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全面展现汉代饮食文化风貌的画像石

  新浪收藏

别样的丰收宴享 饱饫烹宰别样的丰收宴享 饱饫烹宰
  山东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有一东汉大墓,墓室内以饮食文化为题材的建筑石雕装饰,是汉代厚葬的产物。其中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是线刻画,灰石质,纵55.5厘米,横167厘米,表现的是别样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整个画面可以“中间对折线”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来分析。
  左侧画面中:靠近右侧停放有三辆牛车,牛缰绳系在车后,两牛站立,一牛卧地;牛车前席地而坐的两人,显然是地主,即整个画面的主人。他们头戴长冠(以竹为胎骨,外用漆纱糊制,长7寸,宽3寸,形如鹊尾,故俗称“鹊尾冠”),身穿交领、右衽的“褒衣大袑”,悠闲自得。面前各自摆放矮腿食案,上面有鼎、锺、酒樽、鱼、肉及其他食品。第三辆牛车的主人好像是管家,他头戴高冠交领深衣,宽袖长摆,腰系布带,脚蹬白底靴。他走到左侧一户人家的门前,正双手张开口袋,户主捧着一只盛粮的圆木升要往对方口袋里倒,似乎是在交租税。房舍前有成群的大鸡、雏鸡、鸭、龟;半圆形罩箩下还养着鸽子;房舍右侧一棵大树干上拴着一头牛,它正卧在地上休憩。树上好像有一群小鸟在叽喳歌唱;地主席地而坐的不远前方堆放小山似的粮食,场院上也堆放有粮食,两名佣人分别拿着筢子、撮斗准备晾晒粮食。这成堆的粮食,表示农田丰收。
  右侧画面,是宴享食材的准备场景。画面中,右上角一名庖丁正在解剖挂在架子上的大兔子,头朝下,两只长长的耳朵耷拉着,这只兔子简直像只大肥羊;上层中间一名庖丁举起铁器正要宰杀一头肥牛;上层左侧二人抬着一头肥猪,要交给庖丁宰杀;右下角有用弧形隔扇围成的圆形操作间,内有两名厨师在处理鸡、鱼等食材;下层一伙夫正趴在灶前拢火,灶台上架有一口大锅,以供厨师烹、煮、煎、炸;中间一酿酒师正在制作甜酒,其左放有盖缸、釜、甑,其左下放有盛酒的两只双环大锺,其左上角还有石磨、案子、大水缸等;左下角一烤肉师正在料理前面铁烤架上的一排鱼、肉串,可以想见,铁架下生有慢火。这是二千年前古人加工的烧烤美食,又可知今天烤羊肉串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烧烤这种烹饪方式的发明,大概源于中国古人170万年前开始使用火的时候,原始人把猎物烤熟后食用,成为最古老的烹饪方式。史书记载,烧烤食物曾经是商周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到了秦汉时期,烧烤之风仍然盛行,据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汉刘歆撰《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常以烧烤鹿肝牛肚下酒。天子如此,臣民们对烧烤的热情和喜爱可想而知。
  这块画像石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某年秋后农业丰收及宴享的场景。“事死如生”是汉代厚葬礼俗的主要思想,所以汉墓画像石大都描绘死者生前的生活景象。一方面表现墓主人对人世的留恋,另一方面也有对墓主人生前功业的颂扬。“丰收宴享”,只是地主、贵族的“宴享”,不是因为农业大丰收,让劳苦功高的农民一同“宴享”,这“宴享”根本没有农民的份,所以笔者说它是“别样的宴享”。
  左侧画面“丰收”中的收租部分,显示“豪强地主田庄的粮仓”;右侧画面中“宴享”部分描绘了古人忙碌的烹饪场面,包括宰杀、蒸煮、烧烤、酿酒等各种厨事活动,展示了汉代先进的烹饪厨具,诸如釜、甑、鼎、锺、架式烤炉等;食材种类也很丰富,鸡、鸭、鱼、龟、鸽子、牛、猪、兔子等等。
  这块汉画像石也是汉代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重要缩影:一方面,它反映出汉代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另一方面,既可以深入地了解汉代饮食文化等风俗民情,也为更好地了解汉代社会的全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文/陕西安康 刘勇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