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古代仿生瓷器鑑藏(圖)

 金羊網-新快報
素燒石榴 素燒石榴 三國兩晉時期的牛頭罐首 三國兩晉時期的牛頭罐首 三彩檸檬 三彩檸檬
從四川邛窯的植物果實類仿生陶瓷說起
有說法認為,古代仿生瓷器起源於越窯,浙江上虞的牛頭罐等就曾令世人驚嘆。 如果說,大量的以動物為對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現在兩晉的青瓷系窯口,那麼,大量的以植物果實為對象的仿生瓷器則最早出現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 邛窯是中國彩繪瓷的發源地,唐、五代時期,釉色計有深淺不同的色彩三十幾種,加之模製、雕刻、鏤空、捏塑等技術成熟,催生了大量的“荔枝、核桃、石榴和橘子”。
古代仿生瓷器起源於越窯三國兩晉的虎頭罐牛頭罐“前所未見”
仿生瓷也叫像生瓷,是指仿製生物形態的瓷器,或是貌似某種生物形態的瓷器。
這類的瓷器究竟起源於何時?
2006年11月,考古人員對位於浙江上虞東山邊的尼姑婆山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一批三國兩晉時期的虎頭罐、雞頭罐、牛頭罐、馬頭罐、鹿頭罐等仿生瓷器,瓷罐上的各種動物頭首的形態逼真,活靈活現,“前所未見”。 這是我國考古發掘出土最多的一批仿生瓷。 浙江上虞作為越窯青瓷發源地和主要產地之一,製瓷歷史從東漢至宋代長達1000餘年,在東漢及唐以前的越窯發展早期,上虞佔據了製瓷業的統領地位。 在三國西晉時,曹娥江兩旁有160多處窯址,尼姑婆山窯址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認定古代仿生瓷器起源於越窯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實上,至少在東晉時期,東南沿海的江、浙、閩,長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贛,都相繼設立瓷窯,著名的越窯、固驛窯、青羊宮窯、德清窯、洪州窯、甌窯等先後出現,均生產了以雞首壺為典型代表的仿生瓷器。
製作以銅鐵著色的多色彩釉四川邛窯有首創之功
如果說,大量的以動物為對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現在兩晉的青瓷系窯口的話,那麼,大量的以植物果實為對象的仿生瓷器則最早出現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
在 2001年4月召開的中國邛窯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討會上,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說:“唐代邛窯在製作以銅、鐵著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創之功”;對邛窯遺址考 察研究長達數十年的陳麗瓊教授說:“邛窯是中國彩繪瓷的發源地,彩繪瓷的故鄉”,是中國陶瓷製作史上的“一朵奇葩”;南京博物館研究員張浦生先生​​說: “邛窯在著色用料上品種俱全,除常見的醬色、綠色外,還有銅紅、鈷藍”;故宮博物院古陶瓷鑑定專家耿寶昌先生認為:“高低溫釉下彩、三彩是邛窯的代表作 品,均較早燒製成功。”
大量實物證據表明:邛窯最早燒製成功以銅、鐵著色的多色彩釉,到唐、五代時期,釉色計有青綠、青黃、青灰、綠、深綠、淺綠、油綠灰白、乳白、藍色、醬褐、黑、黃、米黃、茶黃、茶子黃等,深淺不同的色彩三十幾種。 據史料記載:“黃者如金,黑者如漆,綠者如玉,青綠蒼翠可愛最為貴重,棕釉而有花紋,或釉彩如窯變者最難得,其釉水無美不備。”
在中國陶瓷史上,用銅著色的高溫釉彩品種中,最少見的是乳濁綠釉。 中國古代掌握乳濁綠釉生產技術的只有邛窯和長沙窯,但乳濁綠釉是邛窯在南朝時首先燒製成功的。 此外,邛窯還燒製出了以鈷為著色劑的藍釉。
“高溫銅紅釉”也是四川邛窯和湖南長沙窯最早創燒的,至今在古陶瓷研究界對此還沒有不同意見。
素胎類仿生水果或供百姓祭祀彩釉類則多供上層人士享用
四川邛峽窯是古代著名瓷窯,因邛峽在唐代屬於邛州,故而也成為邛窯。 邛窯在唐宋時期就燒製出了顏色種類各異的單一顏色瓷器和多彩瓷器,加之製瓷的模製、雕刻、鏤空、捏塑、堆貼、刻劃等工藝技術相當成熟,於是大量以植物果實為對象的仿生瓷應運而生。
邛窯生產的以植物果實為對象的仿生陶瓷有以單一果實為創作對象的,也有以多個果實的集合體為對象的,主要分為兩大類:素胎類和彩釉類。 如荔枝、幹核桃和石榴果就是以灰胎、深灰胎和紅胎為基本色燒製的素胎類仿生瓷。 這類瓷器製作工藝簡約,造型樸實無華,成本低,想來是適應普通百姓供奉祭祀所用。 另一類是供社會統治階級和上層人士享用的彩釉仿生瓷,工藝比較講究,除了素胎類仿生瓷必需的工藝過程外。 還必鬚根據果實顏色、質感的不同,運用素胎類仿生瓷所沒有的配釉、施釉、加彩等工藝技術。 毫無疑問,彩釉類仿生瓷的燒製體現了邛窯高超的彩瓷燒製水平,如帶葉桃子和集束狀帶葉橘子就是明證。
邛窯兩類仿生瓷器共同的特點是靈活運用模製、雕刻、鏤空、捏塑、堆貼、刻劃和彩繪等工藝加工製作,形態逼真,造型生動。 這裡筆者將多年來收集的邛窯仿生瓷器公之於眾,以助藏友鑑賞、研究。 延伸閱讀

浙江上虞仿生瓷衰敗之謎

北方望族遷至上虞封山佔水使窯址荒蕪
2006年,浙江上虞尼姑婆山窯址曾發現一批三國兩晉時期的虎頭罐、雞頭罐、牛頭罐、馬頭罐、鹿頭罐等仿生瓷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隊鄭嘉勵就此曾對媒體說,考古人員從該窯址中發現了刻有隸書“朱君”兩字的器物,估計這是姓朱的一個地方豪族的產業,可見當時制瓷盛極一時。 後來到東晉南朝時,曹娥江兩岸卻只有14處。 這些窯址為何急劇減少? 據鄭嘉勵解釋,東晉初,大批北方士族,如王羲之、謝安等望族都遷到上虞、紹興一帶,這些士族在政治上有特權,每到一地,便封山佔水。 “謝安東山再起的東山,就在不遠處。”這些士族沒有製瓷的傳統。 很多窯址處於這些貴族的領地上,當地地方豪族沒有發展瓷器的空間,也就從此荒蕪了。
【編後】
這批四川民間收藏的素燒和彩釉果實類雕塑較為難得,從胎質看,有些為紅陶胎,釉質與宋代四川釉陶俑比較近似,或屬釉陶類,年代是否均屬唐宋,仍需進一步探討。
■本版圖文來自《收藏》、《錢江晚報》、新華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