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檀木何其多真假細分辨


左為檀香紫檀手串,右為雙雄蘇木手串. 左為檀香紫檀手串,右為雙雄蘇木手串. 為紋理細膩、牛毛紋明顯的檀香紫檀官皮箱,右為紋理相對較粗的大葉紫檀官皮箱. 為紋理細膩、牛毛紋明顯的檀香紫檀官皮箱,右為紋理相對較粗的大葉紫檀官皮箱. 用紅檀制作的家具和用綠檀制作的家具. 用紅檀製作的家具和用綠檀製作的家具.
文·伍岳 《紅木視界》2011年第五期
  紅木家具用材名貴且木材種類繁多,除《紅木》國家標準規定的33種木材外,許多木材「花名」也擾亂了消費者的視聽.而在這其中,又以各式檀木和 黃花梨之名最為常見.許多初入門的消費者乍一進入紅木市場,就掉入了五花八門的木材困擾之中,在此,編輯特針對那些以「檀」命名的木材進行簡略分析,希望 能為消費者提供些許幫助.
  早在文章動筆之前,就有業內人士告訴筆者:「檀木」的水太深了,想寫清楚不容易,市場上總是有各種新鮮的「檀木」誕生,其中一些木材連專家都弄 不準.再加上不同地域的人對同一木材的叫法也不盡相同,更增加了釐清的難度.但當筆者看到許多消費者對「科檀」「黑檀」等木材一頭霧水時,最終決定下筆寫 出這篇文章.或許文章所列木材並不全面,甚至有的還未找到確鑿的學名,但仍能對目前市場上混亂的木材名稱起到些微的辨明作用.
  唯一的紫檀:檀香紫檀
  在《紅木》國家標準中,早已明確規定了紫檀屬紫檀木類中僅有一種木材為紅木,即檀香紫檀.消費者購買紫檀家具時,只需問明家具用材學名即可,如果其學名非檀香紫檀,不論木材表面特徵或者名字如何接近,也絕非紫檀木.
  檀香紫檀的俗名是小葉紫檀、金星紫檀、雞血紫檀、牛毛紋紫檀等.產於印度南部,是中國古典家具的傳統用材,今天還能看到傳世的明清紫檀家具精品.清朝時,紫檀家具曾作為宮廷家具的專用木材,在當時其珍稀程度和價格高於黃花梨,是名副其實的「木中之王」.
  紫檀診斷心法
  望:觀察芯材顏色和紋理.檀香紫檀新切面呈橘紅色,久則轉為深紫色或黑紫色,常帶紫黑色條紋,常見捲曲的紋理,俗稱「牛毛紋」.
  聞:紫檀木有淡淡的檀香味,新破開的木材尤為明顯,購買家具時可打開一些密閉空間,其味道相對濃烈較易分辨.
  問:購買時儘量以學名與銷售人員溝通,不要被各式檀木迷惑,唯有檀香紫檀才是真正的紫檀.
  切:可以用紫檀做兩個簡單的小實驗.其一,由於檀香紫檀含有紫檀素,在白紙或白墻上劃過能留下紅色印痕,木材越新效果越明顯.其二,將木屑用酒精浸泡,會浸出紫紅色液體,並有螢光反應.
  總結:不論用哪種方法都只是觀察檀香紫檀木材的一個方面,不能以偏蓋全,判斷是否為檀香紫檀木材要綜合觀察,購買時要多看多問,避免衝動消費.
  檀香紫檀品質的區別
  同為檀香紫檀由於生長環境、氣候、土壤等差異,其木材品質也有所區別.通常生長時間長、生長環境相對惡劣的紫檀樹木其成品木材的油性更大、色澤也更重.過去老匠人將檀香紫檀細分為金星紫檀、牛毛紋紫檀、雞血紫檀和豆瓣紫檀,其中以金星紫檀為上品.
  如今,隨著檀香紫檀人工林的開採使用,市場對紫檀人工林的關注度也逐年提升.周默先生在《木鑑》一書中曾提到了這種木材:「人工林指利用人工培 育、移植後所形成的樹木,從外觀上看,一般與原生林區別不大,但通過對芯材的鋸解及對比,其色澤、紋理、比重及其他指標還是區別明顯,一般原生林優於人工 林.」「人工引種的檀香紫檀其氣干密度一般未達到1.0g/cm3,按照《紅木》標準應從紫檀木中剔除歸入花梨木類.」筆者認為,對於檀香紫檀人工林應區 別對待,如氣干密度符合國家標準,消費者便可放心購買.
  流傳最廣的困惑:大葉紫檀
  大葉紫檀學名盧氏黑黃檀,屬於《紅木》國家標準中的黑酸枝類木材.作為最接近檀香紫檀的木材,盧氏黑黃檀剛進入國內市場時,曾引發了一些學術方 面的探討,也有專家做過木材實驗,認為它的木材特性更接近檀香紫檀而非酸枝類木材,但消費者應該明確的是大葉紫檀已被國標確定為黑酸枝類,與檀香紫檀有本 質的區別.
  上世紀90年代盧氏黑黃檀進入中國,並非我國古典家具的傳統用材.這種木材的產地為非洲馬達加斯加,其芯材新切面呈橘紅色,久轉為深紫色,氣干 密度0.95g/cm3,由於這種木材的顏色與重量都與檀香紫檀較為接近,在進入國內市場的初期曾被一些廠家做成家具,冠以紫檀的名稱出售.近幾年紅木木 材價格大幅上漲,酸枝類家具成為繼紫檀、黃花梨之後的購藏熱點,而盧氏黑黃檀和交趾黃檀更是其中的焦點,一些工藝精湛的盧氏黑黃檀家具同樣擁有較高的收藏 價值.
  巧辨大葉紫檀與檀香紫檀
  紋理:雖然盧氏黑黃檀木材表面特徵與檀香紫檀相似,但紋理相對較粗,常間有淺色條紋,牛毛紋偏長、直、粗、多,整體紋理沒有檀香紫檀細膩,依據這一特點還有人將盧氏黑黃檀稱為「大絲紫檀」,即說明其木材纖維粗於檀香紫檀.
  氣味:盧氏黑黃檀作為酸枝類木材之一,擁有淡淡的酸香氣,而檀香紫檀則為檀香氣.
  油性:盧氏黑黃檀油性略遜於檀香紫檀,因而在同樣的打磨工藝下,用手撫摸其表面,細潤程度不如檀香紫檀.
  木性:從物理學特徵上來看,盧氏黑黃檀在氣干密度、抗彎強度、彈性核量、順紋抗壓強度等方面都不如檀香紫檀,因而,用盧氏黑黃檀製作的家具穩定性略差,較易開裂.
  總結:盧氏黑黃檀樹徑通常粗於檀香紫檀,且空洞少,能出大料,可做成獨板家具.如不上漆,盧氏黑黃檀家具一年之內可出包漿,是不錯的紅木家具用材.消費者在購買時,只需將其與檀香紫檀區分開來即可,不要花紫檀的價格買酸枝家具.
  暫無可考的科檀
  科檀又叫非洲小葉紫檀、科特迪瓦紫檀,進入國內市場已有幾年時間,各地都有部分廠家使用.科檀木材比較混亂,尚無確認的木材學名,只是木材商人的一種俗稱,概括地來講,科檀即科特迪瓦出產的品質較好的木頭.
  目前市場認可度較高的科檀特徵為:產自科特迪瓦,新剖面色澤艷麗,久則轉為紫紅色,木材的條紋多於檀香紫檀,質地細密,入水即沉,材質較脆.
  撲朔迷離的真實身份
  科檀VS雙雄蘇木
  科檀的真實身份撲朔迷離,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學名,有人認為它是蘇木屬的雙雄蘇木,拉丁名為Amphimaspterocarpoides,氣 干密度為0.92g/cm3,不屬於國家紅木標準規定的紅木.雙雄蘇木產自非洲原始森林,木材有光澤,結構細密,比重大,沉於水,新鋸的芯材為紅色,日久 則氧化為紫黑色,鋸末可做染料.雙雄蘇木在重量和色澤方面與檀香紫檀相似,較為符合目前市場對科檀的理解.
  科檀VS欖仁木
  也有人認為科檀是欖仁木的俗稱,拉丁名為Terminaliaivorensis,氣干密度0.50g/cm3,顏色偏淡黃色,條紋較多,材質比檀香紫檀脆.欖仁木在比重和顏色上均與檀香紫檀相距甚遠,且不符合市場上常見科檀的特徵,因此是科檀真身的可能性較小.
  總結:除以上兩種木材外,對於科檀的真實身份還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產於非洲的酸枝木,其棕眼較粗;一種是產自非洲的鐵木豆,比重較大.其中,鐵 木豆筆者將在下文分析.其實,無論科檀的真實身份究竟是哪種木材,都絕非紫檀木類,更不是檀香紫檀,木材價值有待市場檢驗,消費者在購買時需要謹慎.
  化身黑檀的條紋烏木
  不僅非紅木木材喜歡冠以「檀木」的名稱,以求身價大增,《紅木》國家標準中收錄的木材也不例外,上文提到的大葉紫檀就是一個例子.條紋烏木由於木材比重大、油性強等特點也加入了「檀木」行列,美其名曰黑檀.
  俗稱黑檀的條紋烏木其實並非一種木材,包含了產於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烏木和產於菲律賓、斯里蘭卡和中國臺灣的菲律賓烏木,但在市場上蘇拉威西 烏木較為常見.蘇拉威西烏木芯材呈黑或栗褐色,帶深色條紋,木材很重,氣干密度1.09g/cm3,十分耐腐.菲律賓烏木芯材呈烏黑或栗褐色,帶黑色及栗 褐色條紋,氣干密度0.78~1.09g/cm3.條紋烏木色澤典雅、材質重硬,比較適合製作古典家具,只是由於木性較脆,對製作過程提出了較高要求.
  酸枝類中的紫光檀
  在《紅木》國家標準中,有24種木材學名帶有「檀」字,分別歸於紫檀屬和黃檀屬,這些木材雖然在學名中帶有「檀」字,但與紫檀屬紫檀木類中的檀香紫檀不同,是不同類別甚至不同屬的木材,不能與紫檀木相混淆.
  紫光檀學名東非黑黃檀,屬於《紅木》國家標準中的黑酸枝木類.用這種木材製作的古典家具風格靜穆,但由於密度大(氣干密度1.25-1.33g/cm3),製作起來比較困難.筆者曾聽老師傅用「比鐵還硬」來形容東非黑黃檀,其加工難度可見一斑.
  東非黑黃檀產自非洲東部的坦桑尼亞、塞內加爾等地,生長速度緩慢,原木外形扭曲而多中空,出材率低,大多為直紋,硬度極高,打磨後,木材表面富有光澤.東非黑黃檀的油性強於條紋烏木,但由於出材率低,很難見到用其製作的大件家具(頂箱櫃等).
  東非黑黃檀的俗稱除紫光檀外,亦有犀牛角紫檀,還有人稱其為黑檀,可見,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切不能以俗名臆斷木材真偽,必須向銷售人員詢問學名,在簽訂購買合同時也要以學名為標準,以免在日後維權時遭遇困境.
那些非紅木的「檀木」
  最喜歡與「檀木」沾親帶故的是一些非紅木木材,這些原本不屬於《紅木》國家標準中的木材只要掛靠一個好聽的名字,通常都能收效頗豐.於是「紅 檀」「綠檀」「黑紫檀」等名字屢見不鮮.在此,我們不妨反思一下當前的消費習慣,為什麼木材有了「檀」字就能身價倍增、倍受歡迎?何時才能跳出「唯材質 論」的泥淖,靜心研究家具的「型、藝、韻」?
  紅檀:學名鐵木豆,主產地為非洲的加蓬和莫桑比克.芯材為紅褐色,邊材為淺黃色,有不規則條紋,略帶氣味,結構細而均勻.
  綠檀:學名維臘木,產自中美洲和南美洲,芯材呈綠或淺綠色,有細長的深綠色或深褐色條紋,因此獲得了綠檀的俗稱,但這種木材既非紅木,更與紫檀 木毫無瓜葛.本世紀初維臘木進入中國市場,最早是地板用材,後來開始進入雕刻和工藝品市場.維臘木家具在近幾年悄然進入古典家具市場,筆者曾在賣場看到一 些維臘木家具,由於售價相對低廉,這些家具得到了一些年輕人的青睞.
  黑紫檀:學名風車木,又叫皮灰,分佈於熱帶非洲,主要產地是莫桑比克.芯材新切面顏色為灰黃色,老木顏色接近灰黑色,毛孔粗大,有明顯毛狀紋, 其木紋走向多呈山紋狀,條紋狀少見.木質硬而脆,油性較差,在氣候乾燥的地方較易開裂.有少數不良商家用風車木冒充產自印尼的蘇拉威西烏木,購買時亦須明 辨.
  結語:古典家具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用材的稀缺性上,更重要的是它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工藝,承載了中華文化與精神.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要從器型、 工藝、用材、神韻四個方面綜合考慮,不能單純地執迷於木材的優劣,即使珍稀如檀香紫檀,如果成品家具粗俗不堪,也沒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購買古典家具時切不可迷信「檀」或「黃花梨」的字樣,記住:唯有學名才是真理,任何俗稱都是浮云.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