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解密古玉造假七法

 北京商報 
■煨頭:將玉器用火燒烤,使玉色變為灰白,極似古玉中的“雞骨白”。 凡是煨頭,其上必有火燒後形成的細裂紋,真雞骨白則無。
■梅玉:用質地鬆軟、質量較差的玉製成器物,再用濃度高的烏梅水煮,鬆軟處會被烏梅水淘空,呈現出水沖痕跡,然後用提油法上色。 人們稱這種作偽產品叫梅玉。
■風玉:用濃灰水和烏梅水煮玉後,趁熱取出,放在風雪之中一個晝夜,將玉凍裂,玉質堅硬者,裂紋細若毫髮,以其冒充古玉。 真玉的牛毛紋有曲折,粗細不勻,偽者則不然。
■叩銹:此法產生於清乾隆時,具體做法是用鐵屑拌玉器坯料,然後用熱醋淬火,放入潮濕地下數天,取出後再埋入地下數月,這時玉已為鐵屑腐蝕,出現橘皮紋,紋理中鐵鏽呈深紅色,有土斑,宛然古玉。
■老提油:據說此法甚古。 北宋年間,有人用甘肅深山中所產的一种红光草,取其汁加入硵砂少許,醃入新琢成的玉器紋理之間,再用新鮮竹枝燃火燒烤,使紅色入於玉器,其紅似雞血,鑑定名家也往往不察。
■造黃土銹法:把玉器塗上膠水,埋入黃土泥中,產生的黃土銹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像古玉的黃土銹。
■造血沁法:用豬血和黃土混合成泥,放入大缸內,將玉器埋入其中,時間較長後,玉器上會有黃土銹血沁的痕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