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 祈福建醮 ~

 



建醮

           壇醮及其儀式

 
(一)建醮的由來
         「醮」-本係中國古代祭名,為祭神之意,漢末道教盛行之後逐漸衍 變成「僧道設壇祭神」的專有名詞,其原始意義,主要在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是,道教通俗信仰隨著人漢人移墾台灣而被導入與生根之後,由於受到閩俗 傳統信鬼尚巫之風,與開拓之際所遭遇「毒霧瘴氣」的影響,建醮的目的,遂巧妙的結合了祈神酬恩和施鬼祭魂,而成為規模盛大的祭典。


(二)建醮的種類:

         醮祭的種類繁多,台灣常見的,僅祈安醮、瘟醮、慶成醮、火醮等。其中,慶成醮係慶祝廟宇的落成,而常與祈求平安的祈安醮並行實施,合稱「祈安慶成醮」,醮 祭中也以此者居多。因凶荒成瘟疫流行,而祈禱平安瘟醮,以及為水、火災死者祈福的水醮、火醮,都較少見,往往附屬於祈安慶成醮儀式中舉行。


         以醮期的天數分,則有一朝醮、二期醮、三朝醮、五朝醮等,其中以長達五天的五期醮規模最為盛大。三朝醮次之;但因儀式內容相當充實,媲美大醮,且較易舉行,故三朝醮多被視為標準規模的關係。


(三)建醮的時間:

         民間舉行建醮的時間,多集中於季秋以至仲冬,也就是農曆、十、十一月三個月,這時正好是傳統農村社會收割後閒暇之期,過早則農稼正忙,無暇顧及;過遲則新年將屆,有所不宜。這也可見,民間大祭典和生活的季節性之間的密切配合。


(四)建醮的經費來源:


         建醮的經費來源,可分為「斗燈道份」與「丁口錢」兩種,斗燈設於道場內,其名目可多達數百個,且分等級,重要的如天官首、地官首、水官首等,其中尚有像徵 醮域全體信徒的「總斗燈」一個。斗燈首份需按名目的等級,繳納多寡不等的款額。由於信徒對斗燈有著莫大的關切,在認捐時十分踴躍,爭先恐後輸誠,以祈神明 降福,是為可靠的財源。丁口錢則是向醀域內的信徒,不分男丁、女口,每人捐獻小額金錢,以資建醮費用,是沿用已久的籌款方式。


(五)建醮活動:


         醮祭的進行由廟宇管理委員會出面總理一切事宜,稱為安醮局。

         醮祭時,醮場須豎燈篙,旨在對天神、地祇、孤魂野鬼等明示 此地特舉行醮祭、燈篙通常立在廟前,陰陽分開,左邊對天界神祇,右邊則對陰間幽靈,對神祇的中 央最高竿須懸天燈。豎燈篙之後有放水燈,使含冤 落水或失足落水的怨鬼可藉此分享醮祭。在醮祭期間,醮域須全面素食禁屠,市場亦禁賣魚腥葷。醮祭最終日至 當晚十二結束,齌戒禁忌才解除。翌晨,家家戶戶備妥牲醴「拜天公」,中午舉行過火儀式,信眾踩過火堆,絲亳無傷,以顯示降福避邪的神力,傍晚則家家戶戶備 祭品普渡,到晚上普渡結束,家家戶戶大開筳席,宴請親友,到午夜,由道士行「謝燈篙」禮,將篙竿拆除,醮典才圓滿結束。


         建醮儀式結束後,供奉神位的正廳,一個月內謝絕外入進入參拜,保持聖堂潔淨,惟恐受外人感染汙穢之氣,影響建醮成果。建醮的完成,不僅了償民眾的心願,帶 來心神上的安寧,而且,就古代的農村生活而言,還具有娛樂的效果,使民眾在農忙之餘,得以歡樂一番,更促進人際之間的和睦。


         而在今日人際關係日趨生疏冷漠的工商業社會中,若大家不鋪張浪費,實亦不失為一項有意義的交誼活動。


         明《正統道藏》中威儀類的經書,包括齋儀、懺儀、醮儀等內容。齋、懺、醮都屬法事或稱道場的範疇,亦都是宗教祭祀祈禱活動。由於齋和醮密切關係,齋是指祭 禱中必須整潔身心,醮是指祭禱活動,故齋醮往往連稱。又由於道教建醮(作法事)要設壇。經師們在道壇上如儀進行,故建壇又稱壇醮。雖然懺重謝罪懺悔,醮重 上章祈求,但兩者往往合而行之,故道教徒往往把祭祀祈禱活動,簡稱壇醮。


         由於種種壇醮的名稱不同.內容不同,道書對其儀式程序.宣詞上章之文書表章格式,都有規定,故道教又有所謂法事如式之儀,簡稱之為醮儀。


何謂醮?《隋書.經籍誌》有一段解釋:


         …又有諸消災度厄之法,依陰陽五行數術,推人年命書之,如章表之儀,並具贄幣,燒香陳讀,云奏上天曹,請為除厄,謂之上章。夜中於星辰之下,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


         壇醮的程序,一般為設壇.上供.燒香.升壇.存師存念如法.高功宣衛靈咒.鳴鼓.發爐.降神.迎駕.奏樂.獻茶.散花.步虛.讚誦.宣詞,復爐.唱禮.祝 神.送神等等。五代社光庭刪定《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五五《北斗延生清醮儀》中對醮儀的要求說:凡奉事上真,或不能法天象地,隨斗杓而建壇舛,先違道訓也, 不如不修之為愈。建壇之人,非內境清明,召魂集神,聽吾命而造化,形止極以伸懇焉,則不足以昭格物,雖豐而無益也。述及程序則說:故以祝香為先,次以敘事 次之。既述聖已,不陳詞則誠不立,故以宣詞次之。然其陳情請福禳災,苟非行道發願,後己先人,無以契合聖意,故以三上香次之,既上香已,則吾之宿業重罪不 可不懺,玄功妙善不可不勉,不如是則罪不滅而福不降矣,故以懺悔次之。既懺悔已,又當思惟七元之德,誠如在焉,乃可以倚其佑助,故贊德次之。既贊德已,又 當皈依以罄吾之誠意,庶倚神必饗焉,故以七皈依次之。既皈依已,可以酌醪之禮表心,故以三獻之。既三獻已,威儀既備,思貺卒獲,言功送神,仰空存慕, 不可以有加也,故以散壇終焉。


         按道教壇醮,來源於我國古代社會的壇祭。所謂壇,即在平 坦的地上,用土築高台。古代以壇為祭祀天神及遠祖的場所。《禮.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書經》中有所謂三壇,是太王,王季和文王祭天的地方。醮即 祭祀,戰國楚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竹書紀年》上:黃帝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周禮.春官》有祭祀便負責四郊壇廟的祭祀。張 道陵開創道教時便已初具壇醮之儀。《魏書.釋老誌》:及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齋詞跪拜,各成法道。到北魏時, 道教的壇醮便已有很大規模了。《資治通鑑》卷一百十九《宋紀一》說:

         帝(北魏明元帝)欣然,使謁者奉玉帛.牲宰祭嵩嶽,迎致謙之弟子在山中者,以崇奉天師,顯揚新法,宣佈天下。起天師道於平城之東南,重壇五層,給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每月設廚會數千人。

         又《魏書.釋老誌》記載:
         及嵩高道士四十餘人至,遂起天師道場於京城之東南,重壇五層,遵其新經(指《圖籙真經》)之制。給道士百二十人衣食,齋醮祈禱,六時禮拜。


         由於寇謙之改革道教,提倡以禮度為主,故壇醮之儀,大為充實。南朝道士陸修靜整理道教三洞經書,編制了大量道教儀範,據《茅山誌》記載,他曾撰道教儀範百 餘卷,但大都亡佚,今僅存《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及《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五代道士杜光庭,又收集.編纂.刪 定南北朝以來的各種醮儀,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閱籙醮儀》一卷.《太上正一閱籙儀》一卷.《洞神三皇七十二君齋方懺儀》.《太上洞神太元河圖三元仰謝儀》 一卷.《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籙拜表儀》.《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等多種,他是道教儀範的集大成者。《道門科範大全集》中集錄有生日本命儀.懺禳疾 病儀.消災星曜儀.消災道場儀.靈寶太一祈雨醮儀.祈求雨雪道場儀.文昌注祿拜章道場儀.祈嗣拜章大醮伐.誓火禳災說戒儀.安宅解犯儀.解禳星運儀.南北 二斗同壇延生醮儀.北斗延生清醮儀.北斗延生捍厄儀.北斗延生懺燈儀.北斗延生醮說戒儀.北斗延生道場儀.真武靈應大醮儀.道士修真謝罪儀.上清升化仙度 遷神道場儀.東嶽濟度拜章大醮儀.靈寶崇神大醮儀等。宋末元初道士林靈真據留傳之三洞領教諸科及歷代前人所作之內文秘典,撰輯為濟度之書一十捲,符章奧旨 二卷,這是最初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後經元明道流陸續增補,至明英宗(西元一四三六至一四四九年)時已成三百二十一卷,真可說是卷帙浩繁,集道教醮 儀之大成。該書集錄修齋奉醮,祈禳煉度所用之各種科儀。包括立壇法度,各種齋醮之節次儀範及所用表章款式,符書雲篆,偈讚頌詞等,並附有符書圖像。全書依 品分列為:壇信經例品.修奉節日品.聖真班位品.朝奏次序品.讚誦應用品.科儀立成品.紫英靈書品.煉屍生成品.上清滅度品.符簡軌範品.開度追攝品.煉 度品,書篆旨訣品.存思玄妙品.誥命等級品.旛蓋陳設品.表榜規製品.文檄發放品.齋醮須知品。


         還有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六十六卷,內容包括修懺治災.傳度儀範.修誦旨訣.齋法符籙.煉形行持齋法.章奏門牒請各種神祇牒式.雜用牒帖關等文檢。


 金 允中編《上清靈寶大法》四十七卷,內容包括齋直禁忌.悔過謝愆.祭煉幽魂.祛妖拯厄.登壇科範.臨壇符法.章詞表牘.奏申文檄.燃燈破獄.施食普度及煉度 諸儀。在我國歷代,朝野都十分熱衷於齋醮,歷代帝王依道法於宮中設壇建醮者,史書累有記載,在民間亦十分流行。唐李賀《詩篇》三《贈陳商》:風雪直齋壇, 墨組貫銅綬。唐彥謙《鹿門集》中《遊陽明洞呈王理得諸君》:北斗齋壇天寂寂,東風仙洞草毿毿。《文苑英華》四七二,唐吳融《上元青詞》:按科儀於金闕,陳 齋醮於道場。


     道教壇醮,是教徒宗教活動的主要部分。但對有些道士來說,也是他們謀生之道,即以從事壇醮為職業,向請他們作法事的人,索取一定的報酬。明代以後,各種壇 醮更是名目繁多,內容複雜。例如破地獄.血湖等醮事,及超度縊死者之金刀斷索.溺斃者之起伏屍,死於異鄉者之追魂.亡於分娩之遊血湖;還有宣揚幽冥世界的 法事,如解冤結.五七返魂之望鄉臺,臨終開路.浮厝前之招魂.柩前之斬煞,出殯之引喪等等,據上海市著名道教正一派高功陳蓮笙道長統計,清末時道教經懺壇 醮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醮事:即壇醮法事。包括祈晴禱雨、公醮、清醮、雷醮、火醮、瘟醮、監醮等。


清事:包括收告.鎮宅.抱患.預禳等。

延生:包括打金籙.受籙.祝聖.閱素.普堂.開光.完願.慶誕.還受生等。

亡事:包括初喪.追七.周忌.安葬.除靈.禫服.薦祖.冥慶.冥配等。

放戒:包括傳戒.受戒。




第二部分:


    法事名目繁多,包括清微發遞.靈寶發遞.全堂發遞.揚幡發遞.進表.全堂 表.抱患告斗.延生告斗.拔亡告斗.供天.亡供天.祭天.解星.王府解星.移 星解星.地司.收墳地司.五方鎮宅.解.立獄.捉生代替.驅蛇發檄.五雷發 檄.召魂發檄.代童度關.抱患度關.受籙.給籙.煉度.進箋煉度.專煉.鐃瘟 .金刀斷索.起伏屍.火司朝.宿啟朝.青玄朝.九幽朝.三朝.齋王.款王.傳 經轉案.迎真度魂.生神章.請經.迎鸞接駕.皇壇三寶.群仙會.會諸司.開方 .九幽燈.九陽燈.十回度人燈.升仙燈.三途五苦燈.六洞魔王燈.九霄開化燈 .十七光明燈.延生燈.火司燈.壽星燈.大十獻.小十獻.解冤結.召飯.上供 .望鄉台.頒赦.度橋.召孤魂.請三寶.開啟.寄庫給牒.行香放燈.送喪。



第三部分:


小型法事:包括還受生.送鬼.暖材.開略.設召.起靈斬煞.接神.安座.招魂.召七.召三朝.半夜七.接煞.起座.淨宅.預告.通七疏。


經懺法事:經懺:包括早晚功課,玉皇經懺.雷祖經懺.真武經懺.三官經懺.觀音經懺.斗經斗懺.朝天懺.青玄懺.九幽懺等。


法事:包括上表.供天.煉度.專煉.上供.發遞.亡斗.開啟.結籙.青玄朝.請聖.召魂等。


         這些五花八門的所謂法事道場,有些已偏離遁教傳統壇醮懺法的儀法與規式, 當屬以經懺為主,非道教正常宗教活動,亦非清修道士所願之事。在遵守道教儀範 的宮觀,一般只依儀進行完願.祝聖.慶誕.追七.薦祖以及早晚功課.三官經懺 .玉皇經懺.真武經懺等宗教活動。一般來說,正一道士偏重壇醮。


         道教壇醮是道教活動中最為龐雜的部份,其傳統的壇醮儀式,大都載於明《正統道藏》中。其中有大量讚頌詞章,近人劉師培《道藏禮記》中評論宋太宗、真宗、徽 宗所制讚頌說:雖系道場所諷,然詞藻雅麗,於宋詩尚稱佳什。這對研究文學及音韻學,可能有些價值。又由於壇醮中詠誦詞章,皆配有步虛韻調,使用多種樂器伴 奏,故壇醮音樂的內容也相當豐富,既留傳有古樂,也含有各地方曲調之特色,對於研究我國古樂、地方樂、宗教音樂亦頗富價值…



台灣的醮典

    「醮」-原本為祭神之意,原始意義主要在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神酬恩和施鬼祭魂,而成為規模盛大的祭典。


       立冬之後打大醮


         每年立冬之後,在全台灣各地都可見到各種規模不一,意義名稱不同的醮典,明顯可見,醮實在是一種重要的祭祀活動,舉辦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生樂利以及閤家安樂,人丁興旺…


         慶成祈安福醮沒有固定舉行的年限,只有在廟宇整建完成時,配合地利、人和,各項條件都符合才能舉辦,所以可能百年難得遇上一次。


         醮典的名目各地不一,一般最普遍的是清醮,由於各地傳統習俗,移民背景以及拓肯環境大小不同,清醮的名稱也有多種不同稱呼,如:平安醮、祈安清醮、祈安福 醮、祈安酬神清醮、平安降福清醮…等。清醮一般都是不定期醮,往往都是在地方有事之後,經由人們請示神明或神明主動降乩指示之下才擇期建醮,只有少數地方 發展成定期活動。


         王醮又稱為王船醮,是為了送瘟驅疫而建的醮典,如今雖然已無瘟疫的發生,但在中南部地區,王船醮仍廣為流行。


         在社群性大醮順利圓滿結束後,必須在隔一段時間之後,另外舉辦一個小醮表示結束之意,同時藉機謝神酬恩,這個小醮一般稱為圓醮或是醮尾。慶祝神明壽誕而舉行的神明誕醮,醮期大多只有一天,是迷你型小醮,因為醮典規模縮許多,常讓人感覺不出在舉辦醮典。


         所有醮典中,格局最大,祭期最久的,就屬〔羅天大醮〕,醮期長達七七四十九天,一般分成七次舉行七朝醮典,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 禮斗醮、三元醮…等,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都遠超出一般醮典,所以舉辦羅天大醮的廟宇屈指可數,高雄市關帝廟以及台南鹿耳門天后宮就曾因起見這種醮典 而聲名大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