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籽玉雕山中訪友圖

(3.7公分  3公分   1.7公分)































15-225.一件籽玉雕山中訪友圖的收藏(100.4.2)

     目 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的賣家賴先生,原 先收藏中國硬木古董家具,後來因貨源不易找,轉收竹木牙雕雜項及明清古玉。兩年前開始在玉市玩票性質擺攤,其所展示以竹木牙雕雜項及明清古玉為主。賴先生 年紀雖輕但眼力好膽識高,所擺售文物都是屬開門帶代的,大部分是屬中上品等級,偶爾有較精等級,在玉市算少數有內行貨的攤位。但每次總是純欣賞,只在(99.5.22)下手買過一件清中期竹根雕枝葉藤蔓葫蘆把件及(99.7.24)清 初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原因在於其東西開門,級數也還不錯,但上手後有興趣進一步詢問價位後,都覺得是收藏價,不得不放棄。我收藏已近三十年,算是識途 老馬,在玉市要的是內行價,也就是同行的批發價,不是較高的收藏價。而賴先生因年輕較晚入門,進貨不管是從大陸還是台灣藏家釋出,均是相對較高。雖然很少 捧場,但每次到其攤位仍熱心招呼著,是非常和善的賣家,若他有來擺攤都會到其攤位瀏覽欣賞。
   
     (100.4.2)週六玉市文物之旅來到其攤位,大致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無中意者。於是他從褲腰掏出此件高浮雕籽玉,上手詳加檢視:
1.首先判斷其玉種:
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表示密度較大,玉質通透溫潤,外面帶褐色皮,應是和闐玉籽玉。
2.造型:3.7公分  3公分   1.7公分。相當小巧雅緻,為隨形籽料,以工就料雕成玉山子造型,雖小器卻有大樣。
3.再以放大鏡檢視工具痕跡,判斷新舊及年代: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上手順手;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上手礙手。
    此件上手順手,檢視紋飾陰刻線條,邊緣光滑沒有崩裂情形,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以砣輪製作。
4.檢視皮殼及包漿:
    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若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檢視此件沒有製作拋光凹凸高低的明顯老件皮殼,也沒有老件自然風化形成寶光之濃厚包漿,及老件使用後所留下的明顯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但也沒有現代的規則性拋光痕跡,判斷應是早期以古法所拋光。
5.紋飾雕工:此件相當小巧,以工就料雕成玉山子造型,雕山中訪友圖,雕工相當細緻生動傳神,其中兩位文人人物,竟然將不到米粒大的頭部,雕出眼睛、眉毛、鼻子及鬍鬚等五官,並可看出表情,此件籽玉雖小器卻有大樣,有清中期玉山子風格。
6.由玉的顏色: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此件籽玉雕山中訪友圖,玉色帶黃及青白。

整體評估:
     綜合以上評估,此籽玉雕山中訪友圖,玉質通透溫潤,為和闐籽料材質,雕工細緻生動傳神,雖小器卻有大樣。判斷其年代最少為民國早期製品,其雕工有清中期玉山子風格。在目前和闐白玉高漲年代,質佳工好的玉器飛漲難找下,要價合理,應列入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