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興宮管理委員會 王振坤/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研究組副組長敬述
溪北六興宮沿革史
一、緒言
早在漢人還未入主台灣以前,五、六千年來這塊土地上就有為數不少的高山族和平埔族人生活著,大家各行其是,互不轄屬。正如施琅『平臺紀略碑記』所說:『台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雜集,未有所屬………』。
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之際,顏思齊鄭芝龍等廿八人自東瀛避禍來台,登陸笨港地域(魍港)開基。
崇禎年間,福建大旱,鄭芝龍受明朝招撫,為朝廷防守海疆;並自唐山招募飢民數千,每人給銀 三兩 ,三人給牛一頭,到台地吾笨外九莊地帶,從事墾荒撫番的工作,掀啟漢人大規模開台的新頁。 天上聖母,宋代稱靈惠妃,清康熙以後稱天后,俗稱媽祖,為早前大陸沿海住民信奉最普遍的航海神。
當漳泉二府先民渡海來台拓墾之時,媽祖信仰亦隨台地陸續被開發,流傳到島嶼各處。媽祖宮廟一間一間創建,見證著聖母的廣應靈感和先民開台的辛酸血淚!
因為地域開發不同,媽祖神像因地而稱:笨港媽、大甲媽、鹿耳門媽、關渡媽……等;也因神靈功能有別,而分:大媽、二媽、三媽……。
(大媽尊貴鎮殿,二媽出巡食便,三媽救苦出戰)。時人認為笨港之地為漢人開台之始,所以也稱笨港媽祖為開台媽祖。
溪北位屬古笨港外九莊轄內,六興宮為清代台籍人士為官最高者------王得祿提督創建。宮內奉祀王提督自湄州奉請來台正三媽。因系出湄州祖廟正統三媽,得以名之。尊貴靈驗非凡,故本宮總稱『溪北六興宮笨港開台正三媽廟』。列三級古蹟。
二、 溪北六興宮創建前的時代背景
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軍攻台,登陸鹿耳門,結束荷蘭在台卅八年的殖民統治。清康熙廿三年(一六八四年)水師提督施琅攻克東寧明鄭,台灣於是列入中國的版圖,設置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笨港屬於諸羅縣。
然,清朝廷深恐明鄭遺民和沿海來台百姓在台滋事起義,旋即制訂『三禁』的隔離政策,禁止一般百姓攜家帶眷來台。
台灣------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山川秀麗,氣候溫潤,物產豐富,比起唐山原鄉土瘠人稠,民生困苦的景象,還是吸引不少的『羅漢腳仔』,暗地裡偷渡來 台,暫居沿海港灣河口一帶,伺機開發。形成當時的寶島,高山有高山族,平原草埔有平埔族,沿海有漢族居住的有趣畫面。
康熙卅九年,外九莊與笨港街官民合建笨港天妃宮,不久縣治也從佳里興(今台南佳里)移至諸羅山社(今嘉義市)。而距今溪北村不遠的土獅仔莊聚落就設有號稱『北之總會』的官建糧倉(見諸羅縣誌)……。
此種愈加發達的現象,迄康熙未年,笨港之地即有『小台灣』之稱。(按當時的『台灣』即指今台南)。
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福建總督以笨港所在『煙戶繁多,姦良莫辨』的理由,在此設笨港丞署(分縣),以利查拏巡緝,維護治安。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的空前盛世。但,閩粵之地仍然為肌荒所苦。百姓『在厝無路,計較東都,欠缺船費,典田賣租』;於是一波波的唐山客把祖宗的神主牌和媽 祖的香火袋隨身攜帶,跨越海峽冒死偷渡來台。在唐山公與平埔媽胼手胝足奮鬥下,台灣盛產的米、糖和鹿皮等民生用品可補大陸內地之不足。甚至還可以外銷他國 賺錢。清政府眼見這批唐山客過台灣非全然壞事,兼有利可圖。遂於乾隆廿五年(一七六O年)全面解除『三禁』政策,以致此時期移民來台者呈倍數的成長。
乾隆廿九年(一七六四年﹞牛稠溪,溪北一帶,隨著人口激增,官方正式設置牛稠溪堡;而稍北的笨港街市也因烏溪洪患,溪流改道,衝開市街,一分為二,而分設 笨港北堡與笨港南堡。自此大笨港地區在行政系統上遂鼎立而三矣。笨港媽祖廟日後形成『鼎立三』之局,此時已露現端倪。
溪北地區雖僻處鄉野,位不在港埠要衝,卻是笨港外九莊地域的中心點。因位居牛稠溪(牛朝溪)之北濱,古來即稱『牛稠溪』。前清秀才林維朝(舞蹈家林懷民先 祖)取其『台音』,美譽此地為『虞朝舜帝』之境,故亦直稱溪北境內為『虞朝溪』。至於先民何以稱呼此流域為『牛稠溪』?是平埔人土音亦或顏鄭,荷蘭人集團 牛隻聚居馴養之所,迄今猶莫衷一是!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雖是豐沃之地,『有一年豐收,可吃四、五年』;但也經常遭遇颱風、乾旱、洪患,飛蝗和瘴癘等天然災害肆虐;島外,海疆賊匪盜寇不斷, 島內,吏治腐敗,漢番、閩客和漳泉械鬥紛起,故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之謂。然禍福相倚,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媽祖信仰正是此動盪的年代一 股安定社會民生的力量。默娘娘媽遂由庇佑航海之神轉化為如慈母般護國保民的天仙聖母。
『溪北六興宮正三媽廟』就在此風雲際會,開山闢地的天地人三合,燦爛殊勝因緣中輝煌創建。而創建者正是有清一朝,台灣本土人物居官最高者一一閩浙水師提督一品太子太保王得祿將軍。
三、王得祿創建六興宮
王得祿,字百遒,號玉峰。先世居於江西南城,曾祖王奇生,入閩伍,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朱一貴起事,以千總銜隨軍渡台征伐,陣歿於鳳山,賜恩騎尉(為七品官世職)。祖父王廷,遂入籍諸羅,後移居溝尾莊(今太保市)。
王得祿於清乾隆卅五年(一七七O年)五月廿一日巳時誕生。 為王必敬次子。十五歲入縣武學校。乾隆五十一年冬,林爽文起事,攻陷諸羅一帶。十七歲的他乃南走府城,募鄉勇五百人參與戰役,烽火二年,清軍出動十餘萬人 次,百姓死傷無數,才把林變平定。乾隆皇帝為了嘉獎諸羅戰役官民英勇義行,遂把『諸羅縣』褒改為『嘉義縣』。十九歲的得 祿 君,因此戰役奏賞五品千總官職。
嘉慶初期,三十歲左右的得祿君與陳夫人結褵,伉儷情深,不久即在牛稠溪(溪北)闢建宅第築居。約此同時,笨港天后宮被接二連三的洪水氾濫,為烏水沖毀;宮 廟無存,相關神像無奈流駐附近小祠暫祀,致人神惶惶不安。少有大志又法天敬神的得祿君,聞見新故鄉蒼涼情景,不禁悲從心生,暗自心裡立下:『若媽祖保佑他 日有成,一定在此再現笨港天后宮廟風華』的誓願!彼時,台江盜匪猖獗,尤以蔡牽為烈;來往百姓飽受欺凌,性命無保。王得祿身居水師一向驍勇善戰,深感妖逆 不除,黎民難安,故常加討伐,只是盜賊個個『生毛帶角』,輩非等閒,平定豈是易事。
王大人平曰信仰媽祖極至虔誠,常在戰亂命危當中屢獲聖母庇佑,化險為夷,轉敗為勝。嘉慶十二至十四年間頑強橫行江面十多年的蔡牽終被他殲滅。得祿公獲嘉慶帝詔封二等子爵,賞戴雙眼花翎銜閩浙水師提督。
才四十歲,王提督已是位集功名利祿和富貴榮華於一身的大人物。為了答謝媽祖庇佑之恩,了卻當年誓願,和撫慰家人守護家園之情,他把溪北王府擴建為身份地位 相稱的『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之豪宅,另於新港麻園寮創建奉天宮,重現『在笨之宮』的光輝。並專程往湄州祖廟奉請三尊媽祖神像來台奉祀。起初暫駐於笨 港長天宮,俟奉天宮築建完成,移奉大媽安座鎮殿。最稱靈顯的正三媽則奉請回擴建完成的溪北公館安宅供奉。(二媽安奉在道光中闢建的北港朝天宮)。
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王提督時五十三歲,因出洋週曆,為海風所侵,傷病交發,右目失明,六神無主,故解任職務回鄉調理身體……。
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王提督病情已痊癒,六神再興。適嘉義、彰化一帶匪徒滋事,王大人速時捐資募兵赴嘉義等地協剿,擒獲匪犯,地方以安。多年宿疾, 今已安癒;病後首次出征又大獲全勝,一切的一切王大人深感冥冥中似有『三媽』神靈在旁助佑,於是在府宅左側與島上人士創建宮廟,名為『六興宮』,以示對正 三媽的尊崇和感恩,並保佑六境和興,六穀興農,六畜興旺。當然,也期望「道光『六』年所創建的正三媽廟能大『興』香火」!
道光十二年,嘉義發生張丙之亂,全台震動,王得祿適在中國內地,風聞此事旋即募勇五佰人渡海回台,在牛稠溪本地附近登陸,勸諭紳耆,聯莊捕匪,歷二月,終 把張犯擒獲。王提督因此著加恩賞『太子少保』銜。王提督為叩謝三媽庇佑,於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贈『靈保蒼生』匾額給六興宮。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北港朝天宮建立,王提督獻『海天靈貺』匾及大鐘、巨鼓各一予該宮。自此,湄州來台三尊媽祖,在王大人誓願促成下於笨港之地分 三廟鼎立,新港奉天宮奉祀大媽,北港朝天宮二媽,溪北六興宮正三媽。迄今三廟香火鼎盛,靈感廣應,全台聞名,被世人傳為奇談。
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王提督以剿辦嘉義一帶匪徒出力甚多,著晉加『太子太保』銜。其大兒子朝綱高昇廣東高州知府……。
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朝廷因媽祖庇佑翰林院林鴻年往琉球冊封琉球王平安回來,贈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后之神』卅六字封號。
同時,禮部也因媽祖於嘉慶中,助子爵軍門太子太保王得祿平定海寇,奉准欽差侯補道王朝綸(王得祿二子,出身溪北公館),賚御書匾額,加封詔誥,特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並賜春秋祭祀……。
這一、兩年間,王府二代和媽祖聖母分被朝廷加封晉祿,王得祿為要答謝三媽神恩,又贈賜六興宮『水德增光』匾額。意義非凡。此匾被視為本宮鎮宮之寶。媽祖屬 水神,王提督屬水師,兩『水』所造功德,簡稱『水德』。水德功業愈大,皇帝褒封愈高,誠『水德增光』也。
道光廿一年(一八四一年),中英鴉片戰爭事起,王得祿銜命赴澎湖防次,因風邪中理,不幸病逝,享年七十二歲。朝廷賜葬於安和附近,並晉封軍門為『太子太 師』銜,追贈『伯爵』。得祿塋墓距溪北不遠,氣勢雄渾,為嘉義地區唯一國家一級古蹟。一代英靈,聖母之子,長眠於斯,不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四、大正年代王順記聘請名師重現六興風華
西元一八九五年(清光緒廿一年,日明治廿八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國敗,清廷認為台地『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足惜。』於是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統治。
西元一九O四年(明治卅七年)十 一月六日 凌晨四時發生芮氏規模六﹒一級大地震,震央位於北港到朴子附近。
西元一九O六年(明治卅九年)三月十七日六時又發生芮氏規模七﹒一級大地震,震央在民雄地帶。
這兩次連續的大地震都名列台灣百年來十大地震之內。可想而知,人員死傷、房舍倒塌和國土橫遭蹂躪的慘況。因震央都在本區域,故笨港三大媽祖廟無一倖免, 殿宇幾近全毀。而本地民眾,經此百年巨變無不魂飛魄散,心神沮喪;面對生計,茫茫無從,更遑論重建媽祖宮!
媽祖有靈有聖,王得祿大人九房長孫-----王順記的適時出現,帶給六興宮絕處重生,中興復建的新契機。
王順記為王府九房王朝文長子,也是前嘉義縣議會議長王國柱的父親。生於西元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因父朝文君自幼識字無多,深體讀書之重要,故自順記出 世後刻意栽培,練就他天文、算術、建築、醫藥等學問無不知曉。及長,曾到中國陝西當縣令,後因時局變化和眼疾近視,致辭官回嘉義當漢醫懸壺濟世,並另兼商 工銀行(第一銀行前身)董事。平曰熱心助人,關懷鄉里。大地震後屢次到溪北勘災,眼見祖父基業傾圮如廢墟,心生不忍,故萌生中興再造之道。經劃數年,與在 莊人士江濟振、李烏沙等出資,聘請全台寺廟建築權威一陳應彬大師於大正初期(約一九一四年)重建六興宮於現址(溪北村六五號),為三開間建築,分前、後兩 殿。
陳應彬大師,生於清同治三年與王順記同庚。根據李乾朗教授『古蹟入門』一書記載:『泉系王益順和漳系陳應彬大師,是影響台灣寺廟建築的兩位權威。陳應彬重 要作品包括:北港朝天宮,台北保安宮與木柵指南宮……等。六興宮正殿屋頂的蜘蛛結網八卦藻井為陳大師親手傑作。藻井以八卦之形發展,深達數層,尺寸精確, 構造奇巧,不用一釘,令觀者嘖嘖歎服。睹物思人,不禁愈發懷念主事者的遠識與魄力和對神殿築置的敬謹用心。
五、國府遷台,王貫擴建六興七開新局
王貫先生,溪北莊人,約生於一九OO年左右,幼即聰穎,人高漢大,相貌堂堂,不知何時起,學得一手製作『無患子』(類似現代香皂)美容化粧用品的技術,自做自銷,行走全台。
從小信仰媽祖極為至誠的他,縱使長年在外,每次返鄉必到本宮參拜『下願』,祈求:『出外平安,賺大錢,來日成功一定起媽祖廟答謝果不其然,生意愈做愈大,財富亦滾滾而來。
西元一九四五年,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轉進來台,時世局動盪,社會不安。王貫遂返鄉定居,一面聯合善心人士建廟還願。歷經五年,六 興宮遂由三開間古樸建築擴建為七開間美侖美奐,雕樑畫棟的殿宇。廟右前方並建造當時全台最高大,設計奇巧的樓閣式金爐。
六、王聰明兄妹無私奉獻,管理委員會慈航載福
民國六十年之際,出身溪北的王聰明君自日本習得陶齒技術回國,成為台灣陶瓷義齒的開山者。因技藝超群,生意鼎盛、許多年輕子弟,亦跟隨他學到一技之長。
民國六十七年左右,王貫子嗣有意出讓六興宮經營管理權。此事後為旅居台北的王聰明兄妹(王明和、王聰明、王素瑩、王聰富和王聰義)知悉。兄妹等五人咸認: 他們出身寒門,之有今日成就,皆媽祖庇佑,遂聯合出資大約當年 十甲 良田之價,購下經營權,隨即讓渡,還『廟』於民,由信徒自己成立六興宮管理委員會綜理廟務,委員為信徒代表圈出;定期開會,集思廣益。從此,六興宮即由過 去家廟式的管理,邁向民主式制度。一時,社會賢達,地方各界踴躍參與,情況熱烈。而信徒大德的善心捐施,也從四面方不斷湧來。
在管理委員會歷任主委和委員監事推動下,六興宮各項建設,如香客大樓,托兒所和停車場等陸續興建完成。
民國七十八年台灣電視公司以本宮『正三媽』靈驗的故事,拍 攝『媽祖外傳』劇集,收視率稱冠全台。而後又製作『三媽再生』、『媽祖後傳』等續集,轟動一時,時人因此稱本宮正三媽為『黑面三媽』。(民俗專家說:媽祖 神像造型有三種,粉面媽祖象徵默娘成仙之前也是凡人;金面媽祖象徵媽祖成仙后,得道之身;黑面媽祖象徵聖母奮勇救苦救難的精神。)而六興宮就此成為全台灣 『黑面三媽』的總本山。
~ 川門內兩側牆壁上方皆有精美彩繪。
~ 彩繪以歷史故事的忠孝節義為題材。
~ 溪北 六興宮正殿大廳。
~ 正殿大廳全景
~ 溪北 六興宮各殿參拜路線圖
~ 正殿神龕內供奉之金身
~ 正殿神龕內鎮殿三媽金身
~ 溪北 六興宮開基三媽金身
~ 正殿內供奉之 「千里眼將軍」金身
~ 正殿內供奉之 「順風耳將軍」金身
~ 正殿龍側偏殿主祀 「玄天上帝」
~ 正殿內虎側偏殿主 祀 「福德正神」
~ 正殿內前方左右兩側展示櫃內展示當年由名演員郭美珠及侯麗芳飾演「媽祖外傳」時所穿的戲服。
~ 正殿前供桌下方奉祀的多尊 「虎爺將軍」
~ 六興宮右偏殿主祀 關聖帝君及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
~ 六興宮左側偏殿主祀 觀音佛祖及註生娘娘和十八尊者
~ 六興宮左側迴廊之「六十星君太歲殿」
~ 太歲殿主神龕供奉主神為 「斗姆元君」
~ 太歲殿左右兩側供奉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 兩側 供奉之 「六十星君」金身
溪北六興宮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65號
電話:05-37716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