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從長沙窯瓷上的題記談唐代的飲茶習俗

文物鑑定與鑑賞 
張海軍
長沙窯是唐代著名陶瓷窯口,其窯址位於今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附近。 長沙窯以燒造日用陶瓷為主,其產品不僅在國內有廣泛的市場,而且通過“海上陶瓷之路”遠銷海外。 雖然長沙窯不見於文獻明確記載,但大量事實證明了其在我國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長沙窯的產品以釉下彩和詩文題記裝飾為世人所嘆,其中在瓷器上書寫詩文題記更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首創之舉。 在這些詩文題記中,常見的多是詩詞和諺語,除此之外,還有少部分廣告以及功​​能用語,其中就有數件直接標註了“茶”等字樣,這明確的告訴人們它的茶具功能。
根據已公佈的長沙窯瓷來看,在瓷上書寫含有“茶”字的器形主要有壺、碗、盒等,文字內容也不盡相同,其具體的形態及文字如下:
青釉褐彩題“荼埦”瓷碗,高4厘米,口徑13.5厘米。 口微斂,唇部尖圓,唇沿較厚,斷面呈圓弧形,腹圓收,玉璧底。 碗心書寫“荼埦”兩字,“荼”即今“茶”,《說文》:“荼,苦茶也”。 “埦”即碗,從土旁。 1953年在藍岸嘴窯址出土,現收藏於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圖一)
图一 圖一
青釉褐綠彩“荼盞子”瓷碗,高6.4厘米,口徑20厘米。 碗口沿施有四塊褐斑,碗心用褐綠彩書寫“荼盞子”三字,字旁繪有祥云三朵。 1998年在印尼“黑石號”沉船中發現。 現收藏於新加坡聖淘沙機構。 (圖二)
图二 圖二
青釉褐彩題“嶽麓寺茶埦”瓷碗,高4.8厘米,口徑13.5厘米。 侈口,唇尖圓,腹斜收,玉璧底,碗心折平。 碗心以褐彩書寫“嶽麓寺茶埦”五字,碗底書“張惜永充供養”六字,這可能是一位施主供獻給麓山寺的僧人們飲茶的,也許是成批燒製的產品。 窯址出土。 現收藏於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釉褐彩題“大荼合”瓷盒,高3.5厘米,直徑9.7厘米。 盒呈扁圓體,直腹,蓋面四道弦紋呈台階狀遞升,上面以釉下褐彩書寫“大荼合”三字,外罩青釉。 現收藏於華菱石渚博物館。 (圖三)
图三 圖三
青釉褐綠彩題“鎮國荼瓶”瓷壺,高18.8厘米,口徑9.2厘米,底徑10厘米。 喇叭口,直頸,溜肩,瓜棱腹,多棱柱短流,平底。 通體施青釉不及底,彩釉部分脫落。 流下以褐彩書寫“鎮國荼瓶”四字,字兩旁以綠彩繪花卉紋。 現收藏於華菱石渚博物館。 (圖四)
图四 圖四
青釉褐彩題“張家茶坊三文壹平”瓷壺,高18.5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10.5厘米。 喇叭口,直頸,圓肩,瓜棱形腹,多棱柱短流,平底假圈足。 通體施青釉不及底,流下用褐彩書“張家茶坊三文壹平”八字。 私人收藏。
青釉題“老導家茶社瓶”瓷壺,盤口,腹部圓鼓,肩上有一短流,施青釉不及底。 壺底墨書“老導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壹”,陝西省西安市唐太和三年王明哲墓出土。 此壺為唯一一件出自於墓葬的茶具,有確切的紀年,可作為長沙窯茶具的參考器。 對於“茶社瓶”之“社”字,可以作兩種理解。 第一。 古時有春社、秋社,社日人們各以社糕、社飯、社酒等相互貴送,用為供養此“茶社瓶”或為社日裝茶請客供養之用物。 第二,古時志趣相投者往往聚會結社。 《都城紀勝》記載南京臨安有“茶湯會”,此會每遇諸山寺院作齋會,則往彼以茶湯助緣,供應會中善人。 唐代飲茶之風興盛,或亦有某種“茶會”、“茶社”之團體,而“社”中所用之茶瓶,或可稱為“茶社瓶”。
以 上七件長沙窯瓷上所書寫的文字均直截了當的揭示了器物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瓷器上的文字未直接註明是茶具,但是通過文字內容和其他裝飾亦可推斷其作 為茶具的屬性,較為典型的當屬長沙市博物館藏的青釉褐彩題詞摩羯紋瓷壺(圖五),壺殘高21.5厘米,底徑12.3厘米。 口、頸殘,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多棱柱短流,流的下方以褐綠彩繪一隻摩羯,其從波濤中騰躍而出,摩羯右上方彩繪祥雲一朵,雲下方以褐彩書“此是飲瓶,不得別用”八字。 從這八個字可以得知它的功用比較單一,一般不混合使用。 由於瓷壺上飾有佛教文化因素的摩羯紋飾,因此其作為茶具更為貼切。
图五 圖五
長 沙窯瓷中除了以上八件通過文字直接或間接標明屬於茶具的碗、壺、盒外,還有很多產品的功能是屬於茶具的,比如茶鐺、茶銚、茶碾子、擂缽等,其中前兩個作烹 煮用,茶碾子則包括碾槽和碾輪,用於煎茶之前,將茶餅、茶團碾碎,擂缽則是用以擂茶或搓揉姜類作料,這是因為唐代好吃鹽薑茶,這些都表明長沙窯曾經有規模 的生產茶具。 鑑 於此,上海博物館的陸明華在《長沙窯有關問題研究》一文中曾提出長沙窯“似乎在一度是一個以生產茶具為主要品種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窯場”,並認為長沙窯的興 起“與唐代及以後較長時間內飲茶風氣的盛行有密切關係,如果沒有這種風靡一時的飲茶風尚,長沙窯的產品不會有如此大規模的生產,以至名揚四海並遠播國外” 。
從長沙窯生產的瓷器及所書寫的題記內容來看,其所生產的瓷器不僅從器形上有很多是具有茶具功能的,更重要的是某些器物上直接或間接以題記註明茶具的屬性,這是長沙窯曾經大量生產茶具的佐證,而其能夠大規模生產茶具,最終歸咎於飲茶之風在唐代的興起,尤其是唐代晚期。
唐代人喜愛飲茶,飲茶已經成為唐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陸羽的《茶經》寫到“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更是寫有“茶之為飲……盛於國朝”,這裡的國朝即指唐朝。 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了一段歷史,安史之亂時,叛軍圍睢陽城,儘管城中食物缺乏,但百姓以“絺布切煮而食之。時以茶汁和之。而意自如。”對茶的沉溺之深可見一斑。 百姓喜好飲茶,王公貴族更是如此。 有唐一代,宮廷每年都要舉行大規模的“清明茶宴”,皇帝禮待群臣,以茶事展現大唐雄風,這些都是唐代盛行茶事的具象表現。
唐代飲茶之風的興盛,不僅帶動了長沙窯大規模的生產茶具,實際上越窯、婺州窯、岳州窯等其餘唐代窯址都是加工茶具的陶瓷窯場,並且每個窯場所生產的茶具對茶色的表現也有差距。 這 一點在陸羽的《茶經·四之器》中就有記載,書中寫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以邢瓷類銀,則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 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則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 茶葉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更是唐代茶文化大發展的縮影。 雖然在《茶經》一書中,我們沒有見到有關長沙窯的記載,但毋庸置疑的是,長沙窯是唐代晚期生產茶具的重要窯場之一,這其中除了與飲茶之風在唐代盛行之外,還與唐末五代湖南地區盛產茶葉有關。
唐代是我國茶葉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此之前,茶葉的種植偏於一偶,主要集中與西南地區,而到了唐代,則發展到全國多地,遍及現在的兩湖、兩廣等13個省區,這其中兩湖地區一直是茶葉的主產地之一,尤其是湖南地區,這在李肇《國史補》中就有相應的記載。 五代時,茶葉成為馬楚政權的經濟支柱之一,楚“於中原賣茶之利,歲百萬計”。 後漢末三司軍將路昌祚至湖南市茶,被俘至金陵,後楚按路昌祚損失綱運之數賠償,給茗萬八千斤。 馬殷每年還向中原朝廷貢茶數万斤,可見湖南地區茶葉產量之大。 茶葉作為湖南地區的主產物之一,在民間有廣泛的普及性,而相應的飲茶之風則會更為突出,這便是長沙窯燒造茶具最直接的客觀原因。
作為重要產茶區,湖南的飲茶非常風盛,茶葉加工、衝煮方法也較其他地區先進。 湖南詩人李群玉《龍山人惠石禀方及團茶》中記載“碾成黃金粉,輕嫩如松花”等,通過詩名可知,在其所生活的時代湖南茶農已將茶葉蒸焙後加工成團茶,而團茶在飲用時必須先加熱,搗碎碾成茶末,其工具便是茶碾,這在長沙窯瓷器中具有一定數量的存在。 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改變,飲茶方法也大為不同。 晚唐時期,社會所流行的飲茶方法與之前猶如喝蔬菜湯狀的截然不同,在閒情逸致的文人和僧侶之間流行煮茶法,而一般民眾飲茶則更接近於點茶法,“即將團茶碾碎,置碗中,再以不老不嫩的滾水沖進去。”後以“茶筅”充分攪拌,形成乳狀茶液。 在 將茶葉置於碗中後,人們多以湯瓶(即茶壺)向碗中註湯,碗與湯瓶緊密結合,相得益彰,本文列舉的帶有“荼埦”、“鎮國荼瓶”等題記的長沙窯瓷雖然不是同一 地點出土,但是與文獻記載的很是貼切,這便是最好的例證,其中王明哲墓出土的書有“老導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壹”的瓷壺從文字可看出是作為湯瓶使用的, 且如宋伯胤先生所說:“可以將它作為鑑別有唐一代茶瓶的標準器”。
長沙窯能夠大規模地燒造茶具,有賴於唐代興盛的飲茶之風以及湖南本地盛產茶葉兩個主要方面,而飲茶之風的興起則與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 首 先,統治階層減徭役興農事,使茶有可能成為大規模種植的農作物,並自由交換,促進了茶業的旺盛,這為飲茶習俗在全國擴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其次,安史之亂之 後,國家實行的稅酒政策使酒的價格有所提高,社會購買力進而下降,而茶葉價格便宜,但又能提神、明目,因此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再次,飲茶習俗在唐代的 興盛與佛教的傳播有著密切的關係。 茶給人寧靜、高雅的感覺,給人以智慧和理性,從而起到心靈鎮靜劑的作用,有助於陶怡情操、摒棄雜念、修煉身心,這非常符合佛教“內省修行”的理想。 除了與佛教的思想相吻合外,其對人的身體也是健康有益。 佛教講究坐禪,坐時要專註一境,時間長了必定會非常疲憊,午後不食的戒規又會導致飢餓,而茶恰有提神益思、清心靜欲、生津止渴、祛除疲勞、延年益壽的功效,“荼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因此為佛教所推崇。 窯址出土的“嶽麓寺茶埦”則是例證之一,碗底書“張惜永充供養”六字明確地告訴世人其用於供奉僧人飲茶的目的;最後,唐詩的盛行為飲茶習俗的推廣也帶來外部環境。 唐 代是詩的時代,詩人愛茶,“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這樣的隨性造就了大量的茶詩,其包括了所有與茶有關、涉及茶事之詩,李斌城在《唐人與茶》中對此做 了劃分時代的統計,其中唐玄宗開元末至唐憲宗元和末吟寫茶詩成風,共有58人寫了1458首,而唐穆宗至唐代滅亡這段時期寫茶詩之風更加昌盛,共計55人 寫有233首之多。 茶詩在社會上的盛行,給飲茶之風的流行造就了極佳的推廣載體。
正 是由於這些諸多因素的影響,飲茶之風才能在唐代風湧而起,而一向最喜好追逐時代潮流的長沙窯為了能夠搭上這股強勁的“飲茶風”,於是便將目光轉向了燒造茶 具上,窯工們不僅只是簡單的燒造茶碗、湯瓶等,而是將碾碎、蒸煮茶葉的碾槽、碾輪、茶鼎等一併燒製,這為飲茶之風的推廣提供了實物基礎,使人們不至於為了 飲茶而去專業的茶社或茶館,這實為窯工們高超的營銷方略。
唐代是茶文化大發展的時期,人們飲茶之風,到了“比屋皆飲,舉國之飲”的地步。 在飲茶之風的推動下,唐代茶具其需求量急劇增加,因此才出現了《茶經》中所列舉到的諸窯茶具的情況。 雖然長沙窯並沒被陸羽列入《茶經》之中,但是由於其身處產茶重地,並且能夠緊跟社會潮流,因此大量生產茶具,這是長沙窯走商品化道路的最佳寫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