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張繡云放棄了安穩的辦公室工作,走上了創業的道路。短短的幾年時間裡,繡云繡莊已經從最初的小作坊,發展成「女性創業就業基地」,繡品已成旅遊商品博覽會金獎商品,繡莊帶動了周圍200多名農村婦女就業,成為張家界婦女成功創業的典範。
本報記者陳張書 長沙報導
愛好成創業最大動力
張繡云出身普通農民家庭,從小跟著師傅學土家刺繡,一繡就是20多年。以前刺繡,張繡云和大多數普通村民一樣,只是繡來自己看,自家擺設用,並不對外出售,僅僅是把刺繡當作一種愛好。
隨著張家界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張家界旅遊,張家界當地的一些特色產品也受到了遊客的喜愛。一些老百姓開始以經營當地的土特產走 上了致富路,也激發了張繡云創業的夢想。面對眾多的產品,該做什麼好,經過一段時間冥思苦想後,一天張繡云豁然開朗,何不做自己喜歡的刺繡呢。於是,在張 家界市中心租下了一家小門面,開始經營自己的土家刺繡來。
經過張繡云的努力經營,小店在張家界慢慢打開了市場,生意也紅紅火火,家庭的經濟也得到大大的改善。在積累了一定市場和管理經驗後,張繡云不再滿足現狀。2007年,張繡云放棄了安穩的辦公室工作,走上了真正的創業之路,創辦了繡云繡莊。
「我們自己做些絲巾或風景畫,當成樣品,回頭再手把手教那些來培訓的人做。」擅長「做繡」的張繡云在發展自身事業的同時,更主動走鄉串村,免費 向農村婦女授課,幫她們解決工作問題。張繡云告訴記者,繡莊主要是公司+農戶的模式,農戶自己在家裡做,她們再幫著賣,做得好一個月能有1000多元收 入,甚至更多。目前,已經有200多名農村婦女跟著張繡云學「做繡」。
如今,繡云繡品已成旅遊商品博覽會金獎商品,更成為遊客購買收藏的不二選擇。「學習刺繡20多年,當時也只是個愛好,沒想到現在居然能把愛好變成事業。」張繡云說。
資金成企業發展瓶頸
「創業過程中最發愁的就是錢,沒有啟動資金,再有想法也無法實現。」張家界繡云繡莊的老闆張繡云告訴記者,繡云繡莊創辦以來,資金問題一直是最 大困擾。2008年,剛剛創辦繡云繡莊還不到一年時間,就出現了資金問題,大量產品積壓,沒有錢發員工工資,自己多年個體戶時積累的資金也全部投入到了繡 莊。親戚朋友早已借了個遍,銀行貸款無門,走投無路的張繡云甚至想到了放棄。
最後,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張繡云借了10萬元的高利貸,利息6份,一月下來就是6000元。可高利貸的利息太高,生意再好,一下也還不了借款,無奈之下,張繡云和家人商量後,賣掉了200多平方米的住房,還了高利貸,公司才得以挽救,慢慢走上正軌。
「頭兩年是最苦的時候,沒有啟動資金,沒有管理經驗,人手也不夠,那時才知道創業的艱難。」張繡云說。經過3年時間,繡云繡莊已經從最初的小作 坊,發展成了一家集參觀、知識介紹、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繡莊。為瞭解決繡云繡莊發展中的資金難題,2010年,張家界市婦聯聯合相關部門和銀行機構,為張繡 云拿到15萬元小額貸款。
「我們打算借助張家界的旅遊市場,爭取讓導遊都穿上我們繡的民族服裝,既是文化弘揚,又是品牌宣傳。」張繡云介紹,目前公司主要生產的是張家界 風光以及張家界民俗風情的刺繡,銷售也越來越好,公司準備進一步擴大規模,再加上產品銷售有一定週期,還得增加員工,所以需要一大筆資金,希望通過郵儲銀 行舉辦的創富大賽來獲得銀行的貸款。
(原標題:土家刺繡「繡」出創富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