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肖鴻)國慶臨近,河北省博物館又精心組織兩大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 一為《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一為《戰國雄風——— 中山古國》。
河北省博物館自今年6月8日調試運行以來,開始免費向公眾開放,現已接待觀眾4萬多人次。 新館首期推出了《北朝壁畫》、《名窯名瓷》、《曲陽石雕》三個展覽,受到市民們的好評。 9月1日又開放了《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展覽。 雙節前夕,博物館緊張籌備,9月19日《戰國雄風——— 古中山國》展覽與觀眾見面。
在二樓展廳,記者看到此次展覽經過了精心的策劃和細緻的布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文物,還有更多知識的延伸。 《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的大廳,一個大的電子顯示屏出現在眼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1968年拍制的珍貴紀錄片,展現給觀眾的是滿城漢墓的考古現場。 《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陳列,以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墓出土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谷紋大玉璧等國寶領銜,合計展出文物1600餘件(套),多數為首次亮相,展示面積2000平方米。
《戰國雄風——— 中山古國》展覽,主要以鐵足大鼎在內的“中山三器”、四龍四鳳銅方案、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十五連盞燈等國寶領銜,合計展出文物1370餘件(套),多數文物為首次亮相。
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此次新推出的兩個展覽突出了幾個亮點:一是,展覽面積增加,每個展覽近2000平方米,比原來的(舊館)展示面積擴大了三分之一。 二是,文物數量大大增加,兩個展覽展出文物近3000件,是原來的約5倍。 三是,對文物的解讀、詮釋增加了多媒體的手段,採用了三維動畫、觸摸屏等手段,增加了文物的透視效果,加深了觀眾對文物的直觀印象。 四是,滿城漢墓展廳還特別設置了自助學習區,準備了8部相關專題片,供觀眾選看,有利於觀眾對漢墓的深層了解。
省博物館新館將繼續實行免費開放,開放時間:9:00-17:00(週一閉館),16:00停止辦票。
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通高48厘米
1968年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燈形象。 宮女梳髻覆幗,著深衣,跣足。 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組成。 各部分可拆卸,燈盤可轉動,燈罩可開合。 宮女體臂中空,右臂為煙道,可將燈煙導入器內,以保持室內清潔。 燈上刻銘文九處,內容包括燈的重量、容量、鑄造時間和所有者等。 因刻有“長信尚浴”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展品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通高26厘米
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爐身似豆形,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紋。 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 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 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 座把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 工藝精湛,裝飾華美,是一件舉世聞名的珍寶。
河北省博物館自今年6月8日調試運行以來,開始免費向公眾開放,現已接待觀眾4萬多人次。 新館首期推出了《北朝壁畫》、《名窯名瓷》、《曲陽石雕》三個展覽,受到市民們的好評。 9月1日又開放了《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展覽。 雙節前夕,博物館緊張籌備,9月19日《戰國雄風——— 古中山國》展覽與觀眾見面。
在二樓展廳,記者看到此次展覽經過了精心的策劃和細緻的布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文物,還有更多知識的延伸。 《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的大廳,一個大的電子顯示屏出現在眼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1968年拍制的珍貴紀錄片,展現給觀眾的是滿城漢墓的考古現場。 《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陳列,以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墓出土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谷紋大玉璧等國寶領銜,合計展出文物1600餘件(套),多數為首次亮相,展示面積2000平方米。
《戰國雄風——— 中山古國》展覽,主要以鐵足大鼎在內的“中山三器”、四龍四鳳銅方案、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十五連盞燈等國寶領銜,合計展出文物1370餘件(套),多數文物為首次亮相。
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此次新推出的兩個展覽突出了幾個亮點:一是,展覽面積增加,每個展覽近2000平方米,比原來的(舊館)展示面積擴大了三分之一。 二是,文物數量大大增加,兩個展覽展出文物近3000件,是原來的約5倍。 三是,對文物的解讀、詮釋增加了多媒體的手段,採用了三維動畫、觸摸屏等手段,增加了文物的透視效果,加深了觀眾對文物的直觀印象。 四是,滿城漢墓展廳還特別設置了自助學習區,準備了8部相關專題片,供觀眾選看,有利於觀眾對漢墓的深層了解。
省博物館新館將繼續實行免費開放,開放時間:9:00-17:00(週一閉館),16:00停止辦票。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通高48厘米
1968年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燈形象。 宮女梳髻覆幗,著深衣,跣足。 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組成。 各部分可拆卸,燈盤可轉動,燈罩可開合。 宮女體臂中空,右臂為煙道,可將燈煙導入器內,以保持室內清潔。 燈上刻銘文九處,內容包括燈的重量、容量、鑄造時間和所有者等。 因刻有“長信尚浴”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爐身似豆形,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紋。 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 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 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 座把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 工藝精湛,裝飾華美,是一件舉世聞名的珍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