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座鳳形燈(日照市博物館供圖)
張啟澤 山東日照市博物館有一個常設展廳—海曲漢墓展廳,該廳展出了漢代海曲縣城故址出土的墓葬文物。 近日記者在展廳內看到,這些器物品種豐富,大量帶有民間工藝色彩的日用品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 其中一件龜座鳳形銅燈,因為高超的製作工藝和設計理念,被譽為鎮館之寶。
一
在山東省日照市西郊,有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村莊——西十里堡村。 村西南不遠處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日東高速公路從這裡蜿蜒向東進入日照市區。 就在高速公路南側,東西一溜分佈著幾個大封土堆,呈三角狀分佈。 這幾個封土堆,當地沿襲相傳為“王墳”和“娘娘墳”。 封土堆北面約1公里便是漢代海曲縣城故址。
據日照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坊間流傳一種說法,在“王墳”和“娘娘墳”之間,還有磚築暗道相通,許多當地老人都曾親眼所見。 後來經發掘證實,所謂的暗道只是被破壞的磚室墓的墓壁而已。 據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附近村里曾有人於此得到一件“神燈”,以致後來發掘出土了一件龜座鳳形銅燈,被人們傳為“又出了神燈”。
2002年春,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公路佔壓的封土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這次發掘歷時近三個月,共清理墓葬90座,全部屬中小型墓,為山東地區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漢墓。 墓中隨葬品十分豐富,共出土陶、銅、漆、木、竹、玉、鐵、角器等1200餘件。
挖掘出土的器物中,漆木器近500件。 色彩艷麗、花紋繁縟、鑲嵌金銀,是山東地區目前發現數量最多的、也是保存最好的一批。 讓考古人員驚喜的是漢墓中還出土了目前山東發現的保存最好的漢代絲織品。 其中最大的一塊長2.6米,寬0.96米,精美的刺繡花紋圖案出土之時仍清晰可見。 大部分絲織品呈咖啡色,平素無紋,仍具有一定的柔韌性。 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保存完好,木棺表面的朱漆仍有艷麗的色澤。 這些珍寶再現了漢代日照地區的發達與輝煌,也為研究漢代墓埋葬制度和埋葬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 此次發掘也因此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二
此次發掘,除漆木器和絲織品之外,還發現了一批比較重要的青銅器,不過大部分保存情況不理想。 洗、鼎、鈁、壺等容器大多殘破,只有燈、爐、帶鉤、銅鏡保存比較好。 其中一件龜座鳳形燈,也就是被當地村民譽為“神燈”的器物,造型非常優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此件銅燈,因其具有的獨特藝術造型,被國家文物局編寫的《2002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一書採用為封面圖片。
在博物館展廳內,記者看到這尊銅燈。 高18厘米,燈盤口徑10.6厘米。 由三部分組成,頂部為淺圓盤形燈盞,中間為一展翅鳳鳥燈柱,下部以神龜為底座。 鳳鳥昂首翹尾,全身細刻羽毛,頸長伸而向後彎轉,鳳首頂一喇叭形燈盤,鳳足穩踏龜背之上。 神龜雙目圓睜,也作仰首形,龜背刻紋清晰可見。 鳳鳥展翅欲飛,神龜躍躍欲試,整個造型充滿了動感與活力。
據介紹,在兩千年前,銅燈的設計理念就已非常先進,還運用了力學原理。 設計者不僅刻意表現銅燈造型的活力,在其設計中,設計者為了確保燈體的平衡,還將器物製作的比例非常協調,使燈既優美生動又厚重平穩。 整個器物製作之精巧,看上去給人以優美舒展之感,具有較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其造型之奇特、設計之巧妙,充分顯示出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工匠們的精巧手藝和高度智慧。
三
中國古代的器物多數蘊含傳統樸素的哲學思想,龜座鳳形燈也不例外。 龜座鳳形燈刻意作出龜形座、鳳鳥(朱雀)頭頂燈盞的式樣,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 蒼龍、 白虎、 朱雀、 玄武,被古人譽為天之“四靈(四神)”,而金、木、水、火、土被古人稱之為“五行”。 龜座鳳形燈的設計正好暗合了中國古代陰陽五行思想和四靈的觀念。
鳳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朱雀,她是一種虛構的神鳥,也就是傳說中的鳳凰。 在古代鳳凰為南方赤色的代表,是南方之神,它的別名還有玄鳥、青鳥、鷥鳥、赤鳥等。 古人視鳳凰為神鳥百雀之王,預示了吉祥、安寧、子孫興旺,象徵著蓬勃騰達。 鳳鳥具有能歌善舞的靈性,又可給人間帶來吉祥,漢代貴族因此把鳳鳥作為祥瑞的象徵。 神龜即玄武,是一種黑色的大龜,是北方之神。 玄武是龜蛇合體的神獸,因蛇形如龍,故古人敬蛇並祈禱如龜壽般生命不息。
作為此盞銅燈而言,鳳鳥是南方之神,南方為火,所以鳳鳥象徵火,以朱雀做燈柱,頭頂著燃燒火焰的燈盞,自然具有幫助燈火長明之意,取意“火長明不熄”;神龜是北方之神,北方為水,所以龜象徵著水。 對於人類來說,火既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又容易給人類帶來災難,即火災。 因此,以龜做底座,應該具有以水滅火,防止火災發生的理念。 以朱雀和神龜作為燈具的造型,寄託漢代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