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中華聯合新聞社【清菴齋細說沉香】香傳古今·中國香文化

中華聯合新聞社【清菴齋細說沉香】香傳古今·中國香文化

香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它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文化傳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代表。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香文化與茶文化以及插花文化並稱為三大文化現象。中國香文化可以上溯到隋唐時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的香文化表現出了不同的特徵,宋代時我國的香文化已經發展到高峰,到了明清時期我國的香文化更是發展到鼎盛狀態。從當時的統計數據來看,宋朝每年從國外進口的香料已經達到數十萬斤,在宋朝進口貨物中佔到近四分之一。

到鴉片戰爭之後,香文化在我國逐漸衰落,其原因是天然香料變得匱乏,同時受國內戰亂的影響,香文化逐漸淡出主流文化的行列。
不過,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發展,香文化又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香文化也煥發出了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更多的學者與文化名流也開始注重對香文化的研究,力圖恢復其傳統文化精髓的面貌。
在我國古代,對香的認識大多源於祭天的儀式,甚至在遠古的夏時期就出現了香的影子。在距今六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學會用燃燒柴木與其它祭品的方法來祭天或者祭祀諸神,在燃燒柴木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產生了對香的認識。

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時期,甲骨文中便出現了“柴”的字樣,當時對柴的理解是“手持燃木的祭禮”,而燃木則是原始用香的雛形。另外,在《尚書·舜典》中也曾經記載在四千多年前,堯帝禪位於舜帝時就曾在儀式中使用燃燒燔木生煙的方式來告祭天地,這也是一種將香使用於祭天的典型例子。在遠古時期,民眾在使用香來祭天時只是出於一種對神明的敬畏,對香本身還沒有清晰的認識,而且使用香來祭祀也僅限於帝王或者部落首領,顯示出其地位的尊貴。
除了祭祀天地以外,香在古代的作用還有驅蚊與辟邪。我國最早對香的使用的文字記載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重慶一帶,那裡氣候溫暖潮溼,蚊蟲比較多,在有蚊蟲叮咬時,人們發現帶有芳香氣味的植物燃燒釋放的煙霧驅除蚊蟲效果很好,在驅蚊的同時,他們還形成了用香料薰衣的習慣,也能起到驅除蚊蟲的作用。

辟邪是香的又一用途,在《呂氏春秋》中記載有:“荊人畏鬼。”春秋時楚國崇尚巫術,比如燃放爆竹就是辟邪驅鬼的一種風俗,而通過燃燒香料的方式來驅鬼也是當時人們的一種巫術種類。
從上面的敘述不難看出,香文化在我國起源非常早,而且其含義也相當豐富,可以從一個側面佐證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我國的香文化中,楚國是最具代表性的,也被很多學者看作香文化的發源地。香文化這種從南方民族中傳承而出的文化形式一直影響著華夏文化。我國的香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所表現出的背景與內涵也有所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