期除保持前期那種氣勢和規範外,形態趨求秀麗,以壺、罐為例,前期腹體圓渾、短頸、多棱短流、單曲柄,顯現出豐腴穩實。後期多為瓜棱腹、喇叭口,細長頸,圓管長流,雙曲柄,表現出一種線條藝術的韻味和意境。”
長沙窯除了其產品非常富於變化,且造型表現出一種線條藝術的韻味和意境外,其釉彩和裝飾題材也是值得後世稱讚的。 我國瓷器發展到唐代,有人概括為“南青北白”,即南方以製造青瓷著稱,北方以生產白瓷盛名。 “南青北白”說,大致反映了中唐以前我國瓷器釉彩工藝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態勢。 然而,這一相對穩定的格局到了長沙窯時期卻被徹底顛覆了。 長沙窯在秉“青”承“白”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發明了褐、綠、藍、紅、黑等多種釉色的藝術表現手段,從而形成了長沙窯彩瓷藝術的一個鮮明的特徵。 多色釉的出現,首先突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促進了我國南北製瓷技藝的交流融合,為釉色的不斷豐富找到了新路;其次,對瓷器的觀賞性及其審美價值是一次提升,也為釉下彩的出現在呈色上創造了條件;最後,長沙窯多色釉瓷和唐三彩一樣,是頗具魅力的大唐文化多彩的反映。
以釉彩繪畫則是長沙窯彩瓷藝術的另一個主要特徵。 長沙窯雖然並非是彩瓷的始祖,但是彩瓷工藝的成熟、普及,當功推長沙窯。 長 沙窯是第一個以生產彩瓷為主的瓷窯,彩瓷所佔比例幾乎達到一半,更重要的是長沙窯不僅是一窯多彩,甚至有一器多彩現象,彩有褐彩、綠彩、藍彩、紅彩、黃彩 等,這些彩往往兩種相間使用,施於器物的面積也很大,往往佔據器表的大部分,且它既有北方的釉上彩,也有南方傳統的釉下彩。 除了這些多姿多彩的釉彩外,長沙窯還將繪畫題材和釉彩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進而運用到瓷器的裝飾上,這可以從國內外不斷出土的長沙窯瓷上得到驗證。 根據統計,長沙窯瓷上的繪畫題材包括人物、花鳥、山川、動物、建築塔廬以及隨意畫等。 長沙窯瓷上的繪畫是在文人或准文人的參與下完成的,或者得到了他們的指點,這些繪畫既吸取了宗教畫、文人畫的一些表現手法,同時又更多地表現出民間繪畫的特色,突出了自己的個性。
長沙窯也是第一個將詩歌通過書法裝飾飾於瓷的瓷窯,根據統計,長沙窯留下的詩歌近百首,其中許多未見於《全唐詩》,此外還有一些教人如何處事做人的警句。 這些詩是對生活藝術的提煉,是觀照唐代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面極其廣泛,有酒詩離別詩等。
長沙窯瓷銘詩,是中國瓷器上最早出現的詩文,也是唐“詩到元和變新體”的見證,還是唐代文學史家公認的唐德宗貞元至穆宗長慶(785-824年)期間,“唐文學的第二個繁榮階段”所發展的產物。 “寒食元無火”這首詩及其它瓷銘詩在長沙窯的大量湧現,是這一特定文學環境與土壤造就而成的。 長沙窯瓷器上的題銘詩是根植於民間沃土,並以民間喜好與愉悅為基點的,它形成一種連接民間情感的鏈條,去滿足民眾的精神需求,在瓷器裝飾上開闢了一條人文關懷的渠道。
這 件唐長沙窯“寒食元無火”詩詞壺,器形與長沙窯其餘的題詩壺一樣,以褐彩書寫“寒食元無火,青鬆自有煙。鳥啼新上柳,人拜古墳前。”詩文將重點放在了寒食 節之上,可以說既出於緬懷先賢的傳統,又表現民間情興所在,同時將目光盯住民間節假日,一石三投,用以擴大瓷銘詩的民間影響,並將寒食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傳播到各地。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 關於它的起源,據研究,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 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 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 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 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 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 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里。 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 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 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長沙窯瓷銘詩具有時代的特色,民間的特性,商業的用意,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加上書寫佈局有章法,追求筆墨韻律和個人風格,形成為一種有意境、有趣味、雅俗共賞的瓷器裝飾藝術,開啟了一個瓷銘詩書的新紀元。
長沙窯瓷將傳統節日作為其裝飾內容的一種,是一種極富有商業化的行為,因為在唐代,無論是從皇親國戚,還是達官貴人,亦或是平民百姓,都對節日非常看重,每到傳統佳節全民就會狂歡。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長沙窯作為一座身處內地的民窯,為了能夠在“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其必須製造出迎合大眾口味的商品,而傳統節日便被窯工們用來作為裝飾題材,這也恰恰滿足了人們的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