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構思奇巧的孔雀燈

 大洋網-廣州日報 
綠釉陶孔雀燈 綠釉陶孔雀燈
文/記者金葉資料及圖片/董理提供
東漢綠釉陶孔雀燈,是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1964年陝西省潼關縣漢墓出土,通高89厘米,重10.395千克。 此燈形體高大,結構複雜,通身施翠綠色釉,胎質紅色。 燈自下而上共分三層,第一層下端底座呈喇叭形,上託一折唇平沿大燈碗,碗沿上有對稱的四個小孔,各插一支小燈盞,小燈盞外側附柿蒂形花。 第二層底座上大下小猶如罐形,其上燈碗口略小於一層,其餘與第一層無異,第三層底座似鐘形,上塑出一昂首開屏的孔雀,孔雀背駝一盞燈。 因通身有九個燈碗可以同時點燃,所以又稱“九連燈”。
燈具是人類掌握火以後的一項很重要的發明。 我國使用燈具的歷史十分悠久,油燈作為傳統的生活用具,經歷了幾千年演變的歷史。 最初,燈是從食器中的豆轉化而來的(豆本是商周時一種飪食器,而陶豆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燈具)。 直到漢代,燈的基本形制仍與豆差別不大,成為最常見的燈型。 除豆形燈之外,在漢代還有一些像這款孔雀燈一樣的裝多枚燈盞的多枝燈,從三枝到十三枝不等。 《西京雜記》中提到的“青玉五枝燈”、“七枝燈”,都屬此類。 這種燈其實早在戰國時就已出現,到漢代則朝著大型化方向發展,高度一般都在1米左右,燈盤分層錯落安置,點燃之後,燈火交相輝映,火樹銀花,盡顯豪華氣派。 至魏晉南北朝時,多枝燈發展得更加大型化,有“百枝燈”、“百二十枝燈”等品種。 當然,像這樣豪華、貴重的多枝燈還是主要供皇宮貴族使用,平民所用還是以豆形燈為主。
綠釉陶孔雀燈造型大方氣派,頗具想像力,色澤亮麗,製作精良,極具時代特色,為漢代燈中的精品。 漢代是我國古代燈具發展的重要時期,是油燈發展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油燈功能合理,造型生動,裝飾富麗。 青銅鑄造技藝的日臻精湛和陶瓷業的發展,都為燈具製造業打下了基礎,宮廷、貴族用燈極盡奢華,黎民百姓用燈莊重質樸,物象繁多,構思奇巧,是歷代燈具所不能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