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張大千《陽明山水》

 新浪收藏 
張大千《陽明山水》165萬落槌 張大千《陽明山水》尺寸為101.5×54.5cm。
陽明山水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張爰長壽、張大千長幸大吉又日利、大千唯印大幸、大風堂
款識:1.乙未(1955年)十一月,陽明山道中得此草稿,以巨然法寫之,大千張爰。
2.此幅予十五年前還台灣陽明山舊居所作,不知何時散入香江,友人攜來台灣,囑加註數語以證,又爰。
著錄:《現當代中國十位大師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 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 二十一歲時改名_,又名爰、季爰。 曾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 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劉大為《古代人物六幀》

新浪收藏 
劉大為《古代人物六幀》210萬落槌 劉大為《古代人物六幀》尺寸為直徑:34cm×6。
劉大為(b.1945),祖籍山東諸城。 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 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受教於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吳作人、黃冑等中國著名畫家,基本功紮實,並刻意求新,工、寫皆精。 作品嚴謹深刻並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數民族生活風情以及重大歷史題材著稱於世。 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科文組織下屬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東聯書畫博物館顧問委員會主任。

林風眠《三鷺》

 新浪收藏 
林風眠《三鷺》140萬落槌 林風眠《三鷺》1尺寸為69×68.5cm。
林風眠(1900-1991)
三鷺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林風眠印
款識:林風眠。
著錄:《林風眠繪畫集》P102,台灣歷史博物館,2000年。
林風眠(1900-1991),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 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入法國蒂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 為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闢者和先驅。 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 1926年受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邀出任中華民國大學院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創辦中國第一個藝術高等 學府暨中國美術最高學府—國立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任校長,師育藝術群星: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王朝聞、艾青等著名藝術家皆出其門。 後來隱居於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 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 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周春芽《石頭與鳥》

新浪收藏 
周春芽《石頭與鳥》155萬落槌 周春芽《石頭與鳥》年代:1993年;尺寸:80×100cm。
周春芽(B.1955),出生於重慶,現居成都、上海。 2013年周春芽以4.7億總成交額被《胡潤百富藝術榜》評為進三年來最年輕、最貴的藝術“狀元”。
扭曲的形體懸浮於白色畫布,無任何支撐。 畫面上的線條,或圓滑滋潤,或鋒芒銳利。 石塊的輪廓朦朧,繪畫的活力四射,飽滿精熟的筆觸構成圖像。 遠觀其畫,像潑墨,大手筆,酣暢淋漓。 畫面輕盈靈動,大氣磅礴,率真奔放,強悍犀利,有粗獷野逸之美。 隨意、自由、新奇、刺激、提神、振奮、牽腸掛肚,為之留戀忘返。 有著田園牧歌式的鄉村情結,和大寫意相貌的人文意趣。
周春芽對石頭的敏感始於習畫之初,以後逐步納入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研究心得。 在他的理解中,傳統繪畫以山水為重,而山水畫則以山石為主。 石頭來自太初,火熔水蝕,經磨歷劫,變化萬千,其歷時性、其形式感、其像徵藝蘊都凝固著一種東方文化精神。 山石厚重,肌理複雜,色澤豐富。 從對石頭的形式感動開始,周春芽的創作心態就在當代文化衝突的背景中,而不在形象和符號文化意義的直呈。 石頭有一種生長衝動,向著空間頑強,韌性和突兀地崛進,其造型有磚塊狀的收縮力,又有橡膠般的彈性與張力,這種感覺顯然來自畫家多層肌理和復雜色彩的精心處理。 畫中石頭如女媧煉就的五色石,烈火燒過的傷痕,冷凝留下的痕跡,凹凸摺皺,起伏畸變,完全不同於傳統畫中山石給人的印象,而那些形如藻類的植物在近乎水光晃動的意境中,完全變成了自由渦旋,充滿熱情與渴望的線條,而對這些作品,我們的確能感受許多東西。 周春芽和他的藝術永遠生活在充滿激情的形式之中,而這激情根深蒂固,源自東方,源自當代東方人的心靈。
周春芽的作品以中西方表現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融會貫通,個人情感與“書寫”質感的有機結合,難得的手工情結與不可替代性,春芽早期在德國學習,學的是表現主義的東西,不過他骨子裡是中國傳統的審美趣味。 從派別的劃分上說,西方表現主義是有存在主義作為依託的,屬於後現代的範疇,是一個複雜的概念。 而周春芽的作品也不簡單的是表現主義的手法,更多的是個人情感的泛化。 這個情感也僅僅是個人情感的宣洩,其中有狂放,也有壓抑。 它本身就是即相悖又統一的。 周春芽的畫相比表現主義和文人情結更多出了許多個人的意味。 而春芽屬於靠直覺和感覺做藝術的完全意義上的藝術家。 他的作品超越了時間性和創作時的環境因素,看他的作品不需要考慮太多的時代的上下文。 他運用西方的材料,充分錶達和表現了中國人的氣質,春芽作品的獨特性,在整個當代藝術史上都有重要意義。

雨農齋藝田畫會─王太田大師之潛洚山水64

 

雨農齋藝田畫會─王太田大師之潛洚山水63

 

村民蓋新房挖出的南北朝古墓遭盜取


  重慶晨報 
巫山縣南北朝古墓現場。 巫山縣南北朝古墓現場。 追回的被盜文物的影像資料。 追回的被盜文物的影像資料。 洛磧巴人貴族墓遠眺。 洛磧巴人貴族墓遠眺。
隨著《盜墓筆記》等盜墓小說的興起,各種神秘的盜墓故事深入人心,那麼,究竟在被發掘出土的古墓葬裡,是不是安裝有類似的防盜措施呢? 重慶有個“太和幫”,這些人專吃“死人飯”,那你知道盜墓行業的“渝情”嗎? 你知道盜墓行業的黑話嗎?
昨日,作為我市與考古工作打交道最久的考古專家,從事考古工作33年的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文博研究員林必忠說,他從事考古工作33年以來,只見過一座墓葬沒被盜。 一起來看看,林必忠記錄的這篇《盜墓筆記》吧。
盜墓筆記·事
為了蓋新房,巫山一村民僱人用挖掘機挖地基,沒想到,挖掘機一鏟子下去,一個80厘米的黑漆漆大洞,在深埋地下1500多年之後,赫然被暴露在了空氣之中。 誰也沒有料到,這個洞口居然引起了兩撥“陌生人”相繼登門造訪。 原來,洞​​口下是一個南北朝時期的古墓葬,而這兩撥“陌生人”,是希望藉古墓發大財的盜墓賊。
日前,巫山縣文物管理部門與公安機關聯手破獲了一起盜掘南北朝古墓葬文物案,追繳被盜文物156件。
昨日,對該批被盜文物的鑑定工作結束,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說,經市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該批文物中,三級文物以上的珍貴文物就達到了62件。
蓋房挖出南北朝古墓
深埋地下1500多年的古墓葬,是怎麼被盜墓賊盯上的?
據介紹,今年1月7日,巫山縣巫峽鎮柳樹村一組村民李力僱人用挖掘機在自家農用地上挖掘地基,準備建新房。
地基開挖4天之後的11日上午,在挖掘過程中,挖掘機一鏟子下去,居然在離地表兩米左右的土層裡,挖出一個約80厘米的圓形洞口。
好奇的李力從洞口往裡觀察,赫然發現,原來在黑漆漆的洞口下面,居然藏著一座古代墓葬。 估計墓葬內有“古董”的李力,立即叫挖掘機師傅王林停止作業,並找來一塊木板將洞口遮擋起來,以防其他​​人知曉。
消息引來兩撥盜墓賊
一塊木板擋住了暴露在外的古墓葬,卻沒能擋住地裡發現古墓的消息。 就在古墓暴露出地面的當天,王林就將發現一座古墓葬的事告訴了朋友方宇。
當晚,方宇邀約著朋友趕到了李力家中協商處理古墓的事情,方宇等表示,願意向李力支付一定費用對古墓進行挖掘。 講價過程中,村民黃放、黃興兩兄弟聞訊趕來,要求參加挖掘。 經過協商,這兩撥人雙方各向李力支付報酬1.05萬元,挖掘出來的寶貝則由雙方平分。
1月12日深夜兩點,經過一晚上的盜掘,眾人一共從古墓裡取出約160件寶貝。 方宇將自己分得的近80件文物運至家中藏匿。
數天后,方宇和朋友聯繫到了買家,以4.15萬元的價格將72件文物賣出,而還沒有出手的文物仍藏匿在方宇家中。
村民舉報盜墓賊落網
經當地村民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包括方宇等在內的盜墓賊相繼被警方抓獲或自首。 經文物部門和警方艱苦努力,被盜文物除3件被損毀外,其餘全部追回。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墓葬出土文物包括陶俑、陶馬、陶牛、陶盆、陶甑、陶馬鞍、銅盆、銅釜等類型,距今大約有1500年以上的歷史。
從器型上看,非常精美,人物、動物類神態生動、栩栩如生,器皿類工藝成熟,表明南北朝時期我國長江流域一帶製陶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也較為發達。 對於研究當時長江流域生產生活及社會發展狀況,這些文物便是最好的實物證據。
目前,文物管理部門已對該墓葬地作進一步的保護性發掘。
墓中出土的有一定防盜功能的碗槨墓。 本組圖/受訪單位供圖
盜墓筆記·人
重慶有個太和幫
他們專吃死人飯
盜墓活動,自古有之。 而古往今來的盜墓賊們,光顧了不少散落民間的大小墓葬。 林必忠說,他從事考古工作33年以來,只見過一座墓葬沒被盜。
“就連這唯一沒被盜的墓葬,也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成為了盜墓賊的目標。偽裝成圍觀市民的盜墓賊,還多次試圖趁考古專家忙碌的時候,順點隨葬品走。 ”林必忠說。
而就在這座位於江北區董家溪的漢代墓葬中,考古專家們發掘出了文物309件。
有交易就有盜掘,林必忠說,民間的部分不法古玩商與盜墓賊、走私犯保持著較密切、和諧的關係,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當今,重慶以收藏、經營古玩為業的人群俗稱為“太和幫”,他們應是重慶非正式的古玩經營行業商會。 “太和幫”除了以從事收藏、經營古玩為業外,其中還有進行文物、珠寶、玉器地下走私的,以及直接與盜墓者相勾結,結成盜墓與盜賣這一完整的流水線,在如今屬於三峽庫區的原下川東一帶極為有名。
林必忠說,主城大同路上的茶館,有的就是“太和幫”開的,只要是盜墓“吃死人飯”的,進重慶城必坐“太和幫”的茶館。 他們進館目的是投石問路,探明道上行情。
往往在喝茶間,“老油子”會邀請那些來探路的人進入雅間敘舊,接上頭對上口,一筆骯髒的交易就“過河”成交了。
盜墓筆記·罰
盜掘古墓
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同 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28條中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 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盜掘確定為全國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四)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墓筆記·話
挖紅薯=盜墓老鼠=黃金隨葬品
你知道嗎
這都是盜墓行業黑話
從事考古工作30餘年,雖然沒有直接與盜墓賊打過交道,但在工作和史料的翻閱過程中,林必忠也慢慢了解到一些盜墓黑話,“與大家想像中黑話艱澀難懂相反,盜墓黑話往往與人們日常生活用詞緊密相關,這樣才能避免引人注目。”林必忠說。
昨天,林必忠首次分享了他所了解的盜墓黑話,這些黑話來自大江南北,有些曾在歷史上使用,有些延續至今。
在盜墓這個地下行業內,“盜墓”這個詞彙在盜墓賊的圈子裡從來不說,林必忠說。
過去,在陝西、山西等盜墓者中,最喜歡用“支鍋”來代表盜墓。 支鍋本意是支砌灶台,後來“支鍋”演變為成家過日子的開始,盜墓者藉用為搭伙盜墓,倒是十分形象的。 相對應的是,如果“鍋支不起來”,則是盜墓不成,空手而返,也叫“走空”。
而在河南、蘇北等地,盜墓者喜歡把盜墓叫“挖(刨)紅薯”;南方盜墓者則把盜墓說成“翻肉粽”。 與此語境差不多的是“翻鹹魚”,此黑話為過去北方盜墓者常用。 為何把盜墓叫“翻肉粽”、“翻鹹魚”呢? 這又與盜墓圈中對屍體的隱稱有關。
林必忠說,“倒鬥”是目前好多人都知道的一句盜墓黑話,但在過去,只有北京周邊及東北,如瀋陽這些地方的盜墓者才會這樣說。 所謂“鬥”,即棺材。 倒鬥就是把棺材裡的東西取出來,自然就是盜墓。
林必忠說,盜墓的直接目的之一,是獲取墓內隨葬的寶貝,對盜出來的贓物,盜墓賊說法也與正常語言不一樣,由於他們與文物販子接觸得較多,許多隱語與古玩圈的詞彙相同。 比如,黃金隨葬品就被稱為“老鼠”,而銀子則被稱為“地龍”

盜墓筆記·墓
流沙之下
暗藏巴人貴族墓
昨天,聊到古人在墓葬中所安裝的防盜設施時,作為我市與考古工作打交道最久的考古專家,從事考古工作33年的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文博研究員林必忠為我們講述了一座在書中描述得威力無比的“流沙墓”,並為我們揭秘了這座藏身沙石之下的巴人貴族墓。
施工驚醒沉睡兩千多年的巴人
與大多數古墓葬是被城市喧囂的建設所驚醒的一樣,這座流沙墓的發現也是源於建設施工。
林必忠說,這座2300多年前的重慶最大的巴人貴族墓在渝北區洛磧,2008年末出土時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沉睡在裡面的應該是一位晚期巴人的上層貴族。
但現代的施工機械不但驚擾了他的千年之夢,還把他原本深達6米以上的豪華“居室”破壞了三分之一,毀損到僅餘1米多深。 而那些入侵的冒失鬼更在文物部門趕到之前,把已破壞的棺槨木材運到渣場進行了填埋。 這些楠木做的棺材,足足裝了三卡車!
這座墓葬比著名的巴王墓還大
這的確是個規模巨大的墓葬。 墓長8.9米,寬6.8米,是重慶主城發現的最大的戰國—西漢墓葬。 它超過了與之同時代的涪陵小田溪巴王墓———著名的中國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鳥形尊出土的地方。
之所以說在近5米的積沙之下埋藏的這個墓葬超過巴王墓,當然不僅僅是墓室大小,還有它的規格。 出土的珍貴文物暗示著墓主的高貴身份。
林必忠回憶說,雖然墓室被破壞掉三分之二,但餘下的40餘件文物仍可圈可點———玉璧、玉璜;銅器:戈、劍、戈柲帽、立鳥飾;陶器:灰陶平底罐、蜻蜓眼……出土隨葬品中數量最多的是玉器,它佔了出土物的主要部分。
5米積沙只為防止盜墓賊進入
林必忠說,這座墓的主人在修建墓室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盜墓賊進入,在這個墓室的頂部,埋下了達四五米厚的積沙。 積沙不光是在墓室頂部,就連墓室的側部也有三四十厘米的積沙包圍。 在重慶,這是首次發現積沙墓。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盜墓賊的遭遇:他們一旦進入墓室,流沙機關立時啟動,早已填注得滿滿的細沙傾瀉而出,如暴發的洪水將進入其中的盜墓賊掩埋……”林必忠說,據傳聞,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就是“流沙墓”,這也許是它千年不被盜的原因之一。

大蒜含鋅可壯陽?營養師:效用低

味道辛辣的大蒜也能壯陽?中國老祖宗認為大蒜屬於陽性藥食,具有溫補的作用,有些人則認為大蒜含有鋅的成分,可提升精 蟲數量和品質,增強性能力,是天然的威而鋼。不過營養師表示,大蒜的鋅含量不高,吃多反而易傷身,且性功能障礙的病因很多,建議有困擾還是先找泌尿專科醫 師協助。


吃蒜補鋅 改善勃起障礙?
認同大蒜能催情壯陽的一方,認為大蒜能刺激中樞神經分泌雄性荷爾蒙,增加精子數量,促進體內和陰莖的血液循環,改善勃起障礙。有些民眾則認為男性到 一定年紀後,體內的鋅會流失,缺乏或不足時會使睾丸酮明顯減少,造成睪丸和前列腺發育遲緩或萎縮,進而影響性功能,而大蒜中的鋅正好可補充流失的部分,提 升「性趣」。
心酸!蒜鋅量少牡蠣40倍
不過,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蔣婷羽表示,大蒜的鋅含量沒有特別多,每100公克大蒜的鋅含量僅0.88毫克(mg),相較於牡蠣,每100公 克的鋅含量達35毫克,相差近40倍,簡直就像小巫見大巫。其他蛋白質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魚類、牛肉,鋅含量也明顯高於大蒜。
雖然鋅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可促進生長發育、免疫調節、內分泌系統,維護生殖器官正常發育,對男性有強精助性的功能,但鋅不是補越多越好,過量反而會加速身體老化,導致免疫系統缺陷。
目前「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建議,成年男性每日的鋅攝取量為15毫克、成年女性12毫克,每天最多不可超過35毫克。
改善性障礙 先找醫師診斷
至於吃大蒜究竟能否提升性能力,蔣婷羽營養師表示,德國曾有醫學研究發現多吃大蒜可提升男性性慾,讓勃起時間更持久,但其機轉作用仍有待更多實驗研究佐證。此外,大蒜壯陽的功效可能也會因種族不同而有差異,目前東方國家尚無相關研究可佐證。
蔣婷羽營養師表示,引發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很多,食療改善的效果有限,建議有此困擾的民眾,還是先給泌尿科醫師檢查,針對病因予以治療,才能儘快恢復「雄風」。

投資古董小提琴能賺錢么

 投資者報 
老許
今年2月11日,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海關扣留了中國著名小提琴家寧峰,導火索是其隨身攜帶的小提琴。 由於未能申報和提供攜帶貴重樂器進入歐盟境內所需的文件,這把估價350萬歐元1721年製造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Stradivari Anno 1721)被德國海關沒收,只有在交納約70萬歐元的稅款後才會退還小提琴。
緣何一把小提琴會惹得海關大動干戈,一把小提琴又為何如此昂貴? 小提琴演奏家手中的天價小提琴從何而來。 如果說音樂舞台上,演奏家是小提琴之主的話,在那個被稱為“Sound Investment”的市場中,名琴背後則有著它真正的主人,而其中所蘊藏著的商業利益遠不是音樂藝術本身可以解釋的。
小提琴家和小提琴誰更出名?
其實,中國小提琴家寧峰並非近來第一個樂器遭扣押的小提琴家。 去 年夏天,日本小提琴手堀米柚子(Yuzuko Horigome)同樣在經停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轉機時遭遇同樣狀況,當時這位常年在歐洲工作和生活的小提琴家試圖通過無申報出口,卻被機警的海關人員攔下 並沒收了隨身攜帶的瓜奈里(Guarneri)小提琴,沒收的理由同樣是無法出示購琴證明及相關證件。 這把1741年出產的名琴估價約120萬歐元,海關為其開出的關稅和罰款合計約38萬歐元。
即 便寧峰與堀米所用小提琴的估價已超出常人對樂器價格的想像,但和日裔德籍小提琴家有希·曼紐拉·楊克(Yuki Manuela Janke)去年10月被法蘭克福海關扣押的小提琴相比,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光機場令其繳納的增值稅金額就快夠買下堀米柚子的那把瓜奈里1741小提琴 了。 這位德日混血小提琴家此前剛剛榮任德國最著名的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的首席小提琴,她身邊的這把斯特拉迪瓦里屬於目前弦樂器市場最炙手可熱的品種,這把被命名為“穆茨”(Mnutz)的Stradivari小提琴是1736年製造,估價高達咋舌的620萬歐元。 儘管小提琴家出具了與日本音樂財團簽訂的借琴合約、保險證明、小提琴的照片以及音樂財團合法進口這把樂器至日本的證明,但該小提琴仍未逃脫遭查扣的命運。
實際上,歐盟國家為了避免古董小提琴的走私活動,對於此類樂器過關一直審查嚴格,而小提琴家們所面臨的最大困擾在於,這些小提琴大部分都並非本人所有。 比如寧峰所持有的這把名琴1721年的Stradivari為亞洲一家基金會慷慨借用。 名琴被扣並非簡單的文件不全,而是寧峰持德國長期簽證入境,其實海關認為琴會長期留在德國因而要補交增值稅,而有希和堀米的Guarneri和Stradivari則是因為無法出具原始的所有權而被查。 那把售價高達620萬歐元的“穆茨”小提琴由日本的讀賣音樂基金會(Nippon Music Foundation)借用,歸屬權證明並不在小提琴家本人手中。
從斯特拉迪瓦里到瓜奈里
令人玩味的是,在上述一系列事件中,小提琴本身的價格更多地受到關注,而演奏他們的小提琴家則彷彿成了配角。 不過這也並不稀奇,這些名貴的小提琴擁有著令人驚訝的價格,同時源遠流長,傳承豐富,在業界甚至比演奏它們的小提琴家更為聲名顯赫。
目前在市面上最具影響力的無疑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製造的小提琴,其在高端古董小提琴市場有著絕對的佔有率,其整體估價也長期獨占鰲頭。 這些小提琴出自意大利偉大的克雷莫納的弦樂器製造師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之手,其名下的小提琴全部為手工製造,其獨具特色的材質、製漆工藝及微妙的部件結構令其發出獨一無二的美妙聲音。
與斯特拉迪瓦里等量齊觀的是同樣來自意大利著名的瓜奈里家族小提琴。 其實一代造琴師安得烈亞·瓜奈里(Andrea Guarneri, 1626-1698)與斯特拉迪瓦里是昔日同學,但由於英年早逝,其家族的造琴事業很快便被其子朱塞佩·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繼承。 而這位被稱為“耶穌”的製琴天才為瓜奈里家族小提琴名震天下,並與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抗衡立下了汗馬功勞。 時至今日,其在1741年製作的“維奧當”(Vieuxtemps)堪稱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昂貴的小提琴,其最新的拍賣售價高達1800萬美元。
此外,1711年出生的喬萬尼·巴提斯塔·瓜達尼尼可謂是在上述兩位名家後的新一代造琴大師。 由於受到斯特拉迪瓦里的高度影響,在市場上瓜達尼尼小提琴通常被稱為“便宜些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而他的後人費利奇·瓜達尼尼(Felice Guadagnini)等人則同樣延續了該家族的造琴傳統,並在其後有著同樣出色的市場表現。
如果說舞台上的演奏家被視為小提琴之主的話,但在古董小提琴收藏的市場中,名琴背後則有著它真正的主人。 比 如2011年日本宮城縣地震後,日本讀賣音樂基金會為了向災區募捐,將旗下的一把名為“布朗特夫人”(Lady Blunt)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以980萬英鎊的高價售出,而這把小提琴曾經被英國傑出詩人拜倫的家族收藏,其昔日的所有人安妮·布朗特正是詩人拜倫的 嫡親孫女。
聲音裡的“生意”

投資小提琴的盈利模式
為什麼這些古董小提琴的價格會如此昂貴? 其實,決定一把小提琴價格的因素看似錯綜複雜,但其實並不難理解。 和收藏古董一樣,年份是一個無法逾越的硬性指標,目前市場上最為緊俏的名琴基本都誕生在18世紀初至中葉,而在同時期內樂器本身的品質和品牌又帶來了更細微的價格區別。 在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瓜達尼尼等一線提琴品種中,前兩者相對歷史更為悠久,所以其市場表現更為活躍,而同樣出自某一家族的作品,基於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製作細膩、油漆、琴頭雕刻等因素則合力將整​​把小提琴的工藝和音樂水準推向完美的巔峰。
所以,古典小提琴的收藏和投資被稱作“Sound Investment”。 “Sound”一詞在英文中具有一語雙關的涵義,它既表示聲音,同時作為經濟學術語時又傳達出穩健的含義。 但與其他古董收藏品投資不同的是,小提琴兼有“使用”與“收藏”的雙重任務,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相當部分名貴小提琴都在舞台上使用,比如“維奧當”小提琴目前的使用權就掌握在日本小提琴家安妮·秋子·梅耶斯手中(Anne Akiko Meyers)。 同時僅供於收藏的小提琴也不在少數。
與古董收藏近似,在歷史和品牌兩大元素之外,點燃炒作導火索的同樣是其背後玄妙的概念和故事,而在小提琴領域最具有號召力的莫過於一個個偉大小提琴家的名字。 如果哪位傳奇名家曾使用過某把斯特拉迪瓦里或者瓜奈里,那麼這把琴的市場前景將十分被看好。 而在這方面,瓜奈里的使用者名單可謂十分耀眼,從帕格尼尼、伊薩依、克萊斯勒到海菲茨、帕爾曼等一代代傳奇演奏家都是瓜奈里的忠實用戶,而斯特拉迪瓦里則更多受到收藏機構、博物館和演奏團體的鍾愛。
一般而言,投資人會採用基金的形式投資一把古董小提琴,在職業鑑琴師的幫助下選定具體標的,此後由這把琴的中間交易商幫忙選擇一位世界頂級的演奏家,作為該琴的使用人。 而投資人隨之組成俱樂部,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坐等提琴升值。 比如一把頂級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過去50年的價格會翻160倍,而在2005年之前平均年升值率可達6%~7%,在過去五年則開始了一段脈衝式的上漲行情,在成為穩妥的保值投資標的的同時,近年來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但相比於小提琴收藏領域已十分成熟的歐美各國,中國本土雖然擁有為數不少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和藏家,但投資僅僅處於起步階段。 眼下,小提琴拍賣市場面臨著空前的整合局面,一方面著名拍賣商蘇富比[微博]擬將旗下的樂器拍賣業務剝離,這也意味著像英國J.&A. Beare、Brompton等老牌樂器拍賣公司將對市場形成強有力的壟斷,但由於面臨著經營人易手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中不少頂尖名琴將有可能留入市場。 過往數年,在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主要拍賣市場結算貨幣走勢不斷上升之後,古董小提琴或可成為中國本土收藏家和投資人獵殺的全新領域。

丹參山楂粉---克心腦血管病


中老年人每年都體檢,大多數人體檢後發現自己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或血脂稠的毛病,這些因素往往會導致心腦供血不正常。為什麼這些心臟病、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會如此之高呢?就是前面這些因素造成的,它們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開路先鋒。 說到這裏有人會說,檢查身體時也有這種情況,不過家裏備有阿司匹林腸溶片,它可以幫我解決這些問題。雖然阿司匹林腸溶片確有用,但它對胃的刺激很大,因此 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很多病友,就有因為吃阿司匹林腸溶片而引發胃出血的例子。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既不能作家庭常備藥,也不能當成保健藥服用。如濫 服這種藥,就會導致像胃出血這樣的出血性疾病。那麼,患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朋友該怎麼辦呢?
漢醫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是氣無力推動,而使血滯於脈中所致。人到中老年,氣虛那是一定的,血瘀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在此,向您推薦一種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家庭常備藥——丹參山楂粉。
一說到丹參,好多心腦血管患者都知道,這是一味活血化瘀、輸通血管的藥。的確,丹參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有人說,得腦血栓的時候輸液就用過丹參注射液;也有人說,我患心臟病的時候經常服用丹參滴丸等。
《本草經疏》有言:丹參苦能泄,溫能散,久服利人益氣,專入血分,其功在於活血行血。意思是說,丹參可以久服,味苦能泄。意為下行為順,丹參能引血下行,但不會像當歸等其他活血藥一樣,會引血上行到大腦,從而血沖頭,引發腦出血。服用丹參,氣機向下走,跟水向低處流動一樣,氣機順暢,腸胃就通暢,所以有腸鳴幽幽如走水之說。
《別錄》也說:丹參所謂養血,皆言其積滯既去,而正氣自伸之意,亦以通為補爾。換言之,對中老年人來說,丹參行血活血的同時,還可以益氣、補氣,這是它不同於其他中藥的地方。一用丹參,就能入心包絡破瘀,已盡其功效矣,以見病無不除,皆由其瘀去。既然丹參有這麼大的威力,為什麼還要在丹參裏再加入山楂呢?這是因為,山楂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可以輔助丹參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也就是說,山楂酸澀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導滯之功還可以行氣化瘀,所以和丹參結合防治心腦血管病,真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市面上也有加工和濃縮後的丹參製劑,不過我不主張服用。一來,經過炮製和高溫濃縮後,丹參製劑的藥效遠不如直接加工而成的粉劑。後者沖服時不失中藥的性味,直入經絡,盡顯藥效,二來,自己加工的粉劑更廉價。
該怎麼服用丹參山楂粉呢?
在藥房裏買丹參、山楂各100克,加工成粉,分成10份,用40度左右的溫開水沖服,每天沖服一份。
中 老年人體檢的時候,已經查出血脂稠的,不管中度還是輕度,或伴是有動脈粥樣硬化,都可以按上面的用量放心地服用,時間長了就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如果體檢 的時候沒有查出這些病,或者你的身體只存在潛在的威脅,比如有這種病的家族史,或身形較胖的中老年人,那只要服用上面一半的量就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了。不管哪一種,丹參山楂粉可以吃很長時間,兩個月或半年都行。
丹參山楂粉對眾多的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來說,是一個福音。這也是遍閱經典,後經多年臨床經驗證實確實有效的一個良方。

紫砂方器製作原則與基礎

淘壺人
宜興紫砂造型豐富,形式多樣,是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其造型有光貨、花貨、筋紋器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要。 總體來講,宜興紫砂成型工藝相對其他陶瓷較為複雜,而在宜興紫砂中方貨更加複雜,其製作的要求甚高,要製作一把既美觀大方又實用且有藝術水準的方形茶壺,難度就更高了,從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角度上,方貨紫砂毫不遜色於其他造型,更具美感和立體感。
凡帶有方形的紫砂器具造型,均可納入紫砂方貨造型體系。 紫砂方貨,主要就是它的造型呈方形而言,其造型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 在基本造型處理上,又可以根據大小,高低,粗瘦演變成各種不同的方貨形態,或在處理時與圓貨、筋瓤貨配合,總之,方貨造型的變化可以隨著作者對器型的創意要求進行局部或圓或方的處理。
宜興紫砂廠的潘持平老師製作的“傳方壺”,是以全手工成型,不用任何模具複製。 通過以直線組成,造型簡練大方,比例勻稱准確,口蓋緊密平整,壺面挺括光滑,線條流暢筆直,給人以氣勢挺拔、力度明顯之感。
一般來說,紫砂方貨講究“方中寓圓”。 它的成型製作方法大體可分為二種。 一種是傳統的手工鑲接法,另一種是模具成型法。 全手工鑲接就是用泥片鑲接,模具成型則是依靠模具用於壺身的檔坯及附件的印製。 兩種方法同時並用。 高檔工藝壺一般都採用手工鑲接法成型,因為手工鑲法成的製品,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氣度飽滿。 不論是幾方型的造型,紫砂壺口蓋必須規矩劃一,注意壺蓋轉動,口蓋準縫吻合,紫砂​​傳統造型“四方橋頂壺”,“傳爐壺”、“僧帽壺”、“雪華壺”等,都是紫砂方貨茶壺中的典型代表作。 一般商品壺則採用模具成型法,但往往缺少應有的神氣。
在製作方貨紫砂壺中,一般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泥片的勻稱性。 宜興紫砂方貨有別於其他品種,壺身的泥片必須要厚薄均勻,故在打泥片上要花功夫,否則容易產生壺身的凹凸不均,而且用明針也很難彌補。
二、結構的對稱性。 方貨茶壺基本上採用對稱的立體造型,有方型、菱形,也有混合造型,但結構上基本採用對稱原則,符合中國文化的傳統思維,也遵循東方文化的邏輯,容易使人產生立體的美感和粗狂奔放的理念。
三、線面的挺括性。 傳統宜興紫砂方貨要求塊面挺括,壺身塊面接縫處要呈一直線,壺身塊面要求在一個平面上,特別要求從任何一個角度看茶壺都不能有凹凸感,這對作者的工藝水平要求相當高。
四、角度的準確性。 方貨紫砂的壺嘴、壺把製作完成後,在與壺體相接的時候要準確把握好角度,適宜用量角器計算好角度,在準確地裁割,切面要求平整,使壺嘴、壺把平貼附於壺身上,減少連接處的粗糙感。
在整個方貨紫砂壺手工成型過程中,做壺的人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製作的茶壺容易產生缺陷。 為此,在製作方貨過程中要學好以下兩方面的知識。
(一)要認真學習立體幾何,方貨茶壺就是立體幾何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體現,應該抽時間,學習一些高中幾何基本知識,包括圓錐體、正方體、立方體等的一些特 點,特別要形成抽象思維能力,經常在腦海中形成立體概念,有助於進行方貨紫砂的創作和昇華,有助於方貨紫砂工藝的改進。
(二)要認真學習圖稿設計,在掌握了立體幾何基本知識後,可以在圖紙上設計一些紫砂方貨文稿,這樣有助於方貨造型的改進。 因為紫砂方貨造型規矩有度,對稱性好、容易在文稿上形成書面圖案,並可以給予精確計算,其目的就是要在傳統方貨基礎上,突破原有框框,有所創新,豐富方貨紫砂品種,這是兩者皆利的好事。
紫砂方貨具有欣賞和使用的雙重功能。 要求整體合理佈局,運用均衡、協調等藝術法則來處理主體和局部的關係。 設計上力求視覺上的美觀,觸覺上的舒適,使用上的方便,以及搭配上的協調等等。 成型中要注意線面塊的處理,安排得有序,處理得恰當,顯示出紫砂方貨造型器皿的剛勁、挺拔、端莊、大度。 另外,在整體造型上,細部刻畫上,要有全面的技巧,包括對泥性的掌握,成型工藝的運用,窯性溫度的熟悉等等,才能得心應手,做出高水平的作品來。
一把成功的方壺,各個附件應該說在和諧中求變,在變化中求和諧。 儘管方與圓是兩個對立的幾何範疇,但它們在紫砂壺的創作理念上又是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 方壺面與面的“公共邊”抒發著“方中寓圓”的藝術哲理,豐富了作品的線條變化以至壺形的變化,使作品更加耐人尋味。

國寶檔案:四羊方尊曾被日軍炸成碎塊

星辰在線 
四羊方尊。資料圖片 四羊方尊。 資料圖片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6月26日訊(記者周和平)
1938年寧鄉縣黃材鎮挖出稀世珍寶四羊方尊、1957年望城發現唐代銅官窯遺址、1971年發掘出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馬王堆西漢古墓……多次國家級的重大考古發現,讓素有“楚漢名城”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熠熠生輝。 長沙到底有哪些可移動的國寶級文物? 這些文物的背後“藏”著些什麼故事? 昨日,隨著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湘濤編著的《長沙國寶檔案》一書出版亮相,不同類別的100多件可移動國家級文物首次以平民視野走向讀者,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一一呈現。 其中,現在看到完好無損的四羊方尊青銅器,就曾在砲火紛飛的抗日戰爭年代被日寇炸成了碎塊。
兩鋤頭挖出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出自商代,3000多年的厚重歷史,當之無愧成為《長沙國寶檔案》中青銅類的“老大”。
歷史回到1937年的春天,在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崙山,村民姜景舒兄弟在形狀頗似人耳的轉耳崙山山腰挖土栽紅薯時,一鋤頭下去便挖到一塊堅硬之物,兩兄弟以為是塊石頭,便沒有繼續深挖。 第二年,兄弟倆再次挖土,當猛一鋤頭下去,“哐”的一聲,從土裡濺出一塊銹銅片,隨即發現了四羊方尊。
如今,姜景舒已於1997年去世。 據說在世的時候,他經常給兒子薑運枚說起發現四羊方尊的故事。
買主要看貨須預交10萬元
四羊方尊的出土,隨即引來了一場場轉賣風波。 最開始,黃材鎮萬利山貨號老闆得到四羊方尊的消息,迅速以大洋400元出手,輕易購得這一寶物,並馬上秘密派人約長沙西牌樓怡風祥商號店主趙佑湘,來黃材看寶。 看後,趙佑湘等人馬上以一萬元購得此尊。
趙佑湘等人原打算將四羊方尊運回長沙再轉手出售,但又擔心運回長沙後爭購者太多,無法應對,於是將四羊方尊運到靖港鎮某商號寄存,內定起價20萬元,有買主要看貨,得須預交10萬元。
省文史館館員、文史專家陳先樞告訴記者,民國時期已有文物不得走私出口的規定,當時的長沙縣政府偵察得到這一信息後,為防止奸商貪利將寶物賣給外​​國人,立即派警員將趙佑湘拘捕問訊。 隨後,長沙縣保安​​特務隊在靖港將四羊方尊沒收,並上交省政府。
運往沅陵路上遭日機轟炸
四羊方尊之所以為世人矚目,除了它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外,還與它的一段歷盡劫難到浴火重生的經歷有關。
四羊方尊送到省政府後,曾一度置於湖南省省主席張治中辦公室的几案上,後來送到省銀行嚴密保管。 1938年正值日寇進逼長沙。 為躲過炮火,11月,省政府和省銀行均遷往沅陵。 在當時烽火連天、長沙遭焚城之際,四羊方尊的下落一時竟沒了下文。
陳先樞介紹,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中南文化部來函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 最後查知,原來,當年四羊方尊在隨省銀行內遷,運往沅陵的路上,遭遇日機轟炸,已碎成十餘塊。 獲悉該情況,文物部作出“搶救”的指示,於是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蔡季襄等人,從省銀行倉庫找到了放置在一木箱內的四羊方尊碎片,並請到文物修復高手,將其成功修復。
留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已50餘年
四羊方尊修復後,1954年隨著湖南省博物館成立,在第二年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將四羊方尊移交至省博物館收藏。
1959年國慶10週年,四羊方尊調往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後就一直留藏在該館。
陳先樞說,過去的數十年來,四羊方尊作為排名第三的十大傳世國寶,曾多次出國展覽,並作為中國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傑出作品編入中學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教材。 早在1964年,國家郵政部以四羊方尊為圖案,發行了特種郵票,到2009年,又以四羊方尊圖案發行了郵資明信片。 這些均足以看出四羊方尊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揭開葡萄酒瓶的秘密

 重慶晨報 
葡萄酒瓶的秘密 葡萄酒瓶的秘密
葡萄酒ABC>
酒瓶底的凹槽:絕大多數葡萄酒的瓶底都有一個凹進去的形狀,這是因為葡萄酒經過存放以後,多少都會出現一些沉澱物(包括色素、單寧以及酒石結晶等),這些沉澱都是葡萄酒的天然成分。 尤其是那些為最大可能保持葡萄酒風味,而堅持不下膠(利用蛋清等天然膠體材料,促進葡萄酒澄清)、不過濾的葡萄酒,更容易出現沉澱。 所以,當酒瓶出現沉澱時,飲用前需進行“滗酒”,讓沉澱掉到瓶底的凹槽裡,倒酒的時候小心一些,就能盡可能不浪費酒液了。 另外,越需要長時間貯存的葡萄酒,凹槽越深。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的侍酒師喜歡摳著瓶底凹槽倒酒,防止因手掌過多與酒瓶接觸加熱葡萄酒,從而影響口感。
酒瓶形狀和顏色:在歐洲,絕大多數的酒瓶都採用了歐洲經典葡萄酒產區的傳統形狀。 而歐洲以外的其他地區,釀酒商們也會選擇其他的瓶形,例如,波爾多紅葡萄酒是採用方肩的酒瓶,也因此,其他國家採用和波爾多地區相同的葡萄品種例如赤霞珠、梅洛、品麗珠時,所釀造的酒通常也會採用同樣方肩形狀的酒瓶。
酒瓶玻璃的顏色也能夠幫助人們判斷該款葡萄酒的風格。 例如,帶有甜味的波爾多白葡萄酒採用透明瓶,而萊茵葡萄酒則採用棕色瓶。

成都收藏家藏了一屋酒瓶酒罐

 四川在線 
成都收藏家藏的酒瓶酒罐 成都收藏家藏的酒瓶酒罐 成都收藏家藏的酒瓶酒罐 成都收藏家藏的酒瓶酒罐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酒瓶的作用就是裝酒,當酒喝完了,瓶子就沒有用了。 而在成都收藏家鄧躍偉眼裡,酒瓶卻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在鄧躍偉的家裡,一共收藏著4000多個酒瓶,酒瓶的材質各有不同——瓷器、陶器、玻璃甚至塑料,年代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 很多酒瓶在當時上市時就已非常少見。 除了收藏酒瓶,鄧躍偉還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收藏者成立四川酒瓶收藏協會,不久後,該協會就將正式掛牌。
【藏瓶三原則】
一是做工精美二是用料上乘三是市場存量
【買瓶兩路子】
二手市場瓶子很多古玩市場好貨難求
鏡頭>>>
酒瓶藏家也有遺憾
在鄧躍偉的藏品裡,外地的酒瓶佔了很大一部分,而四川酒的酒瓶藏量很少。 這可以說是鄧躍偉收藏酒瓶的遺憾。 “四川出好酒,但不出好酒瓶。”鄧躍偉介紹,四川酒瓶收藏的少,主要是因為四川的酒業在酒瓶上,都喜歡使用玻璃製作的酒瓶。 而酒瓶設計上也沒有太多新意。
對於這樣的現象,鄧躍偉分析,由於四川酒在全國10大名酒中佔有6席,四川的酒業在酒市場上,主要依靠口感來打動消費者。 “川酒的口感好,所以根本不用在酒瓶設計上下工夫,就能賣得很好。”而外地酒,很多口感上不如川酒,就只有在酒瓶設計上多下工夫,以此提高銷量。
藏品有好多?
共4000多個酒瓶造型各異
走進48歲的鄧躍偉家中,各式各樣的酒瓶擺滿了4個展示櫃:生肖系列、軍事系列、航天系列等造型各異的酒瓶琳瑯滿目。 這些酒瓶的材質主要以瓷器為主,也有很多的陶器酒瓶。 “當時搬家時就考慮,做一些展示櫃來展示這些酒瓶。”鄧躍偉告訴記者,“家裡放在展示櫃裡的酒瓶大概1000個,還有(放在)箱子里和放在其他地方的酒瓶,總數4000多個。”
展示櫃裡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1999年四川五糧液集團出品的建國50週年紀念酒的酒瓶。 該酒瓶用陶瓷做成紅旗飄揚的造型,上面印有“1949-1999”的字樣;酒蓋被處理成黃金槍的模樣,基座為木質結構,上面雕刻著出品公司。 “這個酒瓶我已經珍藏近10年了,可以說我這個瓶子是其他收藏這個酒瓶(的人)裡最齊全,品相最好的一個。”據鄧躍偉介紹,1999年五糧液集團出品了一批建國50週年的紀念酒,但現存的酒瓶並不多。 “很多人收藏的這個酒瓶,不是沒蓋子就是沒基座,這樣齊全的一套是很少見到的。”據估計,這樣好的一套酒瓶在市場上的價格超過了酒的本身,瓶子市場價格已超過1000元。
鄧躍偉又拿起櫃子裡一個青花瓷瓶介紹:“這個瓶子是2002年出廠,紀念相聲大師侯寶林誕辰85週年出的紀念酒瓶。瓶子底下還有收藏編號。”他說,酒瓶上專門標註收藏號的酒瓶很少,所以,這個酒瓶的意義非凡。 “這個瓶子成都只有一個。”而櫃子裡展示的“中國路酒”系列酒瓶已經是絕版貨了。 “(這是)當年鐵路局和大邑縣一個酒廠合作的酒,一套4個,現在酒廠垮了,這個酒就再沒生產過了。”除了普通樣式的酒瓶,鄧躍偉家裡還收藏著一些別緻的款式:如做成手雷、手槍模樣的軍事系列酒瓶;做成火箭造型的航天系列酒瓶等。 此外,還有很多歷史人物造型的酒瓶,多為其故鄉酒廠出品。 鄧躍偉說,很多人對於他的愛好都有些不理解,但在參觀過他的收藏後,都不由得發出驚嘆:“沒想到酒瓶還有這樣多的樣式,真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為啥要收藏?
三星堆旁餐館中“吃出”靈感
鄧躍偉愛酒瓶,但卻從不喝酒。 “我是滴酒不沾的那種。只喜歡收藏酒瓶子。”鄧躍偉說,他是在一次參觀廣漢三星堆之後,才對收藏酒瓶萌發了興趣。 1994年,鄧躍偉第一次去到當時還在修建的三星堆博物館[微博] ,館內的青銅面具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隨後他在附近的一家餐館中,看到出售的三星堆面具造型酒瓶,“我不喝酒的,但是我卻買了那(瓶)酒,就因為面具造型吸引我了。”當年從三星堆買的酒瓶還放在展示櫃裡,酒瓶還從沒打開過。
和其他藏家逛古玩市場不同,鄧躍偉主要逛二手市場。 “二手市場的瓶子多,古玩市場就很難買到好東西。”鄧躍偉介紹,“酒瓶收藏主要是收藏陶製或者瓷製的酒瓶,這種酒瓶就要到二手市場去找。”他說,因為陶瓷類的酒瓶收廢品的都不會要,就會作為普通工藝品出售。 此外,他還會和網上的酒瓶藏家交流,“我的很多藏品都是從外地藏友那裡交換來的。”
剛開始收集酒瓶時,鄧躍偉見到酒瓶就收,有時從市場回來,他幾乎要帶回10多個酒瓶。 而現在,鄧躍偉給自己規劃了一個收藏的範圍:成套收集。 他說:“等以後藏品豐富了,我也去搞個展覽,或者和社區合作,讓更多人能看到我收藏的這些酒瓶。”
有什麼目的?
為與更多人分享成立協會
鄧躍偉還不忘分享他的“收藏經”:“成都酒瓶收藏起步很晚,現在搞這個收藏的人數也不多,總共就20多個。”他說,酒瓶收藏主要分兩類,一種曾裝過酒的,叫熟瓶,而沒有裝過酒的,叫生瓶。 “很多藏友喜歡熟瓶,其實生瓶只要做得精美,同樣具有收藏價值。”鄧躍偉介紹,收藏酒瓶,主要看重三個原則:一是做工精美,二是用料上乘,三是市場存量。 “有時候其他藏友和我交流時,都表示自己曾收藏了很多玻璃酒瓶。其實,玻璃酒瓶用料普通,製作工藝也不夠好。”除非酒瓶造型非常奇特,否則也不具備太多收藏價值。
現在,鄧躍偉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正規劃著成立四川酒瓶收藏協會,並已向有關部門遞交申請。 “希望今年就能掛牌成立,這樣我們喜歡酒瓶收藏的藏友交流或者學習就更方便了。”由於鄧躍偉對酒瓶收藏頗有研究,再加上收藏量巨大,藏友們都推舉他為協會會長。 對此鄧躍偉表現得很謙虛:“會長其實只是一個頭銜,和藏友交流才是我的樂趣。”
鄧躍偉表示,等協會成立後,想出一本雜誌供藏友們交流經驗。 他還親自設計了酒瓶,希望能在協會成立那天推向市場。 “我用熊貓的造型設計那個酒瓶,讓外省藏友一見到就曉得是我們四川酒瓶收藏協會的。我希望這個紀念酒瓶是熟瓶,我也聯繫了宜賓的一家酒廠出產。 ”

荔枝凍方印材一套八方

 新浪收藏 
林榮發雕八仙圖薄意荔枝凍方印材一套八方130萬落槌 林榮發雕八仙圖薄意荔枝凍方印材一套八方1

林榮發雕八仙圖薄意荔枝凍方印材一套八方
荔枝凍是幾百年礦產壽山石中的石種,是高山石的其中一個石種。 荔枝凍石的主要特徵十分明顯:石性凝結,透明度強,晶瑩透澈,紅、黃、白、黑等各色俱有,艷麗無比,肌裡有粗蘿蔔絲紋,有些原石還有黃色皮。 以色澤論,荔枝凍石無疑艷壓群石,堪稱第一。 此石一出,立即成為收藏家關注的對象,加之荔枝洞石產量稀少,出石後沒幾年就絕產了。
林榮發(b.1954),福建福州人。 自幼喜愛壽山石雕刻藝術,師承父親林炳生,又得林壽煁、林發述指導,擅長人物圓雕、高浮雕、薄意雕刻。 其作品手法多樣,題材廣泛,造型新穎,刀法飄逸,獨具一格,主要作品《三顧茅廬》、《赤壁圖》等。 作 品曾多次在省級以上展覽中獲獎,《普天同慶》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福在眼前》獲“第六屆國家級工藝美術民間博覽會”金獎;《麻姑獻 壽》獲2006中國手工藝精品博覽會“金獎;《竹林七賢》獲中國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2004年壽山石雕刻作品作品《蘭亭詩會》獲中國工藝美術·民間工 藝美術博覽會“金獎”、“福州市第十七屆工藝美術如意獎”一等獎。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民間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州市工藝美術一級名藝人。 2008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林榮發第三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現任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超級巨無霸南瓜731台斤

〔自由時報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全國大南瓜王比賽昨天在苗栗縣頭份鎮尚順廣場登場,來自全台十一個縣六十顆大南瓜競賽,結果由頭份鎮在地瓜農徐滄浩以七百三十一台斤的超級巨無霸南瓜,拿下大南瓜王頭銜。
徐滄浩說,他以前是以照顧孩子的心態栽種大南瓜,今年則是以「如同女性侍奉公婆的尊敬之心」,差別在孩子可以有很多個,但公婆只有一對,他往年總會種個兩、三顆,但今年只種一顆美國亞特蘭大品種的大南瓜,全心投入。
比第二名多兩百餘台斤
徐滄浩從事瓜果研究已二十多年,改良許多觀賞用的瓜果品種,以南瓜最多,驚豔農藝界,有「南瓜王子」美名。
多年前,他被美國網站「BIG PUMPKINS(大南瓜)」的巨型蔬果吸引,用心栽種巨型蔬果,連續多年種出超過三百台斤的巨無霸南瓜。
今年許多瓜農都以徐滄浩為「假想敵」,希望能擊敗他,但昨天見到徐滄浩七百三十一台斤的超級巨無霸南瓜,都折服不已。以四百七十六台斤拿下第二名的新北市淡水區瓜農林建訓就佩服說:「實在太驚人了!」
徐滄浩年初開始栽種,除照三餐澆水、施肥,半夜也會爬起來留意大南瓜的生長情形,確保每一片葉子、每一節藤蔓都健康。
他說,有一晚在溫室裡發現一隻老鼠,因為擔心大南瓜遭鼠輩啃咬,花了好一陣子驅走老鼠後,檢查大南瓜完好,才能夠安穩入睡。
經過多年試驗,他也發現施肥在葉片背部比葉面更能讓大南瓜吸收,他信心滿滿地說:「明年要挑戰一千台斤!」

〈快訊〉分享YouTube電影 30網友挨告侵權

隨意分享YouTube連結,小心挨告!新北市一名女網友,去年把YouTube上的電影點選分享,把連結放上部落格,這個動作卻遭到電影代理商提告侵權,將近30人碰上這種狀況,最後得賠3萬元。

這起事件是發生在去年10月,挨告的女網友吉小姐,她說當時自己在YouTube影音網站上,看到有人分享一部中國電影,覺得很好看,而且瀏覽人次破百 萬,應該沒問題,按下分享鍵,把影片連結轉貼到自己的部落格上,沒想到因為這個動作,今年3月,被電影的台灣代理商,控告侵犯著作權。
該公司法務代表說,業者擁有這部電影10年的台灣地區網路信息傳播獨家授權,之前發現有網友上傳電影,已經向YouTube申訴,並提出版權證明,YouTube確認後已同意下架,但影片還沒撤下,網路上還是不少人點閱按讚,也有人提出要求分享。
但目前分享挨告的網友,已經超過30位,業者要求每個人要賠3萬元和解,並表示所有電影都有版權,違反著作權法,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75萬元。

劉大為《古代人物六幀》

新浪收藏
劉大為《古代人物六幀》210萬落槌 劉大為《古代人物六幀》尺寸為直徑:34cm×6。
劉大為(b.1945),祖籍山東諸城。 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 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受教於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吳作人、黃冑等中國著名畫家,基本功紮實,並刻意求新,工、寫皆精。 作品嚴謹深刻並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數民族生活風情以及重大歷史題材著稱於世。 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科文組織下屬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東聯書畫博物館顧問委員會主任。

張大千《陽明山水》

 新浪收藏 
張大千《陽明山水》165萬落槌 張大千《陽明山水》尺寸為101.5×54.5cm。
陽明山水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張爰長壽、張大千長幸大吉又日利、大千唯印大幸、大風堂
款識:1.乙未(1955年)十一月,陽明山道中得此草稿,以巨然法寫之,大千張爰。
2.此幅予十五年前還台灣陽明山舊居所作,不知何時散入香江,友人攜來台灣,囑加註數語以證,又爰。
著錄:《現當代中國十位大師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 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 二十一歲時改名_,又名爰、季爰。 曾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 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林風眠《三鷺》

 新浪收藏
林風眠《三鷺》140萬落槌 林風眠《三鷺》,尺寸為69×68.5cm。
林風眠(1900-1991)
三鷺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林風眠印
款識:林風眠。
著錄:《林風眠繪畫集》P102,台灣歷史博物館,2000年。
林風眠(1900-1991),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 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入法國蒂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 為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闢者和先驅。 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 1926年受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邀出任中華民國大學院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創辦中國第一個藝術高等 學府暨中國美術最高學府—國立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任校長,師育藝術群星: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王朝聞、艾青等著名藝術家皆出其門。 後來隱居於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 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 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雨農齋藝田畫會─王太田大師之潛洚山水62

 

雨農齋藝田畫會─王太田大師之潛洚山水61

 

收藏行家三招教你看壺

 紫砂網
收藏行家三招教你看壺 收藏行家三招教你看壺
紫砂茗壺以完善的功能美,主體造型的視覺美而深受人們喜愛,其關鍵在附件與主體的配置,壺口、壺蓋的配置,壺嘴(流)的形制式樣,底足結構的處理,壺鈕(的子)的大小比例,壺把端握舒適程度等。 因此,合理的結構,完善無缺的紫砂藝術效果,才能構成紫砂茗壺的特殊造型語言,使其百看不厭。
從古至今,國人都把請客人喝茶作為一種待客之道,而一些文人雅客也將飲茶作為清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泡一壺好茶就必須要有好的茶具,而隨著近幾年砂藝熱潮的興起,熱愛紫砂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多。
宜興紫砂壺起於明,興於清,繁榮於現代,它規矩的壺身盛載著數百年來的文化底蘊。 紫砂壺的市場認可度與日俱增,藏家對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上千元的紫砂壺逐漸被人普遍接受。 隨著中高端壺的價格因為供求關係趨緊出現上漲,低端壺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隨著買家漸增、泥料越發珍貴等趨勢,價值5000元左右的“潛力股”更被買家熱捧。
怎樣才能選到貨真價實的藝術品? 行家稱應注意三點:
一是最好不要購買200元以下的促銷品,搞不好,那根本不是用紫砂做的茶壺。 朱泥、本山綠泥壺500元以下的大多不是真品!
二是如想跨入收藏行列,買家首先應花時間,學習紫砂的一些基本知識。 如:天然紫砂泥質有紅泥,或稱硃砂泥、紫泥和調砂泥等。 只有純正宜興紫砂泥做出來的壺才具有使用、投資和收藏價值。
三是要學會收藏精品、真品。 衡量紫砂壺收藏價值之高低,關鍵是藝術價值,也就是說,紫砂壺並非越老價值越高。 此外,紫砂的材質、顏色等也是決定其價位高低的要因,而名人留在壺上的印章、紋理(即山水畫、茶銘)則是提升其附加值的砝碼。

上洞芙蓉-老對章

 

上洞芙蓉-老對章 印鈕
很老很老的收藏品
從老伯伯的收藏,再輾轉到我手中也已十多年了
不用我多介紹,質純溫潤、手感細結膩滑

尺寸: 1.7cm × 1.7c m × 8.5cm 兩支













7個好理由 你怎能不愛運動!

每個從久坐不動到逐漸愛上健走、慢跑、騎腳踏車等運動的人,都會跟你大力盛讚運動的好處,無外乎是體力變好、人變健 康,甚至是腰圍神奇的回到皮帶最後一格,體重跟著掉了好幾公斤。沒錯!運動就是這麼容易讓人上癮,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clinic)特別為大家 整理囊括7項經常運動的好處,看完以後你怎能有理由不愛運動。


1. 減肥塑身
這絕對是最強大的動力,人人都愛美而運動剛好是天然有效的減肥興奮劑。當你開始運動以後,體內消耗的熱量隨著運動強度呈等比級數成長,尤其是對剛開始運動的人,不用刻意撥出時間,只要擷取日常零碎片段,多走路、爬樓梯或是幫媽媽做家事,都比坐在沙發上好多了。
2. 對抗疾病
擔心心臟隨著日益發福的身體無法負荷嗎?連帶血壓飆得比薪水漲幅還高,這時透過運動就能提升身體內好的膽固醇(HDL),避免壞的膽固醇讓你的血管阻塞,幫助血液正常流通,三高、慢性疾病不上身。另外像是關節炎、糖尿病、憂鬱症等許許多多的疾病都可靠運動預防。
3. 改善情緒
上班被上司叮到腦充血、讀書讀到想狂敲前面同學的腦袋,但卻無可奈何每天回家只想放鬆看電視吃鹹酥雞,不如來試試運動吧!經常鍛鍊能刺激大腦內化學物質(統稱腦內啡)的運作,感覺更快樂、更輕鬆,且有了結實的線條還能讓你穿上漂亮衣服,提高自信心。
4. 能量滿分
丟開能量飲料,開始運動準沒錯!經常鍛鍊身體能有效提高血液含氧量、強化身體各部位肌肉肌力,當你的心臟、肺部與肢體運作更協調時,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精力去應付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瑣事。
5. 改善失眠
總在睡眠時間掙扎無法入眠嗎?規律的運動能有效幫助你進入深層的睡眠,改善遺失已久的睡眠品質,好的睡眠除了對精力、身體機能有非常顯著的好處以外,研究指出,每天睡足7小時更能幫助減重。
6. 性緻高昂
每天上班勞累或是身體長時間走山,讓你或你的另一半性趣缺缺嗎?經常運動帶來的精力絕對能為性生活加分,且對男性的性能力有增無減,讓親密愛人立馬感受到運動後的不同,
7. 享受時間
把運動當作興趣,融入在生活中以後,你會發現如果哪天沒運動,身體就好像哪裡怪怪的,趕快動一動以後馬上消除。用運動享受時間,例如去參加舞蹈班、去健身房認識朋友等,都會讓你更快樂、更容易堅持,進而享受運動帶來的改變。

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在京展出

 新浪收藏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新浪收藏訊2013年6月22日下午3時,展覽《"養玉承瓷" —2013當代陶瓷藝術精銳作品展》於光與時光藝術空間開幕。 此次展覽由養玉堂陶瓷藝術中心主辦,北京樂臻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樂臻傳媒執行董事黃雪琴女士擔任策展人,參加展覽的藝術家包含張國君,劉正,羅小聰,朱迪,解曉明,劉穎睿,許潤輝,黃有彬。
一場展覽從策劃到展出,希望給觀眾展現的以及觀眾體會到的、思考的東西,往往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意義出現。 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與藝術市場的擴大緊密聯繫在一起,原本是藝術家的對自身與世界的思考現今面臨著時代和市場的考驗。 這個時代需要的藝術表達已經拓展到多個層面,而這次"養玉承瓷"陶藝展邀請的陶藝家以及作品的選擇上體現了當代陶藝獨立、流暢、自由的表述方式。 有 美術學院的教授、海外歸來的藝術家、獨立創作的藝術家, 一系列作品展現的是一種新的當代“東方精神”,陶瓷本身固有的獨特語言與繪畫、材料、工藝結合在一起,演繹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情結,而表達方式又是極具現代 感的藝術語言,此次展覽力求提供一個對話的平台,讓觀眾有機會了解中國當代陶藝家通過內心的直覺與情感進行的創作,並產生共鳴。
養玉堂藝術交流中心以突出當代陶瓷藝術的新面貌為主題,集中展示當代景德鎮藝術陶瓷新的發展方向,甄選出一批當代具陶瓷藝術代表性的藝術家劉正,羅小聰,張國君,朱迪,解曉明,劉穎睿,許潤輝,黃有彬參展。 陶瓷作為中國文化的古老載體,現加以當代藝術新的思考,藝術家們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尋找出新的方向,建立一種新的陶瓷語言,此種質化的過程,使畫面永久的凝固成了藝術。

夏日自製酸梅湯 促進食慾又解渴

說到淡水有名美食,包括阿給、鐵蛋、酸梅湯必備三寶,其中酸梅湯更是家喻戶曉的消暑飲品,冰酸梅湯除了可以幫助解熱,也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處,酸梅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礦物質,且還能幫助腸胃消化、在炎熱夏日促進食慾,是道健康又美味的夏日飲品。


酸梅的好處
1.消除疲勞、幫助消化:酸梅含有豐富的檸檬酸與礦物質,檸檬酸是人體細胞物質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酸類,它能促進乳酸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恢復疲勞,且有益於鈣的吸收。此外,酸梅還能幫助促進腸道蠕動、收縮腸壁,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也可以藉由吃酸梅或喝點酸梅湯來幫助解決便秘、促進消化。
2.刺激食慾:酸梅能促進唾液腺與胃液腺分泌,有生津止渴功效,所以夏天常常因為太熱沒胃口,或是孕婦飲食口味改變常食慾不振時,來吃點酸梅製品就能幫助解決胃口不佳、吃不下的問題。
3.保護肝臟:酸梅含有的硫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幫助保護肝臟、減少外部侵入毒素的傷害,並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在三餐飲食中適時加入點酸梅,就能幫助身體排毒、護肝。
4.延緩衰老:別小看酸梅的營養價值,它的維生素B2含量豐富,還有高出許多水果的鈣含量,也有研究指出適量食用酸梅能延緩老化,因為梅製品能使唾 液腺分泌更多的腮腺激素,腮腺激素是一種內分泌激素,能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達到美肌效果;還可促進激素分泌物活性,延緩衰老。
酸梅湯DIY
材料:烏梅 6粒、山楂 8片、冰糖少許。
做法:烏梅、山楂加入2大碗水倒入鍋內煮開,接著轉小火再煮沸20分鐘,接著加入冰糖煮成酸梅湯,放涼冷藏即可。可依個人口味,另加入甘草、陳皮、洛神花或桂花等材料,增添風味。

研究:年輕多食用雞肉可防腸癌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吃雞肉可防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青少年多吃雞肉,可降低罹患大腸癌及直腸癌的機率。另外,此研究也否定了多食紅肉會增加罹患癌症的傳統觀念。研究員表示,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確切原因,可以解釋為何多吃雞肉可達到防癌效果。
研究顯示,青少年若常吃雞肉,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達20%,降低罹患直腸癌的機率達50%。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員指出,多吃雞肉可減少腺瘤的發生,腺瘤最後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這是第一個探討年輕時食用肉,與晚年大腸癌發生關聯性的研究。
由於大腸癌的發展速度緩慢,可能歷時幾十年的時間。研究員因此欲圖研究,年輕的飲食習慣,是否會影響晚年大腸癌的發生。大腸癌的死亡率高,主要原因 是多數病患輕忽早期的危險訊號,且只在病情惡化後才就醫。一般人相信,高脂飲食、食用大量紅肉及缺乏運動,是罹患率增加的主因。
研究員在90年代開始對2萬名女性進行研究,調查她們在幼年及青少年時期的飲食習慣,並在10年之後追縱她們有多少人患有腺瘤。研究員發現,在青少 年時期吃最多雞肉的人,腫瘤生長的情況最為罕見。另外,吃最多紅肉的人,並沒有比吃最少紅肉的人更容易罹癌,而吃魚也不會帶來正面效益。
研究員強調,雖然研究對象都是女生,但此研究結果應可以適用在男女兩性上。研究員也坦承,並沒有特別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何多吃雞肉可達到此防癌效 果,有可能「食用雞肉」只是年輕人養生飲食及健康生活型態的綜合指標之一,而真正有抗癌效益的,是健康生活型態的其他環節。另外,研究依賴受訪者對過去飲 食的回憶,可能也多少有些誤差。
此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
圖說:研究顯示,年輕時多吃雞肉可防大腸癌及直腸癌 (Photo by TheCulinaryGeekin Flickr)

蒜味逼人!巧用牛奶綠茶除口臭

大蒜的營養豐富,具有殺菌、抗氧化的保健功能,加上其獨特的味道,成為料理時不可或缺的食材,不過許多人擔心口腔殘留 濃厚、難以消除的大蒜味,始終避「蒜」唯恐不及。營養師表示,口中的蒜臭味起因於一種硫化物,即為蒜素(allicin),但巧妙利用牛奶、綠茶等食物, 有助於減輕蒜味。


為什麼吃蒜會口臭?
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蔣婷羽表示,大蒜本身不會有強烈的臭味,而是細胞質中,一種硫與氨基酸相互作用的衍生物「蒜氨酸」(alliin),在大蒜被刀切或破壞的過程中,經蒜氨酸酶(alliinase)催化形成蒜素,引發強烈臭味。
蒜素是大蒜臭味的主要來源,是一種二丙烯基硫代亞硫酸鹽(diallyl thiosulfinate)化合物,對多種球菌、桿菌和病毒等有很強的抑制、抗發炎效果,但其狀態不安定,容易在空氣或水中分解為各種硫化物,產生濃烈的味道。
高溫烹調減輕蒜臭味
愛吃大蒜又怕蒜味逼人,可高溫烹煮,破壞蒜氨酸酶的活性以減少惡臭味,舉例來說,蒜頭雞湯的蒜頭經高溫久煮,蒜味比快速熱炒來得淡,吃完所引起的口腔味道也稍減。
至於高溫是否會破壞大蒜的營養作用,農委會網站資料顯示,目前醫學研究證實,料理溫度控制在攝氏180度以下,大蒜的有效成分不會被破壞。
巧用食物消除口中蒜味
蒜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如鈣、磷、鐵,對人體有養生保健的功效,若擔心吃太多有口臭的困擾,蔣婷羽營養師提供方法,利用食物的特性,減少口中異味。
1. 牛奶:牛奶的蛋白質豐富,在吃大蒜的同時或之前飲用,蛋白質可和大蒜中的「硫化丙烯」結合,有助於消除口中蒜味。

2. 綠茶:綠茶茶葉中含有大量多酚,可分解硫化物,且茶水有沖刷口腔的作用,餐前或用餐過程中喝,可減輕蒜味,但餐後喝的效果較差。

3. 蘋果、菠菜和芹菜:這些蔬果的多酚成分,可分解大蒜中的硫化物,去除口中蒜味,但只能在與大蒜一起吃時才能發揮功效。


不過,蔣婷羽營養師也提醒,口臭不僅來自於大蒜,也可能與口腔細菌不平衡、合併其他生理疾病有關,異味消除的速度則與身體代謝能力相關,若採用上述方法仍不見效,建議讓醫師做進一步評估和檢查。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研究:高油脂魚類可讓女性預防乳癌

新頭殼newtalk 2013.06.28 符芳碩/綜合報導
吃生魚片也可以防癌嗎?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27日刊載醫學研究,指出每周適量攝取1到2次的高油脂魚類如鮪魚、鮭魚或沙丁魚等,將有助於女性預防乳癌。報告還說,由於亞洲人較歐美 人更常食用魚類,因此亞洲婦女相較起來罹患乳癌的比例低了許多。
這篇文章是中國的科學研究人員在分析了26篇相關研究論文後所得到的結果,這些論文分析了包含美國、歐洲和亞洲近80萬名婦女的健康狀況以及飲食習慣細節,並對這些志願者做長期的追蹤調查。
研究報告指出,高油脂魚類含有大量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N-3 PUFAs),對人體的免疫系統、血管活性以及大腦的訊息傳遞都有很大的助益。報告說,N-3 PUFAs包含了EPA、DPA、DHA和ALA,前3項都富含在高脂肪的魚類內,而ALA則可以藉由食用堅果類、綠色蔬菜等來攝取。
研究顯示,由於EPA、DPA和DHA具有的保護效果,食用較多高油脂魚類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食用較少的女性低了14%。研究還指出,由於亞洲女性和歐美女性比較起來,攝取魚類的頻率較高,因此罹患乳癌的機率也相對較低。
研究引數據統計指出,只要每天多攝取0.1公克的魚類脂肪酸,就可以降低5%的罹患乳癌風險,由此觀之,每人每周最好食用1到2次的高油脂魚類,以避免罹患乳癌。
乳癌通常都在罹癌末期才會被檢測出來,也讓它被視為「沉默的殺手」,這篇報告希望藉由新的研究成果,讓更多人可以免於乳癌的折磨。

林文舉的薄意風格探索:薄意風骨

 海峽健康導報 
林文舉作高山石雙清薄意方章--福建東南2013春拍拍品 林文舉作高山石雙清薄意方章--福建東南2013春拍拍品 林文舉作善伯洞石梅竹爭春薄意方章--福建東南2013春拍拍品 林文舉作善伯洞石梅竹爭春薄意方章--福建東南2013春拍拍品 林文舉作田黃石《歲寒三友》薄意隨形章--重151g-福建東南2013春拍拍品 林文舉作田黃石《歲寒三友》薄意隨形章--重151g-福建東南2013春拍拍品
文/唐穎 圖/福建東南拍賣
林文舉1956年生,福建福州市人,號渙亨居士,自幼隨父林棋俤學習薄意雕刻。 其秉承壽山石雕西門派傳統薄意雕刻技藝,創作手法豐富多變,匠心獨運,作品集文學、書畫、雕刻於一體,在海內外久享盛譽。 現任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
以刀為筆,風骨超絕
1956年生的林文舉和許多壽山石雕刻大師一樣,也是福建福州人,他的薄意雕刻在整個壽山石薄意雕藝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刀法得陳可應傳授、雕刻受林清卿影響的林文舉在花鳥薄意的表現上顯得尤為出色,而他在人物尤其是羅漢薄意上則受到了父親林棋俤的影響。 他的薄意雕刻秉承了壽山石雕西門派傳統薄意技法,博採各派之長,自成風格,在海內外也享有盛譽,韓天衡先生譽之為“有精湛的技藝,有炙熱的情感,有文學的境界”。
林 文舉的雕刻線條風格在他的薄意人物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他的薄意人物雕刻秉承了中國傳統文人畫中所注重的“骨法用筆”的理念,並與壽山石雕刻加以深度的糅 合,在巧妙安排構圖的基礎上,重視形體本身的結構,並將繪畫線條技巧引入薄意雕刻中通過表現結構來更進一步表現物象的精神實質,以刀為筆,用勁健的刀法來 表現薄意線條,因此,林文舉所雕刻的壽山石薄意中,線條特點尤為超絕突出:利落瘦勁、概括明確絲毫不拖泥帶水,在流動間帶有書法的韻味,富有線條的形式美 和力量美,但又不失壽山石薄意雕刻的細膩與精緻。
天衣飛揚,吳帶當風
在 這種“骨力”十足的線條的勾勒下,林文舉所刻畫的事物的造型簡潔,形與形之間既獨立又配合,整體的氣韻暢達連貫,而他的薄意人物通常都極富精神氣質,尤其 是他的佛教類題材的薄意人物,外貌鮮明,舉止生動,衣褶飄舉,觀之有“吳帶當風”的靈氣,天衣飛揚中卻絲絲分明,毫不凌亂,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譬如他的這枚田黃石《渡江》薄意章就將這種“林文舉式”的薄意線條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枚田黃薄意章上相對兩面分別雕刻了兩位廣為人知的佛教人物,一為中國禪宗始祖菩提達摩。 傳說達摩自印度航海來到中原,在行往北魏的過程中,他折下長江邊的一枝蘆葦桿投入江中,蘆葦便化作一葉扁舟,達摩立於其上,飄然過江。 薄意所表現的就是達摩“一葦渡江”的畫面。 在構圖上,林文舉盡量保持了蘆葦的纖細與柔韌,從而襯托出達摩的法術之高。 同時,林文舉在線條的處理上果斷利落,使得線條筆挺有力,韌而不柔,綿而有剛。 即使是身披袈裟,衣袖飄舉,四周祥雲繚繞,人物的身姿依然挺拔落拓、穩若泰山,從而恰到好處地避免了因為腳下蘆葦與江水所造成的頭重腳輕的現象,表現出“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的開闊的畫面感。 而另一位則是布袋和尚,他乃是彌勒佛的千萬化身之一,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樑的高僧。 構圖中的布袋彌勒表情慈祥,雙足立於布袋之上,周圍煙波浩渺,霧氣幾縷,正是渡海彌勒。 佛教中常有渡江、渡海的典故,清末畫家王震有詩曰:“渡江渡海隨緣駐,袈裟一襲神光普”,這一“渡”字,世人眼中是神通,而於佛家來說,演化的卻是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教義。
重寫尚意,抒發性靈
在 花鳥薄意的雕刻上,林文舉也沿襲了“骨法”入畫的用刀風格,整體畫面清晰利落,概括明確,在層次上也顯得非常分明,即使是樹影重重也能交待得乾淨利落毫不 含糊,加上林文舉重寫尚意,以意遣形,以簡馭繁,以虛襯實,格外追求自然之美,因此他的薄意花鳥常表現出強烈的抒發性靈的寫意風格,顯出一種難得的傲然和 舒展的氣韻。 例如他的田黃石《歲寒三友》薄意隨形章,就分別雕刻了梅、竹、蘭三種植物,各有特色。 構圖中三塊太湖石錯落擺放,作者巧用石皮的斑駁與厚薄不一來表現太湖石的遠近,呈現出奇妙的縱深感。 竹枝自直立的太湖石之後抽出,枝幹勁瘦挺拔而竹葉舒展微微低垂,富有清新的趣味。 而與竹相偎依的寒梅則與其形成鮮明的對比,盤結扭曲的粗壯樹幹顯得遒勁有力,開滿了繁盛而艷麗的大朵梅花,可謂“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在佈局如此豐富卻毫不雜亂的構圖的另一面,作者又雕刻了一小株蘭花,隆冬的寒梅與初春的幽蘭同時在薄意畫面中綻放,冬春之物共存於同一畫面,看是混亂四時,卻頗有禪宗之中“時時日日,日日時時,七顛八倒,孰是孰非”的意境。 將中國傳統中文人雅士之友的竹、梅、蘭同刻一石,展示了作者所推崇的多種精神品格和超脫於四時之外的生命思考。
薄 意雕刻至林清卿發揮到了極致的水平,後世一邊從他的薄意雕刻作品中不斷借鑒學習,一邊又力求尋找屬於自己的突破,林文舉也同樣如此,他的薄意雕刻在表現上 下足了功夫,既有理法又重性情,一方面呈現出的充滿骨力的獨特線條風格,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薄意雕刻中對自然的體悟和心靈性情的感發,稱得上是一種大膽而鮮 明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