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資料
大清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共歷十一帝,凡二百七十六年,再加上此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的後金二朝,則歷時二百九十六年,史稱“清宮十三朝”然而在這近三百年的漫長歷程中,曾經融金為幣的,僅大清末世的光緒、宣統二朝,攏共三十多年而已。 這當然和近代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已臻火候有關。 所鑄金幣種類,前前後後加在一起,亦不過五種耳。 也算三生有幸,在我的稻房珍藏之中,這五種金幣已被悉數囊括。 憑我的閱歷,這也是現今存世的唯一完整的一套,堪稱孤品,閒時把玩,不免感慨良多。
在中國的收藏界,一向沒有“皇家金幣”這一說,泱泱華夏文明史,似乎與此四字絕緣。 然而據我的收藏實踐,卻切切實實地證明了“皇家金幣”的客觀存在,視而不見恐怕是不明智的。 大清金幣雖僅五種,卻當得起填補闕如之重任,且無不出於皇家禦令所製,供天子御覽而已,沾滿了堂高廉遠的華貴之氣。 囿於當時的銀本位制度,民間其實緣慳一面,根本無福染指,謂之“皇家金幣”,亦屬名至實歸。
收藏雖為個人雅玩,興趣所致,或許非關宏旨。 但嚴格說來,一部餞幣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金融發展史;其中環環相扣,一脈承傳,儼若一道長鏈,缺失了任何一環,都將鏈斷脈損,遺憾無窮。 故此,“皇家金幣”這一環,必須補齊。 冥冥之中,我彷佛非如此這般不可,也許是前世有約吧。
中國的機制幣,始自光緒朝,與皇家金幣的問世,恰好同庚,這並非時間的巧合,而屬歷史的必然。 胚胎這一必然的母腹,便是十九世紀生產力發展的環球大肯景。 一般而言,位居廟堂之端的皇家,總是能夠最先享受到代表一個時代的先進生產力,使其為我所用。 從西方引入的機器製作能力,恰好在第一時間為挈家效力,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因此,清宮皇家金幣也就當仁不讓地擔當起了開創一個幣種和開創一個時代的雙重負荷。
所謂開創一個幣種,顯然指的是光緒年間對製幣材質的變革,即易銅鐵為金,僅此而已。 而開創一個時代,一是指稍後不久的宣統二年(1910年),中國頒布了有史以來的第一部製幣法:《國幣則例》,破天荒地將“國幣單位定名為'圓'”。 並且將一貫漫漶的錢幣製作套上了籠頭,使之從設計、發行,到文字、紋飾,統統格式化了起來。 其二,一年後,在這部法律的嚴格規範下,長須龍金質呈樣幣面世,曾經延續千年的錢幣計量單位“錢”,從此壽終正寢,正式為“圓”所替代。 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作為一個像徵,長須龍金質呈樣幣標誌著中國的錢幣發展史完成了從具像到抽象的飛躍。
這就是歷史了。 一步一步,亦步亦趨,將外圓內方的乾坤加工製作了一輪又一輪所有的幻夢與繁華、浮世與滄桑,結果都被縮寫在了一枚小小的錢幣上。 於是,當大清朝的月華依然在今晚的樹梢上飛白時,我想,我可以笑瞇瞇地去喝咖啡了。
皇家金幣
大清自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以來,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諸帝,煌煌二百七十六年間,僅光緒、宣統二帝才生逢其時,得以御覽以機械打製的金質呈樣幣。 而在此前,自咸豐以降的諸位清帝,則無緣消受近代工業革命的陽光,所御覽的呈樣錢皆為像牙雕刻的代製品,例如同治年間的通寶寶泉牙祖幣。 直到清代末期的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國最早的機器鑄幣廠“天津機器局鑄錢局”,方從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購進全套造幣機械,並延聘外籍技師,設局投產。
據史載,光緒、宣統二朝(1875—1911年)歷時三十六年,期間共有五種機制的皇帝御覽金幣面世。
供大清皇帝御覽的象牙呈樣錢
清王朝自咸豐起,凡發行新的年號制錢時,先由戶部(今財政部)所屬的北京寶泉鑄錢局,根據鑄發新錢的設計款式試雕象牙樣錢,以作恭呈皇帝御覽之用。 這種象牙呈樣錢所用的材質是一種高貴的“血牙”,即活口取材,從活生生的亞洲象口中截取,而非獵殺後獲取,故而與一般市場上買賣的象牙大有不同。 這種“血牙”色黃,有渾厚凝重的質感,還有“雀絲紋”網布其間。 寶泉鑄錢局所製的牙雕樣錢,往往要比後來正式鑄造的錢幣稍厚,拿在手裡更像一塊袖珍的牙雕工藝品。
由於這種象牙制呈樣錢用料高貴,工藝精緻,厚潤豐澤,而且意義特殊,每每博得皇帝的歡心,大多留在身邊把玩,高興時頂多賞賜給后宮嬪妃或個別近臣,所以流傳民間的甚少。 現在發現的大清象牙呈樣錢,最早的是鹹豐通寶寶泉局的三枚牙樣錢,為民國初年意大利駐滬副領事羅斯(Guiseppe Ros)在北京所得。 羅斯的三枚咸豐象牙呈樣錢裝置在襯有御用黃綾的紅木小匣中,是戶部進呈御覽之物。 此三枚象牙呈樣錢後歸大收藏家陳仁濤先生所有。 1953年經周恩來總理特批,國家文物局斥巨資將陳氏全部藏品從香港購回,其中這三枚珍貴的鹹豐象牙呈樣錢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同治通寶寶泉象牙呈樣錢,為錢幣收藏大家馬定祥先生所藏。 此錢原為京城北新橋鄉餌胡同5號瑞府(戶部尚書)流出之物,現為唯一存世民間的牙樣真品,堪稱稀世之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