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官俸養親,認為官俸本為養親之資。 漢焦贛《易林·革之觀》:“飛不遠去,法為罔待,祿養未富”。 由上海君道徵集的此匾長170.5厘米,寬48厘米,黑漆泥金,可有“天朝祿養”四字行書體,此匾為清朝朝廷賜予國家有特殊貢獻的石屏地方人李國萬,並享受州官正堂待遇,有朝廷供養直至終老,其書法應是乾隆所為,筆鋒道勁有力。 如行雲流水,可見其功底甚深,匾身雕工精細,則為皇家工匠所為,無論其工藝還是其對歷史的研究意義,當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乾隆的書法一直備受推崇,他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文化修養很高,執政後也十分重視文化建設,“稽古右文,崇儒興學”。 他對於書法的嗜好和倡導,比之祖父康熙更勝一籌,歷經數年,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御覽、御批、欽定多部傳世藏帖,集我國歷代書法藝術之大成,特建“淳化軒”藏《淳化閣帖》,一時帖學之風大熾。 從帝王墨跡價值的一路飚升,很能反映市場運作的成功,以及當代人審美情趣的微妙變化。
這塊牌匾實屬罕見,乾隆的書法,皇家工匠的技藝,黑漆鎏金的字體,目前市場上呈現的資源較少,其收藏價值潛力無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