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台灣藏家展陶土製錢幣

 中國新聞網 
類似紫砂壺原料製的陶土幣共有5分及1分2種。圖片來源:台灣“今日新聞網” 類似紫砂壺原料製的陶土幣共有5分及1分2種。 圖片來源:台灣“今日新聞網”
孩童時期玩過的家家酒,有時會把土塊或石頭當成流通貨幣,不過在當今倒是真有人用過土製的流通錢幣,並且這種貨幣是地道的中國產物,而非落後國家的所用的舶來品。 據台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台灣嘉義市一位郭姓錢幣收藏者向記者出示,這種類似紫砂壺原料所製成的陶土幣,事實的證物讓人不得不信。
郭姓錢幣收藏者表示,日本在1931年挑起瀋陽事件,並侵吞了中國東北的大片土地,也先後成立華北臨時政府、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偽“南京國民政府”等偽政權。 同時也扶植急於復國的溥儀成立偽滿洲國,更為了控制金融而相繼設立滿洲中央銀行、冀東銀行、華興商業銀行、與中央儲備銀行等偽政權銀行。
郭姓收藏者指出,當時偽滿洲國中央銀行造幣廠從1933年5月開始製造硬幣,並從5月下旬開始發行鎳幣,8月以後才開始發行銅幣。 其所發行硬幣類共有13 種,面值有5厘、1分、5分和1角,如加上年份區分,前後則共發行50多種。
至於會發行陶土幣,則是在二戰末期,日本因戰爭消耗而對金屬極度缺乏,溥儀為表示其對日本帝國的效忠,於是將偽滿洲國中央銀行的金屬硬幣及造幣原料獻於日本,致使金屬造幣原料嚴重缺乏,最後不得不以陶土原料來製作小額的流通貨幣。
偽滿洲國中央銀行造幣廠製造這種陶土幣共有5分及1分2種,加上年份區分,總共發行有3種。 由於這種流通貨幣易受磨損,保存不易,所流傳下來並不多見,郭姓收藏者說是多年前無意中所搜購而來,價格雖不高,卻是見證一段荒謬而無奈的賣國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