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姜躍進:把玩掌中文化樂享人生雅趣

 北京商報 
姜躍進 把玩掌中文化 樂享人生雅趣 姜躍進把玩掌中文化樂享人生雅趣 姜躍進 把玩掌中文化 樂享人生雅趣 姜躍進把玩掌中文化樂享人生雅趣 姜躍進 把玩掌中文化 樂享人生雅趣 姜躍進把玩掌中文化樂享人生雅趣
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薑躍進,上過班、賣過藥、擺過地攤,但最終卻和菩提子、橄欖核這些文玩物件結下了不解之緣。 目前,姜躍進在他的蓮花居里經營著自己的文玩世界,圈內人都親切地稱他為姜哥。
雖然姜躍進在文玩界已經是位知名人物,但他也經歷過坎坷的創業路。 四十不惑,愛人下崗,同時自己對工作也不滿意。 機緣巧合,姜躍進走上了經商道路,1000元定下愛家市場的攤位,計劃幹三個月。 幸運的是沒有任何經商經歷的他第一個月居然掙錢了,此後便​​一路幹到今天。 姜躍進說:“現在經營自己的店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讓更多人樂在其中才是我的方向。”
“文玩”一名有講究
很多人說,文玩指具有一定觀賞和把玩價值的文房用品,而核桃、橄欖核雕、菩提子根本算不上文玩,只能算玩物,但姜躍進不這麼看,他認為文玩應該是具有一定文化底蘊並能夠在手中把玩的物件。 其實在清末時期,民間就有“文人玩核桃,武人轉鐵球,富人揣葫蘆,閒人去遛狗”的說法。 因此,文玩核桃因此得名。
這種廣義上的文玩文化概念興起於2003年,這與“非典”也有著一定的淵源。 “非典”時期,當時很多單位都放假了,大家的生活節奏相對較慢,強身健體也成為那時最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除了打羽毛球、放風箏,什麼東西能在佩戴的同時強身健體? 此時沉香和綠檀便流行一時。 此後,又有很多商家轉型賣起了菩提子,什麼星月菩提、鳳眼菩提、金剛菩提這些原本佛家的專用念珠品種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應該說,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作為收藏門類之一的文玩類藏品也被很多投資者看好,而從另一個層面上也形成了對這種文化及藝術的保護。
姜 躍進說:“以前的北京生活節奏慢,老北京人聚在一起,遛鳥、鬥雞、養魚,各種玩法都有,形成了很多花鳥魚虫市場,例如潘家園、官園等。隨著生活節奏加快, 有人說'北京土著'文化正在離我們遠去。其實,老北京文化正在以新的形式融合和發展。像現在人們所熟知的盤核桃、賞核雕、玩菩提子都是文玩文化的表現形 式,玩家可以通過玩兒來交朋友、找樂趣。”
良好口碑成就“京城第一籽”
姜躍進是老北京,一直對文玩鍾愛有加,他收藏了很多葫蘆、核桃、橄欖核雕和各種菩提子,尤其偏愛蓮花菩提,就因為對這種京味土著文化的喜好,於是萌生了開一家文玩店的想法。
在此之前,姜躍進坐過班、賣過藥、在郵幣市場擺過地攤。 不惑之年,工作的不如意、愛人下崗在家待業,再加上對這些把玩之物的熱愛,他下決心2004年開起了文玩店。 那時的他沒經過商,也不知道在店面中應該擺些什麼,而且開店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家里人的支持,最後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交了三個月的租金。 沒想到周邊的商家走了六七撥,而自己的蓮花居卻一做就是十來年。 起初的經營是以批發為主,因為在六七年前經營蓮花菩提子和核雕的人並不多,形成規模的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之自己在網絡上的宣傳,在文玩界也算是小有名氣,於是便有來自云南、四川、上海、西安、唐山、瀋陽等地的客商慕名而來,自己的批發生意便越做越好。
“蓮花居”是姜躍進文玩店的名號,隨著在文玩領域越做越好,圈內人都親切地稱他為姜哥,隨後全國各地有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向他取經,並且憑藉多年積攢的良好口碑,擁有了“京城第一籽”的美稱。 姜躍進說:“現在的蓮花居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這麼簡單,它現在代表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在業內的誠信和口碑。”
享受“樂”的過程
有了多年在業內摸爬滾打的經歷,姜躍進出了三本書——《蘇州橄欖核雕攬勝》、《蘇州橄欖核雕賞玩》及《沉香收藏入門百科》。 姜 躍進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出書的程序其實自己並不懂,但對於這麼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知識總希望能夠借助圖書這一媒介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夠借助圖書來弘揚文 玩文化,讓文玩愛好者在收藏過程中少走彎路。說到出書自己也經歷了很多,自掏腰包、費心編寫、七下蘇州采風等。”談到接下來的計劃,姜躍進興致勃勃地說: “我已經準備好了,下面將要陸續地出版有關南紅收藏、菩提子賞玩、掐花葫蘆、文玩核桃以及文玩瓷器的書,延續文玩文化的脈絡。”市場經濟的今天有太多人都 是以獲取經濟利益為著眼點,但姜躍進表示:“別人都在向'錢'看,我現在更希望自己能夠做到向'文化'看,這才是我出書的真正目的。”
姜躍進說:“文玩適合把玩。把玩的過程實際上是文玩與玩家情感溝通的過程,用句時髦的話說就是人與物品之間互動性更強,這其實才是文玩勝過書畫、瓷器的獨特魅力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