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學誠法師:善良與軟弱

《道德經》中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明智的行為通常被愚者嘲笑,智者所喜。我們是希望成為智者之友,還是獲得愚者之贊呢?

  凡夫不堅定於善,就會被煩惱所黏縛。善法不可不執,但不能著相,菩薩無住生心,而非無心,是精深微妙的智慧境界。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執著”,而是不知道該追求什麼、堅持什麼。

  有一種大膽叫魯莽,有一種大膽叫勇敢;有一種膽小叫軟弱,有一種膽小叫謹慎。膽大、膽小不是關鍵因素,有沒有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做每一件事情,都知道自己的目的、行為的善惡、當下的條件及做事的方法。

  善良與軟弱無關,相反,它是一種力量。軟弱恰恰是因為善良的力量不足、不純正、不堅定、不持久。要想令善的力量增長、強大,需要學習、實踐,提升智慧。

  能接受逆境,必定是內心有極為堅強的力量,“無欲則剛”;對慾望的追逐、與他人的攀比等,才是真正令我們軟弱的原因。所以,如果內心強大,就不會隨外境而轉。覺得自己窩囊,是因為內心缺失宗旨而被動面對境界,無力控制局面,更無力控制自己的心。

  善是自己願意、歡喜去做利人助人之事,軟弱是自己不得不去做不願意做的事。工作中,自己能夠做得到的,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做不到的,也沒有必要強求承擔。開發出自己的主觀意識來,高高興興的行善助人,坦然明確的拒絕能力之外的事,做一個自信、善良、豁達的人。

  對自己所走的路失去了信心,心就會抗拒、徘徊,行為就會軟弱無力,一切看似合理的理由都是在找藉口而已。我們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興趣,而是意義。越是有意義的事情,困難會越多,這就要靠我們的願力與智慧去面對,願力決定始終,智慧決定成敗。勿忘初心。

  內心的陽光沒有開發出來,就會膽怯、軟弱。慢慢修行,用正知見、慈悲心來充實自己的內心,開發光明,漸漸就會無所畏懼。

  忍辱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有力量和理智的表現。絕大多數人都誤解了忍辱的意義,真正的忍辱是超越表面的逆境,昇華內心的悲智,如烈火出真金。

  善不一定就會被惡利用,如果善的力量足夠強,就可以影響、轉化惡的力量。善良無私不等於軟弱可欺,真能做到無我,對境必有智慧。

  佛教所說的忍辱與阿Q精神,外表有一部分相似,內涵卻有云泥之別。前者是基於長遠因果的智慧和內心調伏煩惱的力量,後者是愚癡的自我麻醉;前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為什麼,能如何利益自他,後者是軟弱無力的無奈之舉。

  善良若缺乏了正念,便會軟弱無力,難以持久。正念,就是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善良若缺乏了智慧,便會處處矛盾,難以利他。智慧,就是明白每一個行為會帶來什麼結果。正念與智慧,都需要通過聽聞佛法而慢慢培養、增長。而一個真正具足正念與智慧的人,必定會無條件的善良。

  諉罪掠功乃小人事。若自己遇到不公平之境遇,便也效學成為無良無品之人,

  才是真的軟弱無力;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不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種力量。

  軟弱,是因為內心沒有力量;沒有力量,是因為沒有方向、沒有心量。反之,一個強大堅定的人,一定有清晰的目標,他不會總是被動地擔憂別人的欺辱,而是主動去思考如何能夠幫助到更多人。

  沒有正念支持的善念,是猶豫不決、軟弱無力的,禁不起風吹雨打。自己的痛苦並不是源於善良,而是源於缺乏信心與正念。培養信心不易,但真正有信心,就會充滿勇氣,坦然平靜,就會有真正的快樂。

  君子爭罪,路便越走越寬;小人爭對,事卻越辦越難。很多時候,忍一時、退一步並非軟弱,識得大體,不必在小處爭利鬥氣。

  嚮往美好、揚清滌濁之心人人有之,但決不能僅止於憤怒與悲傷。每個人都不是社會的旁觀者,而是其中的一份子,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開始。發大願心,超越憤怒與悲傷,改變自己的冷漠和軟弱,堅持自己的善良和勇氣,用行動去改變,去建設。

  讓人們膽怯而軟弱的,都是內心的妄想;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